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藻酸钙纤维鼻腔填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德辉 郑春泉 +2 位作者 臧朝萍 顾瑜蓉 罗寄勤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99-199,共1页
关键词 藻酸钙纤维 鼻腔填塞 疗效 鼻内镜手术 术后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耵聍腺源性恶性肿瘤(附13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梁 刘少锋 王正敏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30-331,共2页
目的 探讨外耳道耵聍腺源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 13例耵聍腺源性恶性肿瘤手术病例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 5年以上 11例 ,随访 3年以上 2例 ,其中失访 4例 ,无瘤生存7例 ,复发死亡 2例。结论 对耵聍腺... 目的 探讨外耳道耵聍腺源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 13例耵聍腺源性恶性肿瘤手术病例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 5年以上 11例 ,随访 3年以上 2例 ,其中失访 4例 ,无瘤生存7例 ,复发死亡 2例。结论 对耵聍腺源性的恶性肿瘤 ,应早期行局部扩大或根治手术。放疗可作为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对所有病例应进行长期随访。对腺样囊性癌病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肿瘤 腺癌 耳道 临床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鼓室成形术
3
作者 马兆鑫 吴琍雯 王武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乳突根治术 不干耳 鼓室成形术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世界鼻科学大会侧记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庚 张罗 +1 位作者 高志强 王德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2-613,共2页
Rhinology World2009(2009年世界鼻科学大会)于2009年4月16~19日在美国东部城市费城召开。这次学术会议是把四个专科学会的年会放在一起统一举办,包括国际鼻科学会(International Rhinology Society,IRS),国际鼻部感染与变态反... Rhinology World2009(2009年世界鼻科学大会)于2009年4月16~19日在美国东部城市费城召开。这次学术会议是把四个专科学会的年会放在一起统一举办,包括国际鼻科学会(International Rhinology Society,IRS),国际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学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ection and Allergy of the Nose,ISIAN),美国鼻科学会(American Rhinologic Society,ARS),美国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ic Allergy,AAOA)。由国际鼻科学会主席Kennedy教授领导的宾西法尼亚大学耳鼻咽喉科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大会 鼻科 世界 KENNEDY 耳鼻咽喉科 变态反应 学术会议 鼻部感染
原文传递
大量吸烟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27基因、VEGF、bFGF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占龙 谷双魁 +2 位作者 赵瑞力 胡俊兰 迟放鲁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大量吸烟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2 7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ntratumoralmicrovesseldensity ,I... 目的探讨大量吸烟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2 7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ntratumoralmicrovesseldensity ,IMVD)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检测 4 5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2 7、bFGF、VEGF表达 ,并用抗FⅧ因子抗体标记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 ,计算IMVD ,并将其以是否大量吸烟分为 2组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量吸烟组与非大量吸烟组比较 ,p2 7呈低表达 (P <0 .0 5 ) ,VEGF呈高表达 (P <0 .0 1) ,IMVD数目增加 (P <0 .0 5 ) ,bFG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2 7与bFGF表达呈负相关 (r =- 0 .4 9,P <0 .0 1) ,bFGF与IMVD呈正相关 (r =0 .72 ,P <0 .0 1)。结论大量吸烟影响鳞状细胞癌组织p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吸烟 基因 p27 生长物质 免疫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同侧与对侧记录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勇 王正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 比较同侧与对侧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AERP)的反应特性 ,探讨AERP在二侧听皮层发源上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和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正常青年人 ,采用同侧与对侧导联同时记录的方法记录AERP ,分析... 