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君 何学志 +1 位作者 高峰 庄熙晶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9期853-856,共4页
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体液潴留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相关。围手术期的液体管理至关重要。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是一种新型利尿剂,其特殊的作用机制为心脏大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 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体液潴留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相关。围手术期的液体管理至关重要。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是一种新型利尿剂,其特殊的作用机制为心脏大血管外科围手术期液体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就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进展,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手术 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率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峰 王文君 +2 位作者 高洋 石磊 庄熙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1年的桥血管通畅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拟接受择期CABG患者76例,排除...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1年的桥血管通畅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拟接受择期CABG患者76例,排除7例,共计纳入69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37例,B组(替格瑞洛+阿司匹林)32例。随访期间患者失访4例,A组3例,B组1例,共计65例患者完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A组34例,B组31例。评估2组桥血管通畅性,并随访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65例CT血管成像复查患者中,共计桥血管173根(胸廓内动脉63根,大隐静脉110根),其中A组92根(胸廓内动脉33根,大隐静脉59根),B组81根(胸廓内动脉30根,大隐静脉51根)。A组与B组桥血管通畅率及胸廓内动脉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5%vs 91.4%;93.9%vs 93.3%,P>0.05);A组大隐静脉通畅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6%vs 90.2%,P<0.05)。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桥血管狭窄风险(OR=0.319,95%CI:0.107~0.951,P=0.040)。2组术后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主要出血事件和小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ABG患者术后1年,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能更好的降低静脉桥血管狭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阿司匹林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心病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率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高洋 王文君 +4 位作者 高峰 石磊 王蕾 佟英欣 庄熙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1年桥血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CABG手术合并CRI的58例患者。将入选患者按...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1年桥血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CABG手术合并CRI的58例患者。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24例(阿司匹林100 mg/d+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口服)和氯吡格雷组34例(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口服)。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评估桥血管通畅性。同时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等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间共5例患者失访,其中3例死亡。共计53例患者(男性40例、女性13例)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替格瑞洛组22例,氯吡格雷组31例。桥血管数量共计133根(胸廓内动脉桥51根、大隐静脉桥82根)。两组间总的桥血管通畅率和动脉桥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3.2%比82.4%,100%比96.6%,均为P>0.05)。替格瑞洛组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91.8%比73.3%,χ^2=4.679,P=0.0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桥血管狭窄风险(OR=0.139,95%CI:0.029~0.670,P=0.014)。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主要出血事件等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RI患者CABG术后1年内,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比较,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更好地降低静脉桥血管狭窄的风险,且未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血小板策略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洋 王文君 +4 位作者 高峰 石磊 刘巍 何学志 庄熙晶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冠脉搭桥术后1年桥血管的影响。方法2016年3月~2020年8月我院行冠脉搭桥术病人7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氯吡格雷治疗,B组37例,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术后1年行CTA检查评估桥血...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氯吡格雷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冠脉搭桥术后1年桥血管的影响。方法2016年3月~2020年8月我院行冠脉搭桥术病人7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氯吡格雷治疗,B组37例,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术后1年行CTA检查评估桥血管情况,并随访不良事件。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总桥血管及动脉桥血管通畅率、心绞痛、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显著高于A组(89.2%vs.76.8%,P=0.0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替格瑞洛可降低桥血管狭窄风险(OR=2.488,95%CI:1.016~6.091,P=0.046)。结论冠脉搭桥术后1年,替格瑞洛可更好地维持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桥血管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高血压病 2型糖尿病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瓣膜置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峰 庄熙晶 何学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3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瓣膜置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瓣膜置换术联合射... 