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自然保护协会及在中国的行动 被引量:1
1
作者 牛红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12,共2页
大自然保护协会于1951年创立于美国,位于美国10大非赢利机构前列。1998年起,协会在中国开始工作。过去10 a中,协会相继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等部委开展合作,开展了多项环境与生态保护项目,协会... 大自然保护协会于1951年创立于美国,位于美国10大非赢利机构前列。1998年起,协会在中国开始工作。过去10 a中,协会相继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等部委开展合作,开展了多项环境与生态保护项目,协会自在中国开展工作以来,重点就放在长江流域。介绍了大自然保护协会在世界以及在中国开展的工作和即将开展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论坛 健康长江 大自然保护协会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行动规划(CAP)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鹏华 周德群 +1 位作者 刘大昌 蒲正宇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6期95-99,共5页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保护地类别,但是很多保护区的保护成效不甚理想,系统、科学的保护方法对提高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至关重要。保护行动规划(Conservation Action Planning,CAP)广泛应用于自然保护区及其他类型保护地的资源管理,是一...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保护地类别,但是很多保护区的保护成效不甚理想,系统、科学的保护方法对提高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至关重要。保护行动规划(Conservation Action Planning,CAP)广泛应用于自然保护区及其他类型保护地的资源管理,是一个遵循项目管理过程的保护规划方法,有助于保护工作者聚焦于重点保护对象和关键威胁因子。从我国主要的保护规划方法应用着手,着重介绍了CAP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点等方面的内容,总结了CAP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及其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综述CAP的运用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行动规划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和运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行动规划(CAP) 自然保护区 中国 应用现状 运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杉木林生物量估算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3
作者 左舒翟 任引 +2 位作者 王效科 张小全 罗云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共12页
收集整理杉木林的生物量文献数据,探讨3个常用的生物量估算参数(生物量换算系数BCEF、生物量扩展系数BEF和根茎比R)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BCEF,BEF和R的平均值分别为0.616 Mg·m-3(n=245,SD=0.426)、1.489(n=334,SD=0.379)和0.247... 收集整理杉木林的生物量文献数据,探讨3个常用的生物量估算参数(生物量换算系数BCEF、生物量扩展系数BEF和根茎比R)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BCEF,BEF和R的平均值分别为0.616 Mg·m-3(n=245,SD=0.426)、1.489(n=334,SD=0.379)和0.247(n=268,SD=0.083);随着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立木蓄积量增加,BCEF,BEF和R值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P<0.001),但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它们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P<0.001);随着年均气温增加,BEF和R逐渐减小(P<0.05),但BCEF无明显的变化趋势;随着年均降水量增加,BEF逐渐减小,当降水量大于1 550 mm后,其又逐渐增加(P<0.001),而BCEF和R均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因此,在应用BEF和R估算较大环境梯度的森林生物量时,应综合考虑林分特征指标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尤其是B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生物量换算系数 生物量扩展系数 根茎比 年均气温 年均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林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9
4
作者 朱建华 侯振宏 张小全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8-83,共6页
