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论文在大学生性病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教学中的运用
1
作者 丁盈盈 何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第8期44-45,共2页
以性病艾滋病预防和控制选修课的210篇课程论文为研究材料,对选题来源、方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选题类型以分析性论文为主。论文选题方向分布广、质量较高,但也存在部分选题集中、格式不够规范、选题不够新颖等问题。因此,课程论文... 以性病艾滋病预防和控制选修课的210篇课程论文为研究材料,对选题来源、方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选题类型以分析性论文为主。论文选题方向分布广、质量较高,但也存在部分选题集中、格式不够规范、选题不够新颖等问题。因此,课程论文作为艾滋病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力和科研能力,值得推广。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需适当增加论文选题指导、论文格式规范、文献检索等内容,切实提高课程论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病艾滋病预防和控制 课程论文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既往校园欺负行为与心理健康现况的关联 被引量:17
2
作者 史慧静 张喆 +3 位作者 夏志娟 江小小 Wong Stephon 杨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既往校园欺负行为,探讨儿童青少年在中小学各阶段的校园欺负行为流行状况及其与大学阶段心理健康状况的关联程度。方法在上海市2所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的高校,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 911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既往校园欺负行为,探讨儿童青少年在中小学各阶段的校园欺负行为流行状况及其与大学阶段心理健康状况的关联程度。方法在上海市2所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的高校,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 911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别询问不同学段6种不同形式的受人欺负和欺负他人行为经历,并对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日常学习和生活压力水平、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进行测量。结果 42.8%的被调查大学生自我报告曾经卷入校园欺负,17.3%仅受过欺负,4.7%仅欺负过他人,20.8%既受过欺负又欺负过他人。10.2%的大学生自我报告在小学、初中、高中3个阶段均持续受过欺负,占全部受欺负者的26.7%;9.2%报告持续欺负过他人,占全部欺负者的35.9%。与未卷入校园欺负者相比,曾经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受欺负又欺负他人者大学时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危险性分别增加49.1%,138.1%和123.8%;任意1个时期、任意2个时期和全部3个时期都卷入校园欺负者,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危险性分别增加10.1%,124.9%和191.8%。结论中小学阶段校园欺负行为普遍且持续存在;过往无论受欺负还是欺负别人,都会对大学时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要在中小学阶段尽早开展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学生 精神卫生 统计学
原文传递
上海市嘉定区青少年自感生理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3
作者 毛红芳 史慧静 龙翔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自感生理健康问题及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1555名10~18岁青少年和1482名家长进行有关学生自感生理卫生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1年内经常遇到的身体问题自我报告率为77.8%... [目的]探讨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自感生理健康问题及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1555名10~18岁青少年和1482名家长进行有关学生自感生理卫生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1年内经常遇到的身体问题自我报告率为77.8%;青春发育期性征改变的困惑发生率为51.7%;有生殖系统疾病症状的自感发生率为16.9%;青春发育时相自我评价明显过早或过迟的发生率为5.3%;学生面对这些生殖健康问题时积极求助率不高。[结论]青少年的保健服务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同特征群体的需求也存在很大不同。医疗保健机构应提供及时有效的青少年保健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生理健康 卫生服务需求
原文传递
妇女孕期生殖健康素养问卷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湾湾 黄勤瑾 +1 位作者 蒋泓 钱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对自编的妇女孕期生殖健康素养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3至5月在上海浦东新区抽取3个不同等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调查120例孕早期建册妇女,调查对象1周后在参加孕妇学校前第二次填写该问卷。采... 目的对自编的妇女孕期生殖健康素养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3至5月在上海浦东新区抽取3个不同等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调查120例孕早期建册妇女,调查对象1周后在参加孕妇学校前第二次填写该问卷。采用难度、区分度和Cronbach’sα系数进行项目分析;采用Cronbach’sα系数、Guttman分半系数和重测信度相关系数进行信度评价,采用内容效度及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本问卷中删除两个题项("B07知道定期进行产检的重要性"和"B31避免生活/职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总问卷、医疗服务维度、疾病预防维度和健康促进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848、0.711、0.746和0.617。分半系数是0.841,重测信度相关系数是0.751。内容效度良好。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卡方拟合指数/自由度(χ2/df)、估计误差均方根(RMSEA)、均方根残差(RMR)、拟合优度指数(GFI)和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在医疗服务模型分别是2.321、0.050、0.098、0.927和0.907;在疾病预防模型是3.156、0.064、0.044、0.964和0.934;在健康促进模型是2.761、0.074、0.031、0.993和0.948。结论妇女孕期生殖健康素养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信度 效度 孕期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母婴健康素养评估问卷研制及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勤瑾 刘湾湾 +1 位作者 刘想想 钱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10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研制适合我国孕产妇的产后母婴健康素养问卷,为评估产后母婴健康素养水平提供测评工具。方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办事处的健康素养理论模型及我国《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55条》的产后母婴保健核心内容,制定初始条目,共有1... 