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勘探信号时频分析方法对比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85
1
作者 刘喜武 张宁 +1 位作者 勾永峰 李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3-753,共11页
针对地震勘探信号,对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几种适效方法:短时Fourier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Wigner分布、平滑伪Wigner分布、锥形核时频分布、AOK(adaptive optimum kernel,自适应最优核函数)分布等进行对比与应用研究.在阐明各种方法基... 针对地震勘探信号,对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几种适效方法:短时Fourier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Wigner分布、平滑伪Wigner分布、锥形核时频分布、AOK(adaptive optimum kernel,自适应最优核函数)分布等进行对比与应用研究.在阐明各种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数值分析与应用研究.首先对非平稳地震勘探模拟信号进行试算及时频属性提取,结合各类方法的信号表示理论,在时频局部化的精度和交叉项抑制等方面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应用于实际二维地震数据,提取瞬时频率和瞬时带宽等时频属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地震勘探信号,就本文涉及的几种时频分析方法而言,AOK分布是时频局部化精度最高、交叉项抑制最好、时频匹配最优的方法,值得在地震勘探信号分析和地震属性提取、频谱分解等应用中深入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时频分析 对比 AOK分布 瞬时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与常规地震勘探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梦 张梅生 +3 位作者 万传彪 李占林 王世清 刘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8-142,共5页
通过与常规地震勘探的对比研究认为,由于宽方位角勘探具有较大的纵横比、均匀的炮检距和方位角分布,因而纵横向能获得均等的地震波场信息和覆盖次数,突出了叠加各方向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保真处理,可以最大可能地提炼有效信息。因此,... 通过与常规地震勘探的对比研究认为,由于宽方位角勘探具有较大的纵横比、均匀的炮检距和方位角分布,因而纵横向能获得均等的地震波场信息和覆盖次数,突出了叠加各方向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保真处理,可以最大可能地提炼有效信息。因此,在相同的解释技术条件下,具有更强的识别断裂和储层的能力,可以清晰地再现河道沉积特征,解决了岩性圈闭识别难度大的问题。较大地提高钻探成功率的能力必将使之成为未来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方位角 窄方位角 地震勘探 岩性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丛培泓 高君 +2 位作者 王建民 吴卫琴 田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36-338,共3页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已成为地震资料解释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是在隐蔽油气藏识别与描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震属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震属性提取与标定、目标解释、时窗选择、地震属性优化、地震属性显示及分析等方面。三维可...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已成为地震资料解释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是在隐蔽油气藏识别与描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震属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震属性提取与标定、目标解释、时窗选择、地震属性优化、地震属性显示及分析等方面。三维可视化与地震属性分析的融合已经构成了新一代全三维精细体解释的精髓。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大庆探区火山岩识别、裂缝分析预测、河道砂体以及基岩风化壳等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见到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分析 隐蔽油气藏 火山岩体识别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守田 王建民 +2 位作者 刘杰烈 崔凤林 许建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42-344,共3页
