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妹兴 蔡飏 +3 位作者 樊宏斌 戴月娣 陶莉 左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8-11,14,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YH16)联合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40例,其中胃癌18例,大肠癌22例,均接受恩度联合FOLFOX4方案的治疗,每...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YH16)联合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40例,其中胃癌18例,大肠癌22例,均接受恩度联合FOLFOX4方案的治疗,每28d为1个疗程,用药1个疗程即可评价毒性,2个疗程后方可评价疗效。结果34例可评价疗效患者治疗2~6周期后完全缓解(CR):1例(5.26%),部分缓解(PR):10例(23.5%),稳定(SD):12例(35.3%),进展(PD):13例(38.2%),客观有效率(RR)为26.5%(9/34),疾病控制率(DCR)为61.8%(21/3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为7.2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无4级毒副反应,无心律失常及出血发生。结论YH-16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疾病控制率(DCR)较好,且不良反应轻,尤其以大肠癌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血管人内皮抑制素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650例死亡原因及死亡时间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左丽 应江山 +4 位作者 江联萍 郑鸿 李纲 虞红 李安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77-278,共2页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原因及昼夜死亡时间规律,以提高时间预测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恶性肿瘤死亡患者650例的死亡原因及时间,分别分析其同季节、月份、节气的关系;分析死亡原因及有无死亡的高峰时间段.结果 650例死亡患者中,死...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原因及昼夜死亡时间规律,以提高时间预测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恶性肿瘤死亡患者650例的死亡原因及时间,分别分析其同季节、月份、节气的关系;分析死亡原因及有无死亡的高峰时间段.结果 650例死亡患者中,死亡最高的是肺癌,占23.54%,一年当中以4月份死亡率最高;病情恶化峰值是辰时(7:00-9:00),死亡时间高峰子时(23:00-1:00);死亡首位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尤呼吸衰竭.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死亡时间存在一定规律.治疗手段、性别、年龄、环境因素等都可能影响死亡高峰时间,故应在死亡高发季节、时间做好预防工作及临终护理,加强同家属沟通,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死亡原因 规律 死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合并发热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成少华 李晋峰 +1 位作者 成小花 张艳凤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8期2237-2238,共2页
发热是患者很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但发热原因多种多样,而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这类特殊人群,鉴别肿瘤患者是肿瘤本身导致发热还是感染致发热是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所以找出其潜在的发热原因是极其关键的。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血清C反应蛋... 发热是患者很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但发热原因多种多样,而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这类特殊人群,鉴别肿瘤患者是肿瘤本身导致发热还是感染致发热是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所以找出其潜在的发热原因是极其关键的。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是细菌或真菌感染的有效观察指标[1],而关于分析血清CRP、PCT在有无发热以及有无合并感染的肿瘤患者两者的关系的文献比较少,本研究侧重研究了联合检测CRP、PCT在肿瘤性发热及感染性发热的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关系及阳性率,以探讨二者在鉴别感染性发热及肿瘤性发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发热 降钙素原 血清CRP 观察指标 发热原因 临床医生 价值探讨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不同暴露程度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治疗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仇奕文 朱莹杰 +3 位作者 江联萍 孟丹 汤紫怡 俞洋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评价中药不同暴露程度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三线治疗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将接受三线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及西医组进行研究,...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评价中药不同暴露程度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三线治疗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将接受三线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及西医组进行研究,并以是否在进入三线治疗前服用6个月以上中药作为分层条件,将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分为高暴露组及低暴露组。对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及高低暴露组分别并使用Kaplan-Meier法估算三线中位生存期,并使用Log Rank检验对预后因素组间生存分布差异进行分析,并将变量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的三线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3.1个月,较西医组的9.1个月显著延长(P=0.009),但两者三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62)。进一步对高低暴露组进行分层统计,在三线PFS方面,高暴露中医药治疗(三线治疗前中药治疗大于6个月)是三线中位PFS的独立保护因素,HR值为0.491(95%CI:0.315~0766),较低暴露中医药治疗及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延长患者三线PFS(6.9个月vs 3.533个月vs 3.500个月,P<0.001,P=0.001)。在三线OS方面,西医组三线OS为9.1个月,低暴露组三线OS为11.167个月,与西医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5),高暴露组三线OS为14.6个月,较西医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高低暴露中医药治疗均为三线OS的独立保护因素[HR=0.450,(95%CI:0.271~0.749);HR=0.579,(95%CI:0.346~0.968)]。