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昕彦 李湘 +4 位作者 于萌 林奕辰 郑德禄 王璐 刘晓丹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中应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行PKP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分为2组,每组40例...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中应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行PKP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未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组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Cobb's角、伤椎椎高比、腰椎与髋部骨密度(BMD)、1年内再骨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年VAS评分与OD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 d,治疗组CD_3+、CD_4+、CD_4+/CD_8+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7d,治疗组CD_3+、CD_4+、CD_4+/CD_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Cobb's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伤椎椎高比、腰椎与髋部BMD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年内再骨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反应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PKP术后应用唑来膦酸,可有效促进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伤椎的恢复,减轻术后疼痛,增加骨密度,调节免疫系统稳定,降低再骨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脑信号蛋白4D在骨质疏松症小鼠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圆媛 李奎 +1 位作者 于萌 李湘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4-827,共4页
目的脑信号蛋白4D(Sema4D)是发现最早的免疫信号素,可能参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文章通过检测骨质疏松小鼠血清中可溶性脑信号蛋白4D(sSema4D)的水平,探寻sSema4D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月龄SPF级野生型C57小鼠,随机抽... 目的脑信号蛋白4D(Sema4D)是发现最早的免疫信号素,可能参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文章通过检测骨质疏松小鼠血清中可溶性脑信号蛋白4D(sSema4D)的水平,探寻sSema4D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月龄SPF级野生型C57小鼠,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骨质疏松组(n=50):每天给予0.9%维甲酸(90 mL/kg)灌胃共21 d;对照组(n=50):每天灌以0.9%氯化钠注射液(90 mL/kg)。应用Micro-CT对小鼠胫骨近端干骺端进行扫描并行三维重建,观察骨小梁数目、结构、形态、粗细、排列及走向情况;使用Inveon Research Work Place软件对胫骨近端干骺端兴趣区域的CT值进行处理,测量小鼠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分离度。采用硬组织切片技术切片,苦味酸-酸性品红法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股骨、胫骨组织骨胶原纤维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sSema4D水平。结果骨质疏松症组小鼠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骨小梁体积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5.8 mm vs 7.0 mm,0.06 mm vs 0.08 mm,0.3%vs0.5%,P<0.01),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增大[(0.69±0.13)mm vs(0.54±0.12)mm,P<0.05]。骨组织病理学表现:苦味酸-酸性品红法染色镜下显示骨质疏松组小鼠的胶原纤维排列疏松、稀少,纤维结构紊乱,部分胶原纤维连续性变差,溶解及断裂,骨髓腔增大等;血清中sSema4D水平:骨质疏松症组小鼠血清sSema4D较对照组的sSema4D显著升高(P<0.01)。结论 sSema4D可能促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可溶性脑信号蛋白4D 骨组织 MICRO-CT Van.Gieson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旭 林峰 +3 位作者 薛帆 牟琳 孙冬莉 刘文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4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理念在全胃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患者60例,随机分入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组(治疗组)及单纯加速康复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指标包括2组术后恢复与并发症情况,以及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理念在全胃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患者60例,随机分入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组(治疗组)及单纯加速康复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指标包括2组术后恢复与并发症情况,以及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较早(P<0.05),住院时间较短(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Clavien-DindoⅠ、Ⅱ级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天和第10天的CRP、IgA、IgG、Ig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术后第5天的CR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IgA、IgG、IgM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理念的应用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术后早期应激反应、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单纯加速康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理念 中西医结合 全胃切除 围手术期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2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晓丹 李湘 +3 位作者 于萌 陈昕彦 郑德禄 林奕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德福韦酯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2月至6月收治的2例长期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2例患者分别为75岁...