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下医学生基层服务实践及认知情况调查——以大连医科大学本科生为例
1
作者 杨若琳 张凌锋 王玲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第6期45-47,60,共4页
目的调查乡村振兴战略下,医学生基层服务实践及认知情况。方法选取2023年大连医科大学本科1~5年级在校学生531人为调查对象,根据项目研究内容自行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①在大学期间学生自主参加过基层服务的接... 目的调查乡村振兴战略下,医学生基层服务实践及认知情况。方法选取2023年大连医科大学本科1~5年级在校学生531人为调查对象,根据项目研究内容自行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①在大学期间学生自主参加过基层服务的接近60%,在学校或相关单位组织下参与过基层服务的仅42.0%。②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参与基层服务实践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③认为到大城市、大医院锻炼对个人专业发展更有利的学生占据主流。④对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医疗卫生工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的认知,都以一般了解为主;超过1/3的学生认为自己可通过人才振兴的方式助推“乡村振兴”。⑤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医护人员是基层医院人才需求缺口最大的群体,有1/4的人选择心理疏导人员。⑥当有机会参与基层服务实践时,绝大多数医学生都参与了其力所能及的基础医疗工作。⑦建立健全对基层人才的激励、关怀、帮扶等长效机制是绝大多数医学生的期待。结论医学生服务基层的主观意愿有待提升,服务基层的意愿既为学生的主观态度选择,也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医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有待加强,但对个人助推“乡村振兴”方式的认知比较清晰,对未来扎根基层在政策支持和待遇保障方面有较为明确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医学生 基层服务实践 人才需求 就业意愿 扎根基层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趋古到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趋古思维模式的创造性转换 被引量:1
2
作者 盛海英 李秀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9-251,共3页
趋古思维模式在中国延续几千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趋古思维模式,确立了全新的创新思维模式。中国共产党人确立创新思维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点依据:第一,理论渊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 趋古思维模式在中国延续几千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趋古思维模式,确立了全新的创新思维模式。中国共产党人确立创新思维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点依据:第一,理论渊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第二,实践基础,立足于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创新思维的保证。确立创新思维模式的贡献在于:有助于推动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助于推进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有助于正确地认识世界,进而推动世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古 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维模式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进一步增强医学生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深刻认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林林 于泉蛟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2-14,共3页
医学生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深刻认识,是医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也是医学生人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为此,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中,进一步增强医学生对人的社会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深度把握人的社会属性在于各种社会关系... 医学生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深刻认识,是医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也是医学生人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为此,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中,进一步增强医学生对人的社会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深度把握人的社会属性在于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并立志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医学生的社会价值与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社会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何以可能——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视域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泉蛟 张澍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7,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何以可能,这实质上是一个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得以成立的前提、依据、基础等的本体问题。而这种追问不应仅仅从文化学的限域内来闭环阐释,而应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即依托马克思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何以可能,这实质上是一个追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得以成立的前提、依据、基础等的本体问题。而这种追问不应仅仅从文化学的限域内来闭环阐释,而应从整个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即依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从决定、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何以自信的经济、政治、历史时空等方面来予以深度挖掘和有效建构,这样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与人类文明形态的内在关联及其现实意义
5
作者 于泉蛟 祁焱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3-59,共7页
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形态由依赖到独立再到自由、人类文明由传统到现代再到未来发展之间内在关联和发展趋势的揭示,深刻诠释了人的发展形态与人类文明形态之间内在一致又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即人的发展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变迁的实质和核心... 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形态由依赖到独立再到自由、人类文明由传统到现代再到未来发展之间内在关联和发展趋势的揭示,深刻诠释了人的发展形态与人类文明形态之间内在一致又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即人的发展形态是人类文明形态变迁的实质和核心,人类文明形态是人的发展形态跃迁的理念与追求。这一重要视角对我国社会正在全力建构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共产党实现强有力的领导等重大课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发展形态 人类文明形态 内在关联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下医学生职业荣誉感研究——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孟佳怡 马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46-150,共5页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结合职业认同感测评量表,以大连医科大学各专业本硕博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职业期待、职业教育、职业情感价值和角色认知四个维度了解在疫情背景下医学生对职业荣誉感的态度。结果显示,医学生在各个维度上均表现出显著...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结合职业认同感测评量表,以大连医科大学各专业本硕博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职业期待、职业教育、职业情感价值和角色认知四个维度了解在疫情背景下医学生对职业荣誉感的态度。