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腈抗雄激素作用的体内筛检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宁 朱菊一 +3 位作者 黄简抒 徐坚 周元陵 金泰廙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21-1222,共2页
目的研究丙烯腈(acrylonitrile,AN)的抗雄激素作用。方法采用美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荐的内分泌干扰体内筛检实验方法(Hershberger test),对雄性去势大鼠皮下注射剂量为0.4 mg/(kg.bw)丙酸睾酮(testosterone propionate,TP),同... 目的研究丙烯腈(acrylonitrile,AN)的抗雄激素作用。方法采用美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荐的内分泌干扰体内筛检实验方法(Hershberger test),对雄性去势大鼠皮下注射剂量为0.4 mg/(kg.bw)丙酸睾酮(testosterone propionate,TP),同时经口灌胃剂量分别为0,10,20,30,40,50 mg/(kg.bw)的受试物丙烯腈以及25mg/(kg.bw)的阳性参照物氟他胺(flutamide,FLU),每天1次,连续10 d。最后一次给药24 h后,将大鼠麻醉后取血并处死,观察受试动物前列腺、精囊腺、阴茎、肛提肌/球体海绵体肌、尿道球腺等附性腺组织(sex accessory tissue,SAT)重量和肝重、肾重等指标。结果结果丙烯腈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AN剂量为0 mg/(kg.bw)]相比,SAT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FLH)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AT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烯腈各剂量组肝、肾重量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受试动物无明显系统毒性。结论采用Hershberger体内筛检试验未发现丙烯腈具有抗雄激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AN) 抗雄激素作用 内分泌干扰体内筛检实验方(Hershbergertest) 附性腺组织(S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焦化厂职业接触多环芳烃焦炉工肝脏某些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波 郑力行 +5 位作者 潘举升 王晓江 汤锦龙 胡云平 周袁芬 金泰廙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对炼焦作业工人某些肝血清酶活性改变的可能影响。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炼焦作业工人和非PAHs职业接触工人进行总PAHs累积接触指数(CEL-PAHs)评估,尿中1-羟基芘(1-OHP)浓度等级划分,和血清中...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对炼焦作业工人某些肝血清酶活性改变的可能影响。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炼焦作业工人和非PAHs职业接触工人进行总PAHs累积接触指数(CEL-PAHs)评估,尿中1-羟基芘(1-OHP)浓度等级划分,和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梅(GGT)、碱性磷酸酶(ALP)的检测。结果焦炉工职业性PAHs暴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LT的明显升高可见于CEL-PAHs<50μg/(m^3·a)组和尿中1-OHP浓度<2.3μmol/mol肌酐CEL-PAHs≥200μg/m3组,血清AST的明显升高可见于CEL-PAHs<50μg/(m^3·a)组;当CEL-PAHs(200μg/(m^3·a)或尿中1-OHP浓度≥10.0μmol/mol肌酐时,可发现四种肝生化指标实测值的明显升高(P<0.05),以及ALT、AST和GGT异常率的明显升高(P<0.05),以血清GGT水平的升高(10倍CEL-PAHs的上升导致1.24倍血清GGT水平的升高,10倍尿中1-OHP浓度的上升导致1.19倍的升高)和异常率的上升(logistic回归,调整OR值为6.2~7.2,P<0.05)最为明显。结论PAHs职业暴露可导致炼焦作业工人肝脏某些血清酶活性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工 总多环芳烃累积接触指数 尿中1-羟基芘 肝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睛对大鼠的子宫增重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宁 荣顺兴 +2 位作者 周元陵 钟先玖 金泰廙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4,38,共3页
[目的 ]研究丙烯腈 (AN)的雌激素样作用。 [方法 ]采用经典大鼠子官增重测试方法 ,对去卵巢SD大鼠皮下注射剂量分别为 0、10、15、2 5、40、60mg/kg受试物丙烯腈 ,每天 1次、连续 3d ,同时皮下注射剂量为 0 .0 0 1mg/kg雌二醇。同时设... [目的 ]研究丙烯腈 (AN)的雌激素样作用。 [方法 ]采用经典大鼠子官增重测试方法 ,对去卵巢SD大鼠皮下注射剂量分别为 0、10、15、2 5、40、60mg/kg受试物丙烯腈 ,每天 1次、连续 3d ,同时皮下注射剂量为 0 .0 0 1mg/kg雌二醇。同时设雌二醇为阳性对照组和去离子水为溶剂对照组。最后 1次给药 2 4h后 ,将大鼠麻醉后取血并处死 ,观察受试动物子宫湿重、干重及肝脏、肾脏重量等指标。 [结果 ]丙烯腈各剂量组大鼠子官干重、湿重与溶剂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阳性对照组与溶剂对照组及丙烯腈各剂量组比较 ,子宫干重、湿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丙烯腈各剂量组除最高剂量组肝脏重量有轻微增加外 (P <0 .0 5 ) ,受试动物未出现明显系统毒性。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子宫 对照组 剂量 雌二醇 皮下注射 肝脏 干重 增重作用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顺铂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凭建 郑力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原子吸收 血清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类性激素作用的整体动物筛检试验
