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油田勘探井井控安全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锋 余先友 杨谭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113,共3页
塔里木油田属于勘探新区,勘探钻井面临许多困难,战线长、分布广,地区差异大,井控工作风险大。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将井控工作与HSE管理模式融合在一起,组织开展井控安全技术研究,探索出项目开工前风险评估、设备第三方认证、... 塔里木油田属于勘探新区,勘探钻井面临许多困难,战线长、分布广,地区差异大,井控工作风险大。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将井控工作与HSE管理模式融合在一起,组织开展井控安全技术研究,探索出项目开工前风险评估、设备第三方认证、二级清单制度等新的管理方式,并用于现场,有效地控制了井喷或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从2002年以来,通过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式,与HSE管理模式较好地融合在一起,认真搞好勘探井的井控安全管理工作,为塔里木油田连续三年实现“井控安全年”做出了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井 井控 安全技术 安全管理 塔里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马氏链方法预测塔里木油田近期石油年产量趋势 被引量:7
2
作者 吕一兵 彭惠明 +3 位作者 张超 王福焕 张存 赵为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77-79,共3页
马尔科夫链是一种随机过程的数学模型 ,利用塔里木油田 1 989-2 0 0 3年的石油年产量统计数据 ,采用马氏链方法从理论上对今后三年的石油产量趋势进行了预报 .结果表明 ,按照目前的储产量增长幅度 ,塔里木油田在 2 0 0 6年将突破 60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产量 预测方法 转移矩阵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井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阎凯 李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22-527,共6页
阐述了塔里木油田探井井控的技术现状,对所涉及的井控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井控作业中井控设备与内防喷工具压力级别的选择、压井方法、井身结构等的通行做法,提出了进一步的改善途径,对泥浆密度附加值的选择、专家井控与制度井控、井喷... 阐述了塔里木油田探井井控的技术现状,对所涉及的井控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井控作业中井控设备与内防喷工具压力级别的选择、压井方法、井身结构等的通行做法,提出了进一步的改善途径,对泥浆密度附加值的选择、专家井控与制度井控、井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井 井控 井喷 压井 专家井控 制度井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屑录井数字化技术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雷军 王慎实 杨钰 《录井工程》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随着钻井工艺及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岩屑录井与现代勘探技术的发展已不相适应,岩屑描述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这些技术以岩屑为分析对象,获取岩屑中元素、矿物的含量和放射性数据,从而实现了岩屑数字化分析,突破了传统的岩屑描述录井... 随着钻井工艺及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岩屑录井与现代勘探技术的发展已不相适应,岩屑描述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这些技术以岩屑为分析对象,获取岩屑中元素、矿物的含量和放射性数据,从而实现了岩屑数字化分析,突破了传统的岩屑描述录井方法,使录井由定性向定量的发展得以实现。以X射线荧光岩屑录井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岩屑伽马技术为代表的岩屑录井数字化技术在塔里木油田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对于该地区地质卡层、特殊岩性识别、储集层的预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录井 伽马录井 岩屑录井 数字化XRD 卡层 盐膏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塔中区块碳酸盐岩高温高压井试油探讨——以中古XX井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穆耶赛尔·穆拉提 徐扬 +2 位作者 徐强 张安治 赵润福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176-178,126,共4页