目的研究瓣膜置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瓣膜置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0.0%,辅助呼吸时间(16.74±2.66)h及术后住院时间(8.42±1.83)d短于对照组的(24.80±3.36)h、(11.27±2.33)d,围手术期死亡率5.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开展瓣膜置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与单独采用瓣膜置换术方法比较临床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术 射频消融术 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房颤动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牵拉力对大隐静脉血管壁损伤的程度分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峰 庄熙晶 +2 位作者 高洋 石磊 何学志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牵拉力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大隐静脉血管壁损伤程度的影响,探讨大隐静脉采集过程中的安全牵拉力,提高手术过程中对大隐静脉采集血管的保护意识,提高临床中冠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方法筛选40例...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牵拉力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大隐静脉血管壁损伤程度的影响,探讨大隐静脉采集过程中的安全牵拉力,提高手术过程中对大隐静脉采集血管的保护意识,提高临床中冠脉旁路移植术静脉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方法筛选40例行CABG的患者,取其CABG术中大隐静脉(GSV),将其平分成5段,分别为无牵拉组(对照组)、5 g砝码垂直牵拉1 min组(实验组A)、10 g牵拉1 min组(实验组B)、10 g牵拉2min组(实验组C)、20 g牵拉1 min组(实验组D)。标本行HE染色,用光镜观察血管壁细胞形态、结构、肌纤维板等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与各实验组之间血管壁细胞形态、结构、肌纤维板等镜下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与D组、实验组B与D组、实验组B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易因外科牵拉而损伤,同样的牵拉力持续作用于血管的拉力时间越长,对血管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采集 牵张力 血管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对非透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廓内动脉及大隐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文君 何学志 +3 位作者 高峰 高洋 石磊 庄熙晶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者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DAPT),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搭桥手术(CABG)术后早期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我科接受CABG手术患者77例,随机纳入A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与B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者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DAPT),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搭桥手术(CABG)术后早期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我科接受CABG手术患者77例,随机纳入A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与B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A组35例,B组42例。术后1年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桥血管通畅性。并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间7例失访。70例完成CTA检查,A组32例,B组38例。静脉桥血管通畅率A组显著高于B组(46/5190.2%vs 42/5675.0%,P=0.024)。小型出血事件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2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桥血管狭窄风险(OR=0.193,95%CI=0.043-0.861,P=0.031)。结论在CK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DAPT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可能更好地维护静脉桥血管的通畅率,并未增加主要出血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替格瑞洛 旁路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血管翻转吻合理念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文君 高峰 何学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5期502-504,共3页
主动脉夹层手术操作复杂,主动脉与人工血管的吻合口情况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人工血管翻转吻合理念,是主动脉夹层手术血管吻合的新理念,可能会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总结了人工血管翻转理念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发展及应用,以供临... 主动脉夹层手术操作复杂,主动脉与人工血管的吻合口情况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人工血管翻转吻合理念,是主动脉夹层手术血管吻合的新理念,可能会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总结了人工血管翻转理念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发展及应用,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人工血管 翻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不同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的近中期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峰 庄熙晶 +1 位作者 高洋 石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不同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的近期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接受择期OPCABG的患者435例,根据获取大隐静脉的方式,分为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e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组217例及开放...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不同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的近期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接受择期OPCABG的患者435例,根据获取大隐静脉的方式,分为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e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组217例及开放式获取大隐静脉(open vein harvesting,OVH)组218例,比较2组围术期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低心排综合征和腿部切口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6个月和1年,比较2组静脉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比例和腿部切口并发症。