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古发掘与研究问题二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昭峰 刘金友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9X期23-27,共5页
在田野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中,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在现有考古学理论方法指导下,就一些个案问题展开科学的考古发掘?如考古堆积中的倾倒堆积和横向堆积,不同地域、不同遗存可能存在的堆积形态如何分辨,并展开科学的发掘。如何对考... 在田野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中,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在现有考古学理论方法指导下,就一些个案问题展开科学的考古发掘?如考古堆积中的倾倒堆积和横向堆积,不同地域、不同遗存可能存在的堆积形态如何分辨,并展开科学的发掘。如何对考古研究中的一些个案问题就现有的考古学理论方法进行反思?如文化遗存定量分析中确认是文化互动还是文化迁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 文化性质 岳石文化 考古学文化 二里头文化 田野考古 相邻地区 地层堆积 先商 理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考古发掘及博物馆保管中的文物保护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畅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2期179-181,共3页
文物保护是文物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文章分别从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保管的文物保护两个方面入手,介绍了考古发掘过程中常见的文物保护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了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技术及文物保护措施。
关键词 文物保护 考古发掘 数字化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庄河经远舰遗址水下考古发现与水下文化遗产的研究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冯雷 于海明 周春水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第7期28-36,共9页
北洋海军经远舰沉没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附近海域,前后经过两次水下考古调查而得以确认,经抽沙揭露出深埋泥下近6 m的“经远”铭牌,以及沉舰的舷窗、煤渣口、木舷梯、艏柱等重要部位,并收获近500余件文物。调查解决了长久以来经远舰... 北洋海军经远舰沉没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附近海域,前后经过两次水下考古调查而得以确认,经抽沙揭露出深埋泥下近6 m的“经远”铭牌,以及沉舰的舷窗、煤渣口、木舷梯、艏柱等重要部位,并收获近500余件文物。调查解决了长久以来经远舰沉没地的争议,所获考古资料有助于推导还原一些海战细节,对甲午海战史、海军史、舰船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与科学价值,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课题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考古 甲午海战 经远舰 水下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保护视域下博物馆原状展陈照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8期103-105,共3页
展陈照明能够提供清晰的视觉环境,但其光学辐射也会对展陈文物造成伤害。因此,文章立足于博物馆文物保护视角,结合照明对文物展品的危害,探讨了博物馆原状展陈照明的设计原则,并就文物保护视域下博物馆原状展陈照明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以... 展陈照明能够提供清晰的视觉环境,但其光学辐射也会对展陈文物造成伤害。因此,文章立足于博物馆文物保护视角,结合照明对文物展品的危害,探讨了博物馆原状展陈照明的设计原则,并就文物保护视域下博物馆原状展陈照明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博物馆文物展陈照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 博物馆 原状展陈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活化视角下考古遗址公园遗产展示与保护研究
5
作者 朱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6期174-176,F0003,共4页
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国特色的大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也是新时期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随着社会各界对考古遗址公园关注度的持续提升,如何协调好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时代课题。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关于考古遗址公... 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国特色的大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也是新时期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随着社会各界对考古遗址公园关注度的持续提升,如何协调好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时代课题。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关于考古遗址公园与遗产活化的理论研究少之又少,文章尝试立足遗产活化视角探索考古遗址公园遗产展示与保护策略,以填补当前理论研究的空缺,为新时期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的遗产展示与保护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活化 考古遗址公园 遗产展示 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物考古看早期蛙纹的演变
6
作者 陈勃源 《收藏与投资》 2022年第3期59-61,共3页
蛙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古人在彩陶器、青铜器等载体上刻印各种蛙纹,载体、形式的不同,其含义也不同,本文对新石器时代蛙纹的寓意进行研究,就其代表含义加以分析。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蛙纹 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博物馆的宣传推广
7
作者 张敏 《炎黄地理》 2025年第1期151-153,共3页