塔里木油田塔中区块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压力敏感、安全密度窗口窄、易喷易漏、井控风险大等特点。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单井井深持续增加,试油完井方式由水平井分段改造完井、大斜度定向井直接完井不断向超深直井裸眼转变。本文结合塔... 塔里木油田塔中区块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压力敏感、安全密度窗口窄、易喷易漏、井控风险大等特点。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单井井深持续增加,试油完井方式由水平井分段改造完井、大斜度定向井直接完井不断向超深直井裸眼转变。本文结合塔中中古某区块一口重点预探井中古XX井试油中遇到的问题难点和施工经验,对塔中区块碳酸盐岩高温高压井试油得失展开探索讨论,为后续碳酸盐岩高温高压井试油完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 碳酸盐岩 高温高压 中古XX井 试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油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勘探目标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玉魁 闵磊 冯游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发育有寒武系—奥陶系和侏罗系2套优质烃源岩,具备了油气勘探的基础。分析了该区地层及沉积相特征和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发育特征以及构造带所处位置、构造带内局部构造发育和构造形成期及其与油气运聚期匹配情况...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发育有寒武系—奥陶系和侏罗系2套优质烃源岩,具备了油气勘探的基础。分析了该区地层及沉积相特征和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发育特征以及构造带所处位置、构造带内局部构造发育和构造形成期及其与油气运聚期匹配情况,还分析了在该区已钻井的油气显示情况。认为该区有2个有利的勘探目标,即龙口背斜构造带和维马克—开屏背斜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利目标 勘探 地质特征 孔雀河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库车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54
7
作者 田作基 张光亚 +2 位作者 邹华耀 李启明 皮学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16,共5页
库车前陆盆地在古生代被动陆缘和中生代陆内坳陷基础上发育 ,属于新生代陆内前陆盆地 ,内部发育多条东西向断裂带 ,最重要的构造样式是背斜和断层相关背斜 ,白垩纪末形成构造雏形 ,库车期—西域期定型。库车含油气系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 库车前陆盆地在古生代被动陆缘和中生代陆内坳陷基础上发育 ,属于新生代陆内前陆盆地 ,内部发育多条东西向断裂带 ,最重要的构造样式是背斜和断层相关背斜 ,白垩纪末形成构造雏形 ,库车期—西域期定型。库车含油气系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优越的成藏条件 ,已发现克拉 2特大型气田等 8个油气田 ,不同构造带具有不同的成藏机制和成藏模式 ,需要采取不同的勘探策略。克拉苏构造带深、浅构造垂向变异显著 ,必须加强深层天然气藏的勘探 ,可以兼探浅层 ;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之依南地区勘探的重点应是寻找凝析气和湿气等天然气藏 ;依奇克里克背斜带应主要寻找背斜和断背斜型凝析油、黑油油藏 ;塔北轮台断隆带主要应寻找断背斜型凝析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前陆盆地 含油气系统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南2气藏特征解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玉魁 邬光辉 +3 位作者 胡剑风 王建宁 郑多明 吴建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14,18,共4页
“深盆气藏”是由一种“气水倒置”的特殊圈闭形成的非常规天然气聚集 ,构造平缓、储层致密和具有不间断供气的气源是其形成的主要条件。研究认为 ,库车坳陷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的依南 2气藏为“深盆气藏”。依南 2气藏产气层段为致密砂岩 ... “深盆气藏”是由一种“气水倒置”的特殊圈闭形成的非常规天然气聚集 ,构造平缓、储层致密和具有不间断供气的气源是其形成的主要条件。研究认为 ,库车坳陷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的依南 2气藏为“深盆气藏”。依南 2气藏产气层段为致密砂岩 ,发育于一向南倾的单斜背景之上 ,处于构造的下倾部位 ,存在生气量巨大的侏罗系—三叠系大套煤系地层。同时依南 2气藏又具有气水倒置、含气饱和度高及异常高压的特点。依南 2气藏在形成过程中 ,气源向致密砂岩充注时 ,运移的主要方式以扩散作用为主。具备了形成深盆气藏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深盆气藏 煤层 泥岩 异常高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东河砂岩沉积相 被引量:55
9