针对海拉尔盆地当前勘探的实际需求,总结出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解释技术系列;提出了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应用坡折带理论识别出3种类型的坡折带,应用沿层地震属性分析识别出古河道;提出了海拉尔盆地隐蔽油藏新的分类方案及... 针对海拉尔盆地当前勘探的实际需求,总结出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解释技术系列;提出了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应用坡折带理论识别出3种类型的坡折带,应用沿层地震属性分析识别出古河道;提出了海拉尔盆地隐蔽油藏新的分类方案及分布模式;最后,总结了隐蔽圈闭识别、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岩性油藏 地震勘探 地震解释 隐蔽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民 孙长赞 +2 位作者 陈守田 王兆湖 贺玉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50-151,共2页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研究的技术关键在于提高保真度和精确成像两个方面,研究形成的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叠前共方位角域f—x相干噪音衰减技术、多域统计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和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等...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研究的技术关键在于提高保真度和精确成像两个方面,研究形成的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叠前共方位角域f—x相干噪音衰减技术、多域统计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和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等6项处理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岩性勘探地震处理技术系列,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处理的保真度和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岩性 地震勘探 噪音控制 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相关水平切片”解释新方法在大庆地区的应用
6
作者 邓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45-146,共2页
描述了"特征相关水平切片"解释新方法在大庆探区中浅层储层的实际应用,重点突出层位与断层的自动识别和追踪技术;形成了以层位与断层的自动识别和追踪为核心,地震属性分析、分频体显示、反演处理为主要手段,多种技术与信息联... 描述了"特征相关水平切片"解释新方法在大庆探区中浅层储层的实际应用,重点突出层位与断层的自动识别和追踪技术;形成了以层位与断层的自动识别和追踪为核心,地震属性分析、分频体显示、反演处理为主要手段,多种技术与信息联合应用的储层预测技术,从而得到了大庆探区中浅层地震解释的成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断层 地震勘探 特征 解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逆散射波场和算子的谱分解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洪 袁江华 +2 位作者 勾永峰 张向君 李幼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0-247,共8页
本文对地震逆散射的研究,旨在于为抑制层间多次波和地震波场多重散射对一次反射干扰效应提供理论依据.这对薄互层地层滤波的高频恢复、保幅弹性反演、衍射地震勘探及海洋地震勘探中的干扰消除皆具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上下行波分解及弹性... 本文对地震逆散射的研究,旨在于为抑制层间多次波和地震波场多重散射对一次反射干扰效应提供理论依据.这对薄互层地层滤波的高频恢复、保幅弹性反演、衍射地震勘探及海洋地震勘探中的干扰消除皆具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上下行波分解及弹性波互易定理,导出横向变速介质条件下线性预测算子的表达式和反射数据的广义谱分解方程.文中先由上覆地层广义反射透射矩阵的元素定义线性预测算子,并将其表示成一系列单程波算子的线性组合,之后将横向变速介质条件下线性预测方程表达为反射数据与线性预测算子及其逆的乘积.对该方程的求解可获得上覆地层的线性预测算子,从而可借以求出相应的反射透射算子.本文先将水平层状介质条件下垂直入射的一维线性预测方程推广到斜入射的情况,以此为参照,导出横向非均匀介质条件下反射数据的地震逆散射广义谱分解方程.文中也揭示了单程波地震逆散射算子、反射透射算子的性态.本文还针对水平层状介质条件,给出斜入射的数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逆散射 谱分解 线性预测算子 单程波算子 反射透射算子 多次波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分类技术在储层沉积微相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8
8
作者 邓传伟 李莉华 +1 位作者 金银姬 赵秀红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3期262-265,共4页
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是地震波振幅、频率、相位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地震属性参数。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信息丰富的特点,采用神经网络算法把地震道形状(即波形特征)定量地刻画出来,通过对某一层地震数据逐道进行对比分类,... 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是地震波振幅、频率、相位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地震属性参数。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信息丰富的特点,采用神经网络算法把地震道形状(即波形特征)定量地刻画出来,通过对某一层地震数据逐道进行对比分类,细致地刻画地震信号的横向变化,从而得到与地质层位对应的地震相图,用于储层砂体及岩性油藏的预测。应用波形分类技术对古龙北地区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该区宏观沉积环境吻合,与单井微相匹配程度高,属性的细节变化符合沉积规律。利用预测结果提供了2口井位,实施钻探后均获得工业油流,新发现了较大储量规模的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分类 神经网络 沉积微相 岩性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部晚中生代盆地群构造层划分及构造沉积演化 被引量:20
