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电保护装置在油田电力线路上的应用
1
作者 刘昕 张倩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
随着油田生产建设不断发展,电力配电网络的运行可靠性、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电力配电网络主要组成部分的10(6)kV配电线路,由于长期在空旷的野外运行,当遇到雷雨天气时,极易遭受到雷击,导致电力线路经常跳闸断电,甚至引发绝缘子... 随着油田生产建设不断发展,电力配电网络的运行可靠性、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电力配电网络主要组成部分的10(6)kV配电线路,由于长期在空旷的野外运行,当遇到雷雨天气时,极易遭受到雷击,导致电力线路经常跳闸断电,甚至引发绝缘子击穿、导线烧毁等事故发生,还会因停电导致大批机采井停产,给油田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针对雷电对架空电力线路造成的各种危害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和研究,结合油田地理环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改变以往防直击雷为主的传统的设计理念,采用以防感应雷为主、防直击雷为辅的防雷方案。经多方调研论证,在边远容易落雷地区的架空电力线路上,设计了国内新型的多腔吹弧式雷电保护装置,其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性能优越,具有工频续流遮断能力,既能防直击雷又能防感应雷。正常运行时,避雷装置的空气间隙可与电力线路脱离,当雷电作用在线路上时,可短暂建弧释放电流,不跳闸、不断电,既消除了雷电对电力线路的危害,又能确保电力线路在雷电天气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电力线路 防感应雷 多腔吹弧式 雷电保护 建弧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风险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大志 《化工管理》 2018年第13期79-79,共1页
目前,我国在用的天然气管道存在着许多安全运行风险,本文在分析这些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能对我国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安全运行 风险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线安全置换与漏气事故分析
3
作者 陈忱 《中国化工贸易》 2013年第7期477-477,共1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对天然气浓度扩散的问题,以及对天然气泄漏时的及时预测和对危险区域的划定。并且为天然气管道的及时维护和检修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对以后的管道风险有了一个明显的定位。因此,想到了气体本身泄露时带来的后果...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对天然气浓度扩散的问题,以及对天然气泄漏时的及时预测和对危险区域的划定。并且为天然气管道的及时维护和检修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对以后的管道风险有了一个明显的定位。因此,想到了气体本身泄露时带来的后果,故此课题选择了高斯模型最为其研究的主要代替物,这样便可以得到在固定值情况下的参数值。根据几种气体在泄漏时的情境,简要的分析了此气体在碰触空气以及天然气在产生爆炸的情况下,它所能传播的距离,还有扩散的整个面积。另外,由当时的风速等原因对该气体的扩散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说明。最后,可以得出当管道内的天然气产生爆炸时,风速越大,危险性就越小,所涉及的区域就越小,同时,爆炸时的洞12"直径也大大的影响了危险性,直径越大,危害就越大。当管道发生爆炸时,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危害性都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因为气体的浓度会变得很小,直至在空气中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气体 天然气爆炸 危害性 气体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探微 被引量:1
4
作者 臧莫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年第17期92-93,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生产活动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于油气资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我国油气开发、运输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生产活动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于油气资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我国油气开发、运输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油气储运运输技术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我国目前的油气储运技术与国际先进油气储运技术水平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差距。而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对油气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的时代背景毋庸置疑,提高油气储运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效率。本文将从我国目前油气储运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出发,结合研究如何提高油气储运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就油气储运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运技术 挑战 发展方向 研究
原文传递
浅谈消除清管作业中的环境污染
5
