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对大鼠硒性白内障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冯万国 付波 +1 位作者 杜玲玲 高维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3-986,共4页
背景姜黄素能清除机体中产生的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抗晶状体氧化损伤的作用,但其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大鼠硒性白内障的影响。方法选用12日龄健康SD... 背景姜黄素能清除机体中产生的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抗晶状体氧化损伤的作用,但其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大鼠硒性白内障的影响。方法选用12日龄健康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模型对照组和姜黄素组大鼠均采用皮下注射亚硒酸钠的方法建立硒性白内障模型,并于造模的同时,给予姜黄素组大鼠质量分数0.005%姜黄素灌胃,每131次,共2周。于实验开始后第4、7、10、14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晶状体的混浊程度并进行评分。在实验结束后摘出大鼠晶状体,用生化测定法测定晶状体中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晶状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透明。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姜黄素组大鼠Ⅲ、Ⅳ、V级晶状体混浊的时间明显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时,3个组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A:F=215.42,P〈0.01;SOD:F=46.83,P〈0.01;GSH—Px:F=44.29,P〈0.01)。模型对照组、姜黄素组晶状体中SOD的活性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姜黄素组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和姜黄素组晶状体中MDA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姜黄素组中MDA含量较模型对照组低(P〈0.01);模型对照组GSH—Px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姜黄素组GSH—Px活性较模型对照组高(P〈0.01)。结论姜黄素能显著延缓大鼠硒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但不能抑制硒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姜黄素延缓大鼠硒性白内障形成的机制可能为提高大鼠晶状体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亚硒酸钠/硒性白内障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阿托品制剂治疗屈光不正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许慧 徐心悦 冯万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研究屈光不正患者应用不同浓度阿托品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50例屈光不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甲组、实验乙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甲组患者接受高浓度(0.1%)阿托品治疗,实验乙组患者接受低浓度(0.01%... 目的研究屈光不正患者应用不同浓度阿托品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50例屈光不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甲组、实验乙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甲组患者接受高浓度(0.1%)阿托品治疗,实验乙组患者接受低浓度(0.01%)阿托品治疗,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任何药物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组同期观察视力情况),以及实验甲组与实验乙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甲组患者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实验乙组的72%及对照组的0,且实验乙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明显低于实验甲组的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低浓度阿托品对于治疗屈光不正都有效果,高浓度阿托品的治疗效果比低浓度阿托品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但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屈光不正 治疗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护理干预对采取睑板腺按摩患者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慧 徐心悦 冯万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23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采取睑板腺按摩患者的意义研究。方法 80例睑板腺功能异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积极护理干预联合睑板腺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眼表疾病...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采取睑板腺按摩患者的意义研究。方法 80例睑板腺功能异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积极护理干预联合睑板腺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和泪液分泌试验(SIt)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OSDI、TBUT、CFS、SIt水平分别为(17.08±4.10)、(5.87±1.92)s、(1.13±1.37)分、(6.28±1.93)mm均优于对照组的(23.2±4.11)、(7.23±1.03)s、(2.31±0.01)分、(10.3±1.8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联合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异常患者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的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异常 睑板腺按摩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水痘合并双眼严重角结膜病变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昕涌 张洪沛 冯万国 《中外医疗》 2010年第12期191-191,共1页
水痘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而迅速发展的皮疹,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痂盖等阶段,全身症状轻微。成人水痘也有报道,病情多较重。