结果 EVH组围术期腿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VH组(2.30%vs 12.84%,P=0.000)。EVH组与OVH组围术期病死率(1.38%vs 2.29%,P=0.724)、急性心肌梗死(1.38%vs1.83%,P=1.000)和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1.84%vs 2.75%,P=0.7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EVH组与OVH组发生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6%vs 9.17%,P=1.000),EVH组腿部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VH组(3.69%vs 17.89%,P=0.000)。术后1年随访,EVH组与OVH组发生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2%vs 14.22%,P=0.475),EVH组腿部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VH组(5.53%vs 25.69%,P=0.000)。结论 EVH与OVH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但EVH术后腿部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VH,较OVH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血管移植术 围手术期 大隐静脉血管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膜内翻并翻转吻合技术的止血效果评价: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10
作者 高洋 史泽鹏 +5 位作者 庄熙晶 高峰 刘巍 石磊 王文君 何学志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外膜内翻并翻转吻合技术和主动脉包裹-右房分流技术处理主动脉根部的止血效果。方法2018年1月1日~2020年4月1日根部受累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76例,以手术置换范围,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作为协同变量,配比度为1∶1行倾向性评... 目的探讨外膜内翻并翻转吻合技术和主动脉包裹-右房分流技术处理主动脉根部的止血效果。方法2018年1月1日~2020年4月1日根部受累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76例,以手术置换范围,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作为协同变量,配比度为1∶1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40例病人纳入研究。对比分析外膜内翻并翻转吻合技术较主动脉包裹-右房分流技术两组病人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小时内心包、纵隔引流量、围手术期24小时成分输血量、术后24小时止血药物应用情况。结果24小时内引流量外膜内翻并翻转吻合技术组明显较少(P<0.05),不同手术方式及术后时间对术后24个小时内每小时引流量的主效应均不同(P<0.05),手术方式及术后时间两者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外膜内翻并翻转吻合技术较传统主动脉包裹-右房分流处理主动脉根部止血效果理想,可降低术后初期吻合口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主动脉夹层 吻合技术 近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灌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左心室结构变化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高峰 潘晓芳 +7 位作者 张博 王文君 孙飞一 庄熙晶 高洋 石磊 刘巍 何学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6期566-569,共4页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心肌灌注变化对术后1年时左心室结构改善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住院行首次CABG的患者68例。术前及术后2周行心肌灌注超声(MCE)检查评估心肌灌注情况。术...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心肌灌注变化对术后1年时左心室结构改善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住院行首次CABG的患者68例。术前及术后2周行心肌灌注超声(MCE)检查评估心肌灌注情况。术后随访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依据术后1年时左心室结构是否改善分为左心室结构改善组(A组,59例)和左心室结构未改善组(B组,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与B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周时A组左心室内径显著小于B组(均为P<0.05)。A组术后各冠脉支配区域及MCE总分值较术前明显改善(均为P<0.01)。A组随访1年后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显著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显著升高(均为P<0.01)。B组术前及术后MCE各项分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随访1年后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显著增加(均为P<0.01)。结论CABG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改善情况与术后1年的左心室结构改善情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室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部阻断术中无名动脉直接插管升主动脉或部分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七例
12
作者 高峰 庄熙晶 +4 位作者 高洋 刘巍 王文君 史泽鹏 何学志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1195-1196,共2页
主动脉夹层或升主动脉瘤行升主动脉或部分主动脉弓置换,通常是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无名动脉之前阻断升主动脉浅低温下完成手术[1]。若手术过程中发现夹层或者升主动脉病变,单纯的升主动脉阻断常不足以完成手术,往往要另外建立腋... 主动脉夹层或升主动脉瘤行升主动脉或部分主动脉弓置换,通常是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无名动脉之前阻断升主动脉浅低温下完成手术[1]。若手术过程中发现夹层或者升主动脉病变,单纯的升主动脉阻断常不足以完成手术,往往要另外建立腋动脉或者无名动脉插管,于深低温停循环的状态下完成升主动脉远端或部分弓吻合手术[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动脉 插管 弓部阻断 主动脉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心肌微循环灌注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巍 高峰 +8 位作者 史泽鹏 高洋 石磊 王文君 张博 张琳 崔明静 庄熙晶 何学志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究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术后影响早期心肌微循环灌注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6月~2021年2月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OPCABG治疗的病人100例,根据术后早期各节段心肌灌注恢复... 目的探究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术后影响早期心肌微循环灌注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6月~2021年2月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OPCABG治疗的病人100例,根据术后早期各节段心肌灌注恢复情况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76例,灌注均改善,B组24例,遗留灌注改善不佳。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代谢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史、超敏肌钙蛋白T(cTnI-T)、B型利钠肽(BNP)及心脏超声结果。