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融合的钻孔机保护与钻具动力智能匹配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胡长胜 赵伟民 +1 位作者 李瑰贤 胡长军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4年第1期75-79,共5页
利用数据融合技术,以标准贯入度试验曲线(SPT 图)作为控制依据,探讨了钻孔机保护与钻具动力智能匹配系统的设计,给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钻孔机保护与钻具动力智能匹配程序控制方法,并利用双液控方向阀对其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 数据融合 SPT图 钻孔机保护 钻具动力智能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沉积镍/纳米碳化硅复合镀层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吴蒙华 傅欣欣 +1 位作者 李智 夏法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6-48,共3页
采用超声电沉积方法在20钢基体上制备了镍/纳米碳化硅的复合镀层。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用能谱仪(EDS)对镀层中特定区域进行了显微组织成分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了镀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通过合适... 采用超声电沉积方法在20钢基体上制备了镍/纳米碳化硅的复合镀层。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用能谱仪(EDS)对镀层中特定区域进行了显微组织成分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了镀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通过合适的超声电沉积工艺,得到的镀层中SiC纳米粒子含量较高,且分散均匀,没有出现团聚现象;同时镀层中的镍晶粒得到了细化,取向也由择尤取向趋于随机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沉积 镍/纳米SiC 复合镀层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沉积制备纳米金属陶瓷复合镀层工艺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蒙华 李智 +1 位作者 夏法锋 陈丽燕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61,共4页
基于超声电沉积复合作用,研究在金属表面获得纳米金属陶瓷复合镀层的基本工艺。通过试验研究了超声波对镀层中纳米陶瓷粒子的含量、分布以及基质金属晶粒的影响,一定条件下镀液中纳米粒子含量与镀层中纳米粒子含量的对应关系。通过超声... 基于超声电沉积复合作用,研究在金属表面获得纳米金属陶瓷复合镀层的基本工艺。通过试验研究了超声波对镀层中纳米陶瓷粒子的含量、分布以及基质金属晶粒的影响,一定条件下镀液中纳米粒子含量与镀层中纳米粒子含量的对应关系。通过超声和电沉积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常用金属表面获得由尺寸50n m以下的镍晶和纳米SiC粒子构成的纳米级金属陶瓷复合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沉积 纳米金属陶瓷 复合镀层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齿廓齿轮传动接触区的数值分析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吴雪梅 李瑰贤 +1 位作者 赵伟民 郭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6,共6页
对复杂齿廓进行离散,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进行插值重构齿面,进而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传动过程中接触区的形状及其变化。采用减半递推技术进行接触区搜索,计算效率高,收敛快。编写相关程序对非渐开线变厚齿轮和渐开线包络环面蜗杆两种复杂齿... 对复杂齿廓进行离散,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法进行插值重构齿面,进而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传动过程中接触区的形状及其变化。采用减半递推技术进行接触区搜索,计算效率高,收敛快。编写相关程序对非渐开线变厚齿轮和渐开线包络环面蜗杆两种复杂齿廓齿轮传动进行接触区分析,分析结果验证非渐开线变厚齿轮可以实现空间线接触而渐开线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强的特点。将分析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进行比较,证明本文方法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齿廓齿轮传动 接触区 移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沉积纳米Ni-TiN复合镀层及其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夏法锋 吴蒙华 +1 位作者 李智 赵泉 《新技术新工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9-71,共3页
采用超声-电沉积法制备了纳米Ni-TiN复合镀层。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出制备纳米Ni-TiN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观察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镍晶粒和TiN颗粒都是以纳米数量级尺... 采用超声-电沉积法制备了纳米Ni-TiN复合镀层。通过实验分析,确定出制备纳米Ni-TiN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观察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镍晶粒和TiN颗粒都是以纳米数量级尺寸的形式存在于该复合镀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层 纳米 电沉积 制备 表征 颗粒 晶粒 超声 观察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网格局部Petrov-Galerkin法的曲面修复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雪梅 李瑰贤 +1 位作者 赵伟民 郭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100,共7页
针对三维残缺数据曲面重构的困难,提出残缺点云或有孔洞网格曲面数据修复的新算法,该方法通过拟合进行曲面重构,大大减小了边界节点误差的影响:同时采用基于板壳理论的无网格法,使孔洞曲面修复更光滑,尤其可以更真实地修补出锻压制造的... 针对三维残缺数据曲面重构的困难,提出残缺点云或有孔洞网格曲面数据修复的新算法,该方法通过拟合进行曲面重构,大大减小了边界节点误差的影响:同时采用基于板壳理论的无网格法,使孔洞曲面修复更光滑,尤其可以更真实地修补出锻压制造的薄板零件。首先应用移动最小二乘法插值对残缺点云进行边界提取,然后给出逐层节点布置算法,最后应用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无网格法进行曲面修复,并将通常无网格法中积分圆域改进为多边形域。编写相应程序,经简单二次曲面缺损网格修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分析表明误差很小,曲面修复结果理想。为进一步证明算法实用性,对实际薄壳产品的孔洞进行算法应用,修补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残缺数据 孔洞修补 移动最小二乘法 无网格局部Petrov-Galerki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点云数据测量规划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吴雪梅 李瑰贤 +1 位作者 赵伟民 王越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4年第3期350-354,共5页
应用三坐标测量机,通过对复杂自由曲面表面数据的测量,对点云数据测量规划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总结出建立零件坐标系、曲面分块测量、孔槽特征填补测量、采样密度选择以及曲面边界测量等适用方法.