结论中药是影响mCRC患者三线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且三线治疗前中药治疗大于6个月且继续治疗可以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无进展生存期及三线总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三线治疗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左丽 李安琪 +4 位作者 江联萍 陶莉 郑鸿 王妹兴 李纲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高达60%~90%,全面影响生存质量。目前对癌痛的控制在晚期癌症综合治疗中备受重视[1]。本院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中重度癌痛,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高达60%~90%,全面影响生存质量。目前对癌痛的控制在晚期癌症综合治疗中备受重视[1]。本院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中重度癌痛,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晚期癌症患者105例中,男性49例,女性56例;年龄19~82岁,中位年龄57.5岁。其中中度疼痛61例,重度疼痛4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并发症 肿瘤/病理生理学 迟效制剂 羟可酮/治疗应用 疼痛/药物疗法 疼痛/病因学 镇痛药/治疗应用 生活质量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9
6
作者 陶莉 戴月娣 +4 位作者 李纲 江联萍 王妹兴 李安琪 王洪林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88-991,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NP方案化疗,至少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3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NP方案化疗,至少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30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完成2个化疗周期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4例、无变化18例、进展8例,完成4个化疗周期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4例、无变化4例、进展2例,完成6个化疗周期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例、无变化3例、进展1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3.6个月(1.0~13.9个月),转移器官数目与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有关(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系统反应。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NP方案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延长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1、Ang-2和Tie-2表达与肝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何胜利 高勇 +1 位作者 刘道永 沈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共同受体Tie-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3例肝癌标本、30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Ang-1、Ang-2、Tie-2及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共同受体Tie-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肝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3例肝癌标本、30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Ang-1、Ang-2、Tie-2及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分析它们与肝癌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Ang-2及Tie-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9%、75.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3.3%、42.3%和正常肝组织20.0%、20.0%(P<0.05);Ang-1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1标记的MVD与Ang-2、Tie-2表达密切相关。CD31标记的MVD与Ang-2、Tie-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Ang-1、Ang-2和Tie-2的表达在调节肝癌的血管生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TIE-2 肝癌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与血清CRP、Al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左丽 徐迎春 +2 位作者 陶莉 李纲 张凤春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50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一线含铂两药方案化疗,评价化疗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CRP及Alb水平的变化,同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50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一线含铂两药方案化疗,评价化疗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CRP及Alb水平的变化,同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5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总有效率(RR)为29.3%,疾病控制率(DCR)为73.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6.0月(1-54月);150例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66.7%,2年总生存率为30.0%。(2)CRP在不同的病理类型中比较,肺鳞癌及未分化癌组明显高于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血清CRP变化与疗效有关;治疗前、后血清CRP和Alb联合检测结果与生存情况相关。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方案为含铂两药方案;血清CRP、Alb的测定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的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C反应蛋白 血清白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戴月娣 张德祥 +4 位作者 郭伟剑 江联萍 吴海霞 张宁 肖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二线化疗可选择单药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能否提高疗效及延长生存尚不明确。本研究比较单药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与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NSCLC...