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中国器官移植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元芳 王翔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91-795,共5页
关键词 器官移植 肝脏移植 心脏移植 肾移植 全球 中国 发展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20
2
作者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8 位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器官移植受者健康管理专项基金 张文宏 王正昕 郑建铭 薛武军 陈静瑜 郑哲 霍枫 艾静文 陈文慧 顾言阁 何玮乔 胡小莹 姜盛然 李辉 李力 刘甜甜 刘尊伟 马恩斯 牛万洁 孙超 汪静怡 王琲 王森 于金洋 张法丽 周晛 朱宁骐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82,共20页
自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已席卷全球。虽然目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已较原始株有所下降,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为新冠病毒感染脆弱人群,即使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SOT受者感... 自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已席卷全球。虽然目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已较原始株有所下降,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为新冠病毒感染脆弱人群,即使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SOT受者感染新冠病毒的住院或死亡风险依然较高。SOT受者新冠病毒感染后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均与普通人群存在很大的特殊性,需要高度关注。目前尚缺乏针对SOT受者可供参考的新冠病毒感染诊疗领域的指南或共识。因此,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及国内外文献,编写团队撰写了《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新冠病毒感染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经过专家多次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后撰写成文,形成21条推荐意见,为SOT受者感染新冠病毒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器官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协调性异种肝移植中移植肝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形态学表现 被引量:2
3
作者 孙鹏 蔡端 +1 位作者 芮晓晖 张群华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了解豚鼠至大鼠异种肝移植动物模型中移植肝病理学表现。方法:利用血管套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了20例豚鼠至大鼠肝移植。观察了受体存活时间和移植肝HE染色情况、电子显微镜下表现和荧光染色表现。用TUNEL法检测了移植肝细胞凋... 目的:了解豚鼠至大鼠异种肝移植动物模型中移植肝病理学表现。方法:利用血管套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了20例豚鼠至大鼠肝移植。观察了受体存活时间和移植肝HE染色情况、电子显微镜下表现和荧光染色表现。用TUNEL法检测了移植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受体存活时间平均为(135.10±46.12)min,组织学表现为肝小叶结构存在,但肝细胞发生弥漫性水样变性,中央静脉和小叶间静脉淤血;电子显微镜下见肝细胞内糖原颗粒消失,细胞器水肿,近血窦处肝细胞膜破坏;IgM和IgG染色主要位于肝脏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和肝血窦内。细胞凋亡指数为(0.80±0.31)%。结论:首次建立了豚鼠至大鼠异种肝移植模型,观察了超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器官排斥反应 豚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捐献时代再次肝移植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邢皓 陶一峰 +7 位作者 徐琳琳 金嫣婷 李建华 张全保 沈丛欢 马震宇 李瑞东 王正昕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6期343-348,共6页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病因、预后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的26例再次肝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根据再次肝移植时间不同,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代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时代早期再...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病因、预后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的26例再次肝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根据再次肝移植时间不同,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代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时代早期再次肝移植治疗经验探索期)完成的再次肝移植受者纳入早期移植组(共9例),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完成的再次肝移植受者纳入成熟期移植组(共17例)。根据移植间隔时间不同,将26例受者分为移植间隔>1年组(15例)和移植间隔≤1年组(11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早期与成熟期移植组受者再次肝移植术前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手术时长、供肝冷和热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长及术后第7、14天血清白蛋白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受者移植间隔时长、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以及术后第7、14天总胆红素、ALT和AST。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再移植术后受者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早期与成熟期移植组、移植间隔>1年与≤1年组受者术后2年生存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再次肝移植病因包括:胆道并发症8例,移植物失功8例,原发病复发4例(肝细胞肝癌复发),慢性排斥反应2例,首次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2例,血管并发症2例(门静脉血栓和肝动脉栓塞各1例)。早期移植组受者术中无肝期时长和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分别为(53.3±7.9)min和(34±5)g/L,成熟期移植组受者分别为(45.1±1.8)min和(38±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8和-2.111,P均<0.05)。早期移植组肝移植术前年龄、MELD评分、移植间隔时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供肝冷和热缺血时间、术后第7天总胆红素、ALT和AST以及术后第14天总胆红素、ALT、AST和白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至2020年10月1日,26例受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15 d(105~1842 d),期间9例受者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早期移植组6例,成熟期移植组3例)。早期移植组和成熟期移植组受者术后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3.3%和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5)。移植间隔≤1年组和移植间隔>1年组受者术后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4.5%和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05)。结论胆道并发症及移植物失功能是再次肝移植的主要原因,器官捐献成熟时期的再次肝移植预后优于器官捐献时代早期。因再移植受者病情复杂、手术困难,应谨慎进行再次肝移植手术评估。合理的个体化治疗能够为再次肝移植受者带来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再次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感染