结果B组和A组年龄分别为(71.63±5.09)岁和(64.74±9.45)岁、BMI分别为(29.27±3.56)kg/m^(2)和(26.09±3.08)kg/m^(2),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87.5%和21.1%,血脂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0.8%和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性别、高血压患病率、吸烟率、饮酒率、代谢疾病患病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史、cTnI-T、BNP及心脏结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建模结果示,年龄(OR:1.240,95%CI:1.080~1.486)、糖尿病患病情况(OR:0.086,95%CI:0.014~0.391)、血脂异常(OR:0.047,95%CI:0.007~0.220)可作为OPCABG术后早期遗留节段改善不佳的危险因素,且其预测效果较好(AUC=0.934,P<0.001)。年龄、血脂异常、糖尿病病史、BMI之间并未见明显协同效应(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病史及血脂异常可作为预测OPCABG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改善情况的危险因素,其在保证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的同时可较为准确地预测OPCABG病人术后早期微循环的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灌注 微循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血管翻转吻合技术在主动脉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泽鹏 何学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8-192,共5页
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吻合是主动脉疾病外科治疗最重要的操作步骤,临床上涌现出了多种吻合方式及预防和消除吻合口出血的处理方法。其中人工血管末端外翻部分插入主动脉或内翻整体插入主动脉的吻合方式增大了移置物与主动脉壁贴合面积,明显... 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吻合是主动脉疾病外科治疗最重要的操作步骤,临床上涌现出了多种吻合方式及预防和消除吻合口出血的处理方法。其中人工血管末端外翻部分插入主动脉或内翻整体插入主动脉的吻合方式增大了移置物与主动脉壁贴合面积,明显降低了潮汐血流的冲脱作用和对吻合口的侧向力。因而其降低吻合后出血风险、术中缝合操作简化及吻合口出血容易处理的优点突出。不同名称的类似技术在主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中多有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吻合效果。本文将该技术统一称作"人工血管翻转吻合技术",系统阐述其在主动脉外科的应用演变,以期进一步加深对该技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壁 吻合技术 人工血管 吻合方式 吻合口 出血风险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状态下眼压的变化及意义
15
作者 唐瑜 高峰 +4 位作者 白晶 郭涛 何学志 庄熙晶 丁学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155-158,162,共5页
目的观察在温度、血压不同的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中及选择性脑灌注、恢复循环时眼压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9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诊断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具有手术指征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置换联合冰冻象鼻手术的... 目的观察在温度、血压不同的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中及选择性脑灌注、恢复循环时眼压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9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诊断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具有手术指征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置换联合冰冻象鼻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一般情况,测量术中降温、选择性脑灌注、恢复循环以及复温过程(温度点同降温)中各时间点眼压,并进行分析。结果共观察21例患者,男15例(71.4%),女6例(28.6%)。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无青光眼家族史。术前及术后床旁眼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降温过程中各温度点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随温度下降呈降低趋势;复温过程中各温度点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随温度上升呈上升趋势;选择性脑灌注过程中眼压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脑灌注5 min与脑灌注10 min时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循环过程中眼压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各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度与血压可对眼压产生影响,眼压与温度和血压呈正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温度 血压 体外循环 选择性脑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性暴力致迟发性主动脉真性动脉瘤一例
16
作者 史泽鹏 王文君 +3 位作者 刘巍 高洋 庄熙晶 何学志 《亚洲心脑血管病例研究》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钝性暴力致迟发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以提高临床对其认识水平。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例车祸外伤致迟发性动脉瘤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综合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入院后择期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 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转... 目的:探讨钝性暴力致迟发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以提高临床对其认识水平。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例车祸外伤致迟发性动脉瘤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综合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入院后择期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 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转流术”术后恢复良好,伴少量内漏。结论:对于胸钝性暴力伤史合并主动脉周围软组织异常患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对于手术指征明确患者,早期发现、早期积极行介入治疗往往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动脉瘤 外伤 介入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术后脊髓缺血相关截瘫的治疗与预防
17
作者 武硕 王文君 +1 位作者 史泽鹏 何学志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11期1024-1028,共5页
