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安晓红 李敏 关金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0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80例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个性化口腔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个性化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80例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个性化口腔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术后并发症、满意度、愈合率等情况。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为15%,显著少于参照组4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满意率上,研究组为95%,显著高于参照组7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愈合率上,研究组为92.5%,显著高于参照组7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性化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治疗中以有效的提升术后愈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口腔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1例
2
作者 叶峥 隋馥勇 +1 位作者 徐冰宁 张福胤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5-347,共3页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basal cell nevus syndrome,BCNS)是一种极其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在口腔颌面部最常表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同时在不同时期会出各类相关疾病。本文报告1例BCNS,并结合相关文献进...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basal cell nevus syndrome,BCNS)是一种极其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在口腔颌面部最常表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同时在不同时期会出各类相关疾病。本文报告1例BCNS,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牙源性角化囊肿 颅内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手术78例护理探讨
3
作者 安晓红 李敏 关金凤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4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手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月在本院78例口腔肿瘤手术以后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手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月在本院78例口腔肿瘤手术以后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给予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可以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同时美观性良好,以及并发症相对较低等相关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 口腔下颌骨缺损手术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mogram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志敏 马国武 孙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局部晚期OSCC的治疗仍是挑战。本研究构建并验证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OSCC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方法:将269例OSCC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分为训练队列与验...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局部晚期OSCC的治疗仍是挑战。本研究构建并验证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OSCC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方法:将269例OSCC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分为训练队列与验证队列。用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可预测患者总生存期(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SS)的列线图模型。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该模型,并在验证队列中验证。结果:年龄、Kaplan-Feinstein(KFI)指数、pT、阳性淋巴结数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OS和CSS显著相关。基于这些因素,构建预测OS和CSS的列线图在训练队列中的C-index分别为0.712和0.709。校准曲线在实际值和预测值间吻合。DCA表明列线图有临床实用性。结果在验证队列中得到证实。结论:该模型可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OSCC患者3年和5年的OS和C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NOMOGRAM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意金黄散联合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王晓润 张洋 刘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4期59-62,共4页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联合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联合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外科消毒换药的传统方法处理患处,治疗组在局部传统外科换药的基础上,应用如意金黄散联合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涂抹患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创面持续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和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优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创面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如意金黄散联合亲水性纤维银敷料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效果明显,比传统疗法效果更好,疼痛缓解时间和治疗时间都明显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意金黄散 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 慢性难愈性创面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肾上腺素对大鼠成骨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立赤 王雪红 +3 位作者 董会 汪义菲 张福胤 向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3-1117,I0011,共6页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对放射损伤大鼠成骨细胞的细胞形态以及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苯肾上腺素对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苯肾上腺素组、单纯照射...