作者 刘星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9期251-251,共1页
利用发送接收清管器的方法对新管线进行清管,清理管线内的积液和异物,是新建管线投产前的必须进行的保证措施,也是湿气管线在入冬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统称为管线的清管作业,在清管作业中,要有大量的天然气被放空,从管线中清理出来的积液... 利用发送接收清管器的方法对新管线进行清管,清理管线内的积液和异物,是新建管线投产前的必须进行的保证措施,也是湿气管线在入冬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统称为管线的清管作业,在清管作业中,要有大量的天然气被放空,从管线中清理出来的积液和异物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如何在保证管线畅通,不冻堵的前提下,消除管线清管作业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气量损失。本文从天然气集输管道生产运行和清管作业操作方式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以及在生产实践中较为有效地操作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管作业 环境污染 气量损失 作业方式
原文传递
小化、东风计量间工艺流程及操作环境现状分析
6
作者 赵中才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第9期252-252,共1页
随着对计量间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为如何建立一个标准化计量间,各级领导及相关专业人员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评比标准,本文概述了目前小化、东风计量间工艺流程现状及操作环境现状,包括对地下管线布局、阀门、计量表、计算机... 随着对计量间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为如何建立一个标准化计量间,各级领导及相关专业人员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评比标准,本文概述了目前小化、东风计量间工艺流程现状及操作环境现状,包括对地下管线布局、阀门、计量表、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存在一些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标准化计量间应该具备的一些条件和一些粗浅的建议,为分公司各级相关领导对建立标准化计量间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间 标准化 工艺流程 操作环境
原文传递
安全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顶玉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7期208-208,共1页
安全管理模式是反映系统化、规范化、功能化安全管理的一种体系和方式。它能简洁、明确地反映安全管理的过程、规律、功能、要素及其关系,是安全科学管理的重要方法论。抓安全工作要警钟常鸣,那么安全的警钟应该敲在那呢?实际工作告诉我... 安全管理模式是反映系统化、规范化、功能化安全管理的一种体系和方式。它能简洁、明确地反映安全管理的过程、规律、功能、要素及其关系,是安全科学管理的重要方法论。抓安全工作要警钟常鸣,那么安全的警钟应该敲在那呢?实际工作告诉我们:安全的警钟要敲到员工的心坎上,敲到制定的执行上,敲到隐患的根除上和素质的提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安全意识 技术素质
原文传递
探索实践自我安全管理
8
作者 王新祥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7期207-207,共1页
为了能给用户提供安全、平稳、洁净的天然气,确保安全、文明生产,东风计量间以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为指导思想,在日常工作中从思想到行动认真贯彻落实,虚心学习各单位好的经验,以强烈的责任心、扎实的工作作风、严细的工作标准,做好&... 为了能给用户提供安全、平稳、洁净的天然气,确保安全、文明生产,东风计量间以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为指导思想,在日常工作中从思想到行动认真贯彻落实,虚心学习各单位好的经验,以强烈的责任心、扎实的工作作风、严细的工作标准,做好"四化"建设和安全目视化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关于方晓供气站扩建工程的技术报告
9
作者 王新祥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4期225-225,共1页
该工程利用北I-I油气处理厂输至方晓供气站的干气,为方晓经济开发区、新后四厂、中引水厂、设计院阀组等用户供气,满足该地区用气需要。扩建方晓供气站管线,每路管线有计量功能。扩建供气站占地约1938m3。由化建三处负责承建。2012年9月... 该工程利用北I-I油气处理厂输至方晓供气站的干气,为方晓经济开发区、新后四厂、中引水厂、设计院阀组等用户供气,满足该地区用气需要。扩建方晓供气站管线,每路管线有计量功能。扩建供气站占地约1938m3。由化建三处负责承建。2012年9月4日开工,2012年11月19日竣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晓供气站扩建工程技术
原文传递
浅淡生产过程中管线遭外力破坏出现事故风险的预防控制措施
10
作者 王顶玉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4期226-226,共1页
天然气分公司的管线分布很广,在地下与各种油气水等生产生活管线纵横交错。而天然气管线输送的是易燃易爆介质,一旦发生泄漏后果极为严重。近些年来,由于风吹雨淋和外力破坏造成管堤和标志桩损坏,给干线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很容... 天然气分公司的管线分布很广,在地下与各种油气水等生产生活管线纵横交错。而天然气管线输送的是易燃易爆介质,一旦发生泄漏后果极为严重。近些年来,由于风吹雨淋和外力破坏造成管堤和标志桩损坏,给干线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很容易造成外力破坏。给国家财产和企业效益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带来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力破坏 防控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