目的研制适合我国孕产妇的产后母婴健康素养问卷,为评估产后母婴健康素养水平提供测评工具。方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办事处的健康素养理论模型及我国《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55条》的产后母婴保健核心内容,制定初始条目,共有14位妇幼保健领域的专家完成了两轮Delphi咨询。根据咨询结果完善素养问卷,并于2017年3至5月应用其对上海市5个区的520名产后妇女进行母婴健康素养测评,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初始问卷共有40个条目,包括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医疗服务3个维度的信息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专家函询结果项目均分最小值4.17,最大值4.87,变异系数最大为0.12,Kendall协调系数W=0.346,显著性检验P值均<0.001。采用难度系数法和临界比值法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没有条目符合删除标准。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84,重测系数0.78,分半信度为0.81。经验证性因子分析,医疗服务模型、疾病预防模型、健康促进模型的卡方拟合指数/自由度(χ2/df)分别是3.898、2.669、3.132,估计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74、0.045、0.066,相对拟合指数(CFI)0.874、0.821、0.820,拟合优度指数(GFI)0.916.0.913、0.972,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分别是0.901、0.888、0.940。结论本研究编制的产后母婴健康素养评估问卷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产后保健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不同户籍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剑 傅华 +3 位作者 董悦青 宋迪文 高晶蓉 陈德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79-983,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学4年级至初中2年级不同户籍学生的吸烟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市8所学校的2312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的学生自报曾有尝试吸烟,2. 6%的学生自报现在吸烟。外地农村户籍初中生的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 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学4年级至初中2年级不同户籍学生的吸烟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市8所学校的2312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的学生自报曾有尝试吸烟,2. 6%的学生自报现在吸烟。外地农村户籍初中生的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均高于上海户籍初中生(P <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有同学吸烟(OR=3. 624,95%CI:2.218~5. 920)、家庭功能严重障碍(OR=2. 614,95%CI:1.623~4.210)、外地户籍(与上海户籍相比,外地城镇户籍OR=2. 039, 95%CI:1.190~3.493,外地农村户籍OR=2.048, 95%CI:1.338~3. 136)是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有同学吸烟(OR=7. 403,95%CI:3.788~14. 469)、家庭功能中度及严重障碍(与家庭功能良好相比,家庭功能中度障碍OR=2. 179, 95%CI:1.036~4.583,家庭功能严重障碍OR=3.806, 95%CI:1.705-8.500)是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吸烟行为作为青少年控烟干预的重点人群,并以在学校开展同伴教育作为主要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学生 吸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肥胖状态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的关联研究
7
作者 张艺璇 苏旭燕 +13 位作者 侯珊珊 李静 尹欣 罗炜 俞敏君 臧金鑫 王伟 吴毅凌 赵琦 王琴 赵根明 姜永根 姜庆五 王娜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7-342,共6页
目的了解社区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肥胖状态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下降的关联,为社区中老年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6年上海市郊区自然人群队列,于2021年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共3149名40岁及以上队列成员开展肺... 目的了解社区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肥胖状态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下降的关联,为社区中老年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6年上海市郊区自然人群队列,于2021年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共3149名40岁及以上队列成员开展肺功能检查及问卷调查,根据体质指数(BMI)和腰围测量结果分为不同的肥胖类型。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149名研究对象的FEV_(1)下降(FEV_(1)%Pred<80%)率为14.8%,男性(21.1%)高于女性(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对象的BMI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3.7%和17.9%,中心性肥胖率为3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心性肥胖与FEV_(1)下降高风险相关(OR=1.70),BMI超重(OR=0.63)或肥胖(OR=0.64)与FEV_(1)下降低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的肥胖类型中,BMI超重/肥胖+腰围正常者FEV_(1)下降的风险低于BMI偏瘦/正常+腰围正常者(OR=0.66),分性别分析后,男性居民中同样存在该关联(OR=0.63);BMI偏瘦/正常+中心性肥胖者的FEV_(1)下降风险高于BMI偏瘦/正常+腰围正常组(OR=1.93),该结果在女性中同样成立(OR=2.2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性肥胖者相较于腰围正常者FEV_(1)下降率更高;而对于腰围正常者,BMI较低者FEV_(1)下降率更高。因此社区中老年人应调整生活方式以维持适当体重和减少腰围,从而预防肺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 肺功能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ADHD流行状况Meta分析 被引量:145
8