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林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全球将持续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对我国林业发展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地位。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中国林业... 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林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全球将持续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对我国林业发展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地位。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中国林业相关的研究内容和重要结论,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我国林业的影响,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结合我国林业发展实际和相关政策规划,提出了未来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林业 影响 减缓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管理活动碳汇及其潜力 被引量:10
5
作者 侯振宏 张小全 肖文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5,共5页
利用总-净核算和净-净核算 2 种方式估算中国森林管理活动的碳汇量及其潜力。结果表明:基年为1990 年时,总 - 净核算方式下 2010,2020,2030,2040和2050年中国森林管理碳汇量分别为 58.7,57.8,58.4,62.7和 67.2 MtC·a-1,净-净核算... 利用总-净核算和净-净核算 2 种方式估算中国森林管理活动的碳汇量及其潜力。结果表明:基年为1990 年时,总 - 净核算方式下 2010,2020,2030,2040和2050年中国森林管理碳汇量分别为 58.7,57.8,58.4,62.7和 67.2 MtC·a-1,净-净核算方式下分别为 14. 9,17.5,20.1,26.0和31.7 MtC·a- 1;基年为 2000 年时,总-净核算方式下 2010,2020,2030,2040 和 2050 年中国森林管理碳汇量分别为 73.5,72.1,72.8,78.1 和 83.6 MtC·a- 1,净 -净核算方式下分别为 2.0,5.7,9.3,16.8 和 24.2 MtC·a- 1; 同一基年 2 种核算方式估算的森林管理碳汇量变化趋势相同,且总 - 净核算的碳汇量大于净 - 净核算的碳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管理 碳汇 计量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线——一个企图征服自然的假想
6
作者 郭乔羽 《科技中国》 2005年第5期38-40,共3页
面对中国地图,沿黑龙江省爱辉至云南省腾冲划出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地理分界线,这就是大致的“爱辉一一腾冲线”,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并提出,也称“胡焕庸线”。贯穿中国南北的“爱辉——腾冲线”,把... 面对中国地图,沿黑龙江省爱辉至云南省腾冲划出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地理分界线,这就是大致的“爱辉一一腾冲线”,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并提出,也称“胡焕庸线”。贯穿中国南北的“爱辉——腾冲线”,把中国分成了两个部分,西北面积为全国的57.1%,但人口仅占5.8‰东南半壁为全国面积的42.9%,人口则占到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西线 中国地图 黑龙江省 地理学家 分界线 腾冲 云南省 人口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 被引量:15
7
作者 任宝平 李明 +1 位作者 魏辅文 龙勇诚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111,104,共2页
关键词 滇金丝猴 猴科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濒危物种 灵长目 灵长类动物 IUCN 保护级别 高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估算参数 被引量:22
8
作者 罗云建 王效科 +3 位作者 张小全 朱建华 张治军 侯振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1,共6页
分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4个典型区域(关帝山、五台山中山区、五台山盆地区和塞罕坝)的生物量估算参数(生物量转扩因子、生物量扩展因子和根茎比)及其区域分异。结果表明:关帝山林区和五台山林区(中山区和盆地区)的生物量转扩因子平均值间... 分析华北落叶松人工林4个典型区域(关帝山、五台山中山区、五台山盆地区和塞罕坝)的生物量估算参数(生物量转扩因子、生物量扩展因子和根茎比)及其区域分异。结果表明:关帝山林区和五台山林区(中山区和盆地区)的生物量转扩因子平均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都大于塞罕坝林区(P<0.05);关帝山林区、五台山盆地区和塞罕坝林区的生物量扩展因子平均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都小于五台山中山区(P<0.05);生物量转扩因子和生物量扩展因子随林龄、平均胸径和蓄积量的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4个区域的根茎比平均值间无显著差异(P>0.05);根茎比随林龄和平均胸径的增加而增加(P<0.01),但与林分密度和蓄积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由于不同区域的生物量转扩因子和生物量扩展因子平均值间存在显著差异,故而建议按区域选择它们的值,并尽可能利用它们与林分测量指标的函数关系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估算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生物量转扩因子 生物量扩展因子 根茎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罗云建 王效科 +4 位作者 张小全 朱建华 侯振宏 张治军 褚金翔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6,共6页
