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癜风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液铜锌含量测定 被引量:15
1
作者 涂彩霞 林熙然 殷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0-21,65,共2页
本文用感应藕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27例白癜风患者和36例健康人血清中铜锌两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其中24例白癜风患者无病变部位和白斑部位的皮肤吸力水疱疱液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血清中铜锌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本文用感应藕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27例白癜风患者和36例健康人血清中铜锌两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其中24例白癜风患者无病变部位和白斑部位的皮肤吸力水疱疱液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白癜风患者血清中铜锌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病人白斑部位组织液铜含量明显低于无病变部位,提示白癜风发病与铜锌两种微量元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鳞片不全角化表皮的凝集素标记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令 高明阳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用五种凝集素分别标记新生鼠尾的正角化走皮和成鼠鳞片的不全角化表皮。发现LCA、SBA、DB人三种凝集素在二者的结合形式上存在差异。这表明,角化不全时,表皮角朊细胞膜结合糖成分发生变化。为探讨角化不全的发生机理提供了线索。
关键词 表皮 凝集素 角化不全
原文传递
三种条件致病性真菌组织型凝集素结合形式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李冠勇 郭伟 林熙然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用生物素标记凝集素—卵白素过氧化酶法研究了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新生隐球菌在实验性小鼠感染病变中组织型的14种凝集素结合形式,并与其室温下培养的菌细胞结合形式比较。结果白念珠菌培养细胞与刀豆凝集素(ConA),扁豆凝集素(LCA),... 用生物素标记凝集素—卵白素过氧化酶法研究了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新生隐球菌在实验性小鼠感染病变中组织型的14种凝集素结合形式,并与其室温下培养的菌细胞结合形式比较。结果白念珠菌培养细胞与刀豆凝集素(ConA),扁豆凝集素(LCA),及豌豆凝集素(PSA)反应阳性,其他11种凝集素阴性。组织型茵细胞除与琥珀酸麦胚凝集素(SWGA)反应阳性外,其他结合形式同培养菌细胞,提示培养菌细胞转为组织型细胞壁糖分发生变化。热带念珠菌结合形式同白念珠茵,说明同属真菌细胞壁糖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新生隐球菌与14种凝集素均不结合,与念珠菌结合形式不同,提示利用凝集素鉴定组织内病原真菌的可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真菌 病原菌
原文传递
MBC与5-FC抗某些致病性着色真菌实验研究
4
作者 白玫 张永圣 张文娟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55-57,共3页
本文报告MBC、5-FC及两者并用抗某些致病性着色真菌试管内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MBC对常见的病原性着色真菌5种13株均具较强的抗菌作用,MIC值为3.13~0.10μg/ml,其作用明显大于5-FC。MBC与5-FC并用对裴氏着色真菌有明显协同作用,两者并... 本文报告MBC、5-FC及两者并用抗某些致病性着色真菌试管内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MBC对常见的病原性着色真菌5种13株均具较强的抗菌作用,MIC值为3.13~0.10μg/ml,其作用明显大于5-FC。MBC与5-FC并用对裴氏着色真菌有明显协同作用,两者并用时MIC值均有明显下降,FIC指数<0.5,同位幅射图亦显示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BC 5-FC 着色真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