作者 童连 史慧静 臧嘉捷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9-1283,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流行水平和特点,探讨影响其发病率因素。方法通过对1983—2011年已正式发表的中文调查研究资料进行系统回顾,采用Meta分析对其原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用Meta回归探索发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流行水平和特点,探讨影响其发病率因素。方法通过对1983—2011年已正式发表的中文调查研究资料进行系统回顾,采用Meta分析对其原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用Meta回归探索发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3篇论文纳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儿童ADHD总体发病率为5.7%(95%CI=4.9%~6.6%),男童总发病率为7.5%(95%CI=6.4%~8.8%),女童总发病率为3.4%(95%CI=2.7%~4.4%);我国近年儿童ADHD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不发达地区发病率最高,小学生大于学龄前儿童;Meta回归结果显示,调查时间、地区、受调查对象年龄、样本量大小和诊断标准均是影响发病率的重要因素。结论规范研究设计,制定"筛查"和"诊断"的不同标准,并严格执行;应重视不发达地区儿童及学龄前儿童ADHD的流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JL童 发病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孕期被动吸烟与孕产期母婴健康的关联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博林 史慧静 +3 位作者 王群 江小小 李梦娜 张喆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分析产妇孕期被动吸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被动吸烟与孕产期母婴健康的关联。方法:选择上海市某区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共调查1 444名学生,按母亲孕期有无被动吸烟分为被动吸烟组和对照组。比... 目的:分析产妇孕期被动吸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被动吸烟与孕产期母婴健康的关联。方法:选择上海市某区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共调查1 444名学生,按母亲孕期有无被动吸烟分为被动吸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母亲孕期健康情况、新生儿出生健康情况和社会家庭经济情况。结果:16.4%的母亲在孕期处于被动吸烟环境中,且以丈夫吸烟、丈夫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分布较高。被动吸烟组孕产妇流产、营养不良、羊水过少、胎盘早剥和有3种以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被动吸烟组(P<0.05)。被动吸烟组的新生儿体重偏低、早产儿和过期产儿发生率、后代女孩出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被动吸烟组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被动吸烟可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今后应进一步深入有关香烟烟雾危害的健康教育,并以孕妇最终能够有效回避香烟烟雾的危害为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被动吸烟 新生儿 母婴健康
原文传递
Tanner分期看图自评法在城市青少年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丹 史慧静 +3 位作者 张越 王文 谭晖 王震维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探讨青春期性发育水平Tanner分期看图自评法在中国城市青少年人群中的适用性,为开展现场调查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各1个,整群抽取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学生2 569名,采用体格检查和问... 目的探讨青春期性发育水平Tanner分期看图自评法在中国城市青少年人群中的适用性,为开展现场调查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各1个,整群抽取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学生2 569名,采用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被调查对象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Tanner发育分期,以专业人员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看图自评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及影响自评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男生外生殖器、阴毛的Tanner分期体检与自评间Kappa值分别为0.173和0.296,Kendall's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559和0.700;女生乳房、阴毛的Tanner分期体检与自评间的Kappa值分别为0.152和0.415,Kendall's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614和0.711。年龄越高、相对发育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倾向于低估自身发育水平;而男生比女生、超重或肥胖者比体重正常者更倾向于高估,自感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自评准确性越高。结论 Tanner分期看图自评法能够较为便捷地获取个体青春期性发育水平的必要信息,但在现阶段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要综合考虑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相对发育水平、BMI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 青少年 城市 自我评价方案
原文传递
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在城市青少年人群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丹 史慧静 +3 位作者 张越 王文 谭晖 王震维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在城市青少年人群中的适用性,为开展青春期发育现场调查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2593人,实际调查2562人;采用体格检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T... 目的探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在城市青少年人群中的适用性,为开展青春期发育现场调查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2593人,实际调查2562人;采用体格检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Tanner分期)和问卷调查(采用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的方法评价个体的青春期发育水平,分析两种方法问的一致性与相关性,以及影响自评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2562名男女生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分数与性器官和第二性征视诊Tanner分期复合指数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和0.814。基于自评量表的青春发育分期与视诊Tanner分期复合指数间的Kappa值、符合率、Kendall’s等级相关系数在男生中分别是0.217、35.24%和0.713,在女生中分别是O.333、51.42%和0.685。年龄越大、相对发育水平越高、自感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个体越容易低估自身发育水平,男生比女生、超重或肥胖者比正常体重者更容易低估。结论当调查现场不允许进行性征发育的实际测量时,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可以较为便捷地获取个体青春期发育水平的必要信息,可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 青少年 适用性
原文传递
环境中抗生素污染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斌 周颖 姜庆五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0-544,共5页
