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联素受体介导小檗碱减轻糖尿病肾病肾脏脂毒性
1
作者 吴跃跃 陈灶萍 +4 位作者 盛励 黄新梅 张瑞 杨孟雪 刘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33-439,共7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受体1/2(adiponectin receptor 1/2,AdipoR1/R2)介导小檗碱减轻糖尿病肾病肾脏脂毒性的作用。方法选择C57BLKS/J db/db小鼠,以db/m小鼠为对照,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小檗碱(150 mg·kg^(﹣1)·d^(﹣1))或安慰... 目的探讨脂联素受体1/2(adiponectin receptor 1/2,AdipoR1/R2)介导小檗碱减轻糖尿病肾病肾脏脂毒性的作用。方法选择C57BLKS/J db/db小鼠,以db/m小鼠为对照,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小檗碱(150 mg·kg^(﹣1)·d^(﹣1))或安慰剂灌胃,连续12周。干预结束后测定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尿白蛋白排泄率;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通过油红O染色、免疫组化、ELISA和Western印迹测定肾脏脂质沉积、AdipoR1/R2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Ⅳ型胶原(Col-Ⅳ)表达等。用人肾小球内皮细胞系(HGEC)验证AdipoR1/R2介导小檗碱减轻肾脏脂毒性的作用。结果小檗碱干预后,db/db小鼠体质量减轻,血糖、血脂、蛋白尿减少(P<0.05),肾脏脂质沉积、病理改变减轻;db/db小鼠肾脏组织AdipoR1/R2表达上调,TGF-β1、Col-Ⅳ表达下调,PPAR-α、p-AMPK表达上调(P<0.05)。db/db小鼠血清干预后,高脂培养的HGEC细胞中TGF-β1、Col-Ⅳ表达下调,PPAR-α、p-AMPK表达上调(P<0.05);沉默HGEC细胞上的AdipoR1/R2后,TGF-β1、Col-Ⅳ表达上调,PPAR-α及p-AMPK表达下调(P<0.05)。结论小檗碱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的肾脏脂毒性,该作用可能由脂联素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受体 小檗碱 糖尿病肾病 肾脏脂毒性 DB/DB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芳 刘军 +5 位作者 陈灶萍 丁和远 盛励 徐炯 查兵兵 吴跃跃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和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入选初发2剐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50例,随机分为小檗碱组和二甲双胍组,治疗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和糖化I衄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治疗6... 目的探讨小檗碱和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入选初发2剐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50例,随机分为小檗碱组和二甲双胍组,治疗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和糖化I衄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小檗碱组和二甲双胍组患酱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斧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8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明姓改善,二甲双胍组改善HOMA—IR较小檗碱组明显(P〈0.05)。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多种机制降糖降脂,对伴有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小檗碱效果可能优于二甲双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小檗碱 二甲双胍 血脂
原文传递
369例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7 位作者 李士其 吴跃跃 盛励 徐炯 陈灶萍 查兵兵 张瑞 杨敏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分析387例15~50岁的育龄期垂体腺瘤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重点随访369例手术治疗患者的结局,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治疗的369例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患者中,...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分析387例15~50岁的育龄期垂体腺瘤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重点随访369例手术治疗患者的结局,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治疗的369例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患者中,227例完成随访,其中缓解137例(60.3%),复发12例(5.3%),残留41例(18.1%),死亡2例(0.9%),未行影像学及垂体功能检查者35例(15.4%);微腺瘤、大腺瘤、催乳素瘤、生长激素瘤及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缓解率分别为64.8%、59.5%、60.7%、56.3%及65.7%。校正了年龄、肿瘤大小、免疫组化类型、肿瘤侵袭性及治疗方式后,肿瘤侵袭程度达Hardy分级Ⅴ级的患者术后缓解率是非Ⅴ级的0.4倍。术后未缓解患者中94.5%是术后半年内发现,且69.8%为侵袭性垂体腺瘤,83.8%侵袭性达Hardy Ⅴ级。经蝶窦手术后,与术前月经情况比较,育龄期女性月经可明显改善(P〈0.01)。结论不同肿瘤类型、肿瘤大小、侵袭程度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后缓解率均不同,而侵袭性是否达Hardy Ⅴ级是影响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术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术后常需联合药物或伽马刀治疗。经蝶窦手术治疗可使育龄期女性患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女性 垂体腺瘤 预后
原文传递
