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伦贝尔油田地面工程优化简化的实施 被引量:2
1
作者 鲁永强 葛庆武 董峰 《石油规划设计》 2013年第2期36-38,共3页
呼伦贝尔油田油藏渗透率低、储量丰度低、气油比低,且区块分散、系统依托性差、环境保护要求高,导致产能建设工作量大、投资高。为降低建设投资、节约运行成本,经过不断探索、创新,逐步优化、简化了地面工艺技术。阐述了根据不同区块特... 呼伦贝尔油田油藏渗透率低、储量丰度低、气油比低,且区块分散、系统依托性差、环境保护要求高,导致产能建设工作量大、投资高。为降低建设投资、节约运行成本,经过不断探索、创新,逐步优化、简化了地面工艺技术。阐述了根据不同区块特点,采用不同的布站方式和集油工艺;采用高效三相分离器进行原油脱水;采用SSF(悬浮污泥过滤法)净化机处理油田采出水;采用"分质分压"注水;以及降低井排路标准等一系列措施,满足油田开发和安全生产要求的同时,达到了降低地面建设投资的目的。介绍了呼伦贝尔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含油采出水系统、注水系统、道路系统的优化、简化情况及取得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油田 地面工程 优化简化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凝灰质储层渗透率解释精度的方法——以南贝尔油田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利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2-768,共7页
为有效解决凝灰质储层渗透率精细解释的问题,以南贝尔油田为例,利用取心井岩心分析孔隙度、渗透率资料,利用流动单元指数FZI值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并建立了各类流动单元的渗透率精细解释模型。将优选反映储层变化的测井变量及运用判别分... 为有效解决凝灰质储层渗透率精细解释的问题,以南贝尔油田为例,利用取心井岩心分析孔隙度、渗透率资料,利用流动单元指数FZI值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并建立了各类流动单元的渗透率精细解释模型。将优选反映储层变化的测井变量及运用判别分析法建立流动单元的判别方程应用于非取心井段。结果表明,分流动单元计算的渗透率其模型解释精度明显提高,为凝灰质储层渗透率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凝灰质储层 流动单元 渗透率 南贝尔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潜山油气分布主控因素研究
3
作者 张善义 马世忠 +3 位作者 付宪第 姜静 孙雨 姜达贵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2期156-,共1页
布达特群潜山地层形成时代老,后期又遭受严重的构造改造,致使地层产状混乱,构造裂缝破碎严重,油气分布复杂多样,通过单井分析破碎带与单井产能的关系,更好地寻找油与破碎带的符合关系,更好地找到油气的分布规律,为以后的油气勘探提供更... 布达特群潜山地层形成时代老,后期又遭受严重的构造改造,致使地层产状混乱,构造裂缝破碎严重,油气分布复杂多样,通过单井分析破碎带与单井产能的关系,更好地寻找油与破碎带的符合关系,更好地找到油气的分布规律,为以后的油气勘探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德尔特 破碎带 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油气管道腐蚀机理分析及防护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树海 《全面腐蚀控制》 2020年第1期81-82,共2页
埋地油气管道的腐蚀问题可能引发起油气泄露,严重情况下会产生火灾和爆炸等事故,使油田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油气管道腐蚀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多种油气管道腐蚀防护措施。
关键词 埋地油气管道 腐蚀机理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智能生产指挥平台建设 被引量:7
5
作者 修增鹏 《石油规划设计》 2019年第6期32-36,49,共6页
本文结合油田现场实际详细论述了油田生产管理信息化应用情况,探讨智能生产指挥平台建设方案。指出海拉尔油田借力集团公司统建的信息系统平台,融合GPS定位系统和网络地理信息技术,通过传感器、视频监控等设备对现场数据图像实施采集,... 本文结合油田现场实际详细论述了油田生产管理信息化应用情况,探讨智能生产指挥平台建设方案。指出海拉尔油田借力集团公司统建的信息系统平台,融合GPS定位系统和网络地理信息技术,通过传感器、视频监控等设备对现场数据图像实施采集,利用传输网络将数据上传至数据库和服务器中,建立井站库智能巡检和地面生产管理系统,实施油水井、管网、站库数字化管理;采用业务流程表单作为网络化平台传递信息的载体,满足各部门高效协作与沟通的需求,深度挖掘生产环节产生的数据资源,构建业务模型,辅助油田生产经营分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保障油田生产安全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生产管理 智能信息化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污泥过滤工艺优化与应用
6