全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与碎片化使得博物馆亟需创新传播方式,以适应不同观众的需求。文章阐述了全媒体环境下博物馆宣传推广的独特挑战,探讨了博物馆宣传推广的创新策略,旨在实现博物馆宣传推广的自动化、智能化与数字化。全媒... 全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与碎片化使得博物馆亟需创新传播方式,以适应不同观众的需求。文章阐述了全媒体环境下博物馆宣传推广的独特挑战,探讨了博物馆宣传推广的创新策略,旨在实现博物馆宣传推广的自动化、智能化与数字化。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博物馆的宣传推广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网络平台和多媒体互动,生动直观地将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和教育资源传递给公众的新型传播形式。传统的静态展示和口口相传的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人对信息获取的即时性与互动性的需求。同时,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保管者,更是文化传播的先锋,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有效利用多种媒介形态,实现信息的最大化覆盖和深度互动,已成为博物馆管理者和传播者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将从多维视角探讨博物馆如何利用全媒体资源,创新宣传推广策略,拓宽观众群体,以实现文化传播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宣传推广 全媒体环境 创新传播 生动直观 媒介形态 网络平台 信息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城子汉墓出土玻璃耳珰的化学成分与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昱勃 温睿 +1 位作者 先怡衡 张翠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4,共10页
营城子汉墓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处重要的大型汉墓群。营城子汉墓出土了一批玻璃耳珰,为探讨其成型工艺及来源,采用超景深显微系统进行了表面形貌观察,初步认为是模铸成型,并经过打磨。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 营城子汉墓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处重要的大型汉墓群。营城子汉墓出土了一批玻璃耳珰,为探讨其成型工艺及来源,采用超景深显微系统进行了表面形貌观察,初步认为是模铸成型,并经过打磨。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分属铅钡硅酸盐和钾硅酸盐玻璃系统,一件由Cu2+着色,其余主要由Co2+着色。其为我国自制,所用钴料来源相同,钴料的锰钴比特征与国产钴土矿的类似。并对营城子汉墓出土玻璃耳珰造型与化学成分体系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玻璃耳珰制作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国古代玻璃耳珰制作与传播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城子汉墓 玻璃耳珰 工艺 化学成分 钴料 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连(旅顺)史在中国东北史中的地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俊勇 《大连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大连、旅顺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 ,并与山东半岛遥遥相对 ,形成扼守京津塘地区的咽喉要地 ,是古代中原地区联接东北地区的大陆桥。近一百年以来在大连地区发现了众多的考古文化。无论是远古、古代、还是近现代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均发生... 大连、旅顺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 ,并与山东半岛遥遥相对 ,形成扼守京津塘地区的咽喉要地 ,是古代中原地区联接东北地区的大陆桥。近一百年以来在大连地区发现了众多的考古文化。无论是远古、古代、还是近现代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均发生在这一地区 ,并与东北各历史时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考古发现 ,简述大连旅顺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 东北史 文化交流 农业 甲午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现状与完善策略思考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勃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博物馆汇聚了各类文物与藏品,既在文化事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又在教育、娱乐等方面提供了高价值的公益服务。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以及先人的不断探索,我国拥有各种各样的文物遗产,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中华儿女卓越的智慧。现阶段,我... 博物馆汇聚了各类文物与藏品,既在文化事业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又在教育、娱乐等方面提供了高价值的公益服务。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以及先人的不断探索,我国拥有各种各样的文物遗产,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中华儿女卓越的智慧。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对文物的管理与保护,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了文物藏品的管理效率和保护水平。鉴于此,文章将着重探讨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现状,在明确现有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各种合理有效的方法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促进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保证各类文物藏品得到全面有效管理及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藏品 管理现状 完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址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新思考——以大连汉墓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3期184-186,共3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一批大中小型的遗址博物馆相应诞生。本文以大连汉墓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并提出了加强此方面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 汉墓博物馆 宣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印花税票研究