生物量估算参数以比值的形式描述林分蓄积量、树干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间的相对生长关系。为降低区域森林生物量估算及其变化的不准确性,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人工林为例,利用89块样地的实测数... 生物量估算参数以比值的形式描述林分蓄积量、树干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间的相对生长关系。为降低区域森林生物量估算及其变化的不准确性,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人工林为例,利用89块样地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关帝山林区、五台山中山区、五台山盆地区和塞罕坝林区等4个典型区域地上生物量(MA)与蓄积量(V)、地上生物量(MA)与树干生物量(MS)以及地下生物量(MR)与地上生物量(MA)间的回归方程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区域MA与V方程间和MA与MS方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建议按区域构建MA与V以及MA与MS的方程;不同区域的MR与MA方程间无显著差异(p>0.05);整个区域的方程也有良好的回归效果(R2>0.90)。此外,利用V、MS、MA和MR间的函数关系将提高生物量估算的准确性,整体优于利用生物量估算参数和林分指标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估算模型 相对生长 区域差异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帝山林区退化灌木林转变为华北落叶松林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云建 张小全 +2 位作者 朱建华 张治军 车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354-8362,共9页
针对我国大量灌木林出现退化而宜林地又日益减少的现状,在适宜种植乔木的地区,将退化灌木林转变为乔木林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植被恢复方式。以关帝山林区退化灌木次生林转变而成的不同林龄(10、18、23、27年和35年)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 针对我国大量灌木林出现退化而宜林地又日益减少的现状,在适宜种植乔木的地区,将退化灌木林转变为乔木林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植被恢复方式。以关帝山林区退化灌木次生林转变而成的不同林龄(10、18、23、27年和35年)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林为研究对象,并以相邻的退化灌木次生林为对照,探究这种转变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组分的影响,将为我国开展造林/再造林、林业碳汇项目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与灌木林相比,造林初期的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10年生华北落叶松林的生态系统碳储量相对于灌木林显著下降了32.9%(P<0.05),但并非所有组分的下降都显著(P<0.05)。植被碳储量下降34.7%,其植被地上和地下碳储量分别下降5.4%和70.9%,但只有植被地下碳储量是显著减少的(P<0.05);凋落物碳储量下降42.8%,但并不显著(P=0.71);土壤有机碳储量(0—50 cm)显著下降32.6%(P<0.05),其不同土层(0—10、10—30 cm和30—50 cm)的碳储量也都出现显著减少(P<0.05)。林龄从10年到35年,华北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了1.6倍,植被及其组成(地上和地下)、凋落物、土壤有机碳及其不同土层(0—10、10—30 cm和30—50 cm)等的碳储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从而使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组分逐渐达到并全面超过灌木林。但是,不同组分要达到灌木林的碳储量水平,需要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土壤有机碳库>植被地下碳库>植被地上碳库,其中深层土壤有机碳>表层土壤有机碳(0—1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灌木林 华北落叶松林 碳储量 时间序列 关帝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件I缔约方森林管理参考水平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小全 罗永梅 +1 位作者 王龙柱 马剑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2-367,共6页
通过收集各附件I缔约方最新递交的森林管理参考水平报告和专家评审报告,对各缔约方采用的森林管理参考水平确定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确定森林管理参考水平的三个基本要素:森林管理核算面积、核算参数和采伐量。大部分缔约方采用了... 通过收集各附件I缔约方最新递交的森林管理参考水平报告和专家评审报告,对各缔约方采用的森林管理参考水平确定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确定森林管理参考水平的三个基本要素:森林管理核算面积、核算参数和采伐量。大部分缔约方采用了国别方法或欧盟共同方法,少数缔约方采用历史数据或其外推作为参考水平。由于采用的核算方法和参数基本上都是基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和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因此森林龄级结构和采伐量的预测成为影响森林管理参考水平的重要因素。各缔约方在确定其森林管理参考水平时,尽可能利用其森林特点,结合宏观经济预测,采取尽可能降低参考水平的策略,以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最大限度地利用森林管理碳吸收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件I缔约方 森林管理 参考水平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木年轮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柴正礼 姚孟春 +3 位作者 张小全 朱建华 侯振宏 王晓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961,共3页