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对放射损伤大鼠成骨细胞的细胞形态以及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苯肾上腺素对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苯肾上腺素组、单纯照射组和苯肾上腺素+照射组。苯肾上腺素组在照射前0.5h以100mmol·L-1苯肾上腺素孵育成骨细胞,照射组给予成骨细胞8Gy X射线照射。照射后8、16、32和64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分别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应用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Nampt mRNA表达水平。结果:倒置显微镜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苯肾上腺素组成骨细胞形态、数量未见明显改变;单纯照射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皱缩,尤以8h明显,细胞数量在8、16、32和64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0.82、0.37、0.24和0.21倍;苯肾上腺素+照射组在照射8和16h后细胞皱缩,32h后其形态恢复,在8、16、32和64h后其数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0.91、0.83、0.72和0.75倍,是单纯照射组的1.09、2.24、3.00和3.60倍。RT-PCR法检测,在照射8、16、32和64h后,单纯照射组、苯肾上腺素+照射组Nampt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1),苯肾上腺素+照射组较单纯照射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苯肾上腺素可减轻电离辐射导致的大鼠成骨细胞萎缩,并上调Nampt mRNA表达水平,其对成骨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Nampt 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电离辐射 苯肾上腺素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深度与口底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周传清 张千骥 +2 位作者 张福胤 孙波 隋馥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究浸润深度(DOI)与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并确定DOI预测早期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止值。方法:收集30例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颈淋巴转移情况,并调阅患者病理玻片,测量肿瘤原发灶DOI,对... 目的:探究浸润深度(DOI)与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并确定DOI预测早期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止值。方法:收集30例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颈淋巴转移情况,并调阅患者病理玻片,测量肿瘤原发灶DOI,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OI≤5mm组转移率为14.3%,5mm<DOI≤10mm组转移率为50.0%,DOI>10mm组转移率为87.5%,经Fisher精确检验,P=0.002(<0.05),通过ROC曲线统计分析,确定DOI预测早期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止值为5.5mm。结论:DOI和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DOI预测早期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止值为5.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鳞状细胞癌 浸润深度 颈淋巴转移 最佳截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重建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和预防现状
8
作者 周传清 张福胤 隋馥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4-56,68,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PE是VTE最严重的不良事件,急性PE的总死亡率约为10%~30%,是心血管性死亡的第...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PE是VTE最严重的不良事件,急性PE的总死亡率约为10%~30%,是心血管性死亡的第三大常见病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口腔颌面部 游离皮瓣 总死亡率 常见并发症 常见病因 外科手术 肺栓塞症
原文传递
细胞外囊泡miRNA在口腔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鹏程 陈莹 +1 位作者 刘婷姣 孙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00-203,194,共5页
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9位[1]。90%的口腔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为鳞状细胞癌[2],其常见于45岁以上成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原因与生活方式、环境、基因相关。OSCC可发生在口腔任何部位,最常... 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9位[1]。90%的口腔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为鳞状细胞癌[2],其常见于45岁以上成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原因与生活方式、环境、基因相关。OSCC可发生在口腔任何部位,最常见于舌和口底。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晚期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可发生远处器官转移,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发病率 区域淋巴结转移 口底 无症状 鳞状细胞癌 远处器官转移 患者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唾液细胞外囊泡miRNA辅助口腔鳞癌诊断与术后评估
10
作者 叶伟龙 赵鹏程 +1 位作者 马国武 孙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分析唾液源细胞外囊泡中miRNA在OSCC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比较17例OSCC患者与11例健康人群的唾液细胞外囊泡总miRNA的表达差异;6例OSCC患者术前血液与唾液细胞外囊泡中miR-21-5p的表达差异;7例OSCC患者术前与术后1月唾... 目的分析唾液源细胞外囊泡中miRNA在OSCC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比较17例OSCC患者与11例健康人群的唾液细胞外囊泡总miRNA的表达差异;6例OSCC患者术前血液与唾液细胞外囊泡中miR-21-5p的表达差异;7例OSCC患者术前与术后1月唾液细胞外囊泡的miR-21-5p、miR-486-5p、miR-512-3p、miR-412-3p、miR-10b-5p的表达差异。结果OSCC患者的唾液细胞外囊泡中总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总RNA浓度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miR-21-5p和miR-10b-5p在OSCC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OSCC患者术前血液和唾液细胞外囊泡中miR-21-5p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呈正相关;miR-21-5p在OSCC患者术后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唾液细胞外囊泡中miR-21-5p和miR-10b-5p可作为一种辅助OSCC诊断的标志物;而术后miR-21-5p的表达在手术效果评估中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细胞外囊泡 MIRNA 口腔鳞癌
