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崔新国 郭晓芳 周红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登革热临床症状、体征主要包括高热、全身肌肉关节痛、皮疹等,实验室生化检查指标主要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经蚊虫叮咬传播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登革热临床症状、体征主要包括高热、全身肌肉关节痛、皮疹等,实验室生化检查指标主要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登革热重症病例救治不及时,死亡率较高,早期临床诊断登革热病例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和防止登革热疫情暴发或扩散具有重要价值。登革热临床病例特征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生化检查,本文就登革热上述临床特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临床病例 实验室生化检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按蚊共生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文旭 杨亚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4,F0003,F0004,共5页
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又称疟蚊。在按蚊体内,尤其是肠道内定殖着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共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蚊虫的营养、发育、繁殖和免疫等重要生理活动。研究表明,肠道共生菌还能影响疟原虫的入侵、发育和传播。按蚊对常用杀虫... 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又称疟蚊。在按蚊体内,尤其是肠道内定殖着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共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蚊虫的营养、发育、繁殖和免疫等重要生理活动。研究表明,肠道共生菌还能影响疟原虫的入侵、发育和传播。按蚊对常用杀虫剂逐渐产生抗性,疟原虫也对抗疟药产生了抗药性,严重阻碍了消除疟疾进程,迫切需要新的疟疾传播阻断战略。利用共生微生物控制和阻断疟疾传播是有潜力的方法之一,因此研究按蚊的共生微生物组成对理解按蚊、共生微生物以及病原体三者间的互作关系,识别用于防控疟疾的候选细菌有重要意义。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极大地提高了对按蚊共生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本文将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按蚊共生微生物组成、多样性和影响因素及其在疟疾防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蚊 肠道共生菌 肠道菌群 多样性 微生物组 综述
原文传递
571例登革热病例不同年龄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贾文爽 李曼 +6 位作者 沈加员 杨忠平 毛家荣 尹小雄 刘永华 李杨思琪 周红宁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瑞丽市不同年龄组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为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制订有效的登革热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2017-2018年瑞丽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571例登革热病例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18岁)、成年组(>18~60岁)和老年组(>60... 目的分析瑞丽市不同年龄组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为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制订有效的登革热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2017-2018年瑞丽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571例登革热病例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18岁)、成年组(>18~60岁)和老年组(>60岁),对3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571例登革热患者中,未成年组117例,成年组422例,老年组32例,以成年组为主。三个年龄组登革热患者均以发热(97.0%)、乏力(84.2%)、纳差(82.3%)、头痛(76.0%)和全身肌肉酸痛(74.1%)为主要临床症状。其中,成年组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纳差等症状发生率高于未成年组,老年组发热发生率最低。实验室生化指标异常主要表现在WBC减少(52.4%)和AST升高(53.4%)。未成年组血糖、电解质异常发生率较成年组及老年组低,但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升高的发生率较成年组及老年组高,未成年组心肌损害发生率高;成年组WBC减少的发生率最低;老年组PLT减少的发生率最高,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结论云南省瑞丽市人民医院登革热病毒感染患者主要为成年人,不同年龄组临床症状及其实验室生化指标特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不同年龄组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周边居民区蚊虫种类组成及孳生习性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杨 王剑 +4 位作者 谭维昌 陈萌 朱增辉 马婕萸 郑丽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6-59,68,共5页