作者 曲鹏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10期90-95,共6页
某油田采用SSF(悬浮污泥过滤)技术处理采出水,设计出水执行Q/SY DQ 0605—2006《大庆油田油藏水驱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中规定的“8·3·2”标准。近年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出站水质达标率低,为提高出站水质,该油田组织... 某油田采用SSF(悬浮污泥过滤)技术处理采出水,设计出水执行Q/SY DQ 0605—2006《大庆油田油藏水驱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中规定的“8·3·2”标准。近年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出站水质达标率低,为提高出站水质,该油田组织开展了现场调研,对采出水进行分析及处理工艺评价,找出了影响达标率的4个关键因素,制定了相应优化对策。依据调研情况,从3个方面开展技术攻关研究:优化药剂,开展水处理工艺药剂筛选,优选杀菌剂,提升杀菌效果,同时筛选SSF工艺药剂,提升悬浮污泥层密实度;优化工艺,开展SSF工艺污泥层构建现场试验及水力冲击试验,并重新校核SSF工艺处理能力;优化管理,调整工艺运行参数,延长沉降段沉降时间,定期组织容器清淤、收油、排泥工作,提高油、悬浮物固体的去除率。通过以上工作,实现了出站水质中菌类浓度达标率100%,滤后含油浓度达标、悬浮物固体浓度下降,逐步提高了出站水质达标率。结果表明,对SSF处理工艺进行的优化与应用能够促进出站水质指标的提升,对今后采出水站优化运行、改扩建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污泥过滤 达标率 药剂筛选 污泥层构建 水力冲击 液位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多莫尔构造带南一段近岸水下扇成因探讨
7
作者 卢德根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0-55,共6页
海拉尔盆地霍多莫尔构造带下降盘南一段沉积时期发育了局限分布的近岸水下扇体沉积,针对其沉积规律认识不够深入的问题,利用岩石薄片、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及岩心观察和古地貌恢复等技术手段,通过对霍多莫尔构造带下降盘南一段储层岩石... 海拉尔盆地霍多莫尔构造带下降盘南一段沉积时期发育了局限分布的近岸水下扇体沉积,针对其沉积规律认识不够深入的问题,利用岩石薄片、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及岩心观察和古地貌恢复等技术手段,通过对霍多莫尔构造带下降盘南一段储层岩石学特征、黏土矿物特征、成岩作用特征、沉积构造特征、沉积相及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相特征6个方面的综合分析,总结出其具有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成岩欠压实、近距离搬运及快速卸载等特点,提出原始地貌较大的地形高差、靠近物源及沉积期强烈的构造抬升,是形成该区近岸水下扇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时,指出油气富集与扇的大小无相关性,主要受相带和砂体发育影响控制,霍多莫尔构造带下降盘南一段的3砂组,沿霍多莫尔断裂发育的近岸水下扇扇中及湖底扇等部位应是下一步勘探开发的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成因探讨 南一段 霍多莫尔构造带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干诺尔凹陷南屯组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董秀超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71-77,共7页
在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内,根据岩石相、地震剖面相、测井相特征并结合粒度分析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下白垩统南屯组内发育的湖底扇沉积体系、沉积特征及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南屯组湖底扇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有3类亚相... 在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内,根据岩石相、地震剖面相、测井相特征并结合粒度分析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下白垩统南屯组内发育的湖底扇沉积体系、沉积特征及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南屯组湖底扇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有3类亚相和5类微相。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查干诺尔凹陷南屯组的湖底扇沉积模式,认为平面微相相序表现为“内扇主沟道→中扇辫状沟道→外扇浊积岩→深湖泥”的变化规律,且水道体系(主沟道、辫状沟道)之间,都被明显规模的深湖相泥岩所分隔。在这一沉积模式控制下,湖底扇沉积在研究区南部由东侧陡坡带向湖盆中心延伸较远,而由南向北则随着构造坡折带影响能力的减弱,逐渐过渡为扇三角洲沉积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查干诺尔凹陷 南屯组 湖底扇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亚胺型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权江 任永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96-198,共3页