作者 王招明 田军 +2 位作者 申银民 周黎霞 王振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9-296,共8页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和产油层之一。经过多年艰苦勘探和多学科综合研究 ,现已认识到东河砂岩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沉积的一套海侵底砂 (砾 )岩 ,在盆地范围内是一个明显的穿时沉积体。东河砂...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和产油层之一。经过多年艰苦勘探和多学科综合研究 ,现已认识到东河砂岩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沉积的一套海侵底砂 (砾 )岩 ,在盆地范围内是一个明显的穿时沉积体。东河砂岩以滨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占优势 ,局部发育海陆过渡相陆源碎屑沉积。根据盆地内 10 0多口井资料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以及其它指相标志的综合分析 ,在东河砂岩中识别出滨岸、河口湾、辫状河三角洲以及冲积扇等不同的沉积相类型 ,其中高能碎屑滨岸相最重要 ,分布最广。东河砂岩沉积早期和中期 ,盆地主要为高能碎屑滨岸相和碎屑陆棚相沉积 ,末期海侵达到最大 ,盆地内为碳酸盐台地沉积 ,而轮南及盆地北部一带受物源区的影响 ,出现混积滨岸和碎屑滨岸沉积。东河砂岩明显具有填平补齐的沉积特征 ,其砂体厚度在缓坡处减薄、陡坡处增厚、遇孤岛减薄或尖灭 ,这些沉积特征为形成东河砂岩非构造圈闭奠定了良好的地质基础。满加尔、轮南、塔中、玛扎塔格以及草湖地区都有可能找到该类油气藏 (田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东河砂岩 晚泥盆世 早石炭世 穿时沉积体 沉积相 非构造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古生界克拉通盆地海相油气富集规律与古隆起控油气论 被引量:36
10
作者 赵靖舟 王清华 +4 位作者 时保宏 秦胜飞 刘洪军 杨斌谊 曹青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3-712,共10页
塔里木古生界克拉通盆地海相油气分布十分复杂,大油气田形成及分布主要受古隆起、有效烃源岩分布以及后期构造变动三大因素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古隆起及其斜坡,原因是古隆起及其斜坡是克拉通盆地各种成藏条件的最佳耦合区。塔里木克拉... 塔里木古生界克拉通盆地海相油气分布十分复杂,大油气田形成及分布主要受古隆起、有效烃源岩分布以及后期构造变动三大因素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古隆起及其斜坡,原因是古隆起及其斜坡是克拉通盆地各种成藏条件的最佳耦合区。塔里木克拉通古隆起可划分为继承型、残余型、叠加型、衰亡型4种类型。长期发育的大型继承性古隆起与残余古隆起及其斜坡是油气最富集的地区。古隆起控油、斜坡富集,隆起高部位油气易发生调整破坏、斜坡部位有利于富集保存,这是塔里木克拉通区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重要规律。多期成藏、多期调整是塔里木克拉通区油气藏形成的重要特点。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是克拉通区原生油藏最主要的成藏时期;晚海西期既是原生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又是早期油气藏发生调整形成次生油气藏的重要时期;燕山期,特别是喜马拉雅期则是早期油气藏发生调整改造、定型定位及破坏的主要时期。据此认为,"晚期成藏论"并不适用于塔里木多旋回古老海相克拉通盆地。因此,古隆起及其斜坡,特别是大型继承性古隆起与残余古隆起及其斜坡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最有利地区。据此提出了"古隆起控油气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油气 分布规律 古隆起控油气论 克拉通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成藏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玉魁 胡剑风 +2 位作者 闵磊 郑多明 冯游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9,共4页
文章从英吉苏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英南2气藏成藏机理出发,对英南2气藏进行了解剖,力求达到指导该区下一步勘探的目的。研究中主要结合该区烃源岩特征以及英南2气藏的圈闭特征、储盖组合、流体性质、沉积埋藏及烃源岩热演化史等对英南2气... 文章从英吉苏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英南2气藏成藏机理出发,对英南2气藏进行了解剖,力求达到指导该区下一步勘探的目的。研究中主要结合该区烃源岩特征以及英南2气藏的圈闭特征、储盖组合、流体性质、沉积埋藏及烃源岩热演化史等对英南2气藏的成藏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文章认为英南2气藏志留纪末期,原生古油藏形成;二叠纪遭到破坏,形成凝析油气—湿气藏;三叠纪末,该区整体抬升并遭到剥蚀;早白垩世末期,寒武—奥陶系烃源岩开始二次生烃,侏罗系烃源岩开始少量生油,阿拉干、阿拉干北断裂进一步活动,油气沿断裂向上运移,英南2气藏形成;晚白垩世—新生代,该区为稳定沉降期,英南2气藏进一步充注。英东洼槽周围构造高点是最有利的现实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吉苏凹陷 气藏 烃源岩 成藏机理 储盖组合 塔里木盆地 圈闭 凝析油 油气 石油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巨厚黄土区地震采集技术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依谋 梁向豪 +2 位作者 孙建华 张新东 罗卫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57,共3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厚黄土区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勘探的难点。受地表巨厚黄土的影响,激发和接收条件较差,地震波吸收和衰减严重,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严重影响该区油气勘探的发展。为落实非地震勘探发现的柯西2号构造,在该区进行了二维地震采...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厚黄土区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勘探的难点。