9
作者 和钟铧 刘招君 +2 位作者 张晓冬 陈永成 董林森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0-27,共8页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包括现今残留的三江盆地、勃利盆地、鸡西盆地、虎林盆地和宁安盆地等。根据地层间的不整合关系可将晚中生代盆地群划分为4个构造层,盆地演化经历了3次不同背景下的伸展阶段和3次构造反转。构造层Ⅰ(绥滨组和东荣组)发...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包括现今残留的三江盆地、勃利盆地、鸡西盆地、虎林盆地和宁安盆地等。根据地层间的不整合关系可将晚中生代盆地群划分为4个构造层,盆地演化经历了3次不同背景下的伸展阶段和3次构造反转。构造层Ⅰ(绥滨组和东荣组)发育于SN向断陷槽内;构造层Ⅱ(滴道组、城子河组和穆棱组)发育于NE-NNE向的弧后伸展走滑环境;构造层Ⅲ(东山组)沉积时期,本区又发生一次伸展减薄裂解作用;而构造层Ⅳ(猴石沟组、海浪组、七星河组和雁窝组)则发育于NW-NNW向挤压环境,充填一套粗碎屑沉积。黑龙江东部盆地群的形成和演化受蒙古—鄂霍茨克海碰撞闭合的影响和东部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及若干外来地体的拼贴作用控制,其中太平洋板块向大陆俯冲引起的局部地幔对流和岩石圈显著减薄的拆沉事件是盆地形成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层划分 构造沉积演化 成盆机制 晚中生代 黑龙江东部盆地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程波算子积分解的象征表示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洪 王秀闽 +2 位作者 曾锐 李幼铭 勾永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3-471,共9页
单程波波场延拓算子在地震偏移成像中有重要应用.单程波波场延拓算子按其实现方式可分为Kirchhoff积分、空间隐式有限差分和Fourier变换方法,他们代表了算子的不同表示方法,当截断使用这些方法时会得到不同的精度.象征表示对这些方法的... 单程波波场延拓算子在地震偏移成像中有重要应用.单程波波场延拓算子按其实现方式可分为Kirchhoff积分、空间隐式有限差分和Fourier变换方法,他们代表了算子的不同表示方法,当截断使用这些方法时会得到不同的精度.象征表示对这些方法的导出和精度分析有重要作用.算子作用于正弦波函数所得函数称为算子的象征.算子的象征是褶积算子Fourier变换的推广.Fourier变换方法则直接用象征函数的可分表示求出.空间隐式有限差分则可以用象征函数的Padè近似或部分分式导出.单程波算子在深度域的积分称为单程波算子积分解.本文推导了单程波算子积分解的象征表达式,给出了算子象征的代数运算的头几阶表达式,这些表达式还未在前人文献中发现.Kirchhoff积分所需格林函数可以通过象征函数和鞍点法导出.基于积分解的象征表达式给出了非对称走时公式,对改善Kirchhoff积分的聚焦性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微分算子 象征 李代数 指数映射 积分解 波场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纵波速度区域特征分析及深层油气问题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洋 刘财 +3 位作者 杨宝俊 王典 王建民 王兆湖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5-792,共8页
近年来,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松辽盆地深层油气问题也受到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油气问题为研究目标,对纵波速度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和分析,描述了六条人工地震剖面的构造特征,并对盆地内几大主要... 近年来,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松辽盆地深层油气问题也受到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油气问题为研究目标,对纵波速度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和分析,描述了六条人工地震剖面的构造特征,并对盆地内几大主要断陷进行了评价.本次研究对于深层形态的定性说明有一定可信性,利用六条长剖面从区域角度分析该盆地深层地层分布以及讨论与油气的关系,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认识,对进一步的深层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纵波速度 人工地震剖面 构造特征 深层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LT地区深层火山岩储层地震识别与描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闫奎邦 李鸿 +1 位作者 邓传伟 田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3期256-261,共6页
