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郑丽丽 白璐 +3 位作者 王晶 聂慧英 姜秀秀 邓兆滨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目的 研究艾司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及观察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 研究艾司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及观察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8.45±10.02)、(88.49±10.18)、(89.05±10.04)、(88.75±10.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3±6.13)、(81.36±6.11)、(81.34±6.34)、(82.04±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出血 兰索拉唑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张丽静 贾彦彦 +3 位作者 胡波 李晓慧 张倩倩 周长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 分析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p53 and DNA damage regulated gene 1,PDRG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数据集,比较PDRG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 目的 分析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p53 and DNA damage regulated gene 1,PDRG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数据集,比较PDRG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DNA甲基化交互可视化数据库(DNA methylation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database,DNMIVD)分析PDRG1基因甲基化与m RNA表达水平的关系。另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存档的10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石蜡标本进行验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RG1蛋白的表达。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PDRG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n=284)中的表达较正常结直肠组织(n=41)增高(P<0.01),且结直肠癌PDRG1 mRNA表达与拷贝数变异呈正相关(n=273;r=0.792,P<0.01)。DNMIVD分析显示,PDRG1启动子甲基化β值与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4,P<0.01)。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n=273)PDRG1 mRNA表达在肿瘤位置、TNM分期及远处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245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PDRG1 mRNA高表达患者(以中位数为分界值,大于中位数为高表达)无瘤生存期较短(P=0.01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PDRG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结直肠癌组织[87.3%(89/102) vs32.4%(33/102),P<0.01]。结论 PDRG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位置、远处转移和无瘤生存期有关,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 癌症基因组图谱 甲基化 预后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及癌变机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贾丹丹 戚文娟 +2 位作者 程莉 程丽 周长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720-722,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难治性、易复发且有癌变倾向的炎症性肠病。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lcerative 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UC-CRC)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和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UC-CRC是溃疡性结肠炎最... 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难治性、易复发且有癌变倾向的炎症性肠病。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lcerative 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UC-CRC)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和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UC-CRC是溃疡性结肠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此病是多环节、多因素、多基因改变综合作用的结果,被WHO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本文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以及预防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赖少彤 薛鸿鹏 邓兆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01-904,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33例早期胃癌和56例进展期胃癌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早期胃癌部分行EMR术,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或姑息手术,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7的表达。结果... 目的研究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33例早期胃癌和56例进展期胃癌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早期胃癌部分行EMR术,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或姑息手术,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7的表达。结果早期胃癌患者的癌组织MMP-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进展期胃的组织水平(P<0.02),且与胃癌的组织分型明显相关(P<0.01)。2例黏膜层癌MMP-7表达强阳性的病例,行部分胃切除根治术,有1例发现淋巴结转移,但未被超声内镜发现。4例黏膜下层癌MMP-7表达强阳性的病例,3例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超声内镜发现1例。结论胃癌的超声内镜分期与基质金属蛋白酶-7表达相关,MMP-7高度表达的早期胃癌患者应行根治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超声内镜 MMP-7 内镜黏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郑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8期117-119,共3页
目的系统性评估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利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利用美沙拉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 目的系统性评估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利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利用美沙拉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之下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秦 柳氮磺吡啶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游离DNA甲基化靶向测序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丽静 万智毅 +4 位作者 孙利群 徐岩 王霞 张倩倩 周长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的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CRC患者(Ⅰ~Ⅲ期)及38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提取...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的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CRC患者(Ⅰ~Ⅲ期)及38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提取CRC组及体检健康者血浆cfDNA,行高通量甲基化靶向测序检测,计算甲基化评分,并分析其与CR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ROC曲线评估cfDNA和CEA单独及联合检测筛查CRC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CRC组cfDN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41±5.00 vs 36.59±4.46,t=0.326,P=0.745),而cfDNA甲基化评分显著升高(0.53±0.27 vs 0.26±0.18,t=6.134,P<0.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CRC患者cfDNA甲基化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显著升高(88.9%vs 60%,χ^(2)=4.323,P=0.038),但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fDNA甲基化检测筛查CR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_(ROC))为0.892(95%CI:0.814~0.970),血清CEA为0.810(95%CI:0.707~0.909),二者联合检测的AUC_(ROC)为0.930(95%CI:0.8674~0.9967)。cfDNA甲基化检测的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86.84%(cut-off值为0.2805);CEA单独检测的敏感性为42.1%,特异性为97.3%(cut-off值为4.0 ng/mL);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升高(89.47%),特异性为91.89%,准确性为90.67%。