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宏元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6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究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相关护理措施和价值。方法以急诊科危重患者100例(所选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简单化分组,对照组在院内安全转运中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2组急... 目的探究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相关护理措施和价值。方法以急诊科危重患者100例(所选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简单化分组,对照组在院内安全转运中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2组急诊科危重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急诊科危重患者的成功转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护理纠纷、意外事件以及病死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6.00%)明显较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78.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更好对其院内安全转运的成功率保证,对医疗纠纷的发生进行控制,促进患者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院内安全转运 危重患者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交接登记簿在急诊科转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领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2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患者交接登记簿在急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登记簿对于需要转运的患者按要求评估记录。结果登记簿使用后急诊科与病房的护士交接患者时,病情不详细的发生数由51人/年下降为目前的0,各种导管脱落、液体外渗等情... 目的探讨患者交接登记簿在急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登记簿对于需要转运的患者按要求评估记录。结果登记簿使用后急诊科与病房的护士交接患者时,病情不详细的发生数由51人/年下降为目前的0,各种导管脱落、液体外渗等情况的发生数由98人/年下降为目前的8人/年,到达病房后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无法说清时间的由以前的20人/年下降到目前的0。结论通过登记簿的应用表明了职责,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交接登记簿 急诊科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强 于晓然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5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肾上腺素联合急诊抢救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抢救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总量累计不... 目的观察小剂量肾上腺素联合急诊抢救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抢救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急诊抢救联合小剂量(总量累计不超过1 mg)肾上腺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者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剂量肾上腺素联合急诊抢救治疗重症哮喘,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 哮喘 肾上腺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钟雪焱 王艳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8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2例急诊胸痛(0~6h内)患者即刻行H-FABP及血CTnI和CK-MB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阳性率86.96%,非急性心肌梗死组阳性率4.72%。结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2例急诊胸痛(0~6h内)患者即刻行H-FABP及血CTnI和CK-MB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阳性率86.96%,非急性心肌梗死组阳性率4.72%。结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筛选快速而简便,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PDCA管理的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宏元 王术 祁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8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在院内转运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发挥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的100例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50。给予常规转运组常规护理对策,给予PDCA管理组PDCA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接收...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在院内转运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发挥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的100例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50。给予常规转运组常规护理对策,给予PDCA管理组PDCA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接收部门的满意度;院内转运的平均时间;护理前后焦虑的心理程度评分、抑郁心理程度评分;呼吸困难、心电监护缺失、输液隐患、管道脱落等安全隐患发生率。结果PDCA管理组患者接收部门的满意度高于常规转运组,P<0.05;PDCA管理组焦虑的心理程度评分、抑郁心理程度评分低于常规转运组,院内转运的平均时间短于常规转运组,呼吸困难、心电监护缺失、输液隐患、管道脱落等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常规转运组,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实施PDCA管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其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接收部门的满意度,缩短院内转运的时间,减少院内转运过程安全隐患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护理管理 PDCA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孙菲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35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探讨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的80例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 目的探讨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的80例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用给予临床传统方案干预,试验组40例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给予临床传统方案干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比较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临床疗效评分,功能状态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8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临床疗效评分标准,功能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来说,采取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急诊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率以及呼吸频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多巴胺 酚妥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急诊对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孙菲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34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讨在急诊对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就诊8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 探讨在急诊对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就诊8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病学会心功能不全评分标准,疗效评分标准,室性心律失常评分,安全性评分指标。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心脏病学会心功能不全评分标准,疗效评分标准,室性心律失常评分,安全性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急诊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基础治疗 胺碘酮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祁明 姜丽 翁喜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3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急诊内科治疗的昏迷患7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观察患者GCS评分...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急诊内科治疗的昏迷患7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试验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观察患者GCS评分。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改善患者GSC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 急诊内科 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急诊护理程序对重症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术 翁喜娟 高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0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规范急诊护理程序对重症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80例重症高血压患者均于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分为试验组(n=40,规范急诊护理程序进行护理)与对照组(n=40,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规范急诊护理程序对重症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80例重症高血压患者均于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分为试验组(n=40,规范急诊护理程序进行护理)与对照组(n=40,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室的平均停留时间、疾病正确诊断时间、血压控制时间以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时间指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重症高血压患者采取规范急诊护理程序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高血压 规范急诊护理程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护理在急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10