原文传递
高纯度蛇毒因子抗非协调性大鼠异种肝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正东 石长清 +4 位作者 张群华 熊郁良 周兴丁 王婉瑜 宋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007-201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纯度眼镜蛇毒因子 (CVF)对非协调性异种大鼠肝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AR)和存活时间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CVF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0对。在豚鼠到大鼠肝脏移植前 2 4h实验组大鼠静脉注射CVF(5 0 μg/kg) ,异... 目的 探讨高纯度眼镜蛇毒因子 (CVF)对非协调性异种大鼠肝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HAR)和存活时间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CVF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0对。在豚鼠到大鼠肝脏移植前 2 4h实验组大鼠静脉注射CVF(5 0 μg/kg) ,异种肝脏移植后记录受体生存时间 ,并观察移植肝的病理变化 ,免疫荧光法检测肝脏血管C3沉积情况 ,用大鼠TNF αELISA试剂盒检测异种肝脏移植术后 1h血清中细胞因子TNF α水平。结果 肝脏移植后 ,对照组均发生了HAR ,肝内小血管血栓形成 ,间质出血 ,肝窦和中央静脉可见C3沉积 ,肠系膜淤血明显。实验组均无HAR发生 ,可见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 (DXR)的病理特征 ,血管内皮细胞 (EC)肿胀 ,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肝窦和中央静脉无C3沉积 ,肠道淤血不明显 ,血清TNF α水平下调 ,受体平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1 8±0 6与 7 4± 2 1h ,P <0 0 1)。结论 高纯度CVF清除补体可克服非协调性异种肝脏移植的HAR ,延长受体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因子 大鼠 异种肝脏移植 超急性排斥反应 补体灭活剂
原文传递
应重视器官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
6
作者 张群华 张元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409-1409,共1页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围手术期 并发症 肝脏移植 肾病
原文传递
2004全国器官移植与围手术期处理研讨会纪要
7
作者 张群华 陈新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410-1411,共2页
关键词 2004年 器官移植 围手术期 并发症 胆道
原文传递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3
8
作者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6 位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器官移植受者健康管理专项基金 王正昕 郑建铭 陈静瑜 郑哲 霍枫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29-145,共17页
自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已席卷全球。虽然目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已较原始株有所下降,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人群为新冠病毒感染脆弱人群,即使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SOT受... 自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已席卷全球。虽然目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已较原始株有所下降,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人群为新冠病毒感染脆弱人群,即使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SOT受者感染新冠病毒的住院或死亡风险依然较高。SOT受者新冠病毒感染后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均与普通人群存在很大的特殊性,需要高度关注。目前尚缺乏针对SOT受者人群可供参考的新冠诊疗领域的指南或共识。因此,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及国内外文献,编写团队撰写了《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新冠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新冠病毒感染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经过专家多次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后撰写成文,形成21条推荐意见,为SOT受者感染新冠病毒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器官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1
9
作者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5 位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业委员会 王正昕 郑建铭 陈静瑜 郑哲 霍枫 艾静文 陈文慧 刘尊伟 胡小莹 姜盛然 李力 何玮乔 李辉 顾言阁 刘甜甜 马恩斯 牛万洁 孙超 王琲 王森 汪静怡 于金洋 张法丽 朱宁骐 周晛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2期65-81,共17页
自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已席卷全球。虽然目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已较原始株有所下降,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人群为新冠病毒感染脆弱人群,即使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SOT受... 自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已席卷全球。虽然目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已较原始株有所下降,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人群为新冠病毒感染脆弱人群,即使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SOT受者感染新冠病毒的住院或死亡风险依然较高。SOT受者新冠病毒感染后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均与普通人群存在很大的特殊性,需要高度关注。目前尚缺乏针对SOT受者人群可供参考的新冠病毒感染诊疗领域的指南或共识。因此,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及国内外文献,编写团队撰写了《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新冠病毒感染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经过专家多次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后撰写成文,形成21条推荐意见,为SOT受者感染新冠病毒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器官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
10
作者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26 位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器官移植受者健康管理专项基金 王正昕 郑建铭 陈静瑜 郑哲 霍枫 艾静文 陈文慧 刘尊伟 胡小莹 姜盛然 李力 何玮乔 李辉 顾言阁 刘甜甜 马恩斯 牛万洁 孙超 王琲 王森 汪静怡 于金洋 张法丽 朱宁骐 周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81-98,共18页
