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语篇分析视域下日本“可持续发展话语”建构策略研究——以2023年日本《环境白皮书》为中心
1
作者 赵彦民 王昱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3期55-71,共17页
历史语篇分析法是分析政治话语的有效方法。本文以2023年日本《环境白皮书》中的“可持续发展话语”为研究对象,自建小型语料库,基于历史语篇分析法的理论框架对该话语进行主题分析和策略分析。研究发现,该话语主要围绕可持续发展社会... 历史语篇分析法是分析政治话语的有效方法。本文以2023年日本《环境白皮书》中的“可持续发展话语”为研究对象,自建小型语料库,基于历史语篇分析法的理论框架对该话语进行主题分析和策略分析。研究发现,该话语主要围绕可持续发展社会、政策制定、人员合作、生物多样性、技术开发、森林利用、循环经济、废弃物处理八大主题展开,并通过命名策略、述谓策略、论辩策略、视角化策略和强化/弱化策略等五种话语策略,试图建构出日本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等的国家形象。本文揭示了日本可持续发展话语背后隐含的政治意图,以期为我国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对外话语权构建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语篇分析 可持续发展 话语建构 《环境白皮书》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献成语日译中的具体化处理研究——以《二十大报告》为例
2
作者 胡小春 秦上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5年第1期83-94,共12页
政治文献中的成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成语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做到处理妥帖,也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本研究以《二十大报告》中的成语及其日语译文为研究对象,结合认知识解中的具体化理论,观察政治文献中的成语日译,讨论译者的识... 政治文献中的成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成语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做到处理妥帖,也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本研究以《二十大报告》中的成语及其日语译文为研究对象,结合认知识解中的具体化理论,观察政治文献中的成语日译,讨论译者的识解操作。研究发现,在对政治文献中的成语进行日译时,由于汉语和日语具有相近的语言文化背景,当目标语中存在对应成语时,则直接采用目标语中的成语作为译文;但在更多情况下,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并无直接对应,译者则基于认知识解操作,通过“具体化”处理手段,运用意译法等更为灵活的方法进行翻译,虽舍弃形式上的对等,却达到了内容上“忠实”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献翻译 成语日译 具体化 《二十大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文方法视域下中国特色外交话语在日本的传播研究
3
作者 张建伟 姚艳玲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4期5-20,共16页
本文基于批评话语分析与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运用文本挖掘等数字人文方法考察了中国特色外交话语关键词在日本四家主流报纸上的传播情况,分析了日媒报道中的议程设置及其动因。研究发现,日媒对中国特色外交话语关键词的报道呈现片面性... 本文基于批评话语分析与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运用文本挖掘等数字人文方法考察了中国特色外交话语关键词在日本四家主流报纸上的传播情况,分析了日媒报道中的议程设置及其动因。研究发现,日媒对中国特色外交话语关键词的报道呈现片面性以及媒体之间报道篇数的不均衡性。“一带一路”等与经济相关的外交话语是传播热点并且热度持续时间长,而“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关键词的报道篇数极少。这种倾向反映出日媒对中国特色外交话语的传播受经济需求驱动,同时具有刻意淡化我国外交理念、价值观等主题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中国特色外交话语 批评话语分析 议程设置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语类模式下中国外交警告言语行为研究
4
作者 刘风光 柴宜林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3期19-38,共20页
警告言语行为是外交话语中常见的仪式化语用现象。本研究将外交警告言语行为视作目标明确且结构相对稳定的语类,融合仪式理论和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探究仪式化语境配置影响下中国外交警告言语行为的仪式-语类语言形式、语用策略和结构潜势... 警告言语行为是外交话语中常见的仪式化语用现象。本研究将外交警告言语行为视作目标明确且结构相对稳定的语类,融合仪式理论和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探究仪式化语境配置影响下中国外交警告言语行为的仪式-语类语言形式、语用策略和结构潜势,进而考察外交发言人语言选择背后的道德秩序。研究发现,在语言形式层面,外交发言人通常采用指示视角类仪式框架指示表达及构式实施警告;在语用策略层面,直接性程度较低的非规约性间接警告出现频率最高;在结构潜势层面,外交警告言语行为的宏观话语模式为(ME)■FA,其中评价、将来行动为必要成分。三个层面的警告实现方式体现出坚持独立自主和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主要道德秩序。本研究验证了仪式理论和语类理论融合框架对外交话语分析的可行性。对外交警告仪式-语类特征的考察有利于加深对政治外交仪式特征的理解,为其他机构性话语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告言语行为 仪式-语类模式 中国外交话语 宏观话语 语境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尼诗歌汉译本翻译策略的语用取效研究
5
作者 刘风光 刘梦瑶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5-93,共9页