结果显示,医学生在各个维度上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医学生职业荣誉感总体得分4.07属中上等水平,职业期待和职业教育两项得分较低有待加强。经历疫情反而激起了很大一部分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从问卷中也反映出了医学生职业荣誉感有待提升的方面,需要多方协同努力来培养医学生产生稳定强烈的职业荣誉感,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医学生 职业荣誉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张力与融合——基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林林 于泉蛟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76-79,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由于背景、起源、发展、过程等不同,二者之间必然有着不可回避的张力。而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这种张力更是集中体现在二者致思的理路不同,思维逻辑的侧重点不同。但也正因为张力的存在,在当代中国,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由于背景、起源、发展、过程等不同,二者之间必然有着不可回避的张力。而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这种张力更是集中体现在二者致思的理路不同,思维逻辑的侧重点不同。但也正因为张力的存在,在当代中国,特别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中,二者的价值理念、民本倾向,会更加融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张力 融合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何以行的内在根源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泉蛟 孙敬婷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导源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科学性,溯源于马克思主义自身内蕴的价...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导源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科学性,溯源于马克思主义自身内蕴的价值性,最终归源于马克思主义自身根本的实践性,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厚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内在根源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之教师主导性因素探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泉蛟 王帆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9-91,共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不应仅仅是面对学生的教学途径、方法、载体等方面的改革,而应回归到教师自身,要深知教师是所有教学改革的主导性因素,关涉着教学活动中的所有环节和具体过程。为此,应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不应仅仅是面对学生的教学途径、方法、载体等方面的改革,而应回归到教师自身,要深知教师是所有教学改革的主导性因素,关涉着教学活动中的所有环节和具体过程。为此,应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功底,以奠定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增强教师的语言功底,以夯实教学改革的基本途径;增强教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功底,以保障教学改革过程的圆满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改革 教师主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之路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雅兴 于泉蛟 《黑河学刊》 2018年第6期90-91,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之路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课题,受制于诸多因素。从中西文化差异中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之点,从中国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发展以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之路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课题,受制于诸多因素。从中西文化差异中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之点,从中国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发展以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在中国社会广阔的人民大众的实践中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之源和创新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创新之路的重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代中国 创新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嘉琪 马英 赵建淦 《新西部》 2020年第11期126-127,共2页
新时代提升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素养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首要环节,应针对存在问题,高度重视对思政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教育;提高思政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积极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 新时代提升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素养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首要环节,应针对存在问题,高度重视对思政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教育;提高思政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积极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政教师 马克思主义 素养提升 现状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于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
12
作者 陶冶 程现昆 《品位·经典》 2022年第10期20-22,26,共4页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扬起风帆,必须正视现存的问题。《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诞生的标志,为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坚守舆论阵地...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想扬起风帆,必须正视现存的问题。《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诞生的标志,为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坚守舆论阵地,最为关键的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媒体 大众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之学生主体性因素探究
13
作者 于泉蛟 周淑敏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1年第9期43-44,共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不应仅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应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运用。应注重激发学生对理论的感觉和感知,形成初始的兴趣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不应仅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应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运用。应注重激发学生对理论的感觉和感知,形成初始的兴趣和偏好,然后有意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进入到对理论的理性认识之中,最终则是学生对理论的有效运用,在实践中不断地对理论进行检验和积淀,形成对理论的终生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生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交往理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转向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晨瑶 薛忠义 朱颜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中国人民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积极作为,也是深入思考与切实解困经济全球化中诸多方面的价值冲突,推动建设"五个世界"的中国方案。