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噁英检测实验室
1
作者 倪余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4,共1页
二噁英(PCDD/F)和多氯联苯(PCB)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规定的重点监测污染物。二噁英和多氯联苯属于“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化合物,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一级致癌物。二噁英来源多种多样、分... 二噁英(PCDD/F)和多氯联苯(PCB)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规定的重点监测污染物。二噁英和多氯联苯属于“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化合物,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一级致癌物。二噁英来源多种多样、分布极广,国际公认的已查明的主要污染来源有:垃圾焚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二噁英检测实验室 多氯联苯 二噁英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国家认可 国家计量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诚聘高层次人才
2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6-636,共1页
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ali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Clean Energy,DNL)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战略层面支撑和引领能源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 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ali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Clean Energy,DNL)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战略层面支撑和引领能源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凝练重大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国家实验室 洁净能源 高层次人才 能源发展战略 CLEAN 相关学科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诚聘高层次人才
3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0-420,共1页
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ali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Clean Energy,DNL)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战略层面支撑和引领能源相关行业的技术进... 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ali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Clean Energy,DNL)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战略层面支撑和引领能源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实施国家级能源科技重大项目,攻克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突破可再生能源创新技术,为国家重大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为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为能源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汇聚、培养一批国际知名的领军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洁净能源 高层次人才 国家实验室 人才培养基地 能源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能源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诚聘高层次人才
4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4-524,共1页
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ali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Clean Energy,DNL)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战略层面支撑和引领能源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 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ali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Clean Energy,DNL)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战略层面支撑和引领能源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实施国家级能源科技重大项目,攻克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突破可再生能源创新技术,为国家重大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为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国家实验室 洁净能源 高层次人才 能源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能源发展战略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所初期的回顾
5
作者 陈庆道 郭永海 《科研管理》 1984年第4期40-43,共4页
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三十五年光辉而曲折的道路。作为和新中国一起诞生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也同样经历了不平凡的岁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过去是照耀未来的一面镜子。今天,历史又翻开了划时代的光辉灿烂的一页。... 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三十五年光辉而曲折的道路。作为和新中国一起诞生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也同样经历了不平凡的岁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过去是照耀未来的一面镜子。今天,历史又翻开了划时代的光辉灿烂的一页。走过坎坷道路后,再来回顾建所初期那段难忘的历史,经过比较和思索,也许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如何走我国自己科技发展道路的启迪。一、回到祖国的怀抱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是“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中央试验所”,始建于1908年。它主要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东北的矿产和农产品,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东北资源的参谋部,科技人员全部是日本人。曾发表过研究报告1028篇,获得256项专利(1945年苏军进驻大连时,这个所的大部分专利资料被运往苏联)。这个所的研究成果经过推广应用,在东北建起了20余座工厂,其中包括:大连油脂厂、大石桥菱镁矿、大连耐火材料厂、抚顺页岩油厂、抚顺铝厂、锦州人造石油厂、哈尔滨硬化碳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员 中央试验所 科技发展道路 部分专利 研究报告 研究成果 研究工作 科研管理 研究人员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出高性能新构型钯复合膜并将其应用于氨分解膜反应器
6
作者 李慧 柳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0-170,共1页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慧研究员和陈萍研究员、柳林副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发了高性能指型和空隙结构不锈钢钯复合膜,满足燃料电池氢源快速启动的要求;并将其用于氨分解膜反应器中,在673 K下实现氨分解接近完全转化,该膜反应器制氢系统具备...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慧研究员和陈萍研究员、柳林副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发了高性能指型和空隙结构不锈钢钯复合膜,满足燃料电池氢源快速启动的要求;并将其用于氨分解膜反应器中,在673 K下实现氨分解接近完全转化,该膜反应器制氢系统具备一定的车载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反应器 氨分解 空隙结构 钯复合膜 燃料电池 车载应用 团队合作 快速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意创新 成效显著 不断进取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7
作者 杨柏龄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关键词 科研活动 化学物理研究所 结构调整 大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