松辽盆地北部东南断陷区的XJWZ断陷带火山岩发育,火山岩储层是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目标储层。XJWZ断陷带南部的火山岩储层勘探已获得可观的天然气储量,北部地区的火山岩储层研究很少。为此,在位于北部的WLT地区开展了火山岩储层研究。... 松辽盆地北部东南断陷区的XJWZ断陷带火山岩发育,火山岩储层是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的目标储层。XJWZ断陷带南部的火山岩储层勘探已获得可观的天然气储量,北部地区的火山岩储层研究很少。为此,在位于北部的WLT地区开展了火山岩储层研究。首先分析了火山岩的地震反射特征、水平切片特征和相干体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火山岩进行了识别,包括火山岩标定、火山岩体顶面识别和火山口位置确定等,并利用可视化技术刻画了火山岩体的空间变化特征;最后,对火山岩体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预测出20个火山岩体。根据预测结果部署了2口井,均钻遇较厚的火山岩,其中1口井获得了19513m^3/d的工业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带 火山岩识别 火山岩储层预测 地震反射特征 相干体技术 可视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地震属性在薄互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金平 侯亚彬 +1 位作者 杨懋新 王允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62-264,共3页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属三角洲平原沉积,河道广泛发育。河流的频繁改道及多期河道的纵向叠置使扶杨油层的储层呈砂泥岩薄互层复杂的沉积序列,单期河道砂体厚度一般小于5m。近年来利用叠后地震属性预测扶杨油层的储层发育状况取得了一些...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属三角洲平原沉积,河道广泛发育。河流的频繁改道及多期河道的纵向叠置使扶杨油层的储层呈砂泥岩薄互层复杂的沉积序列,单期河道砂体厚度一般小于5m。近年来利用叠后地震属性预测扶杨油层的储层发育状况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尚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求。随着叠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不断成熟,探索了应用叠前地震属性进行薄互层储层预测的方法。通过对叠前地震属性参数的分析,研究薄互层砂体的AVA/FVA、AVO/FVO变化规律,实现薄互层砂体的定性识别与描述,利用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结果定量预测了薄互层砂体的空间分布。松辽盆地北部GTZ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AVA/FVA、AVO/FVO属性砂体的分布规律与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结果定量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砂体定量预测结果与两口后验井的平均相对误差在10%左右。由此表明了叠前地震属性在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 储集层 地震勘探 声阻抗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模型约束下火山岩储集层地震识别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华风 崔凤林 +2 位作者 王璞珺 曹国银 杨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3-565,共3页
火山岩有效储集层主要分布在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的有利亚相中。以松辽盆地YX地区营城组上部火山岩为例,综合利用反射强度属性、倾角属性、波形属性进行有效储集层预测。将反射强度弱、倾角值大和波形杂乱的区域划为有效储集层发育区;... 火山岩有效储集层主要分布在火山口-近火山口相带的有利亚相中。以松辽盆地YX地区营城组上部火山岩为例,综合利用反射强度属性、倾角属性、波形属性进行有效储集层预测。将反射强度弱、倾角值大和波形杂乱的区域划为有效储集层发育区;而反射强度强、倾角值小、波形连续的区域划为有效储集层不发育区;中间过渡区域有效储集层较发育。据此在研究区新识别出23个火山岩储集层有利目标区,为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火山机构 火山岩相 储集层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松辽北徐东地区火山岩裂缝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凤莲 曹国银 +1 位作者 李玉清 任丽萍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4,共3页
鉴于深层火山岩裂缝的研究意义重大,探索了应用地震相干与层方位角叠置显示、地震频率体的可视化显示技术,进行火山岩裂缝分析,应用该方法预测了松辽盆地北部徐东地区营城组火山岩裂缝.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断裂存在3个发育带,裂缝走向主... 鉴于深层火山岩裂缝的研究意义重大,探索了应用地震相干与层方位角叠置显示、地震频率体的可视化显示技术,进行火山岩裂缝分析,应用该方法预测了松辽盆地北部徐东地区营城组火山岩裂缝.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断裂存在3个发育带,裂缝走向主要为近南北向、北北西向和北北东向,少量为近东西走向,预测结果与井筒分析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裂缝 地震属性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东部深层火山岩处理解释技术及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凤林 曹国银 +2 位作者 张向君 吴晓泉 田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25-127,共3页
