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普通高校传统特色专业新工科建设实施路径研究与实践——以大连工业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制浆造纸方向)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海强 邵长优 郭延柱 《中国轻工教育》 2024年第3期63-70,共8页
为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产业发展,大连工业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制浆造纸方向)积极引入新工科理念。通过专业深化改革,实施创新拔尖班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探究性实践过程管理与考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行学业导师制,引导学生提前参与科研... 为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产业发展,大连工业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制浆造纸方向)积极引入新工科理念。通过专业深化改革,实施创新拔尖班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探究性实践过程管理与考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行学业导师制,引导学生提前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大创和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改革课程体系,主干课实施双语教学,增设学科文献翻译,注重学科融合,开展新工科选修课程群建设,培养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建立校内/校外工程实践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些措施助力学生在大创项目、学科竞赛、保研和考研以及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产业创新挑战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化工程 新工科 教学改革 学科交叉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研思维推动理论课程建设”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以大连工业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制浆造纸工程方向)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石海强 郭延柱 《中国轻工教育》 2018年第5期64-68,73,共6页
为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大连工业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制浆造纸工程方向)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科教融合式改革。改善了教学目标,注重研究生理论知识、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改革了课程体系,新增了与科... 为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大连工业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制浆造纸工程方向)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科教融合式改革。改善了教学目标,注重研究生理论知识、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改革了课程体系,新增了与科研热点相关的专业课程;利用了高水平科研能力青年教师优势,加强研究型教学;建设了有利于科教融合教学实施的校内教学平台和企业基地;培养了研究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通过"以科研思维推动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生撰写科技论文等综合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教学模式 科教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活动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魏立纲 魏莉 +2 位作者 安庆大 王少君 刘娜 《山东化工》 CAS 2013年第8期167-168,172,共3页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化工专业高素质人才是促进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总结化工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现状,分析影响创新教育效果的主客观因素。为了进一步改善创新训练效果,提出基于化工专业特点的教学...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化工专业高素质人才是促进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总结化工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现状,分析影响创新教育效果的主客观因素。为了进一步改善创新训练效果,提出基于化工专业特点的教学改革初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训练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研究——以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专业为例
4
作者 张琳 《上海包装》 2017年第5期43-45,共3页
根据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结合大连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定位,本文分别从存在问题、评价方案和成效与体会三个方面,对包装工程专业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为成功实施与完善&qu... 根据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结合大连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定位,本文分别从存在问题、评价方案和成效与体会三个方面,对包装工程专业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为成功实施与完善"卓越计划"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工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美云 宋顺喜 +4 位作者 聂景怡 谭蕉君 金永灿 平清伟 罗清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190,共4页
在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培养“创新能力突出、知识体系广博、工程素养深厚”的一流轻工人才是推动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轻工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陕西科技大学联合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创建了教学联合体,以... 在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培养“创新能力突出、知识体系广博、工程素养深厚”的一流轻工人才是推动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轻工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陕西科技大学联合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创建了教学联合体,以数字化赋能教研形态,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跨越时空”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打造了“互补共享”的教研教学新形态,构建了“多维协同”的工程能力培养新机制,形成了一流轻工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轻工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教学联合体在轻工一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举措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化工程 人才培养 教学联合体 跨校联合 校企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硼氮共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其改善铜硫化物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代云川 王晓冬 +1 位作者 王志伟 郭延柱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
以氧化纤维素(OC)为碳源,硼酸和氨水为掺杂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硼氮共掺杂纤维素基碳点(B-N-CDs),然后采用低温浸渍法构筑了CuS/B-N-CDs复合材料,并对B-N-CDs的光学性能及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B-N-CDs的... 以氧化纤维素(OC)为碳源,硼酸和氨水为掺杂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硼氮共掺杂纤维素基碳点(B-N-CDs),然后采用低温浸渍法构筑了CuS/B-N-CDs复合材料,并对B-N-CDs的光学性能及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B-N-CDs的最佳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分别为337、420 nm,平均粒径为1.79 nm。CuS/B-N-CDs复合材料在1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896.0 F/g,由其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CuS/B-N-CDs//AC ASC在功率密度806.5 W/kg条件下,能量密度达60.7 Wh/kg,并且在1~10 A/g的电流密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库伦效率93.9%);此外,在经过10000次充放电后,电容保持率为96.2%,循环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碳点 铜硫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工类高等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付颖寰 初婷婷 +3 位作者 杨大伟 郭宏 侯传金 杨义 《轻工科技》 2017年第2期131-132,共2页