叙述了树木年轮在分析气候要素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概况,探讨树木年轮宽度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并就树木年代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前景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气候变化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长类动物食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学友 杨士剑 杨洋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5期23-27,共5页
国内外常见的灵长类动物食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察法、粪便分析法、室内笼养饲喂法、胃内容物分析法和毛发中同位素含量测定法等。实地观察法虽然较为可靠,但在林栖胆怯的灵长类动物中难以开展;粪便显微分析法能精确地确定动物所摄... 国内外常见的灵长类动物食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察法、粪便分析法、室内笼养饲喂法、胃内容物分析法和毛发中同位素含量测定法等。实地观察法虽然较为可靠,但在林栖胆怯的灵长类动物中难以开展;粪便显微分析法能精确地确定动物所摄入的食物种类,但在显微定量方面必须进行合理的修正才能使实验数据更为精准地反映动物的食性;室内笼养饲喂法可为粪便分析法提供修正参数;胃内容物分析法要以杀死动物作为代价,在目前灵长类动物食性研究中几乎不可行。文章对上述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权衡,总结出应用于灵长类动物食性分析较为可靠的方法,即粪便分析法与室内笼养饲喂法相结合的分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类动物 食性研究 方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LUCF在《京都议定书》履约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小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5期369-377,共9页
根据主要附件I缔约方2011年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递交的1990—2009年国家温室气体(GHG)排放清单数据,包括报告的《京都议定书》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活动数据,对其LULUCF GHG源/汇趋势、《京都议定书》缔约方LU... 根据主要附件I缔约方2011年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递交的1990—2009年国家温室气体(GHG)排放清单数据,包括报告的《京都议定书》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活动数据,对其LULUCF GHG源/汇趋势、《京都议定书》缔约方LULUCF相关活动在履约中的作用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对缔约方会议确定的森林管理活动汇清除的限额进行评估。分析表明,1990—2009年,附件I缔约方LULUCF总体表现为净GHG汇清除,且总体上呈波浪式增加趋势,20年增加了65.9%,但年际波动较大。1990年LULUCF汇清除相当于GHG排放总量的7.41%,2009年上升到13.68%。《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最初两年(2008—2009年),各缔约方每年可从合格的LULUCF活动中获得2.38亿t CO2当量的汇清除,相当于这些缔约方基准年源排放的1.91%,可抵消其减限排额的45%。汇清除主要来自森林管理活动,而其他活动的汇清除所占份额很小。LULUCF活动使《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为一些缔约方过多地使用森林管理活动的汇清除来完成其减限排指标提供了机会,特别是俄罗斯、日本和意大利等国。这为目前正在谈判的第二承诺期LULUCF规则,特别是如何利用森林管理汇清除的规则敲响警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LUCF 温室气体源/汇 《京都议定书》 履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低效林改造碳汇潜力情景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小全 马剑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4-209,共6页
对黔东南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的低效林改造规划的案例分析表明,相对于维持现状的基线情景,低效林改造的碳汇效益的有无或大小取决于现有基线林分状况、低改措施以及林分的经营目的。如果以培育长周期大径材为目标,即项目期内无主伐,则将... 对黔东南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的低效林改造规划的案例分析表明,相对于维持现状的基线情景,低效林改造的碳汇效益的有无或大小取决于现有基线林分状况、低改措施以及林分的经营目的。如果以培育长周期大径材为目标,即项目期内无主伐,则将有明显的碳汇效益;但是,如果以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或速生丰产林为经营目标,即项目期内发生一次或多次主伐,则碳汇效益十分有限,甚至相对基线情景,生物量中的长期碳储量将减少;择伐可大大提高低效林改造的碳汇效益。因此,要使低效林改造产生较大的净碳汇效益,甚至纳入碳交易,应尽可能避免短轮伐期;如果必须要主伐,也应尽可能采用择伐方式,以提高碳储量的长期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林改造 碳汇潜力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森林管理基准线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小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6期428-434,共7页