目的掌握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周边居民区蚊虫种类组成及其重要媒介生态学习性特征,为当地制定蚊媒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大理市洱海周边居民区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采集成蚊,同时于雨季6-9月期间采用幼虫... 目的掌握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周边居民区蚊虫种类组成及其重要媒介生态学习性特征,为当地制定蚊媒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大理市洱海周边居民区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采集成蚊,同时于雨季6-9月期间采用幼虫捕捞法在不同孳生地捕捞蚊幼虫,所获成蚊和4龄蚊幼虫进行形态学种类鉴定。结果共捕获3亚科11属37种(亚种)29 667只成蚊及蚊幼虫,其中成蚊2亚科7属29种(亚种)20 069只,4龄蚊幼虫3亚科10属27种9 598条。三带喙库蚊为当地成蚊主要优势种(16 997/20 069,84.68%),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幼虫分别占当地捕获幼虫总数的26.87%(2 579/9 598)和20.14%(1 933/9 598)。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全年均有活动,9月为2种蚊虫种群密度高峰,三带喙库蚊幼虫主要孳生于稻田、溪流和水沟等,致倦库蚊幼虫主要孳生于花瓶、盆和罐的积水中;中华按蚊主要孳生于稻田、溪流和水沟,密度高峰为9月;白纹伊蚊主要孳生于废旧轮胎、废弃水井和居民景观池中。结论大理市洱海周边居民区蚊虫种类丰富,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白纹伊蚊孳生环境丰富、种群数量高、分布广,建议当地疾控部门加强重要疾病蚊虫媒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种类 孳生习性 虫媒传染病媒介
原文传递
登革病毒感染合并脂肪肝191例肝脏酶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新国 陈邑洪 +2 位作者 周红宁 刘霭迎 张丽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州登革热合并脂肪肝病例的肝脏酶学变化特征,为制定当地登革热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和2015年西双版纳州191例登革病毒感染合并脂肪肝病例临床资料和191例随机对照组进行登革病例主要肝脏酶学指标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州登革热合并脂肪肝病例的肝脏酶学变化特征,为制定当地登革热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和2015年西双版纳州191例登革病毒感染合并脂肪肝病例临床资料和191例随机对照组进行登革病例主要肝脏酶学指标回顾性分析。结果 191例登革病毒感染合并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增高率为84.8%,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增高率为90.1%,γ-谷氨酰转移酶增高率76.8%和黄疸指数增高率20.4%,除黄疸指数外,其它3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双版纳州登革热病例中合并脂肪肝患者肝损伤严重,其中以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增高为主,提示一旦发现登革热患者合并脂肪肝时,临床医师应密切监测患者上述3种酶的变化并及时给予相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肝脏酶学 脂肪肝 西双版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疟原虫PCR常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星 周红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属全球关注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开展,疟疾本地感染病例得到有效控制,但输入性病例仍不断增加,采取快速准确诊断技术及时发现病例,对遏制疟疾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属全球关注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开展,疟疾本地感染病例得到有效控制,但输入性病例仍不断增加,采取快速准确诊断技术及时发现病例,对遏制疟疾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常用的疟疾诊断方法主要有显微镜镜检技术、血清学快速诊断检测和PCR检测技术。显微镜镜检技术虽然操作方法简单,便于现场使用,但对于低原虫密度和使用过抗疟药物等患者较容易漏诊或误诊;血清学快速诊断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快速,但未能对疟原虫进行分型和混合感染诊断;PCR技术检测疟原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较容易检测出低密度疟原虫。为此,本文就我国PCR检测疟原虫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快速诊断技术 显微镜镜检技术 PCR检测技术 综述
原文传递
老挝登革热流行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Phinnakone Lassachack 周红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登革热是由携带登革病毒的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人类传播的一种重要虫媒传染病,主要流行在热带亚热带国家或地区。老挝登革热流行较为严重,1979年首次报道登革热病例,并自2008年起,建立了国家登革热数据报告系统,近年来,通过大量的登... 登革热是由携带登革病毒的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人类传播的一种重要虫媒传染病,主要流行在热带亚热带国家或地区。老挝登革热流行较为严重,1979年首次报道登革热病例,并自2008年起,建立了国家登革热数据报告系统,近年来,通过大量的登革热疫情特点、登革热媒介调查、登革病毒血清型监测及其防控措施等研究,基本弄清了老挝登革热流行特征,本文对老挝登革热流行特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登革热 流行特征 综述
原文传递