育龄期女性少见类型垂体腺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8 位作者 李士其 吴跃跃 盛励 徐炯 陈灶萍 丁和远 查兵兵 王芳 杨敏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少见类型垂体腺瘤患者的年龄分布、肿瘤大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激素水平、病理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15~50岁少见垂体腺瘤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120例患者中,催乳素(PRL...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少见类型垂体腺瘤患者的年龄分布、肿瘤大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激素水平、病理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15~50岁少见垂体腺瘤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120例患者中,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混合瘤(25.8%)、裸细胞腺瘤(24.2%)、促皮质激素(ACTH)腺瘤(19.0%)、多激素表达腺瘤(15.8%)及促卵泡激素瘤(15.2%)为前5种少见类型垂体腺瘤;肿瘤均以大腺瘤为主,患者PRL均升高,中位PRL水平分别为98.18μg/L、30.83μg/L、33.14μg/L、61.50μg/L及78.82μg/L。ACTH腺瘤以沉默性为主(91.3%),术前随机ACTH水平与免疫组化ACTH阳性无关(P〉0.05)。FSH瘤患者术前FSH水平高于非FSH瘤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诊断FSH瘤术前FSH水平的切点值是6.685m IU/ml。裸细胞腺瘤侵袭性最高(86.2%),但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肿瘤侵袭性与术前催乳素及生长激素水平、肿瘤大小、年龄及BMI均无相关性(P〉0.05)。术后5种类型的缓解率分别为65.2%、61.1%、50.0%、76.9%及45.5%。结论育龄期女性少见垂体腺瘤的类型和临床特征与一般人群不尽相同。术前催乳素水平对鉴别5种类型肿瘤有一定价值,随机ACTH水平对ACTH腺瘤诊断无价值;随机FSH水平〉6.685mIU/nd对FSH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裸细胞瘤侵袭性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女性 少见 垂体腺瘤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糖耐量变化与降糖药物对社区中老年人中长期非意向性体重减轻的影响:2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跃跃 刘军 +8 位作者 徐炯 陈灶萍 盛励 黄新梅 杨敏 许群欢 顾勇 洪洋 韩小洁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索糖耐量变化及降糖药物对社区中老年人中长期非意向性体重减轻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在我院体检中心完成健康体检并于2010年完成随访的中老年人2861例,比较分析其基线及2年后的体重、糖代谢指标及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 目的探索糖耐量变化及降糖药物对社区中老年人中长期非意向性体重减轻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在我院体检中心完成健康体检并于2010年完成随访的中老年人2861例,比较分析其基线及2年后的体重、糖代谢指标及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中老年人非意向性体重减轻的危险因素。结果2年后,21.7%中老年人体重减轻,17.3%体重增加,61.O%体重稳定。9.6%新出现糖尿病,22.4%新出现糖耐量减低(IGT),3.4%新出现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2.5%IGT患者糖耐量恢复正常,2.0%IFG患者空腹血糖恢复正常,60.1%糖耐量维持不变者。2年内服用降糖药物史:双胍类(5.6%),磺脲类(12.7%),氨基酸衍生物(0.3%),阿卡波糖(4.8%),噻唑烷二酮类(TZDs)(1.1%),胰岛素(1.8%),中成药(2.6%)。Log/s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发糖尿病(OR=1.45,95%C,1.07~1.97,P:0.018)、阿卡波糖服用史(OR=1.56,95%CI1.00—2.46,P=0.051)是社区中老年人非意向性体重减轻的危险因素。结论新发糖尿病及阿卡波糖服用史是社区中老年人中长期非意向性体重减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 降糖药物 中老年 非意向性体重减轻
原文传递
肠促胰岛素相关药物的临床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上海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7-10,14,共5页
肠促胰岛素是一类在食物刺激下由肠道细胞分泌并能促使胰岛素分泌的激素,与之相关并已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两类。本文简要介绍肠促胰岛素相关药物的临床作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肠促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与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其他生物标志物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医学综述》 2012年第3期371-374,共4页
许多生物标志物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有关,其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与细胞增殖有关的一个生物标志物,它的高表达被认为是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的重要指标。它的检测对指导垂体腺瘤术后痊愈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它与垂体腺... 许多生物标志物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有关,其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与细胞增殖有关的一个生物标志物,它的高表达被认为是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的重要指标。它的检测对指导垂体腺瘤术后痊愈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它与垂体腺瘤的其他侵袭性生物标志物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现就PCNA与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其他生物标志物的关系特点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生物标志物 侵袭性 垂体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llmann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5 位作者 吴跃跃 盛励 徐炯 陈灶萍 丁和远 查兵兵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53-353,共1页
