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采出液的热化学脱水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韶辉 王钦福 +3 位作者 张瑞泉 吴迪 丛连霞 高跃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83-84,101,共3页
研究了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原油乳状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研制了一种适宜的原油热化学脱水破乳剂DRHP - 1,并以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南二九中转站 2 91计量间的油井采出液为介质 ,采用一种小型热化学脱水实验装置开展了热化学脱水现场实验 ,... 研究了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原油乳状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研制了一种适宜的原油热化学脱水破乳剂DRHP - 1,并以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南二九中转站 2 91计量间的油井采出液为介质 ,采用一种小型热化学脱水实验装置开展了热化学脱水现场实验 ,实验表明 :用该剂处理大庆油田高含水原油采出液 ,在脱水温度为 4 5℃、油相平均停留时间在 0 .6~ 1.0h ,破乳剂DRHP- 1加药量为 30mg/L的条件下 ,可以达到净化油含水率低于 0 .5 % ,污水中油的质量浓度低于10 0 0mg/L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高含水后期 采出液 热化学脱水 实验 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被引量:28
2
作者 吴迪 孙福祥 +4 位作者 孟祥春 梁辉诚 赵凤玲 王钦福 林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9-161,169,共4页
采用室内配制的模拟三元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复合驱采出液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以模拟采出液为介质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剂并测试了该破乳剂对模拟三元复合... 采用室内配制的模拟三元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复合驱采出液研究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 ,以模拟采出液为介质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剂并测试了该破乳剂对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实际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采出液 乳状液 破乳 破乳剂 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酰胺 油水分离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稳定性及其反相破乳剂的应用 被引量:52
3
作者 吴迪 孟祥春 +5 位作者 张瑞泉 梁辉诚 孙福祥 李艺明 江能 吕洪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采用室内配制的模拟三元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复合驱采出水研究了残留驱油剂含量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以模拟采出水为介质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反相破乳剂FM - 3 ,FM - 3对北 1- 6 -... 采用室内配制的模拟三元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复合驱采出水研究了残留驱油剂含量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以模拟采出水为介质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反相破乳剂FM - 3 ,FM - 3对北 1- 6 -P36井实际三元复合驱采出水 4h除油率 93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油 采出水 反相破乳剂 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酰胺 稳定性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性和采出液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迪 艾广智 +3 位作者 李克顺 孟祥春 林森 梁辉诚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00年第S1期110-115,共6页
通过室内实验 ,研究了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性及采出液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水相流变性对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和采出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聚合物对O/W型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作用 ,主要是通过增强原油乳状液水相的... 