老挝基孔肯雅热流行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Phanviengxay Khammavong 周红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6-496,F0003,F0004,共3页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 CHIKF)是经携带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的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人类,出现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以往老挝主要...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 CHIKF)是经携带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的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人类,出现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以往老挝主要采用CHIKV血清学抗体检测方法发现老挝存在基孔肯雅热低度流行,2012年采用病原学检测方法(CHIKV RT-PCR)首次在老挝南部占巴塞省(Champasak)证实了CHIKV在老挝的分布。近年来通过CHIKV的调查、监测及其相关研究,基本弄清了老挝基孔肯雅热流行特征,本文综述了老挝基孔肯雅热流行特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孔肯雅热 老挝 流行特征 综述
原文传递
云南省埃及伊蚊生态习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杨思琪 李曼 +1 位作者 贾文爽 周红宁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7-253,共7页
由埃及伊蚊为主要媒介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重要虫媒传染病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近年来,受厄尔尼诺效应及其全球贸易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影响,埃及伊蚊分布区域不断扩大,上述重要传染病传播风险逐渐升高。该... 由埃及伊蚊为主要媒介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重要虫媒传染病广泛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近年来,受厄尔尼诺效应及其全球贸易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影响,埃及伊蚊分布区域不断扩大,上述重要传染病传播风险逐渐升高。该文通过检索和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就该蚊在云南省的分布、重要生态学习性及其带病毒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监测和防制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埃及伊蚊 生态习性 云南
原文传递
老挝疟疾流行特征研究进展
10
作者 KHOUNPAKDY Phoungern 吴艳琴 +1 位作者 周友华 周红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4-977,982,共5页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主要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目前主要流行在非洲、东南亚等热带及其亚热带地区,与艾滋病、结核病构成了目前全球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最严重的三大公共卫生疾病。老挝疟疾流行十分严重,特别是南部地区疟疾负...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主要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目前主要流行在非洲、东南亚等热带及其亚热带地区,与艾滋病、结核病构成了目前全球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最严重的三大公共卫生疾病。老挝疟疾流行十分严重,特别是南部地区疟疾负担较为严重,直接影响老挝2030年消除疟疾目标的实现。近年来,老挝对疟疾疫情特点、媒介生态行为特征、疟原虫抗性监测及其防控措施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基本弄清了老挝疟疾流行特征,本文对老挝疟疾流行特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特征 老挝 综述
原文传递
2012-2017年云南省棘球蚴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奔福 吴方伟 +5 位作者 严信留 字金荣 彭佳 保雪莹 蔡璇 杨亚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582,共7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棘球蚴病流行状况,为制定棘球蚴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2-2017年按照《全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要求,2012-2015年调查德钦县、洱源县、维西县和香格里拉等4个县。2016-2017年调查宾川县、大关县、大姚县... 目的了解云南省棘球蚴病流行状况,为制定棘球蚴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2-2017年按照《全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要求,2012-2015年调查德钦县、洱源县、维西县和香格里拉等4个县。2016-2017年调查宾川县、大关县、大姚县、德钦县、洱源县、福贡县、贡山县、古城区、鹤庆县、会泽县、剑川县、兰坪县、隆阳区、泸水县、牟定县、石林县、腾冲市、维西县、香格里拉、宣威市、漾濞县、玉龙县、云龙县、昭阳区等24个县(市、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每个县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4个村。2012、2016和2017年对1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腹部B超检查,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对调查对象予以诊断,疑似病例辅助血清学检查。