基于各附件I缔约方2011年提交的年度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森林管理活动的温室气体源/汇数据,以及森林管理活动的基准线数据,分析了森林管理活动在第一承诺期履约中的贡献,以及按各方提交的基准线,预计森林管... 基于各附件I缔约方2011年提交的年度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森林管理活动的温室气体源/汇数据,以及森林管理活动的基准线数据,分析了森林管理活动在第一承诺期履约中的贡献,以及按各方提交的基准线,预计森林管理活动在未来承诺期履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最初两年(2008—2009年),附件I缔约方可从合格的森林管理活动中获得年均2.46亿t CO2当量(CO2-eq)的信用额,相当于相应缔约方基准年(1990年)源排放的2.3%,对减限排目标的贡献率达53%,不合理的规则使一些缔约方在履约中可过度地利用森林管理的汇清除。各附件I缔约方提交的2013—2020年森林管理活动的基准线(约2.52亿t CO2-eq/a的净汇清除)远低于目前和过去的水平,使其可从中获得的用于抵消减排目标的信用额约为第一承诺期的4倍,对未来承诺期履约的贡献率将更大,一些缔约方提交的减排目标中的大部分可通过森林管理活动的信用额来抵消。因此,本文建议在未来的谈判中,要严格控制可用的森林管理活动的信用额,避免森林管理活动被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源/汇 《京都议定书》 第二承诺期 森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补偿:呼唤统一的发展规划
17
作者 洪尚群 白玮 +1 位作者 吴晓青 牛红卫 《中国国情国力》 CSSCI 2007年第12期21-23,共3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中提到,“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这标志着我国生态补偿工作已经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同时,也对生态补偿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目...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中提到,“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这标志着我国生态补偿工作已经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同时,也对生态补偿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正处于从理论研究向试点实践过渡阶段,许多实际问题有待在推进中解决。由于目前生态补偿的标准很难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规划 财税制度 体制改革 科学发展 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生态储蓄和生态储备机制缓解生态危机
18
作者 洪尚群 戴云 牛红卫 《中国发展观察》 2007年第10期34-34,共1页
7月16日,长春新立城水库蓝藻暴发。而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关于蓝藻的新闻就没有停歇:5月29日,无锡太湖蓝藻全面暴发;6月11日,安徽巢湖蓝藻暴发;6月24日,云南滇池蓝藻暴发;7月11日,20年未曾出现大规模蓝藻污染的武汉东湖也陷入... 7月16日,长春新立城水库蓝藻暴发。而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关于蓝藻的新闻就没有停歇:5月29日,无锡太湖蓝藻全面暴发;6月11日,安徽巢湖蓝藻暴发;6月24日,云南滇池蓝藻暴发;7月11日,20年未曾出现大规模蓝藻污染的武汉东湖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局;随后,苏州、南京等地相继传出蓝藻暴发或者可能暴发的消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储备机制 储蓄 蓝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体系建设要一体化
19
作者 龙勇诚 王月 李纯 《绿叶》 2012年第4期25-28,共4页
一个国家的自然保护事业关乎其生态安全之根本。生态安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与国防安全旗鼓相当。正如国防安全需要实行统一建制和管理,生态安全也需要统一部署、规划、管理和监管。我们国家需要依法开展保护工作.把所有... 一个国家的自然保护事业关乎其生态安全之根本。生态安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与国防安全旗鼓相当。正如国防安全需要实行统一建制和管理,生态安全也需要统一部署、规划、管理和监管。我们国家需要依法开展保护工作.把所有保护区域纳入同一法律体系中.使之有统一的资金支持机制和建设管理标准,从而系统地构筑全国生态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保护体系 一体化 生态安全 建设管理 资金支持机制 国防安全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嫁接与转换的艺术
20
作者 王苏昆 马若宇 宋坚 《昆明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主要是以切身的设计实践为论述基础 ,探讨这种嫁接活动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力求把民族性与国际性、“土特产”与“洋包装”、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 ,尝试以较大范围的区域特色代替某种单一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 嫁接 转换 区域特色 艺术 民族文化 民族性 国际性 民间工艺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