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德福韦酯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2月至6月收治的2例长期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2例患者分别为75岁男性和79岁女性,均因全身骨痛、肌肉无力和行走困难2年就诊,既往均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分别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d)8年和4年;化验提示低磷血症(男患为0.44 mmol/L,女患为0.47 mmol/L),低钾血症(男患为3.0mmol/L,女患为3.1 mmol/L),血碱性磷酸酶升高(男患为227 IU/L,女患为566 IU/L),25(OH)D降低(男患为18.16 ng/ml,女患为3 ng/ml),尿常规检测提示尿蛋白及尿糖为阳性,骨密度均提示骨质疏松,影像学显示多发性骨折。停服阿德福韦酯,补充钙剂、骨化三醇、氯化钾和中性磷溶液等治疗,患者生化指标逐渐恢复正常,骨痛及肌肉无力减轻,行走较正常。结论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德福韦酯可以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应定期监测血电解质、肾脏功能、尿常规及骨密度,一旦出现阿德福韦酯相关的肾损伤,应停用阿德福韦酯,并纠正电解质紊乱,以避免引起低血磷性骨软化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骨软化症 低磷血症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TUG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昕彦 于萌 +4 位作者 李湘 许静宜 林奕辰 刘晓丹 王璐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1期1323-1327,共5页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82例T2DM肾病患者为T2DM肾病组,80例T2DM无肾病患者为单纯T2DM组,...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82例T2DM肾病患者为T2DM肾病组,80例T2DM无肾病患者为单纯T2DM组,另纳入同期82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及血清LncRNA TUG1、微小RNA-21(miR-21)表达水平;分析T2DM肾病患者血清LncRNA TUG1、miR-21表达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FBG)、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血清LncRNA TUG1诊断T2DM肾病的价值。结果 单纯T2DM组、T2DM肾病组患者血清miR-21表达水平及HbA1c、SCr、FBG、蛋白尿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eGFR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T2DM肾病组患者血清miR-21表达水平及SCr、蛋白尿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P<0.05),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eGFR水平低于单纯T2DM组(P<0.05)。T2DM肾病患者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与HbA1c、SCr、FBG、蛋白尿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21表达水平与HbA1c、SCr、FBG、蛋白尿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T2DM肾病患者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与miR-21呈负相关(r=-0.587,P<0.05)。血清LncRNA TUG1诊断T2DM肾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71,截断值为0.63,灵敏度为81.7%,特异度为87.8%。结论 T2DM肾病患者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较低,其与miR-21表达水平相关,并对T2DM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T2DM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2型糖尿病肾病 牛磺酸上调基因1 微小RNA-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大鼠FGF-23、骨代谢指标、骨超微结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戴静华 赵儒义 +4 位作者 常晓岑 郑德禄 温晶 刘媛媛 赵玉岩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25-329,333,共6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骨代谢指标和骨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将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NC)组13只和高脂饮食(HF)组13只,建立IR大鼠模型,高血浆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IR)大鼠血清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骨代谢指标和骨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将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NC)组13只和高脂饮食(HF)组13只,建立IR大鼠模型,高血浆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实验进行模型鉴定。测定大鼠血清FGF-23、血糖、胰岛素、脂代谢及骨代谢指标。扫描电镜观察骨组织超微结构。结果HF组大鼠GIR60-120较NC组明显降低(P<0.05),提示IR大鼠模型成功建立。HF组大鼠血清FGF-23、降钙素(CT)较NC组均降低(均P<0.05),血清钙、磷、镁离子较NC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钙素(OC)较NC组均明显增高(均P<0.05)。HF组大鼠血清FGF-23水平与体重、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呈负相关(r=-0.844、-0.895、-0.942,均P<0.05),与血清钙、磷、镁、CT、OC、ALP及iPTH无相关性。电镜扫描结果示HF组较NC组骨小梁数目减少,骨小梁间隙增宽,部分区域骨小梁出现裂痕。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IR大鼠血清FGF-23水平降低,并存在骨代谢异常及骨超微结构改变,有骨质疏松倾向。FGF-23参与葡萄糖代谢过程,导致IR的发生,同时参与骨质疏松的形成和发展。FGF-23是否可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一个早期监测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3 骨代谢 骨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