原文传递
来源于腺牙源性囊肿的下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伴颈淋巴结转移1例并文献回顾
11
作者 张千骥 周传清 +1 位作者 张福胤 孙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4-396,388,共4页
粘液表皮样癌(MEC)是最常见的小唾液腺恶性肿瘤,常好发于腭腺,占所有唾液腺恶性肿瘤的30%~40%[1]。其中原发于颌骨的粘液表皮样癌极为罕见,至今仅报道约170例[2]。由于其罕见,对于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的来源及治疗选择还没有概述。... 粘液表皮样癌(MEC)是最常见的小唾液腺恶性肿瘤,常好发于腭腺,占所有唾液腺恶性肿瘤的30%~40%[1]。其中原发于颌骨的粘液表皮样癌极为罕见,至今仅报道约170例[2]。由于其罕见,对于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的来源及治疗选择还没有概述。本文报道一例下颌骨中分化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CMEC)伴颈淋巴结转移并文献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转移 文献回顾 粘液表皮样癌 小唾液腺 恶性肿瘤 下颌骨 腭腺 腺牙源性囊肿
原文传递
颞下窝外周型牙源性角化囊肿1例
12
作者 杜越 张福胤 隋馥勇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559-561,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因“张口受限2年余,发现左颊部肿物1年余”为主诉于2024年5月9日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2年来患者反复出现张口受限,1年前发现左颊部肿物,自觉左颊部轻微肿胀感并伴有左上唇偶尔麻木... 1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因“张口受限2年余,发现左颊部肿物1年余”为主诉于2024年5月9日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2年来患者反复出现张口受限,1年前发现左颊部肿物,自觉左颊部轻微肿胀感并伴有左上唇偶尔麻木等不适,病程期间肿物大小未见明显改变。入院检查:患者面形基本对称,左颊黏膜部略膨隆,张口受限1度,左颊黏膜后份、下颌升支前缘可触及直径约2.0 cm×3.0 cm×2.0 cm大小的肿物,质硬,活动度差,边界清楚,轻微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型 牙源性角化囊肿 颞下窝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辅助^(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腮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价
13
作者 叶峥 隋馥勇 +1 位作者 梁壮 张福胤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对11例腮腺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保留面神经的原发灶扩大切除术,术后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定期随访,观察...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对11例腮腺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保留面神经的原发灶扩大切除术,术后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局部控制率、生存率、不良反应等。结果11例患者随访3~73个月,仅4例出现放疗后损伤,且在后续随访期间均恢复,随访期间无复发,无转移,无死亡。结论对于腮腺原发性恶性肿瘤,手术后辅助^(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腮腺恶性肿瘤 近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肾上腺素对131碘致大鼠腮腺早期放射内损伤的作用及NAMP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馨悦 李开亮 +2 位作者 于璟 张福胤 向彬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研究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对131碘(^(131)I)致大鼠腮腺早期放射内损伤的作用及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四组:空白对照组、单纯苯肾上腺素组... 目的研究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对131碘(^(131)I)致大鼠腮腺早期放射内损伤的作用及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四组:空白对照组、单纯苯肾上腺素组(腹腔注射苯肾上腺素5 mg/kg)、单纯^(131)I组(腹腔注射^(131)I 0.5m Ci/100g)和苯肾上腺素预处理组(给予^(131)I前半小时腹腔注射苯肾上腺素),分别于给予^(131)I后1、7和14天取腮腺,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腮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AMPT在腮腺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131)I导致腮腺腺泡发生空泡样变性、萎缩及核固缩,而苯肾上腺素预处理组上述细胞变性现象明显减轻。空白对照组NAMPT主要表达于浆液性腺泡细胞及导管细胞的胞浆和细胞核,单纯^(131)I组NAMPT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少,而PE预处理组NAMPT的表达较单纯^(131)I组明显增加;单纯PE组NAMPT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苯肾上腺素可以减轻^(131)I所致的腮腺早期放射内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苯肾上腺素诱导NAMPT表达上调有关。本研究将为探讨涎腺放射内损伤的分子新机制及防治放射性涎腺损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碘 腮腺 苯肾上腺素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原文传递
苯肾上腺素预处理对放射损伤早期颌下腺p-JNK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孙波 王蕾 +3 位作者 李秀秀 董会 张福胤 向彬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预处理对放射损伤早期大鼠颌下腺p-JNK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27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苯肾上腺素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大鼠照射前半小时腹腔注射苯肾上腺素5mg/kg。应用直线加速器给予大鼠颌下腺区...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预处理对放射损伤早期大鼠颌下腺p-JNK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27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苯肾上腺素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大鼠照射前半小时腹腔注射苯肾上腺素5mg/kg。应用直线加速器给予大鼠颌下腺区域20Gy X线照射,照射后7天取大鼠颌下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颌下腺p-JNK(phospho)的表达及定位;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颌下腺JNK(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及p-JNK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颌下腺腺泡及导管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仅有极少量p-JNK的表达,单纯照射组p-JNK在腺泡及导管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的表达明显增加,而苯肾上腺素预处理组p-JNK在腺泡及导管细胞的胞浆和胞核的表达较单纯照射组明显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纯照射组p-JNK蛋白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增加了44.00%(P<0.05),苯肾上腺素预处理组较单纯照射组下降了64.16%(P<0.01),各组JNK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X线照射损伤早期大鼠颌下腺p-JNK的表达增加,苯肾上腺素能够下调损伤后大鼠颌下腺p-JNK的表达,提示苯肾上腺素促放射损伤后涎腺腺体修复的机制可能与活化1-肾上腺素受体下调p-JNK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放射损伤 苯肾上腺素 P-JNK