通过室内实验 ,研究了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性及采出液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水相流变性对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和采出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聚合物对O/W型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作用 ,主要是通过增强原油乳状液水相的流变性 (如视粘度、弹性模量和屈服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三元复合驱 流变性 稳定性 采出液 乳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油剂对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效能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利 夏福军 +3 位作者 徐德会 陈忠喜 赵秋实 郝吉明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545-547,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困难,处理后污水含油严重超标的问题,采用除油剂QP555,开展现场中试试验研究,确定加药量和工艺的运行参数.现场试验表明,在搅拌强度为130 r/min,搅拌时间不少于6 min,加药量75 mg/L,进... 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困难,处理后污水含油严重超标的问题,采用除油剂QP555,开展现场中试试验研究,确定加药量和工艺的运行参数.现场试验表明,在搅拌强度为130 r/min,搅拌时间不少于6 min,加药量75 mg/L,进出水流量为50~240 L/h以及捕获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对进水含油质量浓度为125~156 mg/L的污水进行连续运行处理,出水经过捕获罐处理,达到了油田过滤设备进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50 mg/L的要求.对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采用投加除油剂同时进行搅拌的处理方法,该技术在目前水质条件下具有可行性.污水处理的成本为每立方米污水不超过4.83元,在实际处理中,药剂成本会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油剂 三元复合驱 油田 含油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用于油田注水系统杀菌的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利 马放 +3 位作者 刘广民 陈忠喜 许丽红 徐德会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53,共3页
在大庆油田采油厂废水处理回注站进行了二氧化氯杀菌试验,针对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腐生菌(TGB)以及注水系统中的细菌,研究适宜的二氧化氯投加浓度。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各种菌的杀灭效果差异显著,硫酸盐还原菌的杀灭效果最... 在大庆油田采油厂废水处理回注站进行了二氧化氯杀菌试验,针对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腐生菌(TGB)以及注水系统中的细菌,研究适宜的二氧化氯投加浓度。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各种菌的杀灭效果差异显著,硫酸盐还原菌的杀灭效果最好,其次是腐生菌,铁细菌效果较差,适宜的投加浓度分别为30mg/L、40mg/L、50mg/L。腐蚀率随着二氧化氯投加浓度增加而增强,故确定注水系统中二氧化氯最佳投加浓度为40mg/L,二氧化氯杀菌总成本为0·35元/m3。腐蚀率低于企业标准,细菌与硫化物指标达到油田注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硫酸盐还原菌 铁细菌 腐生菌 硫化物 腐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采出水掺混比优化及静沉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敬杰 刘长莉 +4 位作者 魏利 赵秋实 韩丽华 徐德会 李春颖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315-318,344,共5页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油水分离困难乳化严重,如何降低现有工艺的污水处理难度是油田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三元采出水掺混聚驱采出水的方法,降低污水处理难度.考察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最佳掺混比例以及物理沉降效果,并对掺混的三元采出水进...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油水分离困难乳化严重,如何降低现有工艺的污水处理难度是油田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三元采出水掺混聚驱采出水的方法,降低污水处理难度.考察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最佳掺混比例以及物理沉降效果,并对掺混的三元采出水进行了油水分离特性分析.研究表明,三元采出水和聚驱采出水的物理沉降掺混的最佳比为70%;该比例下掺混水的沉降性较好,静沉8 h后水中含油量降低到100 mg/L以下;物理静沉试验随着三元采出水掺混比例的降低,采出水含油量达到100 mg/L以下所用静沉时间逐步缩短且沉降效率逐步增加,有助于提高三元采出水的油水分离效果,有利于悬浮物的去除和粒径中值降低,对于降低现有三元污水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难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 物理沉降 掺混 含油量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态FeS颗粒在电脱水器油水界面上的沉积与防治 被引量:37
8
作者 吴迪 孟祥春 +4 位作者 张瑞泉 赵凤玲 丛丽 陈岩 林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7-319,341,共4页