受地表巨厚黄土的影响,激发和接收条件较差,地震波吸收和衰减严重,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严重影响该区油气勘探的发展。为落实非地震勘探发现的柯西2号构造,在该区进行了二维地震采集技术攻关。针对工区特殊的表层结构,通过综合试验选定了最优化的组合激发参数,同时采取了检波器大基距组合接收、宽线观测系统和精细表层调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获得的地震剖面品质较以往有了质的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地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西南坳陷 黄土区 地震采集 组合激发 宽线 大基距组合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振红 吕修祥 +1 位作者 杨明慧 张存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9-31,65,共4页
研究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对于准确掌握该区勘探目标层具有重要意义 .乌什凹陷是库车坳陷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 ,是在古生界基底之上发育起来 ,以前寒武系基底埋藏较深 ,中生界发育为特征的中—新生代沉积凹陷 .沉积环境... 研究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对于准确掌握该区勘探目标层具有重要意义 .乌什凹陷是库车坳陷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 ,是在古生界基底之上发育起来 ,以前寒武系基底埋藏较深 ,中生界发育为特征的中—新生代沉积凹陷 .沉积环境以河流、湖泊相为主 ,乌什凹陷周边出露多套中生代、古生代的烃源岩 ,凹陷内部发育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逆冲断层 ,并在厚层泥岩之下的白垩系舒善河中获得工业气流 ,而古近系的厚层泥岩是一套好盖层 ,说明凹陷内部具有供烃条件并且油气聚集自成体系 .指出乌什凹陷的勘探目的层应立足于白垩系砂岩和古近系底砂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乌什凹陷 石油 地质特征 油气聚集 岩性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阿瓦提凹陷乌鲁桥油苗地化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卢玉红 钱玲 +3 位作者 张海祖 黄龙藏 吴建国 何芬贤 《海相油气地质》 2008年第2期45-51,共7页
阿瓦提凹陷乌鲁桥油苗全油碳同位素较重(-29.4‰)。在甲基菲分布分数图版上落在高成熟油区;甲基菲比值为2.03,高于塔里木盆地现已发现的高成熟凝析油和成熟度较高的原油,表明该油苗的成熟度高。萜烷、甾烷分布具有C29Ts、重排藿烷含量低... 阿瓦提凹陷乌鲁桥油苗全油碳同位素较重(-29.4‰)。在甲基菲分布分数图版上落在高成熟油区;甲基菲比值为2.03,高于塔里木盆地现已发现的高成熟凝析油和成熟度较高的原油,表明该油苗的成熟度高。萜烷、甾烷分布具有C29Ts、重排藿烷含量低,伽玛蜡烷丰度较高,中等—高丰度C28甾烷,低重排甾烷等分布特征。这与凹陷及其周缘的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中—上奥陶统这三套烃源岩的明显不同,而与寒武系烃源岩相似。综合分析认为乌鲁桥油苗来源于寒武系烃源岩成熟晚期阶段生成的烃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苗 油源对比 地球化学特征 寒武纪 阿瓦提凹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构造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玉魁 邬光辉 +1 位作者 闵磊 冯游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0-313,共4页
英吉苏凹陷与库车坳陷同处于塔里木盆地北缘,三叠纪以来二者具有类似的沉积—构造演化历史。根据英吉苏凹陷目前的勘探程度和中生界的构造格架,把英吉苏凹陷整体划分为"二洼一凸"的构造格局,即英西洼槽、维马克—阿拉干低凸... 英吉苏凹陷与库车坳陷同处于塔里木盆地北缘,三叠纪以来二者具有类似的沉积—构造演化历史。根据英吉苏凹陷目前的勘探程度和中生界的构造格架,把英吉苏凹陷整体划分为"二洼一凸"的构造格局,即英西洼槽、维马克—阿拉干低凸起、英东洼槽,进一步细分为5个三级构造带。认为区内断层以逆冲断层为主,主要表现为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构造演化表现为受阿尔金走滑构造活动影响形成的侏罗系陆内走滑-压陷盆地,剖面上其呈宽缓的"牛头"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英吉苏凹陷 构造 特征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勇 欧治林 +2 位作者 管彬 叶登胜 彭建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4,共4页