2013-2015年在调查点抽取1岁以上常住居民,每个县再随机抽取1所完全小学12岁以下的学生,ELISA检测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对血清学阳性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同时对调查者进行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每村随机抽取20个养犬户,每户仅采集1份犬粪样,ELISA检测犬粪棘球绦虫抗原。每个调查县随机抽取当地繁育、宰杀的羊(猪)100只或牛500头,采用内脏剖解法检查家畜棘球蚴感染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2015年共调查4个县192个村,2016-2017年共调查24个县576个村,合计768个村。2012、2016和2017年B超共调查105555人,检出棘球蚴病病例67例,总患病检出率为0.06%,均为细粒棘球蚴病。2012、2016和2017年的患病检出率分别为0.05%(4/7512)、0.05%(32/61110)、0.08%(31/36933),2013-2015年未发现病例。患病检出率>0.10%的县有鹤庆县(0.19%,7/3779)、石林县(0.17%,8/4799)、昭阳区(0.16%,4/2520)、大姚县(0.12%,4/3378)、洱源县(0.11%,11/9738)、云龙县(0.11%,5/4465)和剑川县(0.11%,5/4595)。男性和女性的患病检出率分别为0.05%(23/46179)和0.07%(44/59376)(P>0.05)。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检出,60~79岁年龄组患病检出率最高,为0.12%(26/21227),其次为≥80岁年龄组(0.08%,2/2414),患病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05)。农牧民患病检出率(0.08%,64/82978)高于其他职业人群(P<0.05)。文盲人群患病检出率(0.11%,26/22724)高于其他文化人群(P<0.05)。犬粪棘球绦虫抗原总阳性率为4.87%(965/19812),阳性率>5.00%以上的有隆阳区(8.41%,28/333)、香格里拉市(8.13%,263/3234)、泸水县(7.21%,22/305)、洱源县(7.15%,263/3677)、福贡县(6.54%,20/306)和牟定县(5.18%,16/309),各县之间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7年犬粪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24%(16/1293)、13.41%(483/3601)、5.10%(95/1862)、3.01%(72/2389)、1.56%(103/6588)和4.81%(196/4079)。家畜棘球蚴感染检出率为0.12%(32/27502),2015-2017年家畜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49%(2/134)、0.21%(8/3871)和0.10%(22/21125)。人群棘球蚴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2.39%(9974/19039),2012-2017年分别为47.72%(607/1272)、51.77%(789/1524)、61.00%(549/900)、77.20%(772/1000)、43.50%(5075/11668)和81.57%(2182/2675)。结论云南省棘球蚴病呈中低度流行,均为细粒棘球蚴病。牧民、年龄60岁以上、文化水平较低者患病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棘球蚴病 流行病学 调查与分析
原文传递
云南省藏东-川西生态区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奔福 吴方伟 +6 位作者 严信留 字金荣 彭佳 保雪莹 蔡璇 王正青 杨亚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8-722,共5页
为了解云南省藏东-川西生态区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于2015年根据《第三次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选取云南省藏东-川西生态区的香格里拉市、贡山县开展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 为了解云南省藏东-川西生态区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于2015年根据《第三次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选取云南省藏东-川西生态区的香格里拉市、贡山县开展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二检)检测肠道蠕虫卵。钩虫卵阳性粪样(一粪一检)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钩蚴培养,鉴别钩虫种类。采用碘液和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查原虫包囊和滋养体。3~6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显示,共调查香格里拉市和贡山县5个村1271人,发现肠道寄生虫感染458例,总感染率为36.0%。共检出肠道寄生虫12种,其中蠕虫5种,原虫7种。2种及以上混合感染的肠道寄生虫、蠕虫、原虫分别占15.9%(202/1271)、15.1%(192/1271)、0.2%(2/1271)。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31.9%(406/1271),其中鞭虫感染率最高,为23.1%(294/1271)。贡山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率50.0%(383/764)高于香格里拉市的4.5%(23/507)(P<0.05)。原虫总感染率为5.9%(75/1271),其中人芽囊原虫感染率最高(2.2%,28/1271)。香格里拉市原虫感染率为10.1%(51/507),高于贡山县的3.1%(24/764)(P<0.05)。土源性线虫感染主要以轻度为主,轻、中、重度感染构成比分别为78.7%(509/647)、19.3%(125/647)、2.0%(13/647)。男性和女性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36.3%(206/567)和35.8%(252/704)。0~9岁年龄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50.0%(95/190)。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50.0%(84/168)。