患者,男性,27岁。因“发现骨骺未闭1个月”入院。患者为足月顺产儿,幼儿及青少年时期身高与同龄人相仿,但未停止生长,曾有勃起,无性欲,无胡须、阴毛、腋毛,嗅觉迟钝,不能分辨酒精及臭味。于2007年在当地医院行肾脏CT检查示:... 患者,男性,27岁。因“发现骨骺未闭1个月”入院。患者为足月顺产儿,幼儿及青少年时期身高与同龄人相仿,但未停止生长,曾有勃起,无性欲,无胡须、阴毛、腋毛,嗅觉迟钝,不能分辨酒精及臭味。于2007年在当地医院行肾脏CT检查示:左侧肾轴旋转不良,右肾缺如;肾图结果示:左肾小球滤过率(GFR)为86.71ml/min,右肾GFR8.18ml/min。2008年患者因乳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LMANN综合征
原文传递
以糖尿病为首发表现的肢端肥大症两例
9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5 位作者 盛励 徐炯 陈灶萍 丁和远 查兵兵 张义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病例1:患者,男性,59岁。因“口干、多饮、多食伴消瘦半个月余”入住我科。测血糖18mmol/L,考虑初发糖尿病。家族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呼吸20次/分,脉搏80次/分,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体重45kg,身... 病例1:患者,男性,59岁。因“口干、多饮、多食伴消瘦半个月余”入住我科。测血糖18mmol/L,考虑初发糖尿病。家族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呼吸20次/分,脉搏80次/分,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体重45kg,身高172cm,体质量指数23.83kg/m^2,肢端肥大面容,体型中等,余心、肺、腹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端肥大症 糖尿病
原文传递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吴跃跃 马玲 +3 位作者 高翠君 马瑜宏 陈琳 刘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复日一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任人民医院及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阪院分娩的妊赈期亚临床甲减患者514例和妊娠期甲减患者129例,随机选取同...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复日一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任人民医院及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阪院分娩的妊赈期亚临床甲减患者514例和妊娠期甲减患者129例,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止常孕妇120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根据是否接受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将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组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分析4组研究对象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组、奸娠期甲减组和对照组在年龄、胎次、妊娠期髙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甲减组的什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髙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高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组及对照组(P<0.05):妊娠期亚临床川减组及妊娠期甲减组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妊娠期甲减组及对照组的阿普加评分(Apgar评分)及巨大儿、流产、死产、急产、产后出血、侧切、早产、新生儿畸形、出生低体重、先天性甲减发生率比较总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TPOAb阳性率较高: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未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素 妊娠结局 围产儿
原文传递
小檗碱通过Toll样受体减轻高脂诱导的大鼠肾损害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跃跃 黄新梅 +3 位作者 陈灶萍 徐炯 盛励 刘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900-904,共5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减轻高脂诱导肾脏损害与Toll样受体的相关性。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喂养组(NF组)、正常喂养小檗碱组(NF+LBBR组)、高脂喂养安慰剂组(HF组)、高脂喂养低剂量小檗碱组(HF+LBBR组)和高脂喂养高剂量小檗碱... 目的:探讨小檗碱减轻高脂诱导肾脏损害与Toll样受体的相关性。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喂养组(NF组)、正常喂养小檗碱组(NF+LBBR组)、高脂喂养安慰剂组(HF组)、高脂喂养低剂量小檗碱组(HF+LBBR组)和高脂喂养高剂量小檗碱组(HF+HBBR组)。前两组正常喂养8周,其余3组高脂喂养8周;喂养4周后,NF+LBBR组、HF+LBBR组和HF+HBBR组分别予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干预,其余2组予等量溶剂干预。干预结束后,取血标本、肾脏组织,测定代谢及肾功能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各组间指标的差异。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HF组大鼠的体质量、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GLU)、空腹胰岛素(FINS)、尿微量白蛋白(MAU)、尿白蛋白/肌酐(ACR)、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脏发生损害。