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二线化疗可选择单药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能否提高疗效及延长生存尚不明确。本研究比较单药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与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方案二线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生存期和安全性。方法:经一线联合顺铂或卡铂治疗失败的12l例晚期NSCLC患者按3:2:1比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56):多西他赛75mg/m^2(所有肺癌)或培美曲塞500mg/m^2(非鳞癌),第1天;顺铂组(n=45):顺铂25mg/m^2,第1~3天联合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奥沙利铂组(n=20):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联合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3周为1个周期,治疗每个周期评价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回访生存期。结果:3组的治疗疾病反应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老年患者较〈60岁患者PFS更长(HR=O.56,95%CI:0.35~0.90,P=O.015);PS评分0~1分患者PFS和OS更长(HR=1.52,95%C1:1.01~2.30,P=O.048;HR=1.90,95%CI:1.17~3.09,P=0.009)。治疗反应率与PFS和0S相关(HR:2.93,95%CI:2.01~4.26,P=O.000:HR=2.03,95%CI:1.37~3.01,P:O.000)。化疗后发生贫血患者PFS和OS呈缩短趋势(HR=1.59,95%CI:0.97~2.61,P=O.066;HR=I.60,95%CI:0.94-2.75,P=O.085),血小板减少患者0s更短(HR=2.97,95%CI:1.01-8.78,P=O.049)。有神经毒性患者PFS呈缩短趋势(HR=3.36,95%CI:0.92~12.25,P=O.066)。二线治疗失败后接受后续治疗者0S有获益(舰=0.36,95%CI:0.22~0.61,P=O.000)。结论:二线联合奥沙利铂或顺铂治疗NSCLC患者疗效和生存期无提高。疾病反应、PS评分与PFS及0S相关,治疗后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患者预后可能更差。二线治疗失败后接受后续治疗能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二线治疗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强 曹妮达 +6 位作者 王盼盼 高峰 朱莹杰 赵爱光 杨金坤 王小林 江联萍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9期50-54,共5页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病例对照的方法,按是否接受中医药治疗,将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中药组、非中药组,并以是否接受西医常规抗肿瘤治疗(化疗和/或放疗)作为进一步预设分层条件,将患...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病例对照的方法,按是否接受中医药治疗,将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中药组、非中药组,并以是否接受西医常规抗肿瘤治疗(化疗和/或放疗)作为进一步预设分层条件,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西医治疗组。以总生存期(OS)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运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晚期胰腺癌生存期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中位生存期,进而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①共纳入晚期胰腺癌患者305例,其中中药组157例,非中药组148例;共245例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抗肿瘤治疗(化疗和/或放疗),其中中西医结合组127例,西医治疗组118例。②中药组的中位OS为14.9个月,较非中药组的9.6个月显著延长(P<0.001,HR=0.471,95%CI:0.361~0.613);中西医结合组中位OS为14.1个月,较西医治疗组的9.7个月显著延长(P<0.001,HR=0.491,95%CI:0.367~0.658)。③中药组1、2、3、5年的生存率分为41%、23%、16%、11%,非中药组分别为18%、11%、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医结合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37%、19%、12%、8%,西医治疗组分别为16%、10%、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P=0.003)、KPS评分(P<0.001)、手术方式(P<0.001)、化疗(P<0.001)和中药(P<0.001)是影响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年龄和化疗为非保护性独立预后因素。⑤中西医结合组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同时,中西医结合组Ⅲ~Ⅳ度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是影响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并减少化疗后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组 晚期胰腺癌 白细胞降低 多因素回归分析 中医药治疗 疗效评价指标 发病年龄 病例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5a增强多西他赛对乳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飏 陶莉 +3 位作者 谭越 杨梅 杨新苗 胡夕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8-753,共6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miR-125a通过下调Her-2或者Her-3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可能是指导乳腺癌治疗的靶点。本研究旨在观察miR-125a是否具有增强多西他赛对乳腺癌细胞株和裸鼠荷瘤模型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转染miR-125a联合不同浓...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miR-125a通过下调Her-2或者Her-3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可能是指导乳腺癌治疗的靶点。本研究旨在观察miR-125a是否具有增强多西他赛对乳腺癌细胞株和裸鼠荷瘤模型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转染miR-125a联合不同浓度多西他赛处理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和MDA-MB-231乳腺癌裸鼠模型,观察细胞株和裸鼠接种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miR-125a与多西他赛可协同抑制MDA-MB-231及MCF-7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乳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的增殖,单纯转染miR-125a也可抑制MDA-MB-231及MCF-7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结论:miR-125a与多西他赛有协同抗乳腺癌作用,可成为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a 多西他赛 乳腺癌细胞株 乳腺癌裸鼠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联萍 李安琪 +2 位作者 吴海霞 成少华 谭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培美曲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培美曲赛单药二线或三线化疗,评价客观疗效。