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研究的可能性——复旦大学中文系陆扬教授访谈
1
作者 陆扬 赵一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共4页
赵一平(以下简称赵):陆老师,您是在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读的是外国文学,您跟桂林这个城市,该是挺有缘分吧。据我所知,您后来著述丰厚的领域,主要是在西方美学、解构主义和文化研究方面,同外国文学好像是渐行渐远了。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复旦大学 中文系 可能性 教授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文学 西方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迷茫走向自觉--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陈思和教授访谈
2
作者 陈思和 李世涛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5期3-5,共3页
"文革"后以来三十年文学历程,并不是一个从辉煌走向更辉煌的过程,但它是一个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三十年来,文学一步步从工具状态走向自觉状态,不断冒犯传统的审美习惯和瓦解原有的文学观念,寻找文学的真正自由精神。于是,它所... "文革"后以来三十年文学历程,并不是一个从辉煌走向更辉煌的过程,但它是一个越来越成熟的过程。三十年来,文学一步步从工具状态走向自觉状态,不断冒犯传统的审美习惯和瓦解原有的文学观念,寻找文学的真正自由精神。于是,它所遭遇的指责与迷乱都是必然的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 自觉 陈思和 中文系 文学观念 “文革” 审美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旦大学课堂上的鲁迅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业松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0,共5页
关键词 大学课堂 鲁迅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体系改革 精读课程 通识教育 本科教学 复旦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喻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野——复旦大学第三届修辞学沙龙研讨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湘 闫亚平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复旦大学 修辞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篇章语法:句法与修辞之间——复旦大学第五届修辞学沙龙研讨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田英华 黄友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共5页
复旦大学第五届修辞学沙龙于2006年11月23日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六十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会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屈承熹教授作了“篇章语法:句法与修... 复旦大学第五届修辞学沙龙于2006年11月23日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六十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会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屈承熹教授作了“篇章语法:句法与修辞之间”的专题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浓厚的兴趣和热烈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旦大学 修辞学 沙龙 句法 语法 篇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致化教育理念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研究——从复旦大学辅导员工作坊谈起 被引量:6
6
作者 薛海霞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第11期169-170,共2页
"精致化"教育理念对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培养工作具有很好的启示。把"精致化"教育理念融入辅导员培养工作,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显著的实效性,有利于增强辅导员个体的工作水平和内在价值感,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活... "精致化"教育理念对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培养工作具有很好的启示。把"精致化"教育理念融入辅导员培养工作,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显著的实效性,有利于增强辅导员个体的工作水平和内在价值感,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工作品质,切实推动高校优秀辅导员向专家型辅导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致化”教育 辅导员 队伍培养 工作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旦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的散文创作与教学传统
7
作者 陶磊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53,共6页
散文,本是中国古代除诗歌外的文学大宗。但随着近代以来文学体裁的重新划分及其价值等级序列的翻转,小说一跃成为“文学之最上乘”;而一度被誉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章”,反而有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趋势。直到晚近“非虚构... 散文,本是中国古代除诗歌外的文学大宗。但随着近代以来文学体裁的重新划分及其价值等级序列的翻转,小说一跃成为“文学之最上乘”;而一度被誉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章”,反而有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趋势。直到晚近“非虚构文学”概念的传入,“散文”随着其定义和外延的相关争论以及“非虚构”创作的勃兴,再次成为中国当代文坛关注的焦点。本文所称的“散文”取其最广泛的含义,即除小说、诗歌、戏剧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包括注重抒情性、接近“美文”的“传统”散文、随笔等,也包括传记/纪实作品在内的狭义的非虚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文学 文学作品 经国之大业 纪实作品 创意写作 文学体裁 等级序列 抒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文中的盛唐气象 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解读唐代文学的魅力
8