抗生素(antibiotics)的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焦点问题。近些年,不断有研究报道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及转归现状,抗生素的污染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生态效应和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抗生素污染 人群健康 环境 焦点问题 人类健康 细菌耐药
原文传递
上海市女童青春期性发育指标年龄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丹 史慧静 +3 位作者 王文 张越 谭晖 王震维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4-236,254,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女童青春期各种性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分析其变化趋势,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女性儿童青少年性发育评估体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小学女生共1 675名,对乳房和第二性征发育水平进行Tanner分期评... 【目的】了解目前上海市女童青春期各种性发育指标的年龄特征,分析其变化趋势,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女性儿童青少年性发育评估体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小学女生共1 675名,对乳房和第二性征发育水平进行Tanner分期评估,并记录月经初潮情况,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各种性发育指标的百分位年龄。【结果】乳房达到TannerⅡ~Ⅴ期的中位年龄分别为8.26、10.62、12.88岁和16.64岁,阴毛达到TannerⅡ~Ⅴ期的中位年龄分别为11.48、12.71、15.23岁和19.07岁,腋毛开始发育和月经初潮的中位年龄分别为11.71岁和12.09岁。【结论】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上海市女童的乳房发育较早,阴毛发育相对较晚,整个青春期性发育进程较为缓慢;长期趋势上,月经初潮年龄的再提前现象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儿童 青春期 性发育
原文传递
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校高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群 史慧静 +3 位作者 张博林 张喆 李梦娜 江小小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2-504,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校高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为开展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多阶段整群抽取上海市9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四~五年级小学生共2 995名,采用自编式结构问卷调查学生早餐频率、地点和食物构成。... 目的了解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校高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为开展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多阶段整群抽取上海市9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四~五年级小学生共2 995名,采用自编式结构问卷调查学生早餐频率、地点和食物构成。结果 65.0%的被试每天吃早餐,其中72.9%的在家里吃早餐。被试早餐食用米面制品的比例为68.9%,新鲜蔬菜为23.6%,新鲜水果为16.3%,肉、蛋、鱼类为15.0%,豆类及其制品为37.6%,牛奶和其制品为42.8%。82.4%的被试早餐中仅含有1~2类食物,14.5%含有3类食物,仅有3.1%含有全部4类食物。相比男生和四年级学生,女生、五年级学生早餐质量更差(P值均〈0.01)。结论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校高年级小学生坚持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较低,且早餐质量欠佳;应着重开展早餐行为的健康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 饮食习惯 营养状况 学生
原文传递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小学生刷牙行为与家长口腔健康素养的关联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亚宁 史慧静 +3 位作者 李梦娜 张喆 徐心儿 郭锦萍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78-1782,共5页
目的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小学生的日常刷牙行为及其与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的关联性,为该类学生和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选取上海、广州、北京34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四年级学生4 166名和家长... 目的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小学生的日常刷牙行为及其与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的关联性,为该类学生和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选取上海、广州、北京34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四年级学生4 166名和家长3 941名,问卷调查基本人口学特征、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水平和学生刷牙行为。结果家长口腔健康素养普遍较低,认知能力、评价能力和运用能力素养持有率分别为16.2%,60.0%和12.9%。"六龄牙的重要性"、评价"牙齿健康的自我保护能动性"和评价"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这三项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0.7%,85.2%和94.5%。知晓"含氟牙膏的抗龋作用"、家长做到"经常帮助孩子刷牙"和做到"经常帮孩子检查牙齿是否刷干净"报告率较低,分别为26.4%,19.1%和27.9%。口腔健康素养高的家长其子女刷牙行为较好。家长口腔评价能力素养和运用素养持有率与学生正确刷牙有强相关性(调整OR值分别为1.42和1.37)。结论进城务工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素养与小学生子女刷牙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牙 行为 口腔保健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原文传递
流动儿童2055例婴幼儿喂养现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世云 谭晖 +6 位作者 郭素芳 吴建妹 潘栩虹 蒋泓 彭艾平 戴月 钱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9-811,共3页