爱尔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被认为是继叶芝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是希尼的代表诗作。本研究从文学语用视角切入,探讨希尼诗歌《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三位资深译者(吴德安、黄灿然、傅浩)译本的异同,... 爱尔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被认为是继叶芝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是希尼的代表诗作。本研究从文学语用视角切入,探讨希尼诗歌《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三位资深译者(吴德安、黄灿然、傅浩)译本的异同,并采用调查问卷,重点关注两个层面的接受者(笔者及20名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译本翻译策略的取效解读。研究发现,在笔者对不同译本翻译质量评估的第一阶段取效层面,不同译者在音韵、词汇和句法上采用归化、异化、杂糅式、自由改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旨在再语境化诗歌译本特征,传递诗歌含义。在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译本翻译质量评估的第二阶段取效层面,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更倾向于傅浩或黄灿然两位译者的译本,对不同层面的翻译策略阐释具有多元性,接受者的“文化过滤”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影响译本产生的诗学效果及读者对诗歌的理解,间接证明了诗歌的难译或不可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尼诗歌 汉译 文学语用 取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央文献俄译本语言特征研究——以2012-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俄译本为例
6
作者 朱辉 彭文钊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3期39-54,共16页
本研究基于2012—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俄译本语料库,以俄罗斯政治文献《国情咨文》为类比语料,借鉴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中央文献俄译本的词汇和句法特征。研究发现,中央文献俄译本和俄罗斯政治文献在词汇复杂程度、高频虚... 本研究基于2012—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俄译本语料库,以俄罗斯政治文献《国情咨文》为类比语料,借鉴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中央文献俄译本的词汇和句法特征。研究发现,中央文献俄译本和俄罗斯政治文献在词汇复杂程度、高频虚词运用方面较为相似,但在高频实词运用、主题词搭配模式、句子复杂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成因主要在于源文本的影响及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本研究能为我国中央文献的俄译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文献 《政府工作报告》俄译本 俄罗斯《国情咨文》 翻译语言特征 俄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政治话语研究现状、趋势与反思——基于2013-2023年《政治语言学》期刊发文文献计量分析
7
作者 陈思琪 刘宏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3期5-18,共14页
本文借助文献计量工具对2013-2023年俄罗斯核心期刊《政治语言学》中有关政治话语研究的文献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路径涵盖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关键词突变检测分析。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出政治话语研究的总体趋势、热点领域和前沿方向。... 本文借助文献计量工具对2013-2023年俄罗斯核心期刊《政治语言学》中有关政治话语研究的文献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路径涵盖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关键词突变检测分析。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出政治话语研究的总体趋势、热点领域和前沿方向。通过对文献的进一步梳理,探讨了政治话语在语言符号学、修辞学、语言文化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及其他多维视域下的研究现状。在未来趋势走向上政治话语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的跨学科性、研究体裁的弱中心性、区域国别研究的丰富性,以及研究问题的社会现实性等发展特征,但也同时存在研究理论体系建构尚不完善,研究方法路径尚不多元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政治话语 政治语言学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动机视域下韩国总统竞选辩论中的冲突话语研究
8
作者 陈娟 陈艳平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3期72-84,共13页
冲突是大选辩论机构语境中常见的不礼貌现象。本研究基于语用动机理论,聚焦韩国第20届总统竞选的辩论文本,探讨候选人在语用动机驱动下所采取的冲突话语策略和塑造的形象特征,并对其语用动机的作用内涵进行阐释。研究发现,李在明在冲突... 冲突是大选辩论机构语境中常见的不礼貌现象。本研究基于语用动机理论,聚焦韩国第20届总统竞选的辩论文本,探讨候选人在语用动机驱动下所采取的冲突话语策略和塑造的形象特征,并对其语用动机的作用内涵进行阐释。研究发现,李在明在冲突策略的运用上更偏向攻击性,多采用异议、指责和请求策略等;尹锡悦更多采用防御策略,包括否认、反问、反对/反驳等。在“创建、维护和提高自我公众形象”的动机驱使下,李在明和尹锡悦都倾向通过刻画对方的消极形象来巩固自身权益,间接凸显己方积极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动机 冲突话语 韩国总统竞选辩论 公众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图谱分析(2010—2020年) 被引量:2