结论血浆cfDNA甲基化检测在CRC筛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并且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浆游离DNA 甲基化 靶向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杰 张爽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9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急性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5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及胎儿心血管畸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00例孕妇共检查出16例胎儿心血管畸形,发病率为... 目的探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急性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5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及胎儿心血管畸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00例孕妇共检查出16例胎儿心血管畸形,发病率为6.4%,通过随访及尸检结果证实12例超声诊断准确,诊断准确率为75%。结论临床上对孕妇行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实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新生儿缺陷率,改善新生儿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胎儿 心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提取物对腹部脂肪蓄积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长江 郝琳 +8 位作者 李坤 侯宪芹 刘希龙 刘日旭 翁文采 平田哲也 山口能宏 和田笃敬 上田太郎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杜仲叶提取物对人体内腹部脂肪蓄积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7例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5例,对照组12例),分别口服杜仲胶囊(含杜仲叶提取物)及安慰剂胶囊,第8周末观察每组患者体重、腹围、体重指数(BMI)、皮下脂... 目的探讨杜仲叶提取物对人体内腹部脂肪蓄积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7例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5例,对照组12例),分别口服杜仲胶囊(含杜仲叶提取物)及安慰剂胶囊,第8周末观察每组患者体重、腹围、体重指数(BMI)、皮下脂肪及内脏脂肪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明显减少(P〈0.05),体重降低,腹围显著减少(P〈0.001),BMI亦显著下降(P〈0.01)。结论杜仲叶提取物能明显抑制腹部脂肪蓄积,减轻腹型肥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脂肪 肥胖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Caroli综合征合并乙肝病毒感染1例
9
作者 孙利群 张丽静 +1 位作者 于君 周长江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以间断上腹部疼痛不适8年、再发1个月余为主诉入院。8年前间断性出现上腹部疼痛,时有发热、寒战,多次住院治疗,曾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给予抗炎、退黄、保肝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 1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以间断上腹部疼痛不适8年、再发1个月余为主诉入院。8年前间断性出现上腹部疼痛,时有发热、寒战,多次住院治疗,曾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给予抗炎、退黄、保肝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5年前入住我院行腹部CT及核磁确诊肝内胆管多发囊状扩张(Caroli);胰头多发囊性病变、钙化,长期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 Caroli综合征 乙肝病毒感染 诊断
原文传递
内镜超声、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赖少彤 邱冰 +1 位作者 邓兆斌 薛洪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5期358-359,共2页
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微转移不但影响胃癌预后,也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研究表明:存在淋巴结微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存活时间明显短于阴性的患者。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是早期胃... 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微转移不但影响胃癌预后,也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研究表明:存在淋巴结微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存活时间明显短于阴性的患者。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腹腔镜下胃部分切除是早期胃癌的治疗的重要方法,EMR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严格的术前分期、肿瘤直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是可靠的影像学胃癌分期方法。治疗前,用EUS对胃癌进行TNM分期,其准确率分别为89.8%和83.7%,可指导治疗、评估预后,但难以发现淋巴结微转移及癌组织微浸润。本文探讨早期胃癌的EUS分期、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法检测 无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 内镜超声 HE染色 ultrasonography 临床研究 淋巴结微转移
原文传递
槐耳浸膏通过调控ROS抑制结直肠癌细胞MMP-9表达及侵袭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海娟 王毓兴 +2 位作者 张丽君 龙文清 俞红女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36-341,共6页
目的:探讨槐耳浸膏对结直肠癌细胞活性氧(ROS)的调控作用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PKC激动剂佛波酯(TPA)处理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TPA诱导细胞形态学的改变;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槐耳浸膏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 目的:探讨槐耳浸膏对结直肠癌细胞活性氧(ROS)的调控作用及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PKC激动剂佛波酯(TPA)处理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TPA诱导细胞形态学的改变;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槐耳浸膏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核内p50、p65蛋白表达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细胞外分泌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ROS含量;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TPA诱导下SW480细胞由上皮样转变为间叶样细胞形态,可诱导MMP-9蛋白的表达上调。槐耳浸膏浓度依赖性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可阻断TPA诱导的ROS生成,下调核内p50和p65蛋白表达;抑制MMP-9蛋白表达和细胞外MMP-9分泌能力,且可抑制TPA诱导的细胞侵袭能力。结论:槐耳浸膏通过调控ROS/NF-κB信号通路抑制MMP-9的表达,阻断了TPA诱导的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槐耳浸膏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活性氧 核转录因子-ΚB
原文传递
同时合并乳糜胸、乳糜腹的酒精性肝硬化1例
12
作者 于君 张丽静 +4 位作者 徐岩 周长江 张静静 高云飞 孙利群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97-298,共2页
临床上肝硬化胸腹水常见,但为乳糜性质的很少。本文对临床工作中发现的1例同时合并乳糜胸、乳糜腹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以反复腹胀、乏力11年半,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有大量饮酒史30余年,平均250g/d。11年... 临床上肝硬化胸腹水常见,但为乳糜性质的很少。本文对临床工作中发现的1例同时合并乳糜胸、乳糜腹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以反复腹胀、乏力11年半,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有大量饮酒史30余年,平均250g/d。11年前因长期大量饮酒后出现腹胀、乏力、便血就诊,行腹部彩超示肝硬化、腹水,间断住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乳糜胸 乳糜腹
原文传递
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Osler-Rendu-Weber综合征1例
13
作者 于君 孙利群 +2 位作者 徐岩 张丽静 周长江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10-211,共2页
Osler-Rendu-Weber综合征又称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是小肠发育异常的一种疾病,亦是比较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通常以鼻出血为首发表现就诊,但本例为老年人且以消... Osler-Rendu-Weber综合征又称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是小肠发育异常的一种疾病,亦是比较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通常以鼻出血为首发表现就诊,但本例为老年人且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较为少见,难以鉴别。1病例简介患者女,79岁,因便血1 d为主诉于2020-04-01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遗传性出血性 小肠畸形 消化道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