【目的】了解研究地区流动儿童婴幼儿喂养现状,以发现存在的主要喂养问题。【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两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标准问卷,分别对广东和浙江两省各一个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市的2 055名2岁以下儿童看护... 【目的】了解研究地区流动儿童婴幼儿喂养现状,以发现存在的主要喂养问题。【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两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标准问卷,分别对广东和浙江两省各一个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市的2 055名2岁以下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对8个婴幼儿喂养指标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果】调查地区流动儿童婴幼儿早开奶率为18.0%、纯母乳喂养率为13.6%、1岁时持续母乳喂养率为17.0%、2岁时持续母乳喂养率为5.2%、辅食及时添加率为81.1%、辅食添加种类合格率53.9%、辅食添加频率合格率为26.9%、辅食合理添加率为16.9%。【结论】研究地区流动儿童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情况水平差,提示流入地应加强对流动人口中婴幼儿喂养的健康促进,改善保健服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喂养 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 流动人口
原文传递
孕妇焦虑抑郁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马雪梅 史慧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3期722-724,共3页
妊娠期孕妇不仅要经历复杂的生理过程,还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过大的心理压力会给孕妇带来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1]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2],甚至会影响胎儿及婴幼儿的健康[3]。因此,孕妇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关键词 妊娠期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围青春期体脂增长模式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慧静 李丹 +3 位作者 江小小 王群 张博林 张蕴晖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53-1155,共3页
超重、肥胖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从生命早期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发生与发展是广大公共卫生研究和实践者普遍关注的课题。围青春期(peri-puberty)是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重量和成分构成正在快速改变,而这种... 超重、肥胖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从生命早期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发生与发展是广大公共卫生研究和实践者普遍关注的课题。围青春期(peri-puberty)是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重量和成分构成正在快速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有其独特的自然发展规律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肥胖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生正确洗手行为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雪梅 史慧静 +3 位作者 李梦娜 张喆 胡月明 郭锦萍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75-979,共5页
目的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生的正确洗手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选取上海、广州、北京的34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4 089名四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用自填结构式问... 目的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生的正确洗手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选取上海、广州、北京的34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4 089名四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用自填结构式问卷了解被调查学生近1周的洗手行为(包括洗手频率和方法)、学生与家长对洗手相关认知及家庭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结果小学生正确洗手行为率仅为28.2%。家长对洗手必要情境认知的正确率(75.0%)高于小学生(41.6%)(χ~2=174.485,P<0.05),但家长对洗手方法的正确认知率仅为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小学生正确洗手行为呈正相关的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OR=2.09,95%CI=1.44~3.05),呈负相关的有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OR=0.57,95%CI=0.33~0.98)、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较低(OR=0.53,95%CI=0.33~0.86)、家长对洗手情境认知不正确(OR=0.53,95%CI=0.33~0.86)、小学生对洗手情境认知不正确(OR=0.24,95%CI=0.20~0.28)。结论中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生的正确洗手行为整体上不容乐观,并且存在家庭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的不平等。要加强对随迁子女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洗手必要性和正确洗手方法的健康教育,尤其是男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母亲文化程度较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 洗手 健康教育 家庭 学生
原文传递
班级氛围对随迁子女校园欺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梦娜 史慧静 +2 位作者 张喆 郭锦萍 徐心儿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校园欺负行为与自感班级氛围的关联性,为开展校园欺负干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方便选取的上海市23所、北京市4所和广州市7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共调查四年级学生4 089名,家... 目的探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校园欺负行为与自感班级氛围的关联性,为开展校园欺负干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方便选取的上海市23所、北京市4所和广州市7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共调查四年级学生4 089名,家长3 964名。利用自填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最近1个月的欺负卷入情况、自感班级氛围、年龄、性别和父母文化程度等。结果最近1个月卷入欺负的学生比例为19.9%,男、女生自感班级氛围总分分别为(11.50±2.20)(11.9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P<0.01)。不同欺负行为角色的班级氛围总分及其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未卷入欺负的学生感知到的班级氛围最和谐,既受欺负又欺负别人的学生感知到的班级氛围最不和谐。班级氛围(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班级组织)是仅受欺负、仅欺负别人和既受欺负又欺负别人行为独立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欺负行为与自感班级氛围密切相关。应加强针对改善班级氛围的干预措施,减少校园欺负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迁移 学生 暴力 精神卫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