高中、中专文化人群肠道寄生虫和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均为41.2%(14/34)。独龙族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为84.0%(225/268)。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民族间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云南省藏东-川西生态区香格里拉市、贡山县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对农民、学生、妇女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寄生虫病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藏东-川西生态区 人体重点寄生虫病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老挝南塔省芒新县蚊虫种类调查 被引量:9
13
作者 Somphath Sorchampa 郭晓芳 +1 位作者 王剑 周红宁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了解老挝南塔省芒新县蚊虫种类构成情况,为当地制定重要蚊虫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9-12月,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在畜圈采集成蚊,幼虫捕捞法采集树洞、竹筒和石穴的4龄幼虫,并通过形态鉴定蚊虫种类。结果共采集蚊类11... 目的了解老挝南塔省芒新县蚊虫种类构成情况,为当地制定重要蚊虫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9-12月,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在畜圈采集成蚊,幼虫捕捞法采集树洞、竹筒和石穴的4龄幼虫,并通过形态鉴定蚊虫种类。结果共采集蚊类11属44种21 781只,成蚊以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获成蚊总数的54.39%和39.28%;4龄蚊幼虫以黄色阿蚊和斑翅库蚊数量较多,分别占捕获蚊幼虫总数的43.42%和18.86%。结论老挝南塔省芒新县蚊种丰富,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当地成蚊优势种,提示当地卫生部门应加强流行性蚊虫传染病传播媒介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蚊灯法 优势蚊种 芒新县
原文传递
老挝波乔会晒县和敦蓬县居民区蚊虫种类调查 被引量:5
14
作者 Nong LEE 王剑 +2 位作者 徐艳春 周克梅 周红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调查老挝波乔省会晒县和敦蓬县居民区成蚊种类组成,为制定当地媒介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和电动捕蚊器法采集成蚊,采用形态学方法鉴定蚊虫种类。结果共捕获蚊虫3亚科7属38种13537只,乙型脑炎媒介三带喙库蚊和... 目的调查老挝波乔省会晒县和敦蓬县居民区成蚊种类组成,为制定当地媒介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和电动捕蚊器法采集成蚊,采用形态学方法鉴定蚊虫种类。结果共捕获蚊虫3亚科7属38种13537只,乙型脑炎媒介三带喙库蚊和棕头库蚊属于当地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75.57%(10230/13537)和13.61%(1843/13537);疟疾媒介中华按蚊和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分别占捕获总数的0.57%(77/13537)和0.94%(127/13537)。结论老挝波乔省会晒县和敦蓬县蚊虫种类丰富,乙型脑炎媒介三带喙库蚊、疟疾媒介中华按蚊和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广泛存在,提示当地存在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等重要虫媒传染病流行的风险,当地应加强对上述媒介蚊虫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种组成 诱蚊灯捕蚊 优势蚊种 老挝波乔
原文传递
老挝南部沙湾拿吉省农县居民区成蚊种类构成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Vilayvone Maniphousay 王剑 +1 位作者 邓艳 周红宁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调查老挝南部沙湾拿吉省农县居民区成蚊种类构成,为制定当地重要蚊媒传染病防控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和电动捕蚊器法在居民区采集成蚊,并采用形态学方法鉴定蚊虫种类。结果 2018年8-9月在沙湾拿吉省农... 目的调查老挝南部沙湾拿吉省农县居民区成蚊种类构成,为制定当地重要蚊媒传染病防控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和电动捕蚊器法在居民区采集成蚊,并采用形态学方法鉴定蚊虫种类。结果 2018年8-9月在沙湾拿吉省农县居民区共捕获成蚊3亚科11属44种9 415只,其中骚扰阿蚊和三带喙库蚊属于当地优势蚊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4.43%(4 183/9 415)和20.73%(1 952/9 415),重要疾病媒介微小按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仅占捕获总数的1.96%(184/9 415)、1.09%(103/9 415)和0.54%(51/9 415)。结论老挝南部沙湾拿吉省农县蚊虫种类丰富,且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三带喙库蚊、疟疾媒介微小按蚊、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均有分布,建议当地卫生部门加强重要蚊媒传染病媒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种构成 诱蚊灯法 优势蚊种 老挝沙湾拿吉省农县
原文传递