目的 比较同侧与对侧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AERP)的反应特性 ,探讨AERP在二侧听皮层发源上的神经电生理特点和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正常青年人 ,采用同侧与对侧导联同时记录的方法记录AERP ,分析二种记录条件下AERP各波潜伏期、幅值和波形的特性。结果 同侧与对侧记录的AERP在潜伏期和幅值上无显著性差异 ,但同侧记录的AERP波形明显优于对侧记录的曲线 ,表现为波形曲线光滑 ,波峰明显易辨 ,杂波成份少。结论 AERP在二侧听皮层的神经发源基本上是对称的 ,但同侧的反应性明显优于对侧 ,可能与AERP的发源有部分皮层下成份的参与、听觉神经通路的双侧传导以及内侧橄榄耳蜗系统的对侧抑制效应有关 ,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到AERP发源部位和成份多元化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声刺激 听皮层 同侧 对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用糠酸莫米松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罗 许庚 +10 位作者 王向东 刘世喜 李源 汪审清 杨蓓蓓 郑春泉 王成硕 董频 林子萍 张华 韩德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5-459,共5页
目的评估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全国10个研究中心完成持续性中-重度AR治疗患者463例,经鼻用糠酸莫米松治疗28d(200μg/d),分别于治疗前和... 目的评估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全国10个研究中心完成持续性中-重度AR治疗患者463例,经鼻用糠酸莫米松治疗28d(200μg/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周,对流涕、鼻塞、鼻痒、喷嚏四项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同时采用简要鼻结膜炎症生活质量问卷(mini 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ini-RQLQ)和鼻结膜炎症夜间生活质量问卷(nocturnal 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NRQLQ),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和夜间睡眠的变化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和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1、2、4周,鼻部各单项症状评分(x±s,下同)呈下降趋势,且后一次访视的评分比前一次访视显著下降(P值均〈0.01)。治疗前鼻部症状总分为(9.24±1.27)分,治疗后第1周下降到(5.78±2.29)分,第2周和第4周分别下降到(3.99±2.25)分和(2.98±2.14)分,后一次访视的评分比前一次访视评分显著下降(P值均〈0.01)。同时,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1、2、4周的Mini—RQLQ和NRQLQ各单项评分(x±s,下同)呈下降趋势,且后一次访视的评分比前一次访视的评分显著下降(P值均〈0.01)。治疗前Mini-RQLQ总均分为(2.88±0.87)分,治疗后第1周下降到(1.89±0.83)分,第2周和第4周分别下降到(1.34±0.82)分和(1.02±0.77)分,后一次访视的评分比前一次访视评分显著下降(P值均〈0.01)。治疗前NRQLQ总均分为(2.70±0.96)分,治疗后第1周下降到(1.67±0.86)分,第2周和第4周分别下降到(1.17±0.79)分和(0.90±0.75)分,后一次访视的评分比前一次访视评分显著下降(P值均〈0.01)。结论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4周能够控制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孕二烯二醇类 生活质量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喉气管阻塞性疾病临床治疗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水芳 周梁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气管阻塞性疾病 喉气管外伤 临床治疗 气管支气管异物 良恶性肿瘤 炎性疾病 手术创伤 结构病变 气管疾病 调节障碍
原文传递
间接喉镜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术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晖 刘建平 戴春富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46-347,共2页
目的:探讨间接喉镜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术的治疗效果和实用价值。方法:56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间接喉镜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术。术中用导尿管悬吊软腭并用血管钳钳夹导尿管。利用间接喉镜暴露腺样体并于直视下刮除腺样体。结果:术后患者打鼾... 目的:探讨间接喉镜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术的治疗效果和实用价值。方法:56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间接喉镜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术。术中用导尿管悬吊软腭并用血管钳钳夹导尿管。利用间接喉镜暴露腺样体并于直视下刮除腺样体。结果:术后患者打鼾明显改善甚至消失,听力明显提高,鼻流脓减少,鼻塞减轻。所有患者术中出血20~50ml,无术后出血现象。手术时间5~20min。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间接喉镜直视下腺样体刮除术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的手术方法,并且非常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刮除术 腺样体肥大 喉镜