作者 祁明 王芳 宋海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1期26-26,28,共2页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12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试验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干预,观察患者...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12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试验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满意度和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护理满意度 护理纠纷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领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5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安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在抢救中的应用优点。方法:常规消毒,取下安全静脉留置针的护针帽,将针头旋出,使针尖斜面偏左,左右针柄重叠,刺入血管,松开止血带,撤出针芯,固定留置针。结果:安全静脉留置针被我科使用后,在为急诊... 目的:探讨安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在抢救中的应用优点。方法:常规消毒,取下安全静脉留置针的护针帽,将针头旋出,使针尖斜面偏左,左右针柄重叠,刺入血管,松开止血带,撤出针芯,固定留置针。结果:安全静脉留置针被我科使用后,在为急诊危重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时没有发生因撤针芯导致的针刺伤。结论:BD安全静脉留置针有利于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降低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被急诊护理人员所接受,在临床护理中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静脉留置针 急诊抢救患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于亚男 于晓然 李宏元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966-967,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 目的研究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经(LVEDD)以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ESD、LVEDD以及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对照组为10.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常规内科治疗对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更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心功能恢复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尼可地尔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意外事件发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术 祁明 王姝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意外事件发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就诊的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意外事件发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急诊科就诊的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和干预后的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强迫症状、躯体化、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躯体化、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预见性护理 意外事件 90项症状清单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祁明 王术 王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9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艳萍 龚平 +1 位作者 张雷 刘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7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和价值。方法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6例,其中常规治疗组2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液灌流组29例(治疗组)。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28 d死亡率:治疗组51.72%(15/29);对照组88.89%(24/27),P...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和价值。方法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6例,其中常规治疗组2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液灌流组29例(治疗组)。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28 d死亡率:治疗组51.72%(15/29);对照组88.89%(24/27),P<0.05。血液灌流起始时间对28 d死亡率影响:中毒6 h内者死亡率25%(5/20);中毒6 h后者死亡率77.78%(7/9),P<0.05。结论血液灌流抢救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确切;早期进行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百草枯中毒 血液灌流 临床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艳萍 沈胜芝 +1 位作者 曹秀丽 刘领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82-183,共2页
急性乙醇中毒在急诊工作中比较常见,以往采用内科常规利尿、补液及纳洛酮治疗,治疗有效。近年来,大连市友谊医院采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疗效确切。现将大连市友谊医院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乙... 急性乙醇中毒在急诊工作中比较常见,以往采用内科常规利尿、补液及纳洛酮治疗,治疗有效。近年来,大连市友谊医院采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疗效确切。现将大连市友谊医院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诊治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醒脑静 急性乙醇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性辅料换药护理在外科伤口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宏元 祁明 +1 位作者 宋海莲 翁喜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5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湿性辅料换药护理在外科伤口中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90例急诊外科伤口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湿性辅料换药护理。比较两组外科伤口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外科伤口平均愈合... 目的探讨湿性辅料换药护理在外科伤口中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90例急诊外科伤口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湿性辅料换药护理。比较两组外科伤口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外科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切口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外科伤口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外科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切口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切口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性辅料换药护理在外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可加速切口愈合和出院,减少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其睡眠质量,患者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辅料换药护理 外科伤口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于晓然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9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至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6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至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6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与治疗的同时加用沙丁胺醇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持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肺功能变化情况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效果更为明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大面积的推广以及继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异丙托溴铵 老年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腔内输液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宏元 祁明 孙晓旻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6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腔内输液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组对急危重症患者予以常规急危重症的常规治疗和护理,骨髓腔内输液组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骨髓腔... 目的探讨骨髓腔内输液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常规治疗组对急危重症患者予以常规急危重症的常规治疗和护理,骨髓腔内输液组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骨髓腔内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APACHEⅡ评分值、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骨髓腔内输液组的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比常规治疗组的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高,P<0.05。骨髓腔内输液组的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是100%,而常规治疗组的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是82.50%。护理前两组APACHEⅡ评分值、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情况比较,P>0.05;护理后骨髓腔内输液组APACHEⅡ评分值、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骨髓腔内输液组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骨髓腔内输液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50%,低于常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骨髓腔内输液效果确切,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预后,稳定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腔内输液 急危重症抢救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在突发事件群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宏元 祁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8期283-283,共1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群发伤救治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所有的医护人员,随后进行接诊突发事件群发伤事件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最后观察应急预案演练前后的医师的配合程度以及抢救的成功率。结果在应急预案实... 目的研究与分析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群发伤救治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所有的医护人员,随后进行接诊突发事件群发伤事件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最后观察应急预案演练前后的医师的配合程度以及抢救的成功率。结果在应急预案实施后,医护的配合度显著提升,抢救的流程实施熟练程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群发伤救治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 群发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