从民族的形成、民族交往的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中国人民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积极作为,也是深入思考与切实解困经济全球化中诸多方面的价值冲突,推动建设"五个世界"的中国方案。从民族的形成、民族交往的扩大、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走向、实现共产主义民族融合等基本视角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民族交往理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本源和逻辑必然。从内涵意蕴、价值取向析出马克思恩格斯民族交往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联和一致性。从学术、学理视角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对马克思恩格斯民族交往理论转向的时代张力和实践拓新。从现实出发探讨在面对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国家主义泛起的漩涡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负责任大国担当和发展中国家表率的姿态全面开启共建美好世界的历史方位与解决之道,进而彰显马克思恩格斯民族交往理论的恒久真理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民族交往理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史”学习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机制研究
15
作者 王建东 吴燕燕 杨文军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1-35,共5页
新时代探究以“四史”学习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机制,要在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心理接受规律、内化外化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管理、话语转换方式三个维度,探究如何以理论、实践、移动网络三个渠道来对... 新时代探究以“四史”学习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机制,要在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心理接受规律、内化外化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管理、话语转换方式三个维度,探究如何以理论、实践、移动网络三个渠道来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而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想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视域下人的劳动状况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16
作者 何莹 于泉蛟 《理论观察》 2019年第11期13-15,共3页
劳动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马克思有关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的角度来看,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人的劳动有着不同的特点,进而反射出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形态。在与现实劳动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对比中,人的发展形态变... 劳动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马克思有关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的角度来看,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人的劳动有着不同的特点,进而反射出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形态。在与现实劳动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对比中,人的发展形态变迁史也可以看作人类劳动发展史。人类劳动是从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自然劳动,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异化劳动,最终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劳动。因此,结合不同历史时期人的发展形态的特点来研究马克思劳动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 人的发展形态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从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的原因及其启示
17
作者 杨一凡 于泉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35-39,共5页
英国近代经验论哲学及其基本原则由弗朗西斯·培根开创和提出,但是从培根一直到贝克莱等经验论学者,由于执着贯彻本就存在唯心主义特征的经验论基本原则,加之受经院哲学思想的影响,逐步将早期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转向唯心主义。文章对... 英国近代经验论哲学及其基本原则由弗朗西斯·培根开创和提出,但是从培根一直到贝克莱等经验论学者,由于执着贯彻本就存在唯心主义特征的经验论基本原则,加之受经院哲学思想的影响,逐步将早期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转向唯心主义。文章对引起这一转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进行了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论哲学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原因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主义视角下不同专业医学生临终关怀态度调查及生命教育对策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陶巍巍 李青文 +2 位作者 王绣玉 宋晗 于泉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2期1655-1660,共6页
目的 :比较不同专业医学生的临终关怀态度与知识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生命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临终关怀态度和知识问卷对辽宁省3所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本科生858名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所在专业及其他... 目的 :比较不同专业医学生的临终关怀态度与知识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生命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临终关怀态度和知识问卷对辽宁省3所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本科生858名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所在专业及其他因素对医学生临终关怀态度及知识的影响。结果 :不同专业医学生在临终关怀照护态度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临终关怀态度具体维度方面显示出了差异,护理专业学生在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临终关怀知识的自我评估、对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态度等维度显著优于其他专业(P<0.05)。影响临终关怀知识的回归分析显示,本人是否患过重病和家庭成员是否患过重病联合解释变异量的55.9%;影响临终关怀态度的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和临终关怀知识总分联合解释变异量的4.8%。结论 :不同专业医学生在某些临终关怀态度方面显示出差异,医学教育中应加强对医学影像、麻醉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学生的生命教育,通过网络等途径扩大对医学生教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医学生 临终关怀 态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
19
作者 于淑秀 周万春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18,共2页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历经沧桑却一直不变的坚守。21世纪,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实施了许多新举措,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大学 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威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第S3期91-92,共2页
在当前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概论"课教学改革越来越迫切。开展专题式教学,不仅有利于走出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有利于不断改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开展专题式教学是深化"概论"课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概论”课 专题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