观察患者生存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 目的观察培美曲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培美曲赛单药二线或三线化疗,评价客观疗效。观察患者生存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7例患者可评价客观疗效,有效率为18.92%(7/37),疾病控制率83.78%(31/37)。至随访结束,患者中位生存期10.6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4.9个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乏力、贫血和肝功能异常,Ⅲ度不良反应包括贫血2例和乏力4例。结论培美曲赛单药治疗晚期NSCLC老年患者,疾病控制率较好,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赛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患者 客观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瑞滨联合希罗达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左丽 徐迎春 +1 位作者 陶莉 张凤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443-1445,共3页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希罗达(XEL)21天方案([NX]方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anthracycline-and taxanerefractory metastatic breast cance,ATRMBC)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NVB 25 mg/m^2,d1,8,快速静滴;X...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希罗达(XEL)21天方案([NX]方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anthracycline-and taxanerefractory metastatic breast cance,ATRMBC)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NVB 25 mg/m^2,d1,8,快速静滴;XEL2.0g/(m^2·d),早晚2次,餐后30min口服,d1~14,21天为1个疗程,最多接受6个周期化疗或至疾病进展。结果:48例患者共完成172个周期化疗,中位化疗周期4个周期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23例,进展(PD)14例总有效率(CR+PR)22.92%,疾病控制率(DCR)70.8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6.7个月(1~22个月),1年生存率.32/48(66.70%),2年生存率21/48(43.75%)。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手足综合征,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及脉管炎。结论:[NX]方案是治疗ATRMBC的有效方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长春瑞滨希罗达药物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二线及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月娣 张德祥 +1 位作者 谭越 郭伟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IRIS)方案二线及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一线及二线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CRC患者接受IRIS方案治疗:伊立替康180 mg/m2,d1,联合替吉奥2周或3周重复;替吉奥:体表...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IRIS)方案二线及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一线及二线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CRC患者接受IRIS方案治疗:伊立替康180 mg/m2,d1,联合替吉奥2周或3周重复;替吉奥: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1.25 m2时40 mg,BSA≥1.25 m2、≤1.50 m2时50 mg,BSA>1.50 m2时60 mg,每天2次口服,d1-7,2周重复,或d1-14,3周重复;2周方案治疗每4周期评价疗效,3周方案每2周期评价疗效;治疗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共51例可评价患者,治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0例(0%)、部分缓解22例(43.1%)、稳定17例(33.3%)、进展12例(23.5%),临床获益率76.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5.0(95%CI:3.7-6.3)月。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二线、三线IRIS方案治疗后疗效对PFS有影响(HR:1.91,95%CI:1.27-2.87,P=0.002);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低分化的患者较中分化患者PFS有延长(HR:0.14,95%CI:0.05-0.43,P=0.001),治疗疗效对PFS有影响(HR:2.80,95%CI:1.63-4.83,P=0.000),PS评分为0分的患者较1分者PFS有延长趋势(HR:2.93,95%CI:0.98-8.76,P=0.054)。≥3度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及消化道反应。结论 IRIS方案二线及三线治疗晚期CRC临床获益率高,总体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药物疗法 喜树碱 类似物和衍生物 喜树碱 治疗应用 氟尿嘧啶 类似物和衍生物 氟尿嘧啶 投药和剂量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双羟肟酸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新苗 胡夕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乳腺癌发病率仍居首位,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双羟肟酸(suberic bishydroxamate,suberoyl bishydroxamic acid,SBHA)能够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中的... 背景与目的:目前乳腺癌发病率仍居首位,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双羟肟酸(suberic bishydroxamate,suberoyl bishydroxamic acid,SBHA)能够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中的HDAC1和HDAC3的活性,选择性抑制某些肿瘤的生长而对正常细胞无不良反应。本实验旨在研究SBHA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BHA以不同时间作用于乳腺癌MCF-7及MDA-MB-231细胞,用WST-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SBHA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明显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HA具有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辛二酰双羟肟酸 乳腺癌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月娣 张德祥(综述) 陶敏(审校)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2期2631-2636,2689,共7页