与HF组相比,HF+LBBR组和HF+HBBR组上述指标水平降低(P<0.05),肾脏损害改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R与GLU(r=0.35)、FINS(r=0.82)、FFA(r=0.49)、IL-1(r=0.77)、TNF-α(r=0.78)、IL-6(r=0.76)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L-6与ACR独立相关[OR=1.18,95%CI 1.03~1.35,P=0.014]。HF组大鼠肾脏组织Toll样受体4(TLR4)、TLR2的表达减少,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增加(P<0.05);给予小檗碱后,这一趋势被逆转(P<0.05)。结论:小檗碱能改善高脂喂养大鼠肾脏损伤,这可能与小檗碱提高大鼠肾脏组织Toll样受体(TLR4、TLR2)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高脂饮食 肾损害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跃跃 陈方圆 +5 位作者 金辉 黄新梅 施国伟 王曦龙 魏弢 刘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320例,依据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高血压组269例和难治性高血压组5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320例,依据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高血压组269例和难治性高血压组5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占总高血压患者的15.9%(51/320)。难治性高血压组患者病程长于高血压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醛固酮水平均高于高血压组(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心率、QT间期、血钾、血钠、二氧化碳结合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高血压组使用可乐定、α受体阻滞剂、螺内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血管紧张素受体Ⅱ阻断剂(ARB)及钙离子拮抗剂(CCB)患者比例均高于高血压组(P<0.05),而两组间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高血压组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肾上腺CT见腺瘤改变患者比例及颈动脉内膜厚度高于高血压组(P<0.05),而两组间合并血脂异常、脑卒中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占总高血压患者的比例较高,且常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心脏、肾脏、肾上腺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合并症
原文传递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血细胞计数比值及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跃跃 徐炯 +10 位作者 刘军 黄新梅 杨敏 陈灶萍 盛励 王芳 孙田歌 顾勇 洪洋 查英 韩小洁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白细胞与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存在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老年人(年龄≥65岁)2322例。采集一般资料,测量腰围、身高、体... 目的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白细胞与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存在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老年人(年龄≥65岁)2322例。采集一般资料,测量腰围、身高、体质量、血压,测定血常规、血糖、胰岛素、血脂、肝肾功能,计算体质指数(BMI)、NLR、PLR、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β细胞功能(HOMA-β),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中对代谢综合征定义分成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NLR1.7(1.3,2.2)比1.7(1.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PLRE84.0(67.0,105.7)比89.0(67.2,112.0)3显著降低(P=0.006),且随着异常代谢组分的增加呈现明显降低趋势(P〈0.05);白细胞[6.3(5.4,7.3)比5.8(5.0,6.7)]明显升高(P=0.000),且随着异常代谢组分的增加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按三分位数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成3组,HOMA—IR在NL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LR组间呈明显降低趋势(P〈0.05),在白细胞组间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是代谢综合征独立危险因素[OR=1.24(1.15~1.33)],亦是代谢综合征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MS2:OR=1.12(1.01~1.24),MS3:OR=1.40(1.04~1.89)]。结论白细胞预测老年代谢综合征的存在及严重程度优于NLR和P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血细胞计数 白细胞
原文传递
"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8 位作者 吕飞舟 陈巧琴 王芳 徐炯 陈灶萍 盛励 查兵兵 吴跃跃 徐东丽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8-772,共5页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应用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入院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信息化管理组150例及传统血糖监测管理组150例,采用住院期间患者血糖达标率...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应用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入院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进行择期手术治疗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信息化管理组150例及传统血糖监测管理组150例,采用住院期间患者血糖达标率、高低血糖发生事件、术后第1天血糖水平、平均住院日、围手术期感染率评价疗效.