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超声诊断在疝和腹壁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裘之瑛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6期577-578,共2页
超声诊断是一项无创伤、无辐射、无不良反应且经济、便捷的检查技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超声诊断腹股沟疝具有特异性,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腹壁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超声容积断层扫描在腹外疝诊断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裘之瑛 陈悦 +3 位作者 唐健雄 陈革 黄磊 李绍杰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6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超声容积断层扫描(AUVS)在腹外疝诊断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62例疑似腹外疝进行AUVS检查,对AUVS区域的任意切面(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的立体结构、疝环位置、疝囊、疝内容物及回纳途径进行观察,诊断出腹... 目的探讨全自动超声容积断层扫描(AUVS)在腹外疝诊断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62例疑似腹外疝进行AUVS检查,对AUVS区域的任意切面(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的立体结构、疝环位置、疝囊、疝内容物及回纳途径进行观察,诊断出腹外疝的类型,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在对腹外疝病例的诊断分类中,AUVS对腹壁切口疝的诊断正确率高于对腹股沟疝的诊断;AUVS对难复性腹股沟疝的诊断正确率高于对易复性腹股沟疝的诊断。结论AUVS具有传统二维超声无法显示的组织冠状面图像,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立体三维的客观影像依据;在腹外疝的诊断分类中,AUVS对腹壁切口疝和难复性腹股沟疝的诊断比传统超声检查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超声容积断层扫描 腹外疝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全容积扫查系统在浅表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璐 陈悦 +5 位作者 方靓 陈林 裘之瑛 朱隽 庞芸 钟春艳 《上海医学影像》 2011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全容积扫查系统(automated volume scanner system,AVSS)在浅表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cuson S2000 AVSS对15例四肢血管疾病、31例浅表肿块、15例腹壁疝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扫查,在获得病变部位的全容积成...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全容积扫查系统(automated volume scanner system,AVSS)在浅表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cuson S2000 AVSS对15例四肢血管疾病、31例浅表肿块、15例腹壁疝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扫查,在获得病变部位的全容积成像后,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并与二维灰阶超声的声像图进行比较。结果 AVSS能同时显示浅表组织的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成像,其中平行表皮冠状面成像可清晰显示浅表组织病灶的形态特征、内部细微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AVSS的平行表皮冠状面可直观、形象地为浅表组织病变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并具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容积扫描 浅表组织 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自动全容积扫查系统 冠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超声在绝经后宫腔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王慧芳 朱隽 +1 位作者 陈悦 何还珠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0年第6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绝经后子宫腔内病变声像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绝经后子宫腔内病变,将其术前超声结果与术后病理作比较,并分析相应声像图特点。结果22例中内膜息肉9例,粘膜下肌瘤6例,子宫内膜癌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绝经后子宫腔内病变声像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绝经后子宫腔内病变,将其术前超声结果与术后病理作比较,并分析相应声像图特点。结果22例中内膜息肉9例,粘膜下肌瘤6例,子宫内膜癌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例,每种疾病有各自声像图特征。结论阴道超声在子宫腔内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宫腔内病变 阴道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裘之瑛 唐健雄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腹股沟疝手术前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30例32侧腹股沟疝患者于手术前后进行超声检查。术前观察内环位置、腹股沟管内径改变、疝囊大小及内容物并对腹股沟疝类型进行分类;术后观察补片位置、大小、形态及生物补片与四...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腹股沟疝手术前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30例32侧腹股沟疝患者于手术前后进行超声检查。术前观察内环位置、腹股沟管内径改变、疝囊大小及内容物并对腹股沟疝类型进行分类;术后观察补片位置、大小、形态及生物补片与四周组织的融合情况。结果在32例侧中,有20个斜疝、4个直疝、3个股疝术前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术后1个月内超声检查发现,其中28个手术部位可探及正常生物补片、未见其他异常回声,2个见补片外血肿,1个见补片外复发疝及1个补片变形。结论在腹股沟疝手术前,通过超声检查能为临床医生提供腹股沟疝形态的详细参考数据并为腹股沟疝分类,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合患者个体的生物补片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在腹股沟疝手术后,超声检查能观察生物补片的形态、位置及有无发生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超声检查 生物补片
原文传递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腹型肥胖患者左室整体心肌应变的改变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璐 詹嘉 +3 位作者 刁雪红 陈悦 张音佳 王海尔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腹型肥胖患者左室整体心肌应变及形态结构的改变,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健康对照者、42例腹型肥胖患者(AO组)、4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MS组),测量各组的腰围(WC)、腰臀比(WHR),采用超声三维...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腹型肥胖患者左室整体心肌应变及形态结构的改变,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健康对照者、42例腹型肥胖患者(AO组)、4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MS组),测量各组的腰围(WC)、腰臀比(WHR),采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球形指数(LV SpI)、左室质量(LV Mass)、左室整体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径向应变(GRS)及面积应变(GAS),比较3组间上述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O组的LV SpI减低、LV Mass增大、GLS减低(P<0.01),而GCS、GRS及G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S组比较,AO组GLS、GCS及GA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O组的GLS与WC、WHR及LV Mass呈显著正相关(r=0.558、0.572、0.443,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早期检测腹型肥胖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纵向应变的降低与腹型肥胖的程度及左室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肥胖症 心室功能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早期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璐 陈悦 +4 位作者 詹嘉 陈林 张音佳 钟春燕 王海尔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43-846,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早期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使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33例正常人和41例尚未发生左室重构的代谢综合征患者(MS组)进行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室整体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 目的 探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早期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使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33例正常人和41例尚未发生左室重构的代谢综合征患者(MS组)进行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室整体的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圆周应变(CS)、径向应变(RS)及面积应变(AS),并采集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以及生化指标,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S组的LS绝对值减低(P<0.01);两组间的CS、RS及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S与所有研究对象的BMI、腰围、腰臀比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9、0.617、0.681(P<0.01).结论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早期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纵向应变是较敏感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代谢综合征X 心室功能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