9
作者 姚艳玲 刘棕楠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48-54,共7页
认知语言学自诞生之日起历经4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影响日隆的学科,尤其是最近10余年其理论主张、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也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本文以CNKI源刊数据库为语料,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技术,从2010—2... 认知语言学自诞生之日起历经4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语言学领域影响日隆的学科,尤其是最近10余年其理论主张、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也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本文以CNKI源刊数据库为语料,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技术,从2010—2020年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关键词、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四个维度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探索这一时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特点、方法、走向。研究发现,十余年来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经历了学科发展和跨界理论融合、应用拓展与新理论构建等阶段,形成了以转喻、认知凸显观、多模态、多类型语篇、话语策略、意识形态等为主的研究热点,出现了诸如社会认知语言学、认知语用学、批评认知语言学等新兴学科与理论模型等前沿成果。本文汇总了CiteSpace与知网图形化数据在内的信息并加以描述和评论,以期对未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知识图谱 认知语言学 信息可视化 新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日美领导人政治演讲语篇话语策略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艳玲 郭宇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1-35,52,共16页
本文在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从认知话语和认知语境两个维度对日美领导人政治演讲语篇的话语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运用识解操作理论,解析语篇背后的话语意图,并结合宏观和微观语境,探讨话语策略和社会语境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 本文在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从认知话语和认知语境两个维度对日美领导人政治演讲语篇的话语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运用识解操作理论,解析语篇背后的话语意图,并结合宏观和微观语境,探讨话语策略和社会语境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日美两国领导人在政治交际中均运用指称策略、述谓策略、接近策略和合法化策略来操控受众的认知和情感,以实现话语的强制和说服的目的。研究结果还说明批评认知语言学对跨语言话语建构研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认知话语和认知语境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认知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 话语策略 认知机制 社会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语用模糊研究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刘诗宇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84-85,共2页
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对语用模糊的研究发文量虽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关研究以区域性研究为主,跨地区研究者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该研究主题呈现很强的聚集性,涉及语用功能、顺应... 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对语用模糊的研究发文量虽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关研究以区域性研究为主,跨地区研究者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该研究主题呈现很强的聚集性,涉及语用功能、顺应理论、关联理论、礼貌原则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模糊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疫情话语的言据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智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74-80,共7页
基于日本前任首相安倍晋三在任期间的疫情演讲,把握语篇中言据性的据素表征与话语策略,有助于了解日本疫情发展的状况、话者信息传递的准确度以及政府对疫情防控的立场与态度。言据性是日语疫情话语较多使用的语言手段,通过五类据素的... 基于日本前任首相安倍晋三在任期间的疫情演讲,把握语篇中言据性的据素表征与话语策略,有助于了解日本疫情发展的状况、话者信息传递的准确度以及政府对疫情防控的立场与态度。言据性是日语疫情话语较多使用的语言手段,通过五类据素的运用有助于提高话者信息传递的可信性,并影响受众的情感倾向。另外,对指称策略和合法化策略与言据性之间关系的具体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语言背后的意图与立场,从而为话语与社会的建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据性 据素 话语策略 日语 疫情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演讲语篇中人际意义的政治语言学研究--以特朗普任内首份国情咨文文本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森 刘风光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8年第3期27-34,共8页
