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青浦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及其人群分布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彭荣 费凤英 张斌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青浦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主要分型及其人群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分离培养的266株M.tb,分别提取M.tb基因组,应用多重PCR法鉴定北京基因型和非... 目的:探讨上海市青浦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主要分型及其人群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分离培养的266株M.tb,分别提取M.tb基因组,应用多重PCR法鉴定北京基因型和非北京基因型,并分析两种分型在本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及户籍患者中的分布差异。结果:266株M.tb中,北京基因型菌株242株(90.98%),非北京基因型24株(9.0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57.32,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北京基因型菌株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在不同性别(χ2=0.071,P>0.05)、不同年龄(χ2=0.152,P>0.05)及不同户籍(χ2=0.053,P>0.05)的人群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基因型菌株可能是上海市青浦区M.tb的主要流行株,但其分布与性别、年龄及户籍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分型 北京基因型 人群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1b型NS5A基因变异与干扰素疗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朝晖 佘为民 +1 位作者 钱雪梅 全彩娟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2-804,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亚型慢性感染者的血清HCV非结构基因5A(NS5A)与干扰素(IFN)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地区32例HCV1b亚型慢性感染者在干扰素治疗前后及随访过程中的血清标本,定量检测治疗血清HCV RNA,用逆转录-集...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亚型慢性感染者的血清HCV非结构基因5A(NS5A)与干扰素(IFN)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地区32例HCV1b亚型慢性感染者在干扰素治疗前后及随访过程中的血清标本,定量检测治疗血清HCV RNA,用逆转录-集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NS5A的干扰素敏感决定区(ISDR)基因并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治疗前血清HCV RNA的定量结果显示,持续应答组的病毒滴度(平均滴度4.50×104拷贝数.mL-1)明显低于复发组和无应答组(平均滴度1.82×107拷贝数.mL-1)。32例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前血清HCV的ISDR氨基酸序列与抗干扰素的HCV-J株比较,22例为野生型,10例为中间型,无突变型。12例完全应答者8例感染的是野生型株,4例感染的是中间型病毒株。5株HCV病毒的NS5A全长序列种系发生树显示,3种不同应答类型株在种系发生上分属3个组别,无应答株与抗干扰素的HCV-J株关系相近被归为1组。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显示,上述病毒株NSSA蛋白在二级结构方面基本相似,仅在2255—2289范围内有明显不同,这一区域与PKR结合域部分重叠。结论:HCVNS5A基因的ISDR区不能单独用于预测干扰素疗效,治疗前血清HCV RNA水平结合NS5A区的PKR结合域序列的分析,可能有助于预测干扰素疗效,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基因变异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阴肺结核1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朱薇珊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4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菌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为菌阴肺结核的控制工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26例菌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相关检查及肺CT表现。结果:126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126例患者中,结核分枝杆... 目的:探讨菌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为菌阴肺结核的控制工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26例菌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相关检查及肺CT表现。结果:126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126例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PPD)试验(++)68例,(+++)30例,(-)26例,(+)2例;结核抗体试验(immunochroma-tographic test,ICT)阳性39例;腺苷脱氨酶升高45例,血沉升高47例,C-反应蛋白升高20例;肺CT检查显示,病灶累及1个或2个肺叶,部位以尖后段或背段为主,形态表现主要为斑片、斑点、结节影,空洞为厚壁。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2个月、6个月后病灶吸收显效率分别为11.4%、41.3%、65.9%;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0%、12.0%、44.0%。结论:菌阴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无症状,无特异性相关检查结果,诊断困难;病灶位于活动性结核好发部位,提示肺结核可能;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动态观察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对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阴肺结核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一种痔术后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徐亚东 王惠 +3 位作者 严斌 沈卫星 庄一心 宋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1-446,共6页
目的研究痔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尿潴留风险的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159例痔术后未留置尿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方法筛选出尿潴留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 目的研究痔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尿潴留风险的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159例痔术后未留置尿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方法筛选出尿潴留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痔术后需要留置尿管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此模型的准确性(C-index),通过内部验证评价模型。结果该模型由年龄、性别、BMI、手术方式、外痔切除、术后补液量和术后镇痛等7个变量组成,具有较高的C-index(0.841,95%CI:0.774~0.908)和校准曲线,内部验证组仍有较高的C-index(0.793)。临床曲线分析得出阈值率在0.02~0.83时,该模型具有更好的临床使用价值。结论痔术后尿潴留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良好的稳定性,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痔术后是否留置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尿管 风险 预测模型 尿潴留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伦理探讨
5