自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已席卷全球。虽然目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已较原始株有所下降,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人群为新冠病毒感染脆弱人群,即使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SOT受... 自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已席卷全球。虽然目前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和毒力已较原始株有所下降,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人群为新冠病毒感染脆弱人群,即使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SOT受者感染新冠病毒的住院或死亡风险依然较高。SOT受者新冠病毒感染后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均与普通人群存在很大的特殊性,需要高度关注。目前尚缺乏针对SOT受者人群可供参考的新冠诊疗领域的指南或共识。因此,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及国内外文献,编写团队撰写了《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专家共识(2023年版)》。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新冠病毒感染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经过专家多次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后撰写成文,形成21条推荐意见,为SOT受者感染新冠病毒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器官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肝癌肝移植受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4
11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肝移植学组 +3 位作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业委员会 王正昕 栗光明 杨家印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15-431,共17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为肝癌的治疗掀开了新的篇章,已成为肝癌转化和辅助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ICI现已较广泛地应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的桥接和降期治疗,并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中,也有了一些探...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为肝癌的治疗掀开了新的篇章,已成为肝癌转化和辅助治疗的主要选择之一。ICI现已较广泛地应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的桥接和降期治疗,并在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的治疗中,也有了一些探索性应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为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术后均需长期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由于担心ICI引发排斥反应的潜在风险及其他相关副作用,ICI在肝癌肝移植受者的应用方面,还存在诸多疑惑与问题,这限制了ICI在肝癌肝移植术前、术后安全有效的使用。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ICI在肝癌肝移植受者应用的指南或共识,因此,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发起,邀请领域内专家提出临床问题,结合已发表的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和研究进展,经过多轮的讨论、商榷以及专家决定,共同制订了本共识。以期为肝脏移植领域的临床工作者提供合理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肝细胞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异种肝细胞移植缓解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及其排斥反应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伟 蔡端 +1 位作者 张群华 芮晓晖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异种肝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防治效果及其免疫排斥反应。方法将异种豚鼠肝细胞,90%肝除术前1d植入大鼠脾脏内。观察受试大鼠存活时间,及切肝术后24h血生化改变。另外观察植入肝细胞被排斥情况及受体CH50、异种抗体IgG、... 目的探讨异种肝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防治效果及其免疫排斥反应。方法将异种豚鼠肝细胞,90%肝除术前1d植入大鼠脾脏内。观察受试大鼠存活时间,及切肝术后24h血生化改变。另外观察植入肝细胞被排斥情况及受体CH50、异种抗体IgG、IgM水平变化。结果(1)中位存活时间,对照组为21h,同种组为56h,异种组为40h。同种组存活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1),异种组亦延长(P<0·05)。(2)异种组血糖和凝血酶原时间改善较明显(P<0·05),同种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糖、凝血酶原时间都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3)受体CH50和异种抗体IgM水平下降与植入异种肝细胞排斥过程同步。结论异种肝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有防治作用,补体和异种抗体IgM与排斥反应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功能衰竭 大鼠 反应观察 移植缓解 异种肝细胞移植 凝血酶原时间 抗体IGM 免疫排斥反应 存活时间 CH50 血生化改变 抗体IGG 防治效果 鼠肝细胞 水平变化 总胆红素 防治作用 反应关系 对照组 植入 24h 同种 受体 延长
原文传递
浅论肝移植患者黄疸的处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群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2019-2020,共2页
关键词 肝移植 黄疸 治疗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11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李玉川 沈丛欢 +2 位作者 冯佳燕 王建设 谢新宝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1例儿童肝移植术后PTLD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1例儿童肝移植术后PTL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1~8岁。行亲属活体肝移植术9例,接受死亡器官捐献供肝移植术2例,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的免疫抑制方案。11例患儿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淋巴结肿大,脾大,贫血,发热,消化系统症状(腹泻、腹痛、腹水、便血、肠套叠等);实验室检查方面主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和转氨酶升高,11例患儿血液EB病毒DNA(EBV-DNA)均阳性;9例患儿行PET-CT检查考虑PTLD;10例患儿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其中淋巴组织增生3例,浆细胞增生性PTLD 1例,多形性PTLD 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性PTLD 1例,Burkitt淋巴瘤1例。结果11例儿童受者确诊PTLD后,均减量或停用他克莫司,11例患儿均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2例患儿接受化疗(R-COP,R-CHOP方案),2例局部占位病变患儿行手术治疗。截至2022年2月,10例患儿病情好转,1例患儿因感染死亡。结论PTLD是儿童肝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肝移植术后应密切监测EBV-DNA变化,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以免疫抑制剂减量、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改善儿童肝移植术后PTLD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肝移植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EB病毒