针对大连工业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整合实验内容,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操作视频结合提问代替传统的教师单向授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针对大连工业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整合实验内容,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操作视频结合提问代替传统的教师单向授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整实验课时间安排,使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验操作衔接紧密;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对基本操作训练的重视程度;举办基础化学实验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越来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轻工类 绿色化学 虚拟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有机化学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慧 杨大伟 +3 位作者 付颖寰 郭宏 侯传金 杨义 《教育进展》 2014年第5期121-124,共4页
从改革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以轻工类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应用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考核。本研究提出的抓过程管理,不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和... 从改革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以轻工类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应用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质量考核。本研究提出的抓过程管理,不断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和多维的考核方式,经过实践验证,不仅避免了传统的教学与考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而且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善于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环境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郭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0-190,共1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环境类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作为环境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课本知识,还应该具备实践技巧与创新能力。而混合式教学法的出现,满足了...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环境类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作为环境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课本知识,还应该具备实践技巧与创新能力。而混合式教学法的出现,满足了这一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因此,探讨在环境类有机化学课程中融入混合式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混合式教学法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创新人才 课本知识 有机化学 信息技术 混合式教学 环境类专业 实践技巧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化学实验与化学竞赛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研究
10
作者 尹宇新 魏立纲 +2 位作者 黄德智 张新欣 杨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11期315-316,共2页
培养本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适应化工学科的快速发展,各院校开展了多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1-2]。让化学竞赛成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延伸,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阶段让学生把学到的化学基本理论应用于实际,在培养学生解决问... 培养本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适应化工学科的快速发展,各院校开展了多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1-2]。让化学竞赛成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延伸,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阶段让学生把学到的化学基本理论应用于实际,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面起到良好作用。近年来大连工业大学的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的成绩表明,基础化学实验与化学竞赛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 化学竞赛 创新能力 教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实验设计:木质素多孔碳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谭凤芝 王大鸷 +2 位作者 周庄 徐同宽 李沅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66-169,173,共5页
专业综合实验是强化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核心教学环节。基于高分子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理念,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将科研成果有机融入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环节,设计了“木质素多孔碳的制备及... 专业综合实验是强化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核心教学环节。基于高分子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理念,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将科研成果有机融入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环节,设计了“木质素多孔碳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探究型实验。以工业硫酸盐木质素为原料,采用碳化活化法制备多孔碳材料,然后将其制备成电极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其应用性能。该实验增强了学生对高分子废弃物转化工艺与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实验步骤设计、表征与应用测试,有效拓展了实验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型实验 实验教学 木质素 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教学改革研究
12
作者 魏立纲 崔贺民 +2 位作者 赵雪 魏莉 郝敬爱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利用数学模型、过程集成等方法解决工艺过程的实际问题。但是,由于课程内容较难,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利用数学模型、过程集成等方法解决工艺过程的实际问题。但是,由于课程内容较难,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指导下,从教学模式、产学合作、竞赛驱动、课程考核、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为培养高素质化工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氨基改性MCM-41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优化及应用
13
作者 李佥 曾祥冰 +6 位作者 孙西同 陈晓艺 李苗 王添誉 黄帆 孙芳鸿 李宪臻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77,共10页