作者 陈尚君 《大学(指南)》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唐代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是中古士族社会最后繁荣的阶段。唐人的行为和宗教取向比较随意,因此文学作品所写内容非常大胆,很少忌讳。政治热情、亲情和爱情、世事沧桑、人生感悟是唐代文学作品的几大主题。不过,盛唐人说盛唐诗,和现... 唐代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是中古士族社会最后繁荣的阶段。唐人的行为和宗教取向比较随意,因此文学作品所写内容非常大胆,很少忌讳。政治热情、亲情和爱情、世事沧桑、人生感悟是唐代文学作品的几大主题。不过,盛唐人说盛唐诗,和现在人的认识有很大差别。盛唐最有名的诗歌评论家殷瑶,认为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作家,一个是常建,一个是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气象 唐代文学 大学教授 陈尚君 诗文 解读 文学作品 国家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新生幸福教育的策略与实践——以复旦大学大一新生的幸福教育为例
9
作者 薛海霞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275-276,共2页
幸福教育作为一种积极心理学层面的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对处于大学适应阶段的大一新生尤为必要。本文聚焦复旦大学面向大一新生的幸福教育的策略与实践,探讨高校开展幸福教育的意义、方法和实效。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幸福教育 大学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胡裕树先生诞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10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538-538,共1页
为了纪念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胡裕树先生诞辰90周年,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办的“语言的描写与解释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7月15至16日在上海举行。国内外学者11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复旦大学 纪念 语言学家 中文系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胡裕树先生诞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11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复旦大学 现代汉语教学 纪念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语言学家 语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成立十周年
12
作者 《写作》 2019年第6期129-129,共1页
2019年11月23日,"我们在校园写作"高峰论坛暨庆祝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创意写作专业成立十周年大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王安忆、上海市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孙颙、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江苏省作家... 2019年11月23日,"我们在校园写作"高峰论坛暨庆祝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创意写作专业成立十周年大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王安忆、上海市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孙颙、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叶兆言、著名作家金宇澄及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中文系主任陈引驰、创意写作学科负责人王宏图等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校友共计100余人参加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旦大学 创意写作 十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实践存在论美学——在华东师大中文系青年教师学术沙龙上的演讲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立元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1期39-42,9,共5页
我今天想讲一讲实践存在论美学,介绍一些中国美学当代的情况以及我现在初步的想法。90年代以后中国美学界有一个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这个争论到现在还在继续。我之所以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与这个争论密切相关。实践存在论美... 我今天想讲一讲实践存在论美学,介绍一些中国美学当代的情况以及我现在初步的想法。90年代以后中国美学界有一个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这个争论到现在还在继续。我之所以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与这个争论密切相关。实践存在论美学与实践美学有关,也与存在论美学相联,但是从根本上说,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在实践美学基础上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存在论美学 学术沙龙 青年教师 华东师大 中文系 后实践美学 中国美学 9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语境下中文学科拔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历史、理论与实践
14
作者 段怀清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79-89,126,127,共13页
“新文科”教改,既是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及学科发展的自然需求,也是时代社会对于高校文科人才教育和培养提出的新的需求与新的要求。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人才教育和培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历史角度尤其是教育史角度... “新文科”教改,既是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及学科发展的自然需求,也是时代社会对于高校文科人才教育和培养提出的新的需求与新的要求。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人才教育和培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历史角度尤其是教育史角度来看,现代中文教育以及中文学科的建立,与传统科举教育的衰落以及科举制度的废止息息相关,同时又与现代知识教育和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密不可分。在新的时代需求和要求之下,借助于“新文科”建设这一时代发展机遇,中文学科如何在传承与开新之间、学术发展建设与更好地适应时代社会需求和要求之间、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之间更好地统筹协调均衡发展,无疑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复旦大学中文学科 拔尖人才教育培养 现代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泉州方言豪韵[-■]和[-o]的关系
15