结果 血糖信息化管理组血糖总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52.52 ± 18.31)%对(14.88±8.39)%, P<0.01],高血糖事件频率、日平均血糖、平均空腹血糖、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夜间血糖水平、术后第1天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31±18.87)%对(84.41±8.86)%、(8.59±1.34对12.47±2.37)mmol/L、(7.33±1.41对10.01±1.99)mmol/L、(8.89±2.34对13.61±3.47) mmol/L、(9.47±1.94对13.46±2.77)mmol/L、(9.40±2.72对13.28±2.94)mmol/L、(8.28±2.11对11.31± 2.89)mmol/L、(8.29±2.51对11.58±3.52)mmol/L、(8.25±3.67对17.65±19.68)mmol/L,均P<0.01];此外,血糖信息化管理组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15.94±6.94对20.51±15.13)d, P<0.05],血糖信息化管理组及对照组围手术期感染率分别为41.2%、58.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可显著提高患者各时间段血糖达标率,并可减少平均住院日,同时有减少围手术期感染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血糖管理 围手术期 糖尿病
原文传递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分析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3
15
作者 吴跃跃 陈琳 +8 位作者 黄新梅 孙田歌 刘军 杨敏 张瑞 徐炯 盛励 陈灶萍 王芳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216例(其中166例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妊娠期甲...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216例(其中166例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妊娠期甲减69例,随机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406名作为对照,分析各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情况。结果各组在年龄、胎数、妊娠期高血压的患病率方面无明显差异。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组、妊娠期甲减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4%,17.4%对0.2%,P〈0.05)。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组及妊娠期甲减组的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6.9%,23.2%对9.9%;15.7%,23.2%对8.1%,均P〈0.05)。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组中未治疗及治疗者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在早产、Apgar评分、出生低体重、新生儿畸形、先天性甲减方面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组治疗与未治疗者之间在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方面差异同样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方面未见明显影响。甲状腺素替代与否在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方面也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素 妊娠结局 围产儿
原文传递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跃跃 刘军 +5 位作者 徐炯 陈灶萍 盛励 顾勇 洪洋 韩小结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调查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分析与无症状胆囊结石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上海闵行区江川街道的中老年常住人口,年龄59—89岁。排除有胆囊切除手术史、有胆道相关症状的患者、以及其... 目的本研究主要调查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分析与无症状胆囊结石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上海闵行区江川街道的中老年常住人口,年龄59—89岁。排除有胆囊切除手术史、有胆道相关症状的患者、以及其他属于排除标准的患者,进一步选取具有明确2型糖尿病病史及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病史、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围、相关生化代谢指标及超声检查明确脂肪肝。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中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的控制目标值,将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分成:LDL-C〈2.6mmol/L组和LDL-C≥2.6mmol/L组;TC〈4.14mmol/L组和TC≥4.14mmol/L组。结果共有78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分析,无症状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为13.5%。女性患者无症状胆囊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16.4%对9.9%,P=0.008)。TC≥4.14mmol/L患者无症状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高于TC〈4.14mmol/L患者(14.3%对3.4%,P=0.019)。有脂肪肝的患者无症状胆囊结石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无脂肪肝患者(16.9%对10.1%,P=0.005)。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女性性别(OR=1.84,95%CI1.19-2.83,P=0.006)、TC(OR=4.71,95%CI 1.15-19.74,P=0.044)和脂肪肝(OR=1.80.95%CI1.11-2.81,P=0.010)均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胆囊结石的发生相关。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胆囊结石患病率较高,女性、TC、脂肪肝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2型 无症状 胆囊结石
