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日本法科大学院看我国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之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爱群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我国目前的法律职业与大学本科法学教育的关系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如果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紧密结合,容易忽视法学基础教育。本文通过对日本的司法考试及法学教育改革之法科大学院的分析,提出就发展趋势而言,两者也不一定需要相... 我国目前的法律职业与大学本科法学教育的关系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如果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紧密结合,容易忽视法学基础教育。本文通过对日本的司法考试及法学教育改革之法科大学院的分析,提出就发展趋势而言,两者也不一定需要相适应,应当提高参加司法考试资格的门槛,不允许本科生参加司法考试,改革法学硕士教育体系,以使法律职业者素质得到提高并达到司法考试的特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司法考试 法科大学院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大学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5
2
作者 何燕侠 姜纪元 +1 位作者 蔺妍 梁丽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共3页
针对法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充分利用地方性大学的社会资源优势,构建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定位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社区法律诊所等为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成效,探索法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实践教学 社区法律诊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8
3
作者 郝耀武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6-118,共3页
适应全球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既精通法学理论与实务,又懂外语、懂科技、懂WTO规则的复合型法学专业人才。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反映全球化时代精神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教育理念;突出法律外语人才的特... 适应全球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既精通法学理论与实务,又懂外语、懂科技、懂WTO规则的复合型法学专业人才。复合型法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反映全球化时代精神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教育理念;突出法律外语人才的特色培养;设置知识、能力、素质相互结合与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法和措施要侧重于改革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整合办学资源,加强法律服务与法学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强化涉外法律实践环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法学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 实践环节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姜纪元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高校大学生犯罪现象逐年增多并出现多样化趋势,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有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家庭、心理因素及教育机制等多方面的根源。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和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和实践教学,与社会司法积极合作,预... 高校大学生犯罪现象逐年增多并出现多样化趋势,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有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家庭、心理因素及教育机制等多方面的根源。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和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和实践教学,与社会司法积极合作,预防其犯罪,提升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犯罪现象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之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姜纪元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136-139,共4页
法学实践教学改革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并成为我国各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热门话题,围绕法学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改革,许多从事法学教育的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针对目前法学实践教学中尚存在的问题,探究大学本科阶段法学实践教学的新理念... 法学实践教学改革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并成为我国各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热门话题,围绕法学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改革,许多从事法学教育的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针对目前法学实践教学中尚存在的问题,探究大学本科阶段法学实践教学的新理念,寻求适合于当前我国法学教育需要的法学实践教学环节模式,必将对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念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教育研究产出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马秋 辛烨 《行政与法》 2016年第11期40-48,共9页
我国法学教育研究文献的产出情况是评价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能够直观表现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我国法学教育研究产出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有利于深入探索法学教育发展的现状;通过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突现度的分析,... 我国法学教育研究文献的产出情况是评价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能够直观表现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我国法学教育研究产出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有利于深入探索法学教育发展的现状;通过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突现度的分析,有利于探寻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与特色领域;通过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对增加基金支持、机构间增进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亦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科学知识图谱 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Cite Spac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融资租赁发展法律问题探究
7
作者 王勇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82-86,共5页
