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邻椎骨折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黄星星 王富民 +3 位作者 杨存恒 张昊 时圣博 于晓兵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邻椎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例健康青壮年男性志愿者,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获取胸腰段数据后建立骨质疏松性T_(10)~L_(3)椎体有限元模型。将骨...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邻椎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例健康青壮年男性志愿者,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获取胸腰段数据后建立骨质疏松性T_(10)~L_(3)椎体有限元模型。将骨质疏松性T_(10)~L_(3)椎体有限元模型设为对照组,L_(2)椎体行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的有限元模型设为实验组。在T_(10)椎体顶部施加1200 N垂直向下的力,观察两组T_(11)~L_(3)椎体相关结构所受von Mises应力情况。结果①对照组:与其他椎体相比,T_(12)椎体皮质骨、松质骨及上、下终板所受von Mises应力均较大(P<0.05),且皮质骨和上、下终板所受最大von Mises应力均较松质骨大(P<0.05)。②实验组:行PKP治疗后,脊柱生物力学特点会因骨水泥作用而发生改变,椎体所受最大von Mises应力从T_(12)椎体转移到L1椎体,且经骨水泥强化椎体的邻椎终板所受应力明显增加。结论①当脊柱受较大外力作用时,T_(12)椎体更易发生骨折,这与其为胸腰段最中心节段,生理曲度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有关。②PKP治疗OVCF术后,生理曲度因素与骨水泥对邻椎的生物力学改变因素同时存在,且骨水泥对邻椎的生物力学改变为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有限元分析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丛洋 芦建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的3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影...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的3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优19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92.11%,腰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率为83.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突出位置、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年龄、病程、突出位置、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及COPD是影响老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DL-C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 老年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残余腰背痛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渺满 文雪梅 +1 位作者 黄宗伟 于晓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0-728,共9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椎体强化术(vertebral augmentation,VA)后残余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相关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本研究回顾了2016年12月~2021年...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椎体强化术(vertebral augmentation,VA)后残余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相关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本研究回顾了2016年12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VA的377例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75.63±7.27岁(65~94岁),男性52例,女性32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等]、手术和影像学资料、术前及术后合并症等相关信息,术前、术后1d、出院前、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将术后残余腰背痛定义为术后1d原疼痛部位附近仍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4分),按照定义将患者分为残余痛组64例,对照组313例。通过单因素分析联合Lasso回归确定最佳Logistic回归模型后进行多因素分析,探寻术后残余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而构建Nomogram模型。应用Bootstrap完成模型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分别评估模型预测性能与临床实用性。结果:单因素分析及Lasso回归交叉验证最佳模型显示患者术前BMD、术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TLF)损伤、术中小关节损伤(facet joint injury,FJI)、术后骨水泥未完全粘合骨折线是残余痛的潜在危险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变量仍是术后残余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Logistic回归的可视化Nomogram模型,利用ROC曲线求出模型的C指数为0.8384(95%CI:0.7855~0.8912),经过200次Bootstrap抽样内部验证,得出C指数为0.8326;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曲线与实际概率曲线接近;DCA曲线显示在1%~53%的阈值范围内,决策曲线位于None线与All线上方。结论:术前低BMD、术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TLF损伤、术中FJI、术后骨水泥未完全粘合骨折线是OVCFs患者行VA术后残余腰背痛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5个因素作为预测因子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术后残余腰背痛的预测性能及临床实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术 残余腰背痛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华星 杨圣 +4 位作者 芦健民 李树强 邱兴 廉皓屹 付大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颈椎病伴后纵韧带骨化症表现的患者61例,所选多节段病例中(≥3),3个节段50例,4个节... [目的]探讨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颈椎病伴后纵韧带骨化症表现的患者61例,所选多节段病例中(≥3),3个节段50例,4个节段11例。分别采用前后路两种术式,都在显微镜辅助下操作,其中颈后路责任节段椎板全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47例(A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14例(B组),分别记录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及轴性症状VAS评分,加以评定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RIS)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在6~38个月,平均16个月。A组的JOA和VAS评分术前分别为(7.2±1.5)、(6.8±2.1)分;术后1周分别为(13.2±2.4)、(2.5±1.4)分;末次随访分别为(13.7±1.8)、(2.3±2.0)分;RIS为(59.92±13.46)%。B组术前JOA和VAS评分分别为(7.5±1.3)、(7.1±2.4)分;术后1周分别为(13.8±2.1)、(2.3±1.5)分;末次随访分别为(14.1±1.6)、(2.2±1.8)分;RIS为(62.28±14.16)%。A组、B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JOA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的术前JOA、VAS评分及术后RIS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前、后路治疗伴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多节段颈椎病均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少节段局灶性后纵韧带骨化应以前路为主,对于多节段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尤其椎管明显狭窄者,后路责任节段椎板全切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在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轴性症状的同时兼顾了良好的脊柱稳定性,是一种相对安全灵活、使用范围较广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节段 椎板切除术 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