关键词 成人水痘 角结膜病变 睑球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对角膜异物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心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4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对角膜异物的效果分析。方法80例角膜异物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角膜异物摘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 目的探讨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对角膜异物的效果分析。方法80例角膜异物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角膜异物摘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角膜感染2例,角膜穿通1例,玻璃体炎2例;对照组患者发生角膜感染5例,角膜穿通3例,玻璃体炎5例;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角膜异物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比较直观观察病情,且能降低患者发生角膜感染、角膜穿通和玻璃体炎等的几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 角膜异物 临床治疗效果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冯万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9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黄斑变性患者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visodal光动力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 目的探讨老年黄斑变性患者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visodal光动力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黄斑区荧光渗漏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黄斑区荧光渗漏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黄斑变性患者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玻璃体腔 雷珠单抗 临床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Ⅲ在不同周龄正常大鼠晶状体中的表达
7
作者 安海鸥 张辉 +3 位作者 秦秀虹 田蕊 窦莹 房学迅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检测二肽基肽酶Ⅲ(DPPⅢ)在不同周龄大鼠晶状体中的表达。探讨DPPⅢ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6、9、12周龄各15只Wistar大鼠的晶状体并用标准牛血清制成匀浆,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检测晶状体中的目标蛋白;采用We... 目的检测二肽基肽酶Ⅲ(DPPⅢ)在不同周龄大鼠晶状体中的表达。探讨DPPⅢ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6、9、12周龄各15只Wistar大鼠的晶状体并用标准牛血清制成匀浆,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检测晶状体中的目标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PPⅢ在不同周龄正常大鼠晶状体中的含量变化(半定量并以灰度值表达),并应用蛋白酶活性测定DPPⅢ在不同周龄正常大鼠晶状体中的酶活性变化。应用直线回归法评价DPPⅢ酶活性与鼠龄的关系。结果SDS-PAGE凝胶电泳法测得目标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000。随着正常大鼠周龄的增加,晶状体中DPPⅢ表达的峰灰度值和总灰度值均呈增加趋势。晶状体中DPPⅢ的总酶活性与Wistar大鼠的年龄呈正相关(r=0.99,P<0.05)。结论晶状体中DPPⅢ随年龄的增长表达发生变化,可能与晶状体发育中一些晶状体蛋白的变化有关,推测DPPⅢ可能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参与晶状体蛋白的降解,促进白内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Ⅲ 晶状体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软性材质可折叠IOL在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患者中临床应用
8
作者 傅波 徐昕涌 +2 位作者 冯万国 张洪沛 周之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研讨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植入Acrysof Natural和硅胶人工晶状体的效果。方法:选择无青光眼发作史的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65例70眼行超声乳化吸出白内障,无术中并发症60例63眼。其中30例33眼用植入器植入Acrysof Natural人工晶状体;另3... 目的:研讨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植入Acrysof Natural和硅胶人工晶状体的效果。方法:选择无青光眼发作史的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65例70眼行超声乳化吸出白内障,无术中并发症60例63眼。其中30例33眼用植入器植入Acrysof Natural人工晶状体;另30例30眼用植入器植入硅胶(silicone)人工晶状体。统计植入术中并发症;术后1d,1wk,3mo,1a的视力、眼压、前房情况、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结果:Acrysof Natural在植入过程中展开慢,可控性好,在剥脱综合征患者瞳孔不易散大情况下仍能顺利植入,无并发症。对照组硅胶人工晶状体展开时弹射快,有7眼植入过程中发生翻转,在部分悬韧带不健全的病例同时因瞳孔缩小不易观察和控制,造成5眼植入时袢划破后囊膜(16.6%)。1枚弹入玻璃体,取出后改睫状沟植入。术后视力对后囊破裂者不列入正常统计。结论:选择Acrysof Natural人工晶状体单体、袢宽软、植入过程中展开慢、好控制、可避免植入过程并发症。其光学部分相对薄、稳定性好、前房相对较深。组织相容性好,术后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脱综合征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鉴定的眼外伤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决策
9
作者 傅波 冯万国 +2 位作者 安海鸥 宫冰冰 肖梦媛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5期48-49,53,共3页
研究分析涉及司法鉴定的眼部钝力伤致眼眶爆裂性骨折临床决策的特殊性,依据医学原理,做出有益于伤者康复及纠纷解决的决策。选取眼眶爆裂性骨折49例(49眼)。其中内侧壁骨折30例,下壁骨折19例。致伤原因:斗殴25例,交通肇事17例,运动伤5例... 研究分析涉及司法鉴定的眼部钝力伤致眼眶爆裂性骨折临床决策的特殊性,依据医学原理,做出有益于伤者康复及纠纷解决的决策。选取眼眶爆裂性骨折49例(49眼)。其中内侧壁骨折30例,下壁骨折19例。致伤原因:斗殴25例,交通肇事17例,运动伤5例,自己意外伤2例。30例2周内接受手术治疗,眼球运动不受限,眼位满意,功能位无复视,2例特定方位复视,3个月后消失。19例拒不接受手术治疗,3个月后眼球不同程度内陷,16例功能位复视,眼球转动疼痛。眼眶骨折早期手术治疗预后佳,后患少,对受伤者及肇事者均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力伤 眼眶骨折 临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睑板腺按摩法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意义研究
10
作者 徐心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睑板腺按摩法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意义。方法 8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睑板腺按摩法;试验组患者采取改良睑板腺按摩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以及治疗后睑缘症... 目的 探讨改良睑板腺按摩法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意义。方法 8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睑板腺按摩法;试验组患者采取改良睑板腺按摩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以及治疗后睑缘症状评分、睑脂症状评分及眼表症状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睑缘症状评分(0.94±0.62)分、睑脂症状评分(0.98±0.43)分及眼表症状评分(9.98±3.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0±0.94)、(1.25±0.59)、(11.90±2.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改良睑板腺按摩法的临床满意度高,并且症状评分较低,因此,改良睑板腺按摩法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意义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睑板腺按摩法 睑板腺功能障碍 症状评分 临床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指导的意义研究
11