融资租赁对自贸区企业资金供给意义重大。2018年,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在对标上海等已建自贸区、复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法律文件,并结合地域特色进行融资租赁创新发展。尽管如此,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融资租赁建设仍存在... 融资租赁对自贸区企业资金供给意义重大。2018年,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在对标上海等已建自贸区、复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法律文件,并结合地域特色进行融资租赁创新发展。尽管如此,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融资租赁建设仍存在短板,表现为融资租赁的社会认知度不足、融资租赁企业存在多头监管、融资租赁风险防控欠缺、自贸区融资租赁行业协会缺位、融资租赁区域特色创新不足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区 融资租赁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兼职劳动关系的认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晨瑜 蔺妍 《中国市场》 2016年第27期189-190,196,共3页
当前,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的现象已相当普遍,但维权却颇为艰难。大学生是否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其兼职是否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畴,尚存争议。文章拟从大学生兼职的界定及现状出发,结合国外立法例... 当前,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的现象已相当普遍,但维权却颇为艰难。大学生是否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其兼职是否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畴,尚存争议。文章拟从大学生兼职的界定及现状出发,结合国外立法例对大学生兼职劳动关系认定的态度,重点分析我国在大学生兼职劳动关系认定上存在的误区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使大学生兼职时的劳动权益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兼职 主体资格认定 事实劳动关系 权益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现状与保护开发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武欣 徐文超 宋紫铭 《中国市场》 2017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大连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在20世纪初先后成为俄国、日本的殖民地,两国均对大连地区展开了精心经营以便于其在东北亚地区的扩张。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是大连殖民史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目前该建筑群的保护与开... 大连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在20世纪初先后成为俄国、日本的殖民地,两国均对大连地区展开了精心经营以便于其在东北亚地区的扩张。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是大连殖民史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目前该建筑群的保护与开发状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可通过建立博物馆和适当开放建筑内部、提高活化利用程度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从而更好地保护开发历史建筑,传承城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中山广场 近代建筑群 保护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区物业管理现存法律问题及对策探讨——以对大连市小区物业管理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猛 萨日勒 +1 位作者 王晓 邢银凤 《消费导刊》 2008年第11期51-53,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小区物业管理现状的调查,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探求当前物业管理纠纷的根源之所在,同时借鉴国外优秀解决方案,力图找出突破口,探讨出一条解决之道供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关键词 物业管理 现存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选择:卓越法律人才目标下法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4
11
作者 翟羽艳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下审视中国的法学教育,必然会发现高等院校法律人才培养已经深深地陷入了自我设计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不同步的困境中,这其中的主要问题是法律人才的实践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传统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 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下审视中国的法学教育,必然会发现高等院校法律人才培养已经深深地陷入了自我设计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不同步的困境中,这其中的主要问题是法律人才的实践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传统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清晰,导致了法学实践职业能力培养定位的严重名实不符,我们必须在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指导下,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实现法律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真正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 实践能力 职业能力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法律与道德关系视角审视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翟羽艳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2-7,共6页
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设计必须体现专业特色。法学专业思政课程设计立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视角顺理成章,作为社会调整规范的法律与道德的外在牵连与内在融合是客观存在的,课程思政不过是对法律制度、法律原理中道德因素的强调和凸显。以... 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设计必须体现专业特色。法学专业思政课程设计立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视角顺理成章,作为社会调整规范的法律与道德的外在牵连与内在融合是客观存在的,课程思政不过是对法律制度、法律原理中道德因素的强调和凸显。以民法学课程为例,在法学课程思政隐形渗入与融合的价值定位基础上,以思政理念的理性介入、教学方式的论证融入、教学话语体系的大众话语渗入来实现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道德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视与展望:全面化视野下中国法学本科考试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3
13
作者 翟羽艳 《大连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28-133,共6页
考试作为知识掌握环节的一项检验制度,在法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目前法学本科的考试制度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不十分吻合。通过对我国法学本科考试制度的审视和国外法学本科考试制度的分析,提出全面化视野... 考试作为知识掌握环节的一项检验制度,在法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目前法学本科的考试制度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不十分吻合。通过对我国法学本科考试制度的审视和国外法学本科考试制度的分析,提出全面化视野下中国本科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理念定位的全面化,考试形式选择的全面化,考试内容分布的全面化,考试评价机制标准的全面化,在阅卷中坚持标准与非标准的统一,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同步,最终实现法学教育全面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本科 考试制度 人才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团队模式下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翟羽艳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62-65,共4页