以M.A.K.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并基于语言的人际元功能建立了人际意义系统。本文从政治语言学视角出发,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内首份国情咨文文本为例,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人... 以M.A.K.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并基于语言的人际元功能建立了人际意义系统。本文从政治语言学视角出发,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内首份国情咨文文本为例,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人称系统三个层面分析政治演讲语篇中演讲者如何借助语言的人际意义准确传达政治交际意图并最终达到政治交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意义 国情咨文 政治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育外交中非政府组织的话语身份构建研究--以IIE博客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晶 常俊跃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1年第2期29-34,共6页
作为一种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教育外交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非政府组织作为教育外交的行为体,其话语身份构建却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本研究通过自建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博客(IIE-Blog)语料库,基于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框... 作为一种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教育外交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非政府组织作为教育外交的行为体,其话语身份构建却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本研究通过自建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博客(IIE-Blog)语料库,基于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框架对其身份构建的特征进行发掘和解释。研究发现,IIE博客主要通过抽象名词、活动动词、情态动词的使用将IIE机构自身和美国构建成为平易近人的国际教育项目合作者、世界优秀高等教育资源及机会的提供者、全球教育主导者、国际教育秩序的主张者及管理者,并强调对女性和教育权力被剥夺群体的关注。IIE以非政府组织教育机构的身份通过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和教育资助为美国的教育外交创造了良好的渠道,这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教育外交的话语构建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教育外交 非政府组织 话语身份 I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以俄罗斯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楠楠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年第2期15-19,41,共6页
语言本身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语言为媒介产生的话语具有建构功能,会对国家形象的塑造直接产生影响。北京奥运会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人类共享的文明盛会发生在国内社会及国际范围双重语境之下,在奥运会筹办、火炬传... 语言本身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语言为媒介产生的话语具有建构功能,会对国家形象的塑造直接产生影响。北京奥运会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人类共享的文明盛会发生在国内社会及国际范围双重语境之下,在奥运会筹办、火炬传递、开幕式至闭幕式全过程中世界各国给予高度关注,其中不乏反对声音。对于中国而言,厘清他国对本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也是国家形象话语博弈中制胜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俄罗斯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作为语料,采用话语分析方法探究俄罗斯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呈现和建构,并与本国对国家形象的定位作对比,辨析其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对于未来我国国家形象塑造事业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语境 国家形象 北京奥运会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政治交际中致歉表达的语用策略研究——基于语料库实例的调查统计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婷婷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8年第3期44-52,共9页