为构建新型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体系并提高脂肪酶的稳定性,利用酚氨基改性有序介孔材料有序介孔分子筛(MCM-41)进行脂肪酶的固定化研究,并将固定化酶应用于实际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固定化温度30℃,固定化pH8.0,... 为构建新型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体系并提高脂肪酶的稳定性,利用酚氨基改性有序介孔材料有序介孔分子筛(MCM-41)进行脂肪酶的固定化研究,并将固定化酶应用于实际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固定化温度30℃,固定化pH8.0,固定化时间7 h,初始酶浓度4 mg/mL,此时材料的载酶量为26.40 mg/g。固定化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50℃,最佳反应pH为7.0,酶活力最高可达4108±34.74 U/g载体。固定化酶重复使用8次后,保留了54.70%的初始酶活,在4℃条件下储藏30 d后仍具有71.10%的初始酶活。将固定化酶用于催化月桂酸己酯的合成,月桂酸转化率最高可达65.38%。酚氨基改性MCM-41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力和良好的稳定性,将其应用于实际催化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进一步证明酚氨基改性是一种绿色、有效的改性策略,为酚氨基涂层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氨基改性 MCM-41 固定化脂肪酶 工艺优化 月桂酸己酯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俊彦 王晓敏 +3 位作者 邢浩 季峰民 张琳 王彩印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89-93,98,共6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卓...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合作实施"卓越计划"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而且要建立企业全面参与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提出的思考将对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同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俊彦 王晓敏 +3 位作者 邢浩 季峰民 张琳 王彩印 《包装学报》 2013年第4期85-88,共4页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于创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提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构建校企合作、企业全面参与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于创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提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构建校企合作、企业全面参与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校企"双向交流"关系、开展企业生产实践活动、实施毕业设计形式改革等措施,建立企业全程参与,校企共克难关、携手共赢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机制,以确保"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波消解-无银催化法检测水中化学需氧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薛文平 刘文伟 +1 位作者 黄德智 元世勇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1,共4页
研究了采用微波消解-无银催化测定CODCr的新方法,并探讨了该方法测定CODCr时样品消解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还采用硫酸锰、硫酸镍、硫酸铜、硫酸镁、硫酸铁分别作催化剂,微波加热快速消解后测定CODCr,同时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进... 研究了采用微波消解-无银催化测定CODCr的新方法,并探讨了该方法测定CODCr时样品消解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还采用硫酸锰、硫酸镍、硫酸铜、硫酸镁、硫酸铁分别作催化剂,微波加热快速消解后测定CODCr,同时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了最佳催化剂、最佳投加量和消解时间。对比结果表明:当试样体积为5 mL时,0.250 mol/L K2 Cr2 O7的用量为5 mL,硫酸锰催化剂用量为3 mg,微波消解时间仅为3 min,检测结果最佳。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节约试剂、降低耗电成本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CODCr) 微波消解法 无银催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氰废水光化学降解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文平 王晓霞 +2 位作者 刘雪雁 侯仰允 安路阳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9,共5页
对含氰废水进行了不同自然光照条件下的降解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光照越强,氰化物降解越快;温度、pH值、搅拌速度对自然光降解氰化物影响较大,温度越高、pH值越小、搅拌速度越高,氰化物降解越快,去除率越高。同时,还对比试验了... 对含氰废水进行了不同自然光照条件下的降解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光照越强,氰化物降解越快;温度、pH值、搅拌速度对自然光降解氰化物影响较大,温度越高、pH值越小、搅拌速度越高,氰化物降解越快,去除率越高。同时,还对比试验了紫外光照条件下的氰化物降解,结果表明,紫外光对氰化物的降解速度远高于自然光。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为微细粉末状晶体,在光氧化含氰废水中催化效果较好。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降解质量浓度为14.81mg/L的含氰废水需150min即可达到排放标准。对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光化学降解氰化物为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降解 含氰废水 光催化氧化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 被引量:13
18
作者 付颖寰 杨大伟 +3 位作者 郭宏 侯传金 杨义 初婷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5期271-272,共2页
有机化学实验是轻工类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必修基础课之一,其中涉及的许多基本操作是学生在毕业环节及从事相关工作时必备的能力。我校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着授课模式较单调、教学效率不高、考核方式不全面等问题,亟待改进。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法在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伟杰 张绍印 +3 位作者 张江华 王大鸷 徐同宽 崔励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4期153-154,共2页
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是工科院校面向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促进作用。为突破专业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现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引入该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果表明PBL教学法激发了... 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是工科院校面向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促进作用。为突破专业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现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引入该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果表明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了创新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应用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并为该专业英语课程的进一步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应用化学 专业英语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佥 李宪臻 +3 位作者 孙西同 陈晓艺 陈明 金朝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2期111-112,共2页
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向应用型转变。生物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生物工程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生物... 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向应用型转变。生物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生物工程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以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