原文传递
石骨症并发上颌骨骨髓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开亮 余晓雯 +3 位作者 关金凤 王馨悦 向彬 张福胤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石骨症(osteopetrosis)是一类由破骨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常染体遗传性疾病,临床以骨骼广泛硬化为特征。该罕见病由德国放射学家Albers Schonberg于1904年首次报告,故又称为Albers Schonberg病,发病率大约为1:100000~1:50000... 石骨症(osteopetrosis)是一类由破骨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常染体遗传性疾病,临床以骨骼广泛硬化为特征。该罕见病由德国放射学家Albers Schonberg于1904年首次报告,故又称为Albers Schonberg病,发病率大约为1:100000~1:500000。石骨症可分为三种类型:常染体隐性遗传石骨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间型石骨症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石骨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骨症 上颌骨骨髓炎 放射学家 破骨细胞 骨密度值 内固定装置 腰椎骨密度 密度测定 死骨 遗传性疾病
原文传递
苯肾上腺素对颌下腺放射损伤后AQP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蕾 李秀秀 +2 位作者 董会 张福胤 向彬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研究苯肾上腺素对大鼠颌下腺放射损伤后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27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照射给药组(照射后1h通过腹腔注射给予大鼠苯肾上腺素5mg/kg,两次/天),以直线加速器对大... 目的研究苯肾上腺素对大鼠颌下腺放射损伤后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27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及照射给药组(照射后1h通过腹腔注射给予大鼠苯肾上腺素5mg/kg,两次/天),以直线加速器对大鼠颌下腺区域行20Gy X射线照射。照射后7天取大鼠颌下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颌下腺AQP5蛋白质分子的定位与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大鼠颌下腺AQP5蛋白质表达的丰度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空白对照组AQP5分子主要表达在颌下腺腺泡细胞及导管细胞的顶膜和侧膜,呈针孔样表现;单纯照射组AQP5分子在腺泡及导管细胞顶膜和侧膜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而苯肾上腺素连续给药组AQP5分子在腺泡及导管细胞顶膜及侧膜的表达较单纯照射组显著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纯照射组AQP5蛋白质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减少了71.6(P<0.05),照射给药组AQP5的表达较单纯照射组增加了42.6(P<0.05)。结论大鼠颌下腺AQP5在放射损伤早期表达下调,而给予苯肾上腺素能够上调AQP5的表达,提示苯肾上腺素促放射损伤后涎腺腺体修复的机制可能与活化1-肾上腺素受体刺激AQP5的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颌下腺 苯肾上腺素 AQP5
原文传递
辣椒素对^(131)I致腮腺损伤的作用及NAMP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颖 王馨悦 +3 位作者 于璟 李开亮 向彬 张福胤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辣椒素对^(131)I内放射损伤7天后大鼠腮腺的作用及其对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4个组:对照组、单纯辣椒素组(腮腺区皮肤表面涂抹0.1%辣椒... 目的研究辣椒素对^(131)I内放射损伤7天后大鼠腮腺的作用及其对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4个组:对照组、单纯辣椒素组(腮腺区皮肤表面涂抹0.1%辣椒素乳膏,2次/日),单纯^(131)I组(腹腔注射^(131)I,0.5m Ci/100 g),辣椒素治疗组(^(131)I腹腔注射后局部涂抹辣椒素)。给予^(131)I 7天后取腮腺,HE染色法观察^(131)I处理后大鼠腮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辣椒素对^(131)I处理后大鼠腮腺中NAMPT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纯^(131)I组腺泡细胞皱缩明显,核固缩;辣椒素治疗组的细胞形态改变较单纯^(131)I组减轻,未见明显核固缩;单纯辣椒素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IHC结果显示单纯^(131)I组NAMPT表达量较空白组减少了29.19%(P<0.05);辣椒素治疗组NAMPT表达量较单纯^(131)I组增加了26.29%(P<0.05);辣椒素治疗组中NAMPT蛋白质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辣椒素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单纯辣椒素组中NAMPT蛋白质的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辣椒素能够减轻^(131)I所致的大鼠腮腺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NAMPT表达上调相关。本研究有望为防治^(131)I内放射性涎腺炎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腮腺 辣椒素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原文传递
NAMPT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劲之 孙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48-250,共3页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五大肿瘤,每年新增病例约644000例。临床上,头颈部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为主,然而常难以根治性治疗,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NAMPT 根治性治疗 肿瘤标记物 联合放化疗 新增病例 细胞生长 乳头状甲状腺癌 滤泡状甲状腺癌 瓦博格效应
原文传递
甲状舌管乳头状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隋馥勇 Sherin E John +2 位作者 王劲之 张褔胤 孙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甲状舌管癌(thyroglossal duct carainoma,TDCa)是发生在甲状舌管残余或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TDC)内的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自1911年Brentamo等首次报道以来,全世界共报道200余例,国内报道较少,均以个案报道为... 甲状舌管癌(thyroglossal duct carainoma,TDCa)是发生在甲状舌管残余或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TDC)内的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自1911年Brentamo等首次报道以来,全世界共报道200余例,国内报道较少,均以个案报道为主。本文报道1例甲状舌管乳头状癌,结合文献对其病例特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舌管乳头状癌 文献复习 甲状舌管囊肿 DUCT 甲状舌管癌 恶性肿瘤 个案报道 病例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