原文传递
垂体FSH瘤并垂体功能减退误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5 位作者 盛励 徐炯 陈灶萍 丁和远 查兵兵 张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4-346,共3页
患者男性,40岁,因“进行性体力下降2年,加重3周”入院。患者于1996年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2004年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主要表现为体力下降,全身乏力,怕冷,食欲不振。2006年7月左右出珊陆欲冷淡,性功能下降,... 患者男性,40岁,因“进行性体力下降2年,加重3周”入院。患者于1996年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2004年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主要表现为体力下降,全身乏力,怕冷,食欲不振。2006年7月左右出珊陆欲冷淡,性功能下降,就诊当地医院查FT3、FT4下降,TSH升高(具体值不详),予以口服强的松及优甲乐后出现精神症状,停药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垂体功能减退 垂体增生 文献复习 FSH 甲状腺切除手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 误诊
原文传递
387例育龄期垂体腺瘤女性临床特征及术后随访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7 位作者 吴跃跃 盛励 徐炯 陈灶萍 丁和远 查兵兵 王芳 杨敏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7-1103,共7页
目的 探讨育龄期女性垂体瘤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术后常见并发症及临床症状.方法 分析387例15 ~ 50岁的育龄期垂体瘤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387例育龄期女性垂体瘤患者中,92.95%由内分泌表现就诊... 目的 探讨育龄期女性垂体瘤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术后常见并发症及临床症状.方法 分析387例15 ~ 50岁的育龄期垂体瘤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387例育龄期女性垂体瘤患者中,92.95%由内分泌表现就诊(月经紊乱、停经及溢乳等),且年龄越小、术前生长激素及催乳素水平越高越以内分泌表现就诊.大腺瘤占69.5%、30岁以上占60.21%,肿瘤大小与年龄呈正相关.催乳素瘤最常见(34.1%)、58.7%为侵袭性垂体瘤,肿瘤的侵袭性与术前催乳素水平、肿瘤大小、术前有无内分泌表现及垂体卒中有关,352例(95.4%)行经蝶窦切除术,术后1周内常见的并发症及临床症状为:多尿(71.5%)、高钠血症(20.9%)、低钠血症(17.3%)及高热(5.0%),开颅手术引起术后血钠< 130 mmol/L或>150 mmol/L水平者是经蝶手术路径的19.7倍,年龄越大,术后发生多尿几率越高;手术后3个月后,随访人群LH、FSH、ACTH和促甲状腺激素减低的比例分别为7.5%、7.5%、5.3%和4.4%,术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与术前垂体功能减退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嗅觉减退(22.47%),其次为乏力(19.82%)及性功能下降(16.74%);术后氢化可的松替代剂量在10~20 mg/d,左旋甲状腺素片在50 ~ 75 μg/d.结论 育龄期女性垂体瘤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停经及溢乳,大腺瘤、催乳素瘤及侵袭性腺瘤常见,经蝶手术后也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及临床症状,长期随访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女性 垂体腺瘤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静息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合并类肢端肥大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跃跃 刘军 +5 位作者 盛励 徐炯 陈灶萍 张义 李小静 张杰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4-356,共3页
静息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silent corticotroph adenoma,SCA)合并类肢端肥大症非常少见,国内外也无相关病例报道.但其极易误诊为肢端肥大症,因为该患者既有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表现,又有垂体瘤的影像学改变,使人很容易想到生长激素(G... 静息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silent corticotroph adenoma,SCA)合并类肢端肥大症非常少见,国内外也无相关病例报道.但其极易误诊为肢端肥大症,因为该患者既有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表现,又有垂体瘤的影像学改变,使人很容易想到生长激素(GH)瘤引起肢端肥大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肢端肥大症 静息型 文献复习 影像学改变 病例报道 临床表现 生长激素
原文传递
垂体腺瘤与女性生育功能
20
作者 黄新梅 刘军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5-417,共3页
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于垂体的重要位置和功能,垂体腺瘤与育龄期女性的生育功能有密切关系。性腺功能的破坏、高催乳素血症及腺体本身的高分泌状态是各类型垂体腺瘤影响生育功能的共同机制。另外,垂体腺瘤本身或是... 育龄期女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于垂体的重要位置和功能,垂体腺瘤与育龄期女性的生育功能有密切关系。性腺功能的破坏、高催乳素血症及腺体本身的高分泌状态是各类型垂体腺瘤影响生育功能的共同机制。另外,垂体腺瘤本身或是手术治疗后引起垂体前叶激素缺乏也可影响生育功能。对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垂体腺瘤女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对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患者早期正确替代治疗,对恢复生育功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生育功能 垂体前叶激素缺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