作者 陈园 张斌 《肝脏》 2014年第11期897-898,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患者在早期缺乏临床表现,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容易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国是 HBV 高发病地区,每年目前仍有很多患者因为担心个人隐私的暴露而拒绝到医院及时诊治,其中有很多发生为...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患者在早期缺乏临床表现,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容易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国是 HBV 高发病地区,每年目前仍有很多患者因为担心个人隐私的暴露而拒绝到医院及时诊治,其中有很多发生为肝硬化和肝癌,终身留下巨大遗憾。事实上,许多患者只要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治,尤其是积极抗病毒治疗,是能够长期健康生存的。下面就慢性乙型肝炎诊治方面涉及的相关伦理学进行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伦理学 临床表现 发病地区 个人隐私 多发病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AFP、CA125、CA19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惠 凌青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清AFP、CA125、CA199水平。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FP、CA125、CA19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71.43%(30/42),高于对照组的51.16%(22/4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抑制中晚期肝癌患者肿瘤生长的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AFP、CA125、CA199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患者1年生存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药物疗法 肝肿瘤/外科学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抗肿瘤药/治疗应用 甲胎蛋白类/血液 CA-125抗原/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EGR1、UACR及CMI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金婷 曹含弘 +1 位作者 张斌 朱薇珊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3期3003-3007,共5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及心脏代谢指数(CMI)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06例T2DM患者的...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及心脏代谢指数(CMI)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0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NAFLD分为NAFLD组72例和无NAFLD组34例。NAFLD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8例)、中度组(23例)和重度组(21例)。比较NAFLD组和无NAFLD组、NAFLD组各亚组患者的EGR1、UACR、CMI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EGR1、UACR及CMI与NAFLD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GR1、UACR及CMI对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无NAFLD组和NAFLD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患者的EGR1、UACR及CMI水平分别为(3.15±1.04)ng/mL、[41.30(20.75,77.84)]mg/g、3.526(0.737,5.868),明显高于无NAFLD组的(1.65±0.17)ng/mL、[14.18(9.54,21.47)]mg/g、0.464(0.123,1.2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的EGR1、UACR及CMI水平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GR1、UACR及CMI与NAFLD程度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GR1、UACR、CMI早期预测NAFLD的AUC分别为0.972、0.831、0.815,EGR1的AUC显著高于UACR、CMI(Z=3.482、3.7058,P<0.05);且以EGR1>1.83 ng/mL为临界值,预测NAFLD的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91.2%;以UACR>32.02 mg/g为临界值,预测NAFLD的敏感度为62.5%,特异度为97.1%;以CMI>1.58为临界值,预测NAFLD的敏感度为63.9%,特异度为97.1%。结论EGR1、UACR、CMI与NAFLD程度呈正相关,且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价值较高,EGR1相对而言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 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心脏代谢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德教育结合病例教学在传染病住培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丁慎华 张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8期121-124,共4页
目的 分析讨论医德教育结合传染病病例教学法在传染病住培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接受住培教学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学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 目的 分析讨论医德教育结合传染病病例教学法在传染病住培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接受住培教学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学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医德教育结合传染病病例教学法。通过理论考试、问卷调查等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对传染病职业喜欢度、参与传染病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传染病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优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传染病职业喜欢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参与传染病工作的积极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传染病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医德教育贯穿于传染病教学过程中,将有助于提高住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学生对传染病专业的恐惧心理有改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投身传染病专业的积极性,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教育 传染病 病例教学 住培教学 教学质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2促进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小鼠肝组织炎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智玲 张斌 张顺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0-737,共8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NOD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2,NOD2)在肝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注射的NOD2基因敲除小鼠为Nod2^(△hep)模型组,DEN注射的B6/JNju... 目的探讨肝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NOD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2,NOD2)在肝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注射的NOD2基因敲除小鼠为Nod2^(△hep)模型组,DEN注射的B6/JNju-Nod2^(em1Cflox)/Gpt(Nod2^(f/f))小鼠为Nod2^(f/f)模型组,未注射DEN的NOD2基因敲除小鼠为Nod2^(△hep)组,未注射DEN的Nod2^(f/f)小鼠为Nod2^(f/f)组。使用HE染色检测肝病理损伤,使用ALT和AST试剂盒检测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变化;对小鼠的肝组织进行F4/8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炎细胞的数量以及qPCR法检测肝细胞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及肝细胞NOD2的表达水平;Ki67免疫组化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DEN对肝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NF-κB、MAPK和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结果与Nod2^(f/f)模型组相比,Nod2^(△hep)模型组小鼠肝损伤情况明显减轻,表现为细胞坏死及空泡形成明显减少,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另外与Nod2^(f/f)模型组相比,Nod2^(△hep)模型组中肝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IFN-γ和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肝组织F4/80染色阳性细胞数及肝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表达结果表明,Nod2^(△hep)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的P38、ERK、JNK、p65以及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较Nod2^(f/f)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而用于对照的Nod2^(△hep)组小鼠与Nod2^(f/f)组小鼠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肝NOD2缺失有减轻小鼠肝细胞炎症及坏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组织NF-κB、MAPK和STAT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2 肝炎症 信号通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炎平穴位注射治疗急喉痹外感风热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洁华 陆芝敏 火英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2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静脉输注配合天突穴位注射疗法对急喉痹外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喉痹外感风热证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予以喜炎平注射液静脉输注配...