云南省北部地区6~12岁儿童棘球蚴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字金荣 杨亚明 +9 位作者 吴方伟 严信留 彭佳 蔡璇 王正青 李建雄 徐倩 史帅 段承丽 李奔福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9-942,947,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北部地区6~12岁儿童棘球蚴病血清抗体水平。方法按照《全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于2013-2017年对迪庆、大理等9个州(市)的德钦、香格里拉、维西、洱源等28个县(市、区)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87所小学,对6~12岁儿童... 目的了解云南省北部地区6~12岁儿童棘球蚴病血清抗体水平。方法按照《全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于2013-2017年对迪庆、大理等9个州(市)的德钦、香格里拉、维西、洱源等28个县(市、区)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87所小学,对6~12岁儿童采集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棘球蚴IgG抗体,组间血清抗体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检测6~12岁儿童13913人,血清抗体阳性236人,阳性率为1.7%。9个州(市)中以迪庆州阳性率最高,为2.22%(92/4134);曲靖市阳性率最低,为0.64%(4/625)。28个县(市、区)中以剑川县阳性率最高,为3.18%(8/251);贡山县阳性率最低,为0.28%(1/349)。不同地州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2,P<0.05)。男性儿童阳性率为2.01%(143/7109),女性儿童为1.37%(93/6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P<0.01)。按年龄分组,以12岁组阳性率最高,为2.43%(85/3491);6岁组最低,为0.68%(3/436)。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1,P>0.05)。按调查地区生产方式分组,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牧区2.41%(76/3149),半农半牧区1.93%(128/6629),农区0.77%(32/4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1,P<0.01)。半农半牧区男女儿童阳性率分别为2.43%和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P<0.01)。藏族、白族、傈僳族、纳西族、彝族、汉族6个民族儿童占总调查儿童人数的96.56%(13435/13913),且主要聚集在滇西北地区,其中以牧区藏族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为2.6%(51/1960);其次为半农半牧区的白族儿童,为2.11%(58/2749),傈僳族1.82%(53/2879),纳西族1.68%(12/713),彝族1.46%(25/1708)。不同民族儿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7,P<0.01)。结论云南省北部地区儿童棘球蚴病血清抗体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局部地区尚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当地儿童的健康教育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儿童感染包虫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血清抗体 调查 儿童 云南省
原文传递
云南省瑞丽市18例感染登革病毒妊娠期妇女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17
作者 贾文爽 李曼 +6 位作者 沈加员 杨忠平 毛家荣 尹小雄 刘永华 李杨思琪 周红宁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52-755,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瑞丽市感染登革病毒(DENV)妊娠期妇女临床特征,为当地制定有效的孕妇登革热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2018年瑞丽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18例感染DENV妊娠期妇女作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年龄范围选择18例感染DENV非妊... 目的了解云南省瑞丽市感染登革病毒(DENV)妊娠期妇女临床特征,为当地制定有效的孕妇登革热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2018年瑞丽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18例感染DENV妊娠期妇女作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年龄范围选择18例感染DENV非妊娠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对两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27.9±5.3)比(27.9±5.1)岁]、住院天数[(6.8±1.6)比(6.6±2.0)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32、0.495,P均>0.05),观察组中1例妊娠期妇女孕早期流产。两组发热均为18例(100.0%),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畏寒均为14例(77.8%),纳差均为15例(83.3%),恶心呕吐均为5例(27.8%),乏力分别为14(77.8%)、16例(88.9%);观察组皮疹1例(5.6%),对照组无皮疹患者。两组上述临床症状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第1天,观察组红细胞降低[61.1%(11/18)比5.6%(1/18)]、血红蛋白降低[50.0%(9/18)比16.7%(3/18)]、红细胞压积降低比例[61.1%(11/18)比16.7%(3/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入院第5天,观察组血红蛋白降低[33.3%(6/18)比5.6%(1/18)]、红细胞压积降低比例[33.3%(6/18)比5.6%(1/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感染DENV妊娠期妇女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均较明显,孕早期会出现流产的风险。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对感染DENV妊娠期妇女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妊娠期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登革热临床特征分析