大庆油田杏二联合站电脱水器内油水过渡层加厚 ,导致脱水电流过高 ,电场频繁破坏。为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了油水过渡层加厚的原因 ,研制了可防止这一现象出现的原油破乳剂。在电场破坏时脱出的污水呈黑色 ,含大量FeS颗粒 (134mg/L) ,SRB... 大庆油田杏二联合站电脱水器内油水过渡层加厚 ,导致脱水电流过高 ,电场频繁破坏。为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了油水过渡层加厚的原因 ,研制了可防止这一现象出现的原油破乳剂。在电场破坏时脱出的污水呈黑色 ,含大量FeS颗粒 (134mg/L) ,SRB菌 (1.1× 10 5个 /mL)及其他细菌。FeS颗粒为胶态粒子 (粒径范围 <0 .0 4— 2 0 μm) ,为SRB产生的H2 S腐蚀油井和地面设备的产物。将黑色含油污水与含水原油配制成含水 70 %的乳状液 ,乳状液静置破乳时 (5 0℃ )脱出淡黄色污水 ,而油水过渡层破裂时脱出黑灰色污水 ,表明FeS颗粒沉积在油水界面。通过专门程序将FeS颗粒从污水分离 ,用含分离出的FeS颗粒的盐水和 45号变压器油配制含水 5 0 %的W/O乳状液 ,在乳状液分层时 (5 0℃ )出现了被胶态FeS颗粒稳定的油水中间层。筛选出了一种可使FeS颗粒表面转变为油湿从而进入油相的破乳剂 (DODD 3) ,以防止油水过渡层生成并增厚 ,用于人工配制的含FeS颗粒的含水 5 0 %的W /O型原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时 (5 0℃ ,加量按总液量计为 5 0g/t) ,脱出污水水质 (吸光度 )和净化油含水两项指标均优于原用破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基原油 电化学脱水 油水过滤层 电脱水器 界面稳定性 胶态颗粒 硫化亚铁 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采出液和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化学剂的研制 被引量:21
9
作者 吴迪 王瑞泉 +5 位作者 孟祥春 赵凤玲 孙福祥 梁辉诚 裴艳玲 丛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80-82,共3页
针对大庆油田部分聚合物驱区块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难度大的问题 ,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 ,研发了对聚合物驱采出液有良好破乳作用且对聚合物驱含油污水有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化学剂 ,提出了将油水分离化学剂的加药点设在... 针对大庆油田部分聚合物驱区块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难度大的问题 ,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药剂的思路出发 ,研发了对聚合物驱采出液有良好破乳作用且对聚合物驱含油污水有浮选除油功能的油水分离化学剂 ,提出了将油水分离化学剂的加药点设在聚合物驱采出液破乳之前 ,加药量 2 0mg/L ,采用热化学沉降—浮选处理工艺 ,使采出液中油的质量浓度从 15 0 0mg/L降到 30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采出液 含油污水 油水分离化学剂 研制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微生物对三元采出水含油量去除效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长莉 潘春波 +4 位作者 魏利 陈忠喜 徐德会 韩丽华 李春颖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653-656,703,共5页
好氧微生物处理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油田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求能够尽量的回收原油,减少微生物对水中剩余原油的降解.研究采用已驯化好氧生物载体填料,通过原水的室内试验,考察微生物降解石油过程中,将原油用... 好氧微生物处理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油田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求能够尽量的回收原油,减少微生物对水中剩余原油的降解.研究采用已驯化好氧生物载体填料,通过原水的室内试验,考察微生物降解石油过程中,将原油用于自身代谢底物和将原油回收的比率.研究表明,164.53 mg/L的采出水中原油,约12%的原油被微生物吸收利用,80%原油被回收,同时还有约5%~8%处理过程中被挥发和损耗;如果污水处理工艺中,采用气浮装置进行原油的回收,微生物将原油用于自身转化利用率为5%.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好氧微生物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其维持自身生存所利用的原油较少,而用于三元污水的深度处理上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 好氧微生物 含油量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株Enterobacter cloacae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兴福 向阳 +1 位作者 徐德会 陈忠喜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671-674,共4页
应用厌氧Hungate技术,从大庆油田聚合物配注站的熟化罐水溶液中分离到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为G-,短杆状,无芽孢,最佳pH值为8.0,最适生长温度为40℃,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产H... 应用厌氧Hungate技术,从大庆油田聚合物配注站的熟化罐水溶液中分离到一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为G-,短杆状,无芽孢,最佳pH值为8.0,最适生长温度为40℃,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产H2S,严格厌氧,通过16S rDNA和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鉴定,菌株与Enterobacter cloacae有极高的相似性.初步鉴定为Enterobact-er中的新种,暂时命名为Enterobacter cloacae.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菌株以聚丙烯酰胺为惟一碳源,菌株作用前后表面结构发生变化,分子链上的酰胺基水解成羧基,降解侧链,部分官能团发生改变,溶液黏度下降效果显著;GC-MS初步分析聚合物发生断链,低分子质量化合物除含双键、环氧和羰基的聚丙烯酰胺碎片外,大多属于一般丙烯酰胺低聚体的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 生物降解 ENTEROBACTER CLOACAE I7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