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静脉输注配合天突穴位注射疗法对急喉痹外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喉痹外感风热证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予以喜炎平注射液静脉输注配合天突穴位注射。对照组(47例)予以单纯喜炎平注射液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8%(39/47),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静脉输注配合天突穴位注射对急喉痹外感风热证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喜炎平注射液 天突穴 穴位注射 急喉痹 风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5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索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方法:选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个组别,在一般性资料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采... 目的:探索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方法:选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个组别,在一般性资料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采取两种不同的治疗措施,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阴转率、HBsAg阴转率以及HBeAg阴转率均明显提高,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可实现持久应答,临床疗效更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核苷酸类似物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疏导
12
作者 丁慎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由于慢性肝炎具有持续存在、反复发作及传染性等特点,慢性肝炎患者容易由疾病本身和自身及家庭社会的因素引起长期焦虑而出现以抑郁症为主要形式的心理障碍。当慢性肝炎患者出现心理障碍时,一方面严重影响肝脏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另一方... 由于慢性肝炎具有持续存在、反复发作及传染性等特点,慢性肝炎患者容易由疾病本身和自身及家庭社会的因素引起长期焦虑而出现以抑郁症为主要形式的心理障碍。当慢性肝炎患者出现心理障碍时,一方面严重影响肝脏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另一方面可诱发心身疾病。因此,对慢性肝炎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抑郁 心理疏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联合奈达铂和多西他赛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朱薇珊 张斌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联合奈达铂和多西他赛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0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化...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联合奈达铂和多西他赛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0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的抗结核治疗和多西他赛+奈达铂(DN)方案化疗。联合组患者在化疗的同时采用香菇多糖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化疗组临床稳定率为75.5%,小于联合组的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治疗有效率为26.4%,小于联合组的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腹泻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58.5%和75.5%,显著低于化疗组的81.1%和9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4(IL-4)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降低,IL-2和干扰素-γ(IFN-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IL-4和hs-CRP均显著低于化疗组,IL-2和IFN-γ均显著高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奈达铂和多西他赛能有效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的抗病毒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奈达铂 非小细胞肺 肺结核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正常的肺吸虫病误诊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海燕 凌青霞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423-425,共3页
现报道1例以咳嗽、咳痰、咯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无异常,但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示具有典型"隧道征"的肺吸虫病误诊病例,予吡喹酮治疗后症状好转,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识别能力,减少误诊。
关键词 肺吸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 误诊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中乙肝再激活发生率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惠 凌青霞 庄一心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中乙肝(HBV)再激活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接受EGFR-TKIs治疗的126例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中乙肝(HBV)再激活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接受EGFR-TKIs治疗的126例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年龄、性别、EGFR突变类型、EGFR-TKIs类型、肝功能检查、抗肿瘤治疗史、抗HBV治疗史、肝转移状态、肿瘤组织学类型和TKI治疗时间等资料,观察患者HBV再激活发生率及临床特征。结果 126例患者中,共有21例患者出现HBV再激活,发生率为16.7%。HBV再激活和无HBV再激活患者性别、年龄、肝转移、TKIs前抗HBV治疗、TKIs前肝功能、EGFR突变状态、TKIs药物、TKIs前化疗、TKIs治疗时间、病理类型等临床资料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再激活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和无HBV再激活患者的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EGFR-TKIs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HBV再激活风险,应在EGFR-TKIs治疗前进行HBV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乙型肝炎病毒 再激活
原文传递