手术治疗是主动脉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截瘫作为主动脉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着不低的发生率。因此如何降低术后截瘫的发生,一直是大血管外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脊髓缺血是主动脉术后截瘫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综述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研... 手术治疗是主动脉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截瘫作为主动脉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着不低的发生率。因此如何降低术后截瘫的发生,一直是大血管外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脊髓缺血是主动脉术后截瘫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综述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主动脉术后脊髓缺血所致脊髓损伤的机制、治疗及如何进行预防进行总结,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瘫 脊髓缺血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药物负荷试验结合三维斑点追踪评价CABG术前心肌存活性
18
作者 张博 潘晓芳 +3 位作者 何学志 庄熙晶 高峰 刘巍梁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2期35-36,共2页
目的探究多巴酚丁胺超声药物负荷试验(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DSE)联合三维3D斑点追踪(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超声心动图能否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前患者心肌存活性的评... 目的探究多巴酚丁胺超声药物负荷试验(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DSE)联合三维3D斑点追踪(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超声心动图能否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前患者心肌存活性的评估准确性。方法35例准备行CABG术的患者接受常规超声,小剂量DSE结合2D及3D STI超声检查。根据半年后复查超声结果术前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是否有所恢复作为金标准来定义存活心肌。结果负荷峰值阶段2D STI超声心动图的径向应变及3D STI面积应变在心肌存活组和非存活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01)。前者诊断存活心肌截点值为~△19.3%,敏感度87.2%,特异度85.7%;后者截点值为~△20.2%,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92.8%。结论 DSE联合3D STI技术具有检测CABG术前患者心肌存活性的能力且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药物负荷试验 心肌存活性 三维斑点追踪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治疗对合并高血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住院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庄熙晶 王文君 +5 位作者 赵晓慧 魏伟 范为王 高恺 何声秀 林海龙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31-1038,共8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RB)治疗对合并高血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住院转归的影响。方法 2020年2月12日至3月30日,入选武汉雷神山医院住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202例,对其中合并高血...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RB)治疗对合并高血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住院转归的影响。方法 2020年2月12日至3月30日,入选武汉雷神山医院住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202例,对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67例(33.2%)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服用和停用ACEI或ARB分为使用组(n=22)、停用组(n=24)和未用组(n=21)。记录各组患者新冠肺炎相关药物和降压药使用情况、氧气治疗情况、血压控制水平等治疗性指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死亡率、住院期间病情恶化级别、痊愈出院率等住院转归指标;以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酐、肌酸激酶等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三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基础疾病、严重程度(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比例)、血清生化指标(ALT、LDH、肌酐、肌酸激酶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三组患者的新冠肺炎相关主要治疗药物使用比例、氧气治疗方式、住院死亡率、痊愈出院率、病情恶化级别、咽拭子核酸转阴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使用组比较,停用组和未用组钙通道阻滞剂的使用比例高(95.8%、85.7%比40.9%,均P<0.01),出院时三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使用组比较,停用组和未用组住院天数较长[(30.04±8.82)、(30.09±9.25)比(27.41±6.43)d],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入院时比较,住院期间三组患者的血清ALT、LDH、肌酐、肌酸激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合并高血压的新冠肺炎患者,ACEI或ARB的使用与否对其住院转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原文传递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洋 王文君 +2 位作者 高峰 石磊 庄熙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74-878,共5页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 1 年桥血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将 2014 年 1 月至 2017 年 9 月于我科行 CABG 手术的 67 例患者(男 52 例、女 15 例)纳入此研究,将入组患者随机...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 1 年桥血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将 2014 年 1 月至 2017 年 9 月于我科行 CABG 手术的 67 例患者(男 52 例、女 15 例)纳入此研究,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 A 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 B 组(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其中 A 组 34 例(男 28 例、女 6 例),B 组 33 例(男 24 例、女 9 例)。术后 1 年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桥血管通畅性。并随访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间共 4 例患者失访,2 例患者死亡。共计 61 例患者完成冠状动脉 CTA 检查,其中 A 组 31 例,B 组 30 例。共计桥血管 156 支(胸廓内动脉桥 59 支,大隐静脉桥 97 支),其中 A 组 79支(胸廓内动脉桥 31 支,大隐静脉桥 48 支),B 组 77 支(胸廓内动脉桥 28 支,大隐静脉桥 49 支)。总桥血管通畅率及动脉桥血管通畅率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79(82.3%)vs. 71/77(92.2%);30/31(96.8%) vs. 27/28(96.4%),P>0.05],而在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方面,A 组通畅率显著低于 B 组[35/48 (72.9%) vs. 44/49(89.8%),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桥血管狭窄风险[OR=0.282,95%CI(0.093,0.862),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CABG 术后 1 年内,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应用相比,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更好地降低静脉桥血管狭窄的风险,并未显著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