作者 徐心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6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指导的意义研究。方法 80例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指导... 目的探讨对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指导的意义研究。方法 80例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动脉阻力指数和眼动脉血流速度、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以及近视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近视发生率为67.5%,低于对照组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眼动脉阻力指数(0.60±0.07)、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0.62±0.13)低于对照组的(0.73±0.09)、(0.74±0.08),眼动脉血流速度(14.43±1.03)cm/s高于对照组的(10.13±1.03)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指导的意义显著,采取综合康复指导的青少年患者临床近视发生率降低,并且眼动脉阻力指数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降低,眼动脉血流速度增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综合康复指导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伴发重症视网膜病变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海鸥 徐昕涌 +1 位作者 傅波 张洪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4-195,共2页
患者男,15岁。因进行性加重的四肢肌肉无力、萎缩伴面部表情少25年,听力下降23年,左眼视力下降2年多于2010年6月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患者于25年前开始出现四脚肌肉无力,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病因学 肌营养小良 面肩肱型/并发症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四联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徐昕涌 张洪沛 +1 位作者 周之南 冯万国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探讨采取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片、虹膜段切除、晶体超乳吸出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20只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分组:实验组10眼行四联手术:对照组10眼行单纯滤过术。常规上方巩膜瓣、小梁切除、... 目的探讨采取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片、虹膜段切除、晶体超乳吸出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例20只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分组:实验组10眼行四联手术:对照组10眼行单纯滤过术。常规上方巩膜瓣、小梁切除、上方虹膜节段切除、巩膜瓣下垫压羊膜(商品)、结节缝合巩膜瓣;另采用透明角膜缘切口行超声乳化吸出白内障。手术前测眼压,行前节荧光素造影,统计分析眼压走势、新生血管变化、滤过泡状态。随访3-6个月。结果实验组术眼手术后眼压均低于20mmHg,对照组仅一例1只眼滤过正常,眼压低于20mmHg。四联手术后眼压得到控制,反应轻微,滤过泡形成良好,虹膜新生血管大多消褪,全部眼球得以保留,其中2例保持0.1视力,1例0.2视力。结论四联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羊膜联合术
原文传递
剥脱综合征继发青光眼白内障术后前房纤维渗出一例
14
作者 冯万国 张洪沛 +1 位作者 徐昕涌 周之南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870-871,共2页
关键词 剥脱综合征 纤维渗出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与白内障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红宇 周之南 +1 位作者 付波 赖晓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9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诱导白内障的可能机制。方法30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分为老年性白内障组及糖尿病性白内障组,以正常晶状体作对照,制备晶状体匀浆上清,测NO、NO合成酶(NOS)。结果正常晶状体中存在NO、NOS,老年性白内障组晶状体中NO、...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诱导白内障的可能机制。方法30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分为老年性白内障组及糖尿病性白内障组,以正常晶状体作对照,制备晶状体匀浆上清,测NO、NO合成酶(NOS)。结果正常晶状体中存在NO、NOS,老年性白内障组晶状体中NO、NOS含量与正常晶状体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且糖尿病性白内障组NO、NOS含量上升非常显著(P<0.01)。结论正常晶状体中存在NO、NOS,不同浓度的NO、NOS具有维持晶状体透明性的生理作用及诱导白内障的病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原文传递
儿童夜戴角膜塑形镜角膜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苗春旭 徐昕涌 张会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夜戴角膜塑形镜角膜并发症的特点、原因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夜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113例(219只眼),其中7例患者为单眼戴镜,平均年龄(11.5±2.0)岁,近视度数-1.00-9.00 D,其中-2.00-4.00 D 157只眼,... 目的 探讨儿童夜戴角膜塑形镜角膜并发症的特点、原因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夜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113例(219只眼),其中7例患者为单眼戴镜,平均年龄(11.5±2.0)岁,近视度数-1.00-9.00 D,其中-2.00-4.00 D 157只眼,于配戴角膜塑形镜当日,戴镜后1h、次日早晨及戴镜后2d、3d、1周、2周进行检查,之后每月复查1次,随访6个月.裂隙灯检查法观察角膜是否有水肿、机械损伤、色素沉积、混浊浸润;对荧光素染色形态、位置、数量、范围、深度追踪6个月以上.结果 点状角膜上皮剥脱18例(29只眼,13.24%),角膜浅基质层浸润混浊5例(6只眼,2.74%),角膜上皮下铁沉积症9例(17只眼,7.76%),以上均无明显症状,经停戴镜及相关治疗,前者完全治愈,但后两者经6个月随访,病灶渐退.上述并发症除6只眼在3个月内出现,其余46只眼均发生在戴镜6个月以上.结论 儿童夜戴角膜塑形镜出现并发症应立即停戴镜,及时治疗和随访,避免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角膜塑形术应严格控制在医疗单位进行,并由有资质的眼科医师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接触镜 角膜疾病 角膜混浊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与白内障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17
作者 马红宇 周之南 +2 位作者 姜妙娜 吴亚双 付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11期1863-1864,共2页
目的探讨NO(nitric oxide,NO)对晶状体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半乳糖法制作大鼠白内障模型,取晶状体制成组织匀浆并分离上清检测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以正常大鼠晶体作对照。结果实验组大鼠晶状体NOS明显上升(P<0.... 目的探讨NO(nitric oxide,NO)对晶状体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半乳糖法制作大鼠白内障模型,取晶状体制成组织匀浆并分离上清检测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以正常大鼠晶体作对照。结果实验组大鼠晶状体NOS明显上升(P<0.01),而NO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不同浓度下的NOS、NO具有维持晶状体透明的生理作用及参与白内障形成的病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