胃癌在中国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后胃癌患者的自然生存期不足5个月,常并发大量腹腔积液、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失衡、肠梗阻、恶液质等,是晚期胃癌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治疗的难点。胃癌腹膜转移缺乏有... 胃癌在中国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后胃癌患者的自然生存期不足5个月,常并发大量腹腔积液、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失衡、肠梗阻、恶液质等,是晚期胃癌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治疗的难点。胃癌腹膜转移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式,近年来针对腹膜转移治疗的探索性研究较多,目前认为以系统化疗为主导,手术、腹腔灌注化疗、腹腔热灌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多种方法联合可降低腹膜肿瘤指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为晚期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对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耐药相关蛋白表达与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
17
作者 何胜利 高勇 +1 位作者 陈四荣 沈婕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6期838-840,共3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表达与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T及Western blot法,对42例初治Ⅲ、Ⅳ期NSCLC患者化疗前肿瘤组织活检标本中的L...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表达与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T及Western blot法,对42例初治Ⅲ、Ⅳ期NSCLC患者化疗前肿瘤组织活检标本中的LRPmRNA基因扩增及检测LRP表达,并评价NP方案(长春瑞滨十顺铂)化疗对NSCLC患者的疗效,探讨LRP基因表达与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关系。结果:LRP基因表达在肿瘤组织中显著增强(P<0.05);18例部分缓解(PR)和稳定(SD)患者肿瘤组织中LRP表达明显低于进展(PD)患者的表达(P<0.05);在PR与SD患者肿瘤组织中,LRP表达也存在着差异,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LRP表达与患者对化疗疗效有关,提示LRP的表达可作为预测NSCLC化疗敏感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耐药相关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治疗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谭越 成少华 杨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6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均接受化疗联合贝伐单抗(5mg/kg,qw)治疗,4周为1个周期,两个周期后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PF...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K-ras突变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均接受化疗联合贝伐单抗(5mg/kg,qw)治疗,4周为1个周期,两个周期后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PFS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有21例进行疗效评价,其中CR 0例,PR 5例,SD 9例,PD 7例。客观有效率为24%,疾病控制率为6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6.4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腹泻,其次为高血压1例,鼻出血1例,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无胃肠道穿孔病例。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K-ras突变型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的疾病控制率,且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K-ras突变型 转移性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肖谜 王妹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4期30-31,33,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FOLFIRI方案(mFOLFIRI)在晚期胃癌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1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mFOLFIRI方案治疗: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90 min,第1天;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5-氟尿嘧啶(... 目的观察改良FOLFIRI方案(mFOLFIRI)在晚期胃癌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1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mFOLFIRI方案治疗: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90 min,第1天;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脉推注,第1天;5-Fu 2.4g/m2,静脉滴注46 h(泵);14d为一个周期,4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41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0例(0%)、部分缓解(PR)7例(17.1%)、稳定(SD)13例(31.7%),进展(PD)21例(51.2%),疾病控制率(DCR)(CR+PR+SD)48.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为3.4个月,中位生存期(mOS)为9.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迟发性腹泻,另有恶心呕吐及轻度肝肾功能损伤,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结论 m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氟尿嘧啶 晚期胃癌 二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横纹肌肉瘤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伟明 李纲 +1 位作者 杨梅 李云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8-360,共3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4岁,因排尿困难伴尿频、尿痛、腰痛4个月,在外院于2013年10月行B超提示前列腺增大伴钙化,前列腺左侧周缘区结节。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0.87U/ml。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横纹肌肉瘤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