本研究将政治交际语境中的日语致歉表达作为考察对象,以实际政治交际过程中自然发生的真实语料作为语言证据,客观地按照具体语境信息,对政治交际活动中的日语致歉表达方式加以分析与归纳,揭示其语用策略特点。研究发现,在日本政治交际... 本研究将政治交际语境中的日语致歉表达作为考察对象,以实际政治交际过程中自然发生的真实语料作为语言证据,客观地按照具体语境信息,对政治交际活动中的日语致歉表达方式加以分析与归纳,揭示其语用策略特点。研究发现,在日本政治交际语境中,情感表白型致歉表达方式使用率最高,直接道歉型致歉表达方式次之。研究结果证实,被日本政界官员频繁使用的情感表白型致歉表达方式是日本谦卑政治交际策略在政治话语中的突出反映。凸显出现代日本政治交际的表里双重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致歉表达 政治交际语境 语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架构视域下政治委婉语的认知语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殷玥 柴红梅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1年第2期50-57,共8页
政治委婉语是政治交际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且作为话语策略具有隐蔽性较强的操纵功能,必须通过有效识别和深入解析以揭示隐藏于语言现象背后的真实意图和内在逻辑。在批评架构理论视角下,分析政治委婉语的认知语用机制,可以发现:(1)主... 政治委婉语是政治交际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且作为话语策略具有隐蔽性较强的操纵功能,必须通过有效识别和深入解析以揭示隐藏于语言现象背后的真实意图和内在逻辑。在批评架构理论视角下,分析政治委婉语的认知语用机制,可以发现:(1)主体心智结构中的架构思维可以为政治委婉语的理解提供幕后推理模式,包括隐喻推理、转喻推理和其他推理机制;(2)利用批评架构下的视角凸显,可以解释政治委婉语的两种语境效果:语境假设的部分冲突和完全冲突,分别对应框架的修改和框架的重构;(3)在语篇的深层架构中,政治委婉语利用中立性架构和议题置换,实施语篇的框定与遮蔽功能,借以掩盖话语权力的不平等。由此可见,批评架构对话语交际意义的台前认知和心智加工的幕后推理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有利于加深对非字面义话语表达的理解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委婉语 批评架构 认知语用策略 语境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批评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日本《朝日新闻》社论话语建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宇佳 姚艳玲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1年第2期42-49,共8页
本文在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式下,从文本和语境两个维度对安倍时期日本《朝日新闻》安全保障主题社论话语建构中的议程设置和话语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朝日新闻》社论在话语建构过程中,较为明显地使用了框架策略和识别/定位策略... 本文在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式下,从文本和语境两个维度对安倍时期日本《朝日新闻》安全保障主题社论话语建构中的议程设置和话语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朝日新闻》社论在话语建构过程中,较为明显地使用了框架策略和识别/定位策略。通过话语策略和认知机制的互动,表达出语篇制造者对安倍政府涉及安全保障问题的政策及举措持强烈反对立场。对新闻语篇的话语建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日本主流媒体的立场,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大众传媒的对外宣传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认知语言学 议程设置 话语策略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转喻视角的日本地缘政治语篇衔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棕楠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9,共7页
语篇衔接是语篇分析的重要内容。在政治语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中转喻研究相对较少,但其价值日益凸显。尤其是概念转喻作为发话者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衔接和连贯作用。语篇转喻建构的语义场背后常隐匿... 语篇衔接是语篇分析的重要内容。在政治语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中转喻研究相对较少,但其价值日益凸显。尤其是概念转喻作为发话者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衔接和连贯作用。语篇转喻建构的语义场背后常隐匿着话语机构意欲传达的意识形态。本文主要以日本智库18篇东北亚地缘政治报告为研究对象建立语料集,依托Al-Sharafi提出的语篇转喻模式衔接机制为理论基础,来阐释此类语篇衔接的实现、意义的建构,并探讨转喻在政治语篇中的衔接特点、作用,为认知语言学与话语分析相结合识解日语地缘政治类语篇话语的表层语言学特征和深层言外之意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意义建构 地缘政治语篇 语篇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会开幕式中的视觉传播要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博远 陈卓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04-105,共2页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极高的关注,为分析奥运会开幕式的视觉传播要素提供了成功样本。本文以多届奥运会开幕式为例,探讨奥运仪式符号的构建、分析其视觉修辞,并探讨数字媒介技术发展对内容创作和视觉传播带来的综合性变化...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极高的关注,为分析奥运会开幕式的视觉传播要素提供了成功样本。本文以多届奥运会开幕式为例,探讨奥运仪式符号的构建、分析其视觉修辞,并探讨数字媒介技术发展对内容创作和视觉传播带来的综合性变化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播 数字媒介 沉浸感 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