关键词 逆向工程 三坐标测量机 测量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重构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雪梅 李瑰贤 +1 位作者 赵伟民 王越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4年第4期390-394,共5页
数据处理是逆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它决定着模型重建过程能否准确、顺利地进行.基于三坐标测量机所得测量数据,对测头半径补偿、噪声点和异常点的处理及数据平滑和对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测量基准点的对齐方法和基于实... 数据处理是逆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环节,它决定着模型重建过程能否准确、顺利地进行.基于三坐标测量机所得测量数据,对测头半径补偿、噪声点和异常点的处理及数据平滑和对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测量基准点的对齐方法和基于实体的坐标系对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机 半径补偿 数据平滑 数据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透视量点快速反求三维实体尺寸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雪梅 李瑰贤 赵伟民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影像反求是逆向工程研究的一个分支,针对影像与透视图形成原理一致的特点,提出了应用透视量点的快速反求三维实体尺寸的方法,并给出了影像反求具体实例.
关键词 影像反求 透视图 量点法 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层间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修复后能量释放率分析
10
作者 杨敬源 白瑞祥 陈浩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9-653,共5页
研究了含层间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修复后的剩余压缩强度.基于板的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Von-Karman大挠度理论,提出了该类结构在轴压下的后屈曲分析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虚裂纹闭合技术,计算已修复的开裂区前缘再次开裂的能量释放率;... 研究了含层间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修复后的剩余压缩强度.基于板的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Von-Karman大挠度理论,提出了该类结构在轴压下的后屈曲分析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虚裂纹闭合技术,计算已修复的开裂区前缘再次开裂的能量释放率;并通过数值分析讨论了在不同分层面积、形状和不同的胶接层刚度等情况下的能量释放率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损伤 几何非线性 复合材料层合板 修复 能量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重建点云曲面
11
作者 吴雪梅 李瑰贤 赵伟民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6年第2期150-153,共4页
针对现有曲面重建神经网络算法误差大的缺点,并根据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解决函数逼近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针对点云曲面重构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并编制Matlab程序对点云曲面做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逼近曲面误差精度达到网络... 针对现有曲面重建神经网络算法误差大的缺点,并根据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解决函数逼近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针对点云曲面重构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并编制Matlab程序对点云曲面做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逼近曲面误差精度达到网络设计要求的10^(-4)mm,网络学习速度快,重建曲面光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重构 点云数据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的Kohonen神经网络三角网格曲面重建
12
作者 吴雪梅 李瑰贤 赵伟民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6年第4期407-409,共3页
针对密集点云的三角网格曲面重建,提出一种用于数据精简和分块的神经网络算法:将模糊聚类方法与Kohonen神经网络算法结合.该算法具有按不同曲率进行曲面点云分块重建的能力,而且提高了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效率.并应用该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 针对密集点云的三角网格曲面重建,提出一种用于数据精简和分块的神经网络算法:将模糊聚类方法与Kohonen神经网络算法结合.该算法具有按不同曲率进行曲面点云分块重建的能力,而且提高了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效率.并应用该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建立了三角拓扑网格曲面,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重建 KOHONEN神经网络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矩式柔性连杆机构在抽油机设计中的应用
13
作者 董世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46-151,共6页
作者在目前石油矿场广泛应用的游梁式抽油机的基础上,将摇杆改成天车轮、连杆改成柔性传动件,设计了增程式柔性连杆传动抽油机,并将天车轮轮廓曲线进行优化设计,发明设计了变矩式节能型抽油机,该机已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计算结果... 作者在目前石油矿场广泛应用的游梁式抽油机的基础上,将摇杆改成天车轮、连杆改成柔性传动件,设计了增程式柔性连杆传动抽油机,并将天车轮轮廓曲线进行优化设计,发明设计了变矩式节能型抽油机,该机已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计算结果表明,该机动力性能明显优于游梁式抽油机,并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变矩式 变径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抽油机及其优化设计
14
作者 孙善志 董世民 王洪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39-145,共7页
介绍了作者发明设计的一种齿轮连杆新型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该抽油机的运动规律、机构尺寸的优化设计方法、动力性能及节能效果等进行了分析。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该抽油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动力性能优越及节能效果明显等优... 介绍了作者发明设计的一种齿轮连杆新型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该抽油机的运动规律、机构尺寸的优化设计方法、动力性能及节能效果等进行了分析。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该抽油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动力性能优越及节能效果明显等优点,是一种较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抽油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齿轮连杆机构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新解法
15
作者 王秀珍 李国义 罗敏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从n元一次n个方程中任取n-1个方程,用高斯法转换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求其整数解后可使原方程组的所有未知数用一个整参数表示出来,再代入剩余的一个方程求出这个参数,整个过程都是整数运算且只用一次除法,减少了因多次除法运... 从n元一次n个方程中任取n-1个方程,用高斯法转换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求其整数解后可使原方程组的所有未知数用一个整参数表示出来,再代入剩余的一个方程求出这个参数,整个过程都是整数运算且只用一次除法,减少了因多次除法运算的误差积累,提高了方程组解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方程组 精度 不定方程 整数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