索拉非尼和奥沙利铂对肝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骨桥蛋白等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丁慎华 沈春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采用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78例中晚...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采用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及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7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索拉非尼,研究组患者采用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吉西他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VEGF、CTGF、HIF-1α及OPN水平、糖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完全缓解病例,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15.4%,高于对照组的7.7%;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51.3%,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VEGF、CTGF、HIF-1α及OP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FP、CEA及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沙利铂能有效降低血清VEGF、CTGF、HIF-1α、OPN水平及肿瘤标志物,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奥沙利铂 肝肿瘤 VEGF CTGF HIF-1α OPN 肿瘤标
原文传递
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吉西他滨对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趋化因子MCP-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永杰 沈春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10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吉西他滨对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28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吉西他滨对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128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肺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贞芪扶正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和MCP-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h1/Th2和Th17/Terg均升高,且联合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CP-1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肺癌合并肺结核,能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转移,有效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芪扶正颗粒 吉西他滨 肺肿瘤 肺结核 MCP-1
原文传递
端粒酶调控因子PinX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凌青霞 金婷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调控因子Pin X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MMC-7721肝癌细胞株和293T细胞株,以肝癌细胞SMMC-7721构建能够稳定表达Pin X1为研究组,以VECTOR空载病毒构建的SMMC-7721细胞为对照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 目的探讨端粒酶调控因子Pin X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MMC-7721肝癌细胞株和293T细胞株,以肝癌细胞SMMC-7721构建能够稳定表达Pin X1为研究组,以VECTOR空载病毒构建的SMMC-7721细胞为对照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CCK-8、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及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技术分别检测两组肝癌细胞Pin X1的mRNA表达水平、增殖能力、克隆能力及侵袭能力。结果在荧光纤维镜下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增强,感染率可达89%以上,研究组肝癌细胞内Pin X1 mRNA表达量为(10.7±3.0)×1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0.5)×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7,研究组细胞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138.0±38.0)个,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7.0±49.0)个。根据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技术检测后显示,研究组细胞穿模数目(241.0±21.0)个,显著低于对照组(682.0±51.0)个。结论Pin X1可明显的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Pin X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PIN X1 肝癌细胞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原文传递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在诊断肺癌合并肺结核中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群 金婷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10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TSPOT-TB)法在诊断肺癌合并肺结核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226例肺部疾病患者,包括138例单纯肺结核患者、54例单纯肺癌患者和34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TSPOT-TB)法在诊断肺癌合并肺结核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226例肺部疾病患者,包括138例单纯肺结核患者、54例单纯肺癌患者和34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三组患者使用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生物(PPD)实验、结核抗体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检测后,比较不同检测方法阳性率。结果结核组TSPOT-TB阳性率84.8%,肺癌组1.9%,肺癌合并结核组85.3%,结核组与合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高于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D结果分析发现,结核组PPD阳性率93.5%,肺癌组46.3%,肺癌合并结核组88.2%,结核组与合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高于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核抗体结果分析发现,结核组结核抗体阳性率67.4%,肺癌组37.0%,肺癌合并结核组67.6%,结核组与合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高于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CC结果分析发现,结核组SCC阳性率0.0%,肺癌组27.8%,肺癌合并结核组29.4%,肺癌组与合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高于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SPOT-TB能有效鉴别肺癌与肺结核,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时,鉴别肺癌合并肺结核和单纯肺结核均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 肺肿瘤 肺结核 有效性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春娟 李永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9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NG...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NGF检测,比较两组患者NGF检测水平、检测阳性率,并分析原发性肝癌病理特征与血清NGF相关性。结果研究组NGF水平为(34. 26±3. 62)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 05±0. 2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NGF检测阳性率为96. 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N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肿瘤直径≥5cm患者NGF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cm者,高侵袭患者NGF水平显著高于低侵袭者,低分化患者NGF水平显著高于高分化者,Ⅲ~Ⅳ期患者NGF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血清NGF检测可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血清NGF检测,可协助临床诊断肿瘤侵袭性、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肿瘤直径等,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肝细胞 病理特征 评估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