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对角膜异物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心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4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对角膜异物的效果分析。方法80例角膜异物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角膜异物摘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 目的探讨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对角膜异物的效果分析。方法80例角膜异物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角膜异物摘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角膜感染2例,角膜穿通1例,玻璃体炎2例;对照组患者发生角膜感染5例,角膜穿通3例,玻璃体炎5例;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角膜异物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比较直观观察病情,且能降低患者发生角膜感染、角膜穿通和玻璃体炎等的几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 角膜异物 临床治疗效果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睑板腺按摩法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意义研究
2
作者 徐心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睑板腺按摩法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意义。方法 8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睑板腺按摩法;试验组患者采取改良睑板腺按摩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以及治疗后睑缘症... 目的 探讨改良睑板腺按摩法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意义。方法 8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睑板腺按摩法;试验组患者采取改良睑板腺按摩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以及治疗后睑缘症状评分、睑脂症状评分及眼表症状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睑缘症状评分(0.94±0.62)分、睑脂症状评分(0.98±0.43)分及眼表症状评分(9.98±3.1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0±0.94)、(1.25±0.59)、(11.90±2.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改良睑板腺按摩法的临床满意度高,并且症状评分较低,因此,改良睑板腺按摩法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意义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睑板腺按摩法 睑板腺功能障碍 症状评分 临床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指导的意义研究
3
作者 徐心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6期225-226,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指导的意义研究。方法 80例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指导... 目的探讨对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指导的意义研究。方法 80例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动脉阻力指数和眼动脉血流速度、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以及近视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近视发生率为67.5%,低于对照组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眼动脉阻力指数(0.60±0.07)、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0.62±0.13)低于对照组的(0.73±0.09)、(0.74±0.08),眼动脉血流速度(14.43±1.03)cm/s高于对照组的(10.13±1.03)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指导的意义显著,采取综合康复指导的青少年患者临床近视发生率降低,并且眼动脉阻力指数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降低,眼动脉血流速度增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综合康复指导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