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评价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及节段性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魏虹 付婷婷 +6 位作者 陈娜 孙巧冰 孙思瑶 高睿媛 孙颖慧 商志娟 丛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3-929,共7页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LS2D-STI)评价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及节段性特点,探讨该技术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心脏毒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6例乳腺癌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于化疗前(T0)及开始化疗后3个月(T3)...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LS2D-STI)评价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及节段性特点,探讨该技术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心脏毒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6例乳腺癌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于化疗前(T0)及开始化疗后3个月(T3)、6个月(T6)、12个月(T12)行常规和LS2D-STI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EchoPAC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各层心肌(包括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心肌)的纵向应变(LS)。结果:在各个随访时间节点,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基线均轻度稳定下降(P均<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50%)。与T0相比,T3时心内膜下、中层心肌LS及T12时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心肌LS均明显下降(P均<0.05);其中心内膜下心肌LS较基线的下降幅度(ΔLS)最大,但与其他两层心肌ΔL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各节段各层心肌应变分析显示,心尖段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最显著。结论:LS2D-STI可定量分析左心室整体和节段收缩功能,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更灵敏。化疗药物对左心室心尖段心内膜下心肌功能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纵向应变 心脏毒性 乳腺癌 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胸骨右缘切面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博 丛涛 +3 位作者 潘晓芳 何学志 庄熙晶 高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1970-1972,共3页
目的: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获取胸骨右缘升主动脉长短轴切面观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升主动脉结构,探讨对该类患者进行检查时该切面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CTA或手术证实为A型主动脉夹层的连续性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除常规通过... 目的: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获取胸骨右缘升主动脉长短轴切面观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升主动脉结构,探讨对该类患者进行检查时该切面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CTA或手术证实为A型主动脉夹层的连续性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除常规通过胸骨左缘切面观察升主动脉结构外,均做胸骨右缘切面以进一步观察升主动脉结构,包括最大内径,有无撕脱内膜及内膜活动情况,同时应用常规胸骨左缘切面和胸骨右缘切面对A型主动脉夹层能够清晰显示出的病例比例加以比较。结果:胸骨左缘切面能够清晰显示升主动脉结构9例,占比例29%。胸骨右缘切面能够清晰显示升主动脉结构20例,比例65%。将两种切面结合能够清晰显示升主动脉结构的比例升高到74%。胸骨右缘肋间切面测得的升主动脉最大径线数值与CTA结果的一致性更好。结论:胸骨右缘肋间切面对A型主动脉夹层显示的清晰度更好,有助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超声心动图 胸骨右缘切面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