作者 陈浩淼 《辞书研究》 2024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以往的研究中,对于泉州方言豪韵[-■]、[-o]两种读法的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两种读法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一种认为这是词汇扩散式音变的产物。文章将泉州以及泉州市境内的其他方言与泉州市邻近的且有相同现象的莆仙、尤溪方言... 以往的研究中,对于泉州方言豪韵[-■]、[-o]两种读法的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两种读法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一种认为这是词汇扩散式音变的产物。文章将泉州以及泉州市境内的其他方言与泉州市邻近的且有相同现象的莆仙、尤溪方言对比,并结合以往相关研究中对于扩散式音变和语音层次不同点的总结进行分析,认为泉州话豪韵[-■]、[-o]两种读法反映了语音层次的异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方言 豪韵 闽南方言 历史层次 词汇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小说的“爱”与“要”
16
作者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1,共1页
春节编辑本期3篇文稿,我心里一直在想:到底何谓“小说理论”?或者说到底何谓“中国当代小说理论”?既是“小说理论”,自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具体的作家作品论。不管怎样的作家作品论都会为具体的作家作品所拘牵,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小... 春节编辑本期3篇文稿,我心里一直在想:到底何谓“小说理论”?或者说到底何谓“中国当代小说理论”?既是“小说理论”,自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具体的作家作品论。不管怎样的作家作品论都会为具体的作家作品所拘牵,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小说理论”至少必须在作家作品论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有关小说的某些跨时间、跨地域甚至跨文体、跨媒介的普遍性问题。然而一旦上升为“普遍性问题”,又容易脱离具体的小说现象,陷入抽象概念体系的循环论证。许多作家、读者甚至批评界同行都曾抱怨看不懂小说理论。这时候我们又不得不再次承认,任何小说理论一刻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小说批评 跨媒介 跨文体 批评界 循环论证 普遍性问题 跨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曾祺的“悔不当初”
17
作者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2,共2页
鲁迅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谈到怎么做起小说来,他的讲述就令人惊诧:主要因为那时(1918年)住在绍兴会馆,“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原来他被“金心异”即钱玄同(还有刘半农... 鲁迅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比如谈到怎么做起小说来,他的讲述就令人惊诧:主要因为那时(1918年)住在绍兴会馆,“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原来他被“金心异”即钱玄同(还有刘半农、胡适等)一再劝说,终于决定给《新青年》写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钱玄同 刘半农 金心异 《新青年》 参考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盘西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兴起、消解与融合
18
作者 栾梅健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之时,鲁迅、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周作人等以全然决绝的姿态抛弃中国传统文学,力倡“全盘西化”;不过,他们对传统文学的批判与排斥只是一场短暂的尝试和交锋。五四运动不久,绝大多数新文学工作者就务实地站到了中... 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之时,鲁迅、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周作人等以全然决绝的姿态抛弃中国传统文学,力倡“全盘西化”;不过,他们对传统文学的批判与排斥只是一场短暂的尝试和交锋。五四运动不久,绝大多数新文学工作者就务实地站到了中国这片独有的土壤上,重新思考起中国文学的出路与未来。到民间去,到大众中去,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是他们在曲折的道路中得出的经验教训与实践总结。“全盘西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兴起、消解与融合的过程,其实就是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幻想着以西方文学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作家数量极少,且以其悲剧性的历史教训宣告了“全盘西化”的彻底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学 “全盘西化”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国情 消解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研究之我见
19
作者 徐志啸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
历史上确有屈原其人,他创作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共25篇,其中《离骚》是代表作,集中表现了屈原的人物形象、坎坷经历及其理想追求。屈原的初衷是当政治家、改革家,旨在振兴楚国,而不是要成为文学家和诗人。屈原的爱楚国,与... 历史上确有屈原其人,他创作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共25篇,其中《离骚》是代表作,集中表现了屈原的人物形象、坎坷经历及其理想追求。屈原的初衷是当政治家、改革家,旨在振兴楚国,而不是要成为文学家和诗人。屈原的爱楚国,与今天的爱国主义,不是同一概念。屈原属于堪与意大利但丁比肩的世界一流大诗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楚辞姓“楚”,屈原姓“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离骚》 改革家 世界大诗人 爱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者的同情与诗家的共鸣——杜甫与王维相关四诗笺解
20
作者 查屏球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奉赠王中允》是在公开集体写作活动中的作品,杜甫因有过陷贼经历,对王维因陷贼而被关押受辱之事公开表达同情,在朝议之时,表达了与李岘一致的立场,多仁恕之道。《早朝大明宫》是杜甫与王维同台竞技之作,在这次宫中集体创作活动中,王... 《奉赠王中允》是在公开集体写作活动中的作品,杜甫因有过陷贼经历,对王维因陷贼而被关押受辱之事公开表达同情,在朝议之时,表达了与李岘一致的立场,多仁恕之道。《早朝大明宫》是杜甫与王维同台竞技之作,在这次宫中集体创作活动中,王维诗水平最高,杜甫近距离地感受到这位诗坛领袖诗艺的高妙,晚年作《秋兴八首》多有取资。杜甫所说“西庄王给事”之西庄,不是据地理方位而言,而是用典,是借谢灵运之宅代指王维辋川山庄。杜甫寻其宅,还缘于两人母亲都是博陵崔氏家族人,他们有表亲关系。这一亲缘推进杜甫与王维的诗缘关系,杜甫对王维秀句的肯定,表达了他对王维诗学指向的认可,杜甫对王缙、裴迪的认可也是缘于对王维诗才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王维 母系亲缘 同情降官 律体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