本文对新型的单活性中心水杨醛亚胺过渡金属络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结构、合成方法和性能等做了较详尽的评述。这种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合成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关键词 烯烃聚合 催化剂 水杨醛亚胺 过渡金属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缝内转向压裂技术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姗 《石油石化节能》 CAS 2023年第7期1-5,共5页
Y油田属于低孔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断块破碎,低产低注现象突出,难采储量占比大,随着开采程度的深入,老裂缝控制的原油已接近全部采出,常规重复压裂增产效果逐年变差。为提高低渗透油田单井产量,2022年在Y油田开展了老井缝内暂堵转向... Y油田属于低孔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断块破碎,低产低注现象突出,难采储量占比大,随着开采程度的深入,老裂缝控制的原油已接近全部采出,常规重复压裂增产效果逐年变差。为提高低渗透油田单井产量,2022年在Y油田开展了老井缝内暂堵转向压裂试验,通过分析缝内转向压裂技术在Y油田老井改造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在低渗透油气田的适用性,现场试验10口井,平均单井日增油1.1 t,当年累计增油1108 t,措施增产效果明显。该试验的成功实施为低渗透油田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缝内转向 压裂 暂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块潜山油藏圈闭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阳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年第17期115-116,共2页
某断块潜山油藏在海拉尔油田具有典型代表性,该油藏具有裂缝发育、油层连通状况好、底水能量强的特点,其无水采油期采出程度高达10.47%,之后底水上升较快,综合含水率高,老井措施增油难度大,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本文通过大量钻井、试... 某断块潜山油藏在海拉尔油田具有典型代表性,该油藏具有裂缝发育、油层连通状况好、底水能量强的特点,其无水采油期采出程度高达10.47%,之后底水上升较快,综合含水率高,老井措施增油难度大,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本文通过大量钻井、试油、录井、测井解释、油水识别、生产动态等现场资料的对比分析,结合潜山油藏构造、圈闭及控藏特征新的地质认识,明确了潜山油藏的圈闭特征、原始油水界面、计算出油水界面上升速度及潜山油藏当前水淹面状况,明确了剩余潜力方向,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对国内外类似潜山油藏的开发有实际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 构造圈闭 油水界面 水淹状况
原文传递
从“五个和谐”发展理念看和谐企业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学 《理论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46,共2页
本文从企业的发展实践提出“建设和谐企业应从矛盾着眼去立项,从和谐入手去推进”的观点。
关键词 矛盾立项 和谐推进 五个和谐
原文传递
以和谐求发展 以发展促和谐
13
作者 李文学 车延宇 《石油政工研究》 2007年第3期43-45,共3页
大庆呼伦贝尔油田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在谋求“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进程中,走出大庆本土,跨省开发建设的一个新兴油田。呼伦贝尔分公司自2001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在寻求自身发展上,敢于正视环境、地域、人文以及复杂地... 大庆呼伦贝尔油田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在谋求“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进程中,走出大庆本土,跨省开发建设的一个新兴油田。呼伦贝尔分公司自2001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在寻求自身发展上,敢于正视环境、地域、人文以及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和谐 呼伦贝尔 有效发展 地质条件 正视 地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