原文传递
高速率电刺激对豚鼠听神经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爱国 王正敏 +2 位作者 崔永华 周梁 迟放鲁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54-456,460,共4页
目的:评估高速率电刺激对豚鼠听神经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切开受试豚鼠圆窗膜,标准电极插入鼓阶大约4mm,两个靠近蜗尖的电极作为刺激电极,切开圆窗用压碎的颞肌封住。随机选择一耳为刺激耳,另一耳则为对照耳,均安装上标准电极,刺激电极... 目的:评估高速率电刺激对豚鼠听神经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切开受试豚鼠圆窗膜,标准电极插入鼓阶大约4mm,两个靠近蜗尖的电极作为刺激电极,切开圆窗用压碎的颞肌封住。随机选择一耳为刺激耳,另一耳则为对照耳,均安装上标准电极,刺激电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不动。在保持刺激强度处在临床正常水平[电刺激诱发听觉脑干电位(EABR)阈值上6dB]情况下,用200(n=14)、400(n=10)、1000(n=11)、2000(n=10)脉冲数/s(PPS)四种不同的电刺激速率急性刺激45只听力正常豚鼠鼓阶内电极2h,记录急性刺激前、后3h内EABR的阈值和Ⅰ波幅值,比较急性刺激前、后EABR的Ⅰ波幅值的变化。结果:急性刺激电流强度固定在临床正常水平(EABR阈上6dB),急性刺激后EABR的Ⅰ波幅值同急性刺激前相比,采用200PPS刺激速率平均约升高20%;400PPS约升高9%;1000PPS约升高7%;2000PPS约升高30%。结论:在刺激电流强度为阈上6dB的情况下,人工耳蜗言语编码策略如果应用1000、2000PPS高速率电刺激不会导致听神经的兴奋性下降。此实验为临床上研制新的人工耳蜗采取高刺激速率语音信号处理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听神经 电刺激 人工耳蜗
原文传递
嗅球摘除后嗅觉神经元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瑜蓉 李华伟 +1 位作者 张重华 沈云珍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研究凋亡是否参与嗅上皮正常生理更替和嗅球摘除后嗅觉神经元死亡而后再生的过程,探讨凋亡与神经元再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正常成年大鼠以及摘除嗅球后大鼠嗅上皮16、32、48 h和3、7、30 d时凋亡的出现... 目的研究凋亡是否参与嗅上皮正常生理更替和嗅球摘除后嗅觉神经元死亡而后再生的过程,探讨凋亡与神经元再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正常成年大鼠以及摘除嗅球后大鼠嗅上皮16、32、48 h和3、7、30 d时凋亡的出现和改变情况。结果正常成年大鼠嗅上皮中有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TUNEL)的阳性细胞(1.93±0.31)个/200μm。摘除嗅球后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32 h达峰值(90.9±18.03)个/200μm,以后迅速下降,维持于低水平。透射电镜下见嗅球摘除术后嗅觉神经元出现胞质浓缩、胞核染色质边聚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尚可见少量胞质内出现自噬泡以及除线粒体以外的细胞器扩张,但胞核正常的嗅觉神经元。结论凋亡参与成年大鼠嗅觉神经元生理性更替以及实验性嗅觉神经元死亡和再生的过程。此外,尚存在自噬型和胞质型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受体神经元 脱噬作用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原文传递
转移性肿瘤侵犯颈部大血管的手术处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顾以瑾 王薇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颈动脉
原文传递
前庭代偿过程中前庭传出性和传入性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13
作者 迟放鲁 焦宇 +3 位作者 袁雅生 王正敏 李宽孍 吴琍雯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通过前庭代偿的动物模型,了解在前庭病变的情况下,前庭传出性和传入性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方法动物模型A组(16只)为正常大鼠。B组(15只)左侧前庭损毁术后7d。C组(7只)术后3个月。D组(7只)前庭代偿后。检测两侧头长肌静息状态的肌... 目的通过前庭代偿的动物模型,了解在前庭病变的情况下,前庭传出性和传入性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方法动物模型A组(16只)为正常大鼠。B组(15只)左侧前庭损毁术后7d。C组(7只)术后3个月。D组(7只)前庭代偿后。检测两侧头长肌静息状态的肌电图。检测传出性前庭神经系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组化。检测传出性前庭神经系统胆硷乙酰转移酶(cholineacetyltransferase,AChT)免疫组化。检测传入性前庭神经系统NaKATP酶活性。结果损伤同侧肌群肌电活动减弱、对侧肌群增强,前庭代偿期恢复对称性。急性期传出性前庭神经系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细胞双侧性增多,活性增高。传出性前庭神经系统损伤同侧AChT阳性反应细胞减少,两侧反应程度增加。前庭代偿期对侧反应程度显著增加。急性期同侧NaKATP酶mRNA表达水平低,对侧前庭信号增强,在前庭代偿期,同侧NaKATP酶mRNA表达水平增强,与对侧一致或略强。结论传出性前庭神经系统可能抑制对侧前庭传入信息,调整同侧前庭中枢兴奋性,在前庭代偿的复杂机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代偿 传入性前庭神经系统 传出性前庭神经系统 动物模型 肌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