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论证在教学团队目标和模式下,针对法学实践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使法学实践教学突破既有补充地位... 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论证在教学团队目标和模式下,针对法学实践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使法学实践教学突破既有补充地位的藩篱,进行体系化设计,使其成为法学教育中与理论教育并行发展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团队 实践教学 体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潜”之道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启示
15
作者 兰丽 《消费导刊》 2008年第11期171-171,共1页
南极的企鹅为了生存,选择了沉潜,潜的越深,破水而出的力量才会越大。当代大学生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努力学习,掌握好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成为未来的就业领域的佼佼者。怎样学习,企鹅的沉潜之道会给予我们新的启示。
关键词 沉潜 学习 定位 积累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有网络平台账号的分割与价值评估——以黄某与陈某同居关系析产纠纷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秋 顿十慧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网络平台账号不仅包含用户名和密码的数字组合,也包含了各种数据、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网络平台账号基于网络平台与用户签订服务合同而产生;用户通过账号和密码对网络平台账号进行排他使用,并通过粉丝打赏和直播带货等方式获得收益。... 网络平台账号不仅包含用户名和密码的数字组合,也包含了各种数据、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网络平台账号基于网络平台与用户签订服务合同而产生;用户通过账号和密码对网络平台账号进行排他使用,并通过粉丝打赏和直播带货等方式获得收益。网络平台账号内发布的内容多是用户创作的作品,属于智力成果;账号内的粉丝对于用户具有依赖性。因此,作为虚拟财产的共有网络平台账号与网络游戏装备、加密虚拟货币等虚拟财产不同,其法律属性是一种新型权利,除具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外,还具有人格属性。多人共有的网络平台账号具有分割的可能性。对于具有人格属性的共有网络平台账号,当注册者与运营者不同时,分割应以保留网络平台账号的最大价值为原则,考虑粉丝群体的情感投入和网络平台账号继续经营问题,将网络平台账号分割给实际运营者,并对注册者予以价值补偿。网络平台账号的价值构成要素应包括账号的创建成本、运营成本、粉丝打赏收入、直播带货收入以及广告运营收入等。对网络平台账号的价值评估可以采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的有机结合,同时可以吸收网络平台规则,采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确保评估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联合网络平台构建虚拟财产价值评估体系,充分参考网络平台的价值评估意见,以确保司法裁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有网络平台账号 账号分割 账号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贫困治理的多维困境与机制构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邱晖 杜忠连 《学术交流》 CSSCI 2024年第2期143-157,共15页
相对贫困是一种多维性、发展性、分散性贫困,其治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从物质维度看,发展失衡的长期存在导致相对贫困群体陷入增收困境,因此需要构建凸显城乡融合的持续增收机制;从精神维度看,帮扶政策的长期实施导致相对贫困群体陷... 相对贫困是一种多维性、发展性、分散性贫困,其治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从物质维度看,发展失衡的长期存在导致相对贫困群体陷入增收困境,因此需要构建凸显城乡融合的持续增收机制;从精神维度看,帮扶政策的长期实施导致相对贫困群体陷入思维困境,因此需要构建凸显内生动力的人文发展机制;从权利维度看,分配制度的长期失衡导致相对贫困群体陷入权利困境,因此需要构建凸显平等共享的收入分配机制;从政策维度看,扶贫政策转向的滞后导致相对贫困群体陷入福利困境,因此需要构建凸显综合治理的福利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贫困治理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进路
18
作者 邱晖 杜忠连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生产力的一次能级跃迁,其形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上层建筑,法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 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生产力的一次能级跃迁,其形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上层建筑,法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法治为科技创新筑牢制度根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为产业升级夯实制度基础,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制度保障,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基座。在法治轨道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方能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法治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船舶航行事故的刑法归责与教义展开
19
作者 庞婧 《中国海商法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39-49,共11页
尽管道路交通领域自动驾驶事故的刑法研究早已纳入学者的视野,但对于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以智能船舶为主体的航行事故可能引发的刑事责任问题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智能船舶的逐级发展将导致船舶交通肇事刑事归责面临归责主体缺位... 尽管道路交通领域自动驾驶事故的刑法研究早已纳入学者的视野,但对于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以智能船舶为主体的航行事故可能引发的刑事责任问题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智能船舶的逐级发展将导致船舶交通肇事刑事归责面临归责主体缺位、以船舶驾驶员为主体构建的避碰规范重新进行责任分配以及围绕以人为主体构建的过失犯罪理论体系的重构。控制支配位置、失效接管义务和人因干预范围是差异化操控模式下智能船舶刑事归责的技术基础。基于船舶智能系统自身不完全的控制能力以及经验积累产生的态势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决定了对其意思形成无法进行刑事非难。在具体的责任分配上,智能系统的生产者应当承担更多科技向善的注意义务;船端人员是自动化设备正常运营的监督者,自主程度较低的智能船舶仅允许其部分信赖自动化操作系统;在遥控与自控模式结合时,只有远程控制站的报警义务履行后,在船船员才具有接管船舶控制权的注意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舶 航行事故 接管义务 信赖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法视野下AIGC著作权赋权模式的类型化研究
20
作者 金丹 何佳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4年第3期132-155,共24页
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具有著作权,需要从权利识别与权利确认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人工智能生成物进行著作权赋权,是一种在探讨权利主体的认定标准、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品、平衡公益与私益的基础上,同时确定权利类型、权利内容与权利确... 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具有著作权,需要从权利识别与权利确认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人工智能生成物进行著作权赋权,是一种在探讨权利主体的认定标准、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作品、平衡公益与私益的基础上,同时确定权利类型、权利内容与权利确认的过程。目前比较法上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的权利归属认定存在一定分歧,主要可分为实体性独立赋权模式、溯源性权利归属模式、限定性权利承认模式和排他性权利否认模式四种,且总体倾向于由具体用户享有著作权。在我国法律中,关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规范则较为缺乏,在借鉴比较法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对AIGC创作模式进行差异化分级判断,并引入相关登记制度,建立全过程争议解决机制,从而实现鼓励创新与破除垄断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物 创新激励 独创性 赋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