原文传递
肝癌术后复发补救性肝移植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拓 张全保 +8 位作者 陶一峰 沈丛欢 李瑞东 马震宇 李建华 陆录 陈进宏 钦伦秀 王正昕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癌)术后复发补救性肝移植(SLT)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肝移植的273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52例,女2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癌)术后复发补救性肝移植(SLT)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肝移植的273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52例,女21例;平均年龄(51±9)岁。根据术式不同分组,行初始肝移植(PLT)196例(PLT组),肝癌根治性切除后复发行SLT 77例(SLT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SLT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患者一般资料按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70例。SLT组手术时间(479±106)min,明显长于PLT组的(438±79)min(t=2.587,P<0.05);SLT组和PLT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1%(8/70)、6%(4/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8,P>0.05)。SLT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7%、75.0%、63.3%,PLT组相应为88.3%、79.0%、70.3%;SLT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8.4%、72.2%、57.1%,PLT组相应为92.5%、74.3%、54.7%;两组总体生存和无瘤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7,0.26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FP>200μg/L和肿瘤最大径>3 cm是SLT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30,3.082;P<0.05),亦是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5.965,3.166;P<0.05)。结论SLT是肝癌术后复发的一种安全可靠治疗手段,可获得与PLT相似的治疗效果。AFP和肿瘤直径为SLT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分类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全保 沈丛欢 +4 位作者 陶一峰 李瑞东 马震宇 李建华 王正昕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23-628,共6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类型、危险因素及分类治疗的策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545例次成人全肝肝移植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类型及病因分析,采取四分类治疗策略(保守治...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类型、危险因素及分类治疗的策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545例次成人全肝肝移植受者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类型及病因分析,采取四分类治疗策略(保守治疗、微创手术、开腹手术、再次肝移植),进一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545例次全肝肝移植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48例(8.8%)。其中胆漏9例(占18.8%,3例为吻合口胆漏,6例为拔T管后胆漏);单纯胆管吻合口狭窄14例(29.2%);吻合口狭窄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4.17%);单纯胆总管结石1例(2.1%);缺血性胆管损伤(表现为非吻合口的多发肝内外胆管狭窄及反复胆管炎,1例表现为肝右叶多发胆汁瘤合并肝脓肿)19例(39.6%);排斥反应后胆道损伤3例(6.3%)。统计分析显示供肝冷缺血时间延长(>11 h)是唯一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胆道并发症的类型及轻重程度,采用保守方法、微创手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主]、开腹手术及再次肝移植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微创治疗单纯吻合口狭窄和胆漏效果满意,治愈率分别为78.6%(11/14)和77.8%(7/9)。但缺血性胆道损伤受者治疗效果多不理想,部分受者症状可有改善,好转率42.1%(8/19),4例严重缺血性胆道损伤受者行再次肝移植手术,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冷缺血时间过长(>11 h),ERCP为主的微创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缺血性胆道损伤成为胆道并发症的常见类型,且治疗困难,严重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为再次肝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生物信息学分析免疫相关lncRNA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其在预后中价值
17
作者 马恩斯 张全保 +6 位作者 李建华 李瑞东 沈丛欢 陶一峰 马震宇 赵晶 王正昕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探讨免疫相关lncRNA在肝细胞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收集肝癌转录组学表达数据并从临床资料中筛选免疫相关lncRNA。对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lncRNA进行总体生存预后因素的Cox回... 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探讨免疫相关lncRNA在肝细胞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收集肝癌转录组学表达数据并从临床资料中筛选免疫相关lncRNA。对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lncRNA进行总体生存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lncRNA,然后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寻找免疫相关lncRNA可能调控的通路。结果Cox回归分析筛选出20个免疫相关lncRNA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风险分层是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HR=1.340,P<0.05)。生存预后随着风险评分增加而变差。高风险组病死率51.5%,低风险组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89,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3.5%、47.0%和33.8%,低风险组相应为96.4%、79.8%和64.4%,高风险组患者预后较差(χ^(2)=42.378,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多数lncRNA在高风险组中高表达,且表达量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增高。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免疫相关lncRNA可能通过细胞周期、剪接体、胞吞作用、嘌呤代谢、RNA降解和细胞周期通路等来发挥生物学作用。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20个可作为独立影响因素的免疫相关lncRNA,免疫相关lncRNA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能成为筛查肝癌和鉴别免疫治疗敏感性患者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免疫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