作者 邓麦村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0年第1期52-55,共4页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19日,是一个以应用研究为主、兼备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建所之初,原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以后,曾更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19日,是一个以应用研究为主、兼备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建所之初,原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以后,曾更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60年代初改称现名.曾先后担任本所所长的有屈伯川、董晨、张大煜、顾以健、楼南泉和现任所长张存浩等教育家和科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化学物理所 催化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专题营:能源点亮未来
9
作者 梁潇 《中国科技教育》 2022年第8期60-61,共2页
2021年7月13-15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能源专题营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此次活动的主题为“能源点亮未来”。活动为期3天,设置“科学家面对面:开启能源之旅”科普报告、“追能逐源:集智探秘”实验室沉浸体验、“说能论源... 2021年7月13-15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能源专题营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此次活动的主题为“能源点亮未来”。活动为期3天,设置“科学家面对面:开启能源之旅”科普报告、“追能逐源:集智探秘”实验室沉浸体验、“说能论源:思维碰撞”结题答辩等环节,既有科学家面对面讲述能源的现状与未来,又有“接地气”的趣味科普讲解,还开放十大主题实验室,邀请营员进行为期2天的沉浸式实验,让来自5所高中的60余名师生全方位了解当下能源利用现状、实验室操作流程等,零距离感受科研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报告 思维碰撞 沉浸式 沉浸体验 零距离 接地气 全方位了解 能源利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十五载春华秋实:科技报国 矢志不渝——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展纪实
10
作者 刘中民 金玉奇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5-1764,共10页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所75年以来,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产出诸多重要科技成果,涌现一批爱国科技人才。文章以75年历史为轴,梳理该研究所紧随国家需要的科研历程,透视成果背后的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举措,以及润物无声的文化内核...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所75年以来,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产出诸多重要科技成果,涌现一批爱国科技人才。文章以75年历史为轴,梳理该研究所紧随国家需要的科研历程,透视成果背后的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举措,以及润物无声的文化内核,为国家科研机构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研机构 任务带学科 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化学反应动力学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11
作者 戴东旭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58-1358,共1页
一切化学反应的本质都是原子或分子按照量子力学的规律相互结合或分离的过程.化学反应动力学就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层次上,用量子力学的语言研究化学反应的细致过程和物理机制的学科,又称为分子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是化学的基础... 一切化学反应的本质都是原子或分子按照量子力学的规律相互结合或分离的过程.化学反应动力学就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层次上,用量子力学的语言研究化学反应的细致过程和物理机制的学科,又称为分子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是化学的基础学科,它搭起了物理学基本规律和复杂化学过程之间的桥梁,对任何化学过程刨根问底地追问“为什么”的问题最终都将归结到化学反应动力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分子反应动力学 创新 量子力学 化学过程 物理机制 基础学科
原文传递
突破锂硫化学储能电池关键技术满足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市场需求——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剑团队
12
作者 高静 刘颖佳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6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前,二次电池的比能量已经成为制约电动车技术和先进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的瓶颈之一。商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小于200Wh/kg,受正极材料比容量的限制,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空间有限,很难满足电动汽车等技术对长续航电池... 目前,二次电池的比能量已经成为制约电动车技术和先进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的瓶颈之一。商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小于200Wh/kg,受正极材料比容量的限制,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空间有限,很难满足电动汽车等技术对长续航电池的需求。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高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 动力电池 市场需求 技术 储能电池 产品发展
原文传递
科研院所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机制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耿笑颖 卢振举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54-156,共3页
探讨信息时代科研院所图书馆所面临的信息环境、用户行为、用户需求的变化情况及由此带来的信息服务机制——学科馆员服务机制。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为视角,分析学科馆员服务机制在研究所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探讨信息时代科研院所图书馆所面临的信息环境、用户行为、用户需求的变化情况及由此带来的信息服务机制——学科馆员服务机制。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为视角,分析学科馆员服务机制在研究所科研工作中的作用,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研究所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工作,更好地为研究所科研工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院所图书馆 信息时代 学科馆员 服务机制 学科化服务
原文传递
中国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工作跃上新台阶——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知识产权工作成效卓著
14
作者 石瑛 袁秀忠 +1 位作者 梅晓丹 包信和 《中国科技成果》 2004年第10期45-49,共5页
科研机构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其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及实践与科研人员的技术创新积极性息息相关。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及其实践为案例,对此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敬请关注。
关键词 科研机构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管理政策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工作
原文传递
构建新形势下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政工作体系——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铎 熊博晖 《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2022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与高校相比,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需要进一步积累,需要更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与工作途径。新形势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充分总结与分析,探索构建符合新形势下... 与高校相比,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需要进一步积累,需要更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与工作途径。新形势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充分总结与分析,探索构建符合新形势下研究生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工作 科研院所 研究生
原文传递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解析神经-免疫细胞互作网络
16