18
作者 贾文爽 谢吕 +4 位作者 李曼 李杨思琪 杨忠平 周勇 周红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为当地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西双版纳传染病医院住院的登革热患者650例的个案及其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RNA,确定D... 目的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为当地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西双版纳传染病医院住院的登革热患者650例的个案及其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RNA,确定DENV血清型;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不同DENV血清型患者临床特征。结果650例登革热患者中,共检测出DENV-1、DENV-2、DENV-33种DENV血清型481例,其中279例DENV-1(58.0%),107例DENV-2(22.2%),95例DENV-3(19.8%);重症4例,占病例总数的0.8%(3例DENV-1、1例DENV-3),二次DENV感染者4例(1例DENV-1,2例DENV-2,1例DENV-3);以18~65岁为主要感染人群,发病高峰集中在8~10月;DENV患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白细胞、血小板减少,ALT/AST升高等,其中DENV-1型感染临床特征主要为腹泻、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眼结膜充血、皮肤潮红,白细胞、血小板圧积、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总蛋白降低较明显;DENV-2型感染以血红蛋白、CRP升高,胆囊壁毛糙增厚发生率较明显;DENV-3型感染尿酸碱值、甘油三酯升高发生率较明显。结论2019年西双版纳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登革热患者主要为成年人,且以DENV-1型为主,不同血清型临床症状有所差异,可供诊疗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血清型 临床症状 生化指标 边境地区
原文传递
3种甲状腺激素水平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新国 何光辉 +2 位作者 周红宁 黄民强 唐利彬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州三种甲状腺激素水平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为医疗卫生部门制定登革热诊疗方案和控制登革热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和2015年西双版纳州的三种甲状腺激素水平感染登革热住院病例进行病例的症状、体征和相关生化指...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州三种甲状腺激素水平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为医疗卫生部门制定登革热诊疗方案和控制登革热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和2015年西双版纳州的三种甲状腺激素水平感染登革热住院病例进行病例的症状、体征和相关生化指标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激素降低的登革热病例肌肉酸痛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但凝血功能异常、GGT升高、C4升高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甲状腺激素增多登革热病例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异常、心肌酶谱升高概率高于降低组,但白细胞减少概率低于后者。结论 2013年和2015年西双版纳州暴发登革疫情中甲状腺激素降低的登革热病例肾损伤发生率高,甲状腺激素升高登革热病例重症化倾向较甲状腺激素降低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甲状腺激素 临床特征 西双版纳州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州感染嗜肝病毒和结核杆菌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20
作者 崔新国 唐利彬 +2 位作者 周红宁 姜进勇 黄民强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州感染嗜肝病毒和结核杆菌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为医疗机构制定有效的合并感染其他疾病的登革热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和2015年西双版纳州感染嗜肝病毒和结核杆菌住院登革热病例进行病例症状、体征和相关生... 目的探讨西双版纳州感染嗜肝病毒和结核杆菌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为医疗机构制定有效的合并感染其他疾病的登革热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和2015年西双版纳州感染嗜肝病毒和结核杆菌住院登革热病例进行病例症状、体征和相关生化指标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嗜肝病毒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典型,尿常规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和高乳酸脱氢酶的发生率低;感染结核杆菌登革热病例休克、高红细胞比容、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重症化倾向较明显。结论感染结核杆菌登革热病例发生重症几率较感染嗜肝病毒登革热病例高,提示医疗机构对感染结核杆菌登革热病例应采取及时救治,防止重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嗜肝病毒 结核杆菌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