塔里木盆地的奥陶系碳酸盐储层为代表,储层埋藏深,温度高,闭合应力高,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及孔洞发育等因素加大了储层改造的难度。经过上世纪末期以来几次技术攻关,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储层改造在多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体... 塔里木盆地的奥陶系碳酸盐储层为代表,储层埋藏深,温度高,闭合应力高,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及孔洞发育等因素加大了储层改造的难度。经过上世纪末期以来几次技术攻关,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储层改造在多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但目前仍然存在决定下一步能否更有效的勘探、开发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在新疆近千井次压裂酸化施工以及相应技术研究,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地质、工艺以及液体等方面的问题作一探讨,希望能对塔里木盆地的碳酸盐储层改造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碳酸盐岩 储层改造 酸化压裂 加砂压裂 酸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不拆封井器试油井口在塔里木探区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广庆 《油气井测试》 2005年第3期62-63,共2页
新型不拆封井器试油井口把采油树直接安装在封井器上,不需要进行拆换整套封井器作业,避免了井口在作业时处于无控状态,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此种采油树在塔里木探区推广应用十多井次,使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封井器 塔里木 井口 试油 劳动强度 推广应用 使用效果 采油树 作业 多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构造演化及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玉魁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3期15-20,28,共7页
英吉苏凹陷是一发育于早古生代剥蚀地貌背景上的中新生代断-坳型沉积盆地。构造演化可划分为7个阶段: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阶段;早加里东大陆边缘断陷盆地阶段(震旦纪-奥陶纪);晚加里东坳陷盆地阶段(志留纪-泥盆纪);海西期前陆隆起... 英吉苏凹陷是一发育于早古生代剥蚀地貌背景上的中新生代断-坳型沉积盆地。构造演化可划分为7个阶段: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阶段;早加里东大陆边缘断陷盆地阶段(震旦纪-奥陶纪);晚加里东坳陷盆地阶段(志留纪-泥盆纪);海西期前陆隆起阶段(石炭纪-二叠纪);印支期冲断前陆盆地阶段(三叠纪);燕山期陆内坳陷盆地阶段(侏罗纪-白垩纪);喜山期断陷盆地阶段(第三纪-第四纪)。凹陷内新生界之下地层中断裂发育,多具生长断层的特点,多数在中生代末期之前停止活动,其在油气藏形成和保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断层活动可以改善油气储集空间及性能,控制油气的运聚时期和层位,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断层在英吉苏凹陷油气成藏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吉苏凹陷 构造演化 断层 油气成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系盐膏质盖层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19
作者 刘玉魁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库车坳陷的第三系盐膏质盖层具有厚度大、分布广、岩性致密、突破压力及地层压力高的特点,为封闭性很强的区域盖层。盐膏质盖层与油气关系密切,它的存在构成了其上下流体压力的屏障和油气成藏的界限,有利于储层发育、油气保存、圈闭... 库车坳陷的第三系盐膏质盖层具有厚度大、分布广、岩性致密、突破压力及地层压力高的特点,为封闭性很强的区域盖层。盐膏质盖层与油气关系密切,它的存在构成了其上下流体压力的屏障和油气成藏的界限,有利于储层发育、油气保存、圈闭形成及油气运聚。盐膏质盖层发育区是寻找大型油气田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第三系 塔里木盆地 大型油气田 地层压力 突破压力 区域盖层 油气关系 油气成藏 流体压力 储层发育 油气保存 油气运聚 圈闭形成 封闭性 发育区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膏盐岩分布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金鹏 田盼盼 +3 位作者 代俊杰 杨连刚 戴瑞瑞 郭喜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0-804,共5页
作为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地,库车坳陷古近系、新近系膏盐岩下油气储量异常丰富。其中,库姆格列木群(E1-2km)膏盐岩主要由海侵盐水混杂部分陆源物质形成,吉迪克组(N1j)膏盐岩的成盐物质则以陆相为主。巨厚、分布广泛的膏盐岩分布具有... 作为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地,库车坳陷古近系、新近系膏盐岩下油气储量异常丰富。其中,库姆格列木群(E1-2km)膏盐岩主要由海侵盐水混杂部分陆源物质形成,吉迪克组(N1j)膏盐岩的成盐物质则以陆相为主。巨厚、分布广泛的膏盐岩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垂向上岩性组合可分为MG,GS,GD,GM等4个类型,平面上则以克拉苏构造带中部地区和秋里塔格构造带东段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垂向上,致密、热导率高、塑性强的膏盐岩与侏罗系、三叠系烃源岩和白垩系储层形成优质的生储盖组合,不仅使地层温度降低、压力升高,延缓了有机质热演化、成岩作用演化进程,有利于油气藏的形成与储层物性的改善,也阻隔、吸收了构造应力,从而在强烈构造挤压应力下有效保存了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岩 分布规律 有机质演化 超压 构造运动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