作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22期10-10,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单细胞分析研究组研究员陆瑶团队利用单细胞多种类分泌因子检测技术,实现了对神经-免疫细胞互作网络的解析.相关研究成果以"Mapping secretome-medi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paired neuron-macr...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单细胞分析研究组研究员陆瑶团队利用单细胞多种类分泌因子检测技术,实现了对神经-免疫细胞互作网络的解析.相关研究成果以"Mapping secretome-medi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paired neuron-macrophage single-cells"为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 单细胞分析 神经
原文传递
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一核四翼”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17
作者 彭亚晶 王紫妍 +2 位作者 王圣男 李立 刘建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2期097-101,共5页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中频频出现的热词,也是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根本任务。本文结合立德树人,在传统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致力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为解决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责任担当意识薄弱等问题,从教学模式、导师团队建设、...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中频频出现的热词,也是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根本任务。本文结合立德树人,在传统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致力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为解决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责任担当意识薄弱等问题,从教学模式、导师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出发,构建贯穿思政教育于全过程的“一核四翼”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路径,并分别论述了一核四翼”各个环节的内容及实施措施,通过实际应用,证实了构建的“一核四翼”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策略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并且将在未来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创新能力 一核四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暴露组-脂质组关联研究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血清中外源性化学物质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倩倩 由蕾 +4 位作者 管朋维 方成男 秦望舒 刘心昱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当前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高达25%,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环境暴露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污染是其不可小觑的健康...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当前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高达25%,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环境暴露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污染是其不可小觑的健康风险因素。为了探究环境暴露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风险及暴露效应,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的靶向暴露组学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HRMS)的非靶向脂质组学技术分别分析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外源性化学物质的暴露特征和内源性脂质代谢物的扰动,结合暴露组-脂质组关联分析,在脂代谢水平上探究环境暴露引起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风险及暴露效应。研究发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体内外源性化学物质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其中氟虫腈砜(fipronil sulphone)、马拉硫磷二羧酸(malathion dicarboxylic acid)和邻苯二甲酸单环己酯(monocyclohexyl phthalate)与单纯性脂肪肝风险呈正相关,氟虫腈砜(fipronil sulphone)、安赛蜜(acesulfame potassium)、全氟辛酸(PFOA)、全氟壬酸(PFNA)、全氟十一酸(PFUnDA)和4-羟基二苯甲酮(4-hydroxybenzophenone)以及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DBPOB)与合并代谢性疾病的脂肪肝风险呈正相关。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合并代谢性疾病的脂肪肝患者的脂代谢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神经酰胺(Cer)、甘油三酯(TG)和甘油二酯(DG)显著升高,这些DG和TG的酰基碳数分别为32~40和35~60,且两者均表现为多不饱和的脂质分子的变化为主。大多数的脂质效应标志物与外源性化学物质残留呈正相关,并与疾病风险增加有关。本研究可以为环境化学物质暴露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关联与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暴露组学 脂质组学 组学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EM/LEEM技术在两维原子晶体表面物理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宁艳晓 傅强 包信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1-182,共12页
光发射电子显微镜(PEEM)/低能电子显微镜(LEEM)技术能够原位实时对表面结构、表面电子态和表面化学进行动态成像研究,在催化、能源、纳米、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这两种技术的新进展,以及该技术在两维原子晶体的表面... 光发射电子显微镜(PEEM)/低能电子显微镜(LEEM)技术能够原位实时对表面结构、表面电子态和表面化学进行动态成像研究,在催化、能源、纳米、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这两种技术的新进展,以及该技术在两维原子晶体的表面物理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原位研究两维原子晶体(石墨烯、氮化硼等)的生长、异质结构的形成、两维原子晶体表面下的插层反应和限域催化反应;将表面原位成像、微区低能电子衍射(μ-LEED)、图像亮度随电子束能量变化(I-V)曲线研究与其它表面表征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理解两维层状材料表面以及层状材料与衬底界面上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发射电子显微镜 低能电子显微镜 二维原子晶体 石墨烯 界面反应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链合成氨研究进展与展望
20
作者 王润泽 冯圣 +3 位作者 王雅维 高文波 郭建平 陈萍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8,共16页
氨主要被用作生产氮肥的原料,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能源载体。目前工业合成氨主要采用Haber-Bosch工艺,该过程严重依赖化石能源,是高能耗、高碳排放过程,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开发温和条件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 氨主要被用作生产氮肥的原料,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能源载体。目前工业合成氨主要采用Haber-Bosch工艺,该过程严重依赖化石能源,是高能耗、高碳排放过程,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开发温和条件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绿色合成氨过程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社会价值。化学链合成氨过程是将合成氨反应解耦为两步或多步反应,具有规避催化中普遍存在的Scaling relations关系、避免氮气和氢气竞争吸附、可常压操作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合成氨技术。此外,该过程适合于分布式、小型化的生产模式,便于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过程相耦合。因此,近年来化学链合成氨受到广泛关注。本综述首先简述了化学链过程的定义及其在化石能源转化领域的研究概况,随后重点介绍化学链合成氨的发展历史、载氮体分类及近期研究进展,最后对载氮体材料的设计思路及化学链合成氨过程的前景进行展望。根据载氮体不同,分别介绍了二元金属氮化物、多元金属氮化物、亚氨基化物及氮氧化物等载氮体材料在分别以N_(2)-H_(2)和N_(2)-H_(2)O为原料的化学链合成氨过程中材料种类、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合成氨速率等方面研究成果。此外,由于近期外场驱动合成氨取得了较好进展,根据外场驱动力不同,分别介绍了以电、光、等离子体、微波等为外加能量形式的化学链合成氨过程。并从热力学及动力学两方面分别介绍了载氮体材料的改进策略。最后,对化学链合成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外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 合成氨 载氮体 金属亚氨基化合物 金属氮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