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美玲 陈强强 +4 位作者 韩雷 王鹏 杨建伟 汪沐阳 杨维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49-3559,共11页
马可波罗盘羊是帕米尔高原的代表性物种,开展生境适宜性评价对于该物种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植被、地形等影响马可波罗盘羊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以及道路和牧场等人为干扰因子,借助ArcGIS,构建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在不同... 马可波罗盘羊是帕米尔高原的代表性物种,开展生境适宜性评价对于该物种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植被、地形等影响马可波罗盘羊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以及道路和牧场等人为干扰因子,借助ArcGIS,构建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在不同尺度上评价分析马可波罗盘羊的生境适宜性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836 km^2保护区内马可波罗盘羊夏季潜在适宜生境面积为2127.19 km^2,冬季为1915.70 km^2。保护区西北部面积3767.73 km^2的马可波罗盘羊实际分布区内,夏季潜在适宜生境面积为1095.48 km^2,冬季为1072.82 km^2,马可波罗盘羊适宜生境集中分布于保护区内该物种实际分布区。受人为干扰,保护区内马可波罗盘羊夏季和冬季实际适宜生境丧失率分别为18.43%和17.78%,实际分布区内适宜生境丧失率分别为33.65%和29.73%,表明实际分布区马可波罗盘羊适宜生境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应予以重点保护。总体而言,影响马可波罗盘羊生境适宜性的关键因素是国道314和放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4点关于马可波罗盘羊生境保护,以及保护区管理与规划的建议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可波罗盘羊 生境适宜性 地理信息系统 生境适宜性指数 生境丧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潜在生态廊道识别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强强 李美玲 +5 位作者 王旭 Faisal Mueen Qamer 王鹏 杨建伟 汪沐阳 杨维康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9,共14页
识别野生动物的适宜生境并在适宜生境之间构建生态廊道能够提高生境连通性,有利于加强种群间基因交流并缓解生境破碎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本研究基于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马可波罗盘羊(Ovis polii)的... 识别野生动物的适宜生境并在适宜生境之间构建生态廊道能够提高生境连通性,有利于加强种群间基因交流并缓解生境破碎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本研究基于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马可波罗盘羊(Ovis polii)的核心生境斑块,运用廊道设计模型Linkage Mapper识别最低成本廊道并确定其优先级。结果表明,马可波罗盘羊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保护区西北部,核心生境斑块少且破碎化明显,夏冬两季核心生境斑块均为28个,潜在生态廊道分别为45和47条。采用成本加权距离与欧几里得距离之比(CWD:EucD)以及成本加权距离与最低成本路径长度之比(CWD:LCP)两种度量方法评估了生态廊道的质量与重要性。以CWD:EucD来衡量,夏季质量最高的4条廊道分别是皮斯岭至帕日帕克、同库至马尔洋、科克吐鲁克至帕日帕克,以及哈尔努孜至同库;冬季质量最高的3条廊道分别是其克尔克尔至亚希洛夫、萨提曼至依西代尔、其克尔克尔至科克吐鲁克。CWD:LCP分析表明,夏季质量最高的廊道分别是哈尔努孜至阔克加尔和阔克加尔至马尔洋;冬季质量最高的廊道分别是爱勒米希至塔萨拉、沙尔比列西南至依西代尔。利用流中心性评估各核心生境斑块和廊道的重要性表明,帕日帕克、塔萨拉和马尔洋这三个斑块在促进马可波罗盘羊迁移扩散方面的贡献值最高。夏季皮斯岭至帕日帕克、同库至马尔洋和马拉特至其克尔克尔这3条廊道的贡献值最高;冬季爱勒米希至塔萨拉、沙尔比列至沙尔比列西南和铁尔布尔列至沙尔比列这3条廊道的贡献值最高,上述核心生境斑块和生态廊道在维持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种群迁徙扩散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此外,赞坎、沙尔比列等斑块虽然面积小、贡献值低,但起到了维持景观中重要斑块连通的踏脚石作用,其重要性也不可忽略。研究结果可为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保护区马可波罗盘羊有效保护、保护区功能区划优化以及当地基础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可波罗盘羊 最小成本路径 生境适宜性指数 生态廊道 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