5
作者 王宁 荣顺兴 +3 位作者 朱菊一 黄简抒 周元陵 金泰廙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研究丙烯腈(AN)的类性激素样作用。[方法]①采用经典大鼠子宫增重方法测试丙烯腈的类雌激素样作用,对去卵巢SD大鼠皮下注射剂量分别为0、10、15、25、40、60 mg/kg受试物丙烯腈,每天一次、连续3天;同时皮下注射剂量为0.001 mg/kg... [目的]研究丙烯腈(AN)的类性激素样作用。[方法]①采用经典大鼠子宫增重方法测试丙烯腈的类雌激素样作用,对去卵巢SD大鼠皮下注射剂量分别为0、10、15、25、40、60 mg/kg受试物丙烯腈,每天一次、连续3天;同时皮下注射剂量为0.001 mg/kg雌二醇玉米油溶液为阳性对照组。最后一次给药24 h后,将大鼠麻醉后取血并处死,观察受试动物子宫湿重、干重、肝重、肾重等指标。②研究丙烯腈的抗雄激素作用。采用OECD推荐的内分泌干扰体内筛检实验方法(Hershberger试验),对雄性去势大鼠皮下注射剂量为0.4 mg/kg 体重丙酸睾酮,同时经口灌胃剂量分别为0,10,20,30,40, 50 mg/kg体重的受试物丙烯腈以及25 mg/kg体重的阳性参照物氟他胺(flutamide,FLU),每天一次,连续10天。最后一次给药24h后,将大鼠麻醉后取血并处死,观察受试动物前列腺、精囊腺、阴茎、肛提肌/球体海绵体肌、尿道球腺等附性腺组织(sex accessory tissue,SAT)重量和肝重、肾重等指标。[结果] ①子宫增重实验:丙烯腈各剂量组大鼠子宫干重、湿重与溶剂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与溶剂对照组及丙烯腈各剂量组比较,子宫干重、湿重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②Hershberger试验:丙烯腈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AT重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阳性对照组(FLU)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AT重量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丙烯腈各剂量组肝、肾重量与阴性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 提示受试动物无明显系统毒性。[结论]采用子宫增重测试和Hershberger体内筛检试验来发现丙烯腈具有类性激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子宫增重实验 Hershberger试验 雌二醇 丙酸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工职业性多环芳烃暴露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波 郑力行 +7 位作者 胡云平 陈亮 荣顺兴 贾琳 王宁 董琛 周袁芬 金泰廙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 探讨焦炉工职业性多环芳烃暴露特征。方法 个体采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作业环境中多环芳烃含量,以分析焦炉工职业暴露特征,并引入毒性当量因子概念,评价焦炉工职业性多环芳烃暴露的致癌潜能。结果 焦化厂炉顶工多环芳烃职业暴露... 目的 探讨焦炉工职业性多环芳烃暴露特征。方法 个体采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作业环境中多环芳烃含量,以分析焦炉工职业暴露特征,并引入毒性当量因子概念,评价焦炉工职业性多环芳烃暴露的致癌潜能。结果 焦化厂炉顶工多环芳烃职业暴露水平明显高于炉侧工和炉底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炉工多环芳烃职业暴露中非致癌性物质所占比例>70%,致癌性物质中苯并(a)芘(B[a]Py)占总B[a]Py等当量浓度的65.5%-72.4%;多环芳烃职业暴露总量和B[a]Py及芘含量呈正相关(r2分别为0.84和0.94,P<0.05)。结论 焦炉工职业性多环芳烃暴露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的致癌潜能,致癌性物质以B[a]Py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工 职业暴露 职业性 致癌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并(A)芘 多环芳烃 毒性当量因子 焦化厂 采样
原文传递
焦化厂筛焦车间作业工人尿中1-羟基芘浓度的监测结果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波 郑力行 +2 位作者 王强毅 胡云平 金泰廙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9-290,共2页
目的对国内某焦化厂筛焦车间工人进行多环芳烃接触评价,并探讨可能的皮肤吸收途径。方法收集19例作业工人班末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1-羟基芘含量,对其中2例样本进行个体采样和空气中多环芳烃接触评价,并根据尿中1-羟基芘浓度... 目的对国内某焦化厂筛焦车间工人进行多环芳烃接触评价,并探讨可能的皮肤吸收途径。方法收集19例作业工人班末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1-羟基芘含量,对其中2例样本进行个体采样和空气中多环芳烃接触评价,并根据尿中1-羟基芘浓度和空气中苯并[a]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关系曲线估计尿中1-羟基芘的呼吸道吸收比例和皮肤吸收比例。结果筛焦车间筛焦工尿中1-羟基芘浓度均数为4.42μmol/mol Cr,皮带工为3.32μmol/mol Cr。筛焦车间作业工人尿中1-羟基芘的呼吸道摄人比例仅为16%左右,而经皮肤吸收则高达84%。结论焦化厂筛焦作业工人存在严重的多环芳烃接触,经皮吸收是最主要的接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芘类 多环碳氢化合物 芳香族 职业暴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