松辽盆地北部东部深层火山岩气藏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地层埋藏深、岩性和岩相变化快、储层物性变化大、地震反射特征复杂等特点。深层火山岩识别和储层预测是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松辽盆地北部东部深层火山岩的地质特... 松辽盆地北部东部深层火山岩气藏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地层埋藏深、岩性和岩相变化快、储层物性变化大、地震反射特征复杂等特点。深层火山岩识别和储层预测是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松辽盆地北部东部深层火山岩的地质特点,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研究形成了以叠前及叠后多域保真去噪、高精度静校正、子波整形、组合反褶积和叠前时间偏移为特色的深层火山岩处理技术,形成了以精细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全三维精细构造刻画、多属性体综合分析、井约束随机反演、相空间属性提取和地震—地质综合分析进行火山岩识别和储层预测的深层火山岩解释技术。从近3年东部深层徐家围子地区完钻的30多口深探井的钻探结果看,对火山岩体识别的准确率达100%,对火山岩气藏的钻探成功率达8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火山岩 储集层 地震解释 勘探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杨树盆地近地表火山岩覆盖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艳萍 肖立云 +2 位作者 孙长赞 蒋芳芬 刘忠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47-149,共3页
大杨树盆地构造运动剧烈,断裂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发展,火山活动贯穿了盆地形成的全过程,主要沉积的是中生代的火山碎屑岩,地层破坏严重,深层断裂发育,部分地层出露。地形起伏较大,地震波场复杂,静校正问题突出;近地表及上覆火山岩... 大杨树盆地构造运动剧烈,断裂活动控制了盆地的形成与发展,火山活动贯穿了盆地形成的全过程,主要沉积的是中生代的火山碎屑岩,地层破坏严重,深层断裂发育,部分地层出露。地形起伏较大,地震波场复杂,静校正问题突出;近地表及上覆火山岩的屏蔽作用导致深部地层反射能量较弱,地震成像质量差,为此,应用层析成像静校正和透射损失补偿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地震资料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层析成像 静校正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成像技术在扶杨油层河道砂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秀红 陈波 +2 位作者 张晓冬 张桂娟 费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49-350,共2页
松辽盆地北部的扶杨油层为典型的砂泥岩薄互层地层,河道砂体为其主要储层,因而应用地震技术进行扶杨油层河道砂体的预测和识别,是当前松辽盆地北部的油气勘探中最为急需的技术之一。频谱成像技术从薄层反射的调谐原理出发进行薄层检测,... 松辽盆地北部的扶杨油层为典型的砂泥岩薄互层地层,河道砂体为其主要储层,因而应用地震技术进行扶杨油层河道砂体的预测和识别,是当前松辽盆地北部的油气勘探中最为急需的技术之一。频谱成像技术从薄层反射的调谐原理出发进行薄层检测,在薄层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GTZ地区为例,介绍应用频谱成像技术进行河道识别的方法、思路及应用效果,并应用该技术对GTZ地区扶杨油层的河道空间展布特征进行描述,符合率在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 河道砂 识别 频谱分析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炮检距对地震资料采集和成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傅朝奎 关延学 孙玉群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6期862-864,812-813,共5页
在地震资料采集中,最大炮检距的选择是观测系统设计至关重要的一个参数,直接影响地震资料采集的成像效果和质量。在设计时,应基于地质模型进行射线追踪、模拟激发、频谱分析,主要考虑动校拉伸、速度分析的精度误差、干扰波切除、反射系... 在地震资料采集中,最大炮检距的选择是观测系统设计至关重要的一个参数,直接影响地震资料采集的成像效果和质量。在设计时,应基于地质模型进行射线追踪、模拟激发、频谱分析,主要考虑动校拉伸、速度分析的精度误差、干扰波切除、反射系数稳定、多次波的压制等因素。分析论证点处的最大炮检距对地震信号成像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地质任务要求,合理设计最大炮检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采集 观测系统 最大炮检距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区二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解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建民 付雷 +2 位作者 张向君 李晓光 曹国银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1期61-66,共6页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区深层营城组砂砾岩层和火山岩层是大庆探区庆深气田的主力含气储层,但含气性的精确预测一直是一个难点。为此,开展了二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解释研究,建立了适合本区的解释流程,联合应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对营城组...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区深层营城组砂砾岩层和火山岩层是大庆探区庆深气田的主力含气储层,但含气性的精确预测一直是一个难点。为此,开展了二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解释研究,建立了适合本区的解释流程,联合应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对营城组储层的含气性进行了预测。首先探讨了转换波的层位标定问题,制作了转换波合成记录,以VSP资料为辅佐,对转换波资料进行了层位标定;然后进行了层位对比解释,分析了储层在纵波和转换波剖面上的反射特征;最后,计算了对含气性敏感的绝对振幅平均能量加权平均比值(振幅比)和瞬时频率加权平均比值(频率比),得到了振幅比相对低、频率比变化剧烈时含气性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量 转换波 层位标定 VSP构造解释 含油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