12
作者 于海明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年第5期77-83,共7页
中国的印花税诞生在清朝晚期,清代印花税票发行和使用时间十分短暂,发行过程举步维艰。日本与美国相继参与了中国印花税票的设计与印刷,清代印花税票自身图案版式有许多特点,与同时期的邮品、货物税票、诉讼印纸以及银元等图案均有联系... 中国的印花税诞生在清朝晚期,清代印花税票发行和使用时间十分短暂,发行过程举步维艰。日本与美国相继参与了中国印花税票的设计与印刷,清代印花税票自身图案版式有许多特点,与同时期的邮品、货物税票、诉讼印纸以及银元等图案均有联系,清代印花税票的使用情况虽少但也是形态各异,最终开辟了中国一个新的税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日本 美国 印花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汉墓博物馆在弘扬红色文化中的探索
13
作者 张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24期152-154,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弘扬传承做出重要指示。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需要积极弘扬红色文化。文章主要对大连汉墓博物馆在弘扬传承红色文化中的探索进行了探讨,以期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弘扬传承做出重要指示。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需要积极弘扬红色文化。文章主要对大连汉墓博物馆在弘扬传承红色文化中的探索进行了探讨,以期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博物馆在传承红色文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红色基因 博物馆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汉墓出土陶井模型明器的研究
14
作者 周畅 刘美晶 刘冰溪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3期34-41,共8页
水井,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一般可分为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两部分。《释名·释宫》中释义:"井者,清也。"《周书》中记载:"黄帝穿井""尧民凿井而饮"。水井的出现,是古代社会步入文明的重要... 水井,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一般可分为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两部分。《释名·释宫》中释义:"井者,清也。"《周书》中记载:"黄帝穿井""尧民凿井而饮"。水井的出现,是古代社会步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及长江下游地区的古人类已经开凿和使用水井[1]。水井不仅使人们减少了对江河湖泊的依赖,而且对农业的灌溉以及手工业的生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井 模型明器 《周书》 汉墓 地下建筑 长江下游地区 江河湖泊 黄河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嘴子第三期文化聚落遗址研究
15
作者 张翠敏 《博物馆研究》 2004年第2期60-71,共12页
大嘴子遗址位于大连市大连湾东南、黄海北岸伸入大连湾的半岛尖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0”,北纬39°02’16”。遗址原面积约1万平方米,海拔20.6米。1987年和1992年,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旅顺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 大嘴子遗址位于大连市大连湾东南、黄海北岸伸入大连湾的半岛尖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0”,北纬39°02’16”。遗址原面积约1万平方米,海拔20.6米。1987年和1992年,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旅顺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系等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嘴子遗址 文化聚落遗址 居址 社会形态 经济形态 社会性质 族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洼遗址出土雕塑像初步研究——兼论与红山文化雕塑像比较
16
作者 张翠敏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21年第1期89-102,共14页
后洼遗址位于辽宁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屯,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为下层和上层,距今约6200—5000年。后洼遗址出土雕塑品包括陶质和玉石质,共90件,如此多的雕塑品在辽东半岛同时期遗址中比较罕见,而且种类多,既有人物也有动物,但雕... 后洼遗址位于辽宁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屯,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分为下层和上层,距今约6200—5000年。后洼遗址出土雕塑品包括陶质和玉石质,共90件,如此多的雕塑品在辽东半岛同时期遗址中比较罕见,而且种类多,既有人物也有动物,但雕刻手法比较原始、简单、粗糙,以象形为主,多为小型雕件或饰件。本文以雕塑品中的人物和动物雕塑像为主,探讨后洼遗址出土雕塑像种类、特征、工艺、文化内涵以及与红山文化雕塑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洼 雕塑像 人物雕像 红山文化 玉器
原文传递
新文创视域下博物馆数字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
17
作者 朱海 《虹》 2022年第9期24-26,共3页
科技的发展使得数字文创产品的普及成为现实,在我国民众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旺盛的背景下,新文创理念的提出给文创产品的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博物馆作为文创产品的核心参与者,如何在数字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基础上,基于新文创理念,探索博... 科技的发展使得数字文创产品的普及成为现实,在我国民众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旺盛的背景下,新文创理念的提出给文创产品的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博物馆作为文创产品的核心参与者,如何在数字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基础上,基于新文创理念,探索博物馆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创新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创 数字文创产品 博物馆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辽代考古发现与研究
18
作者 张翠敏 《辽金历史与考古》 2011年第1期53-62,共10页
大连地区辽代考古发现比较丰富,类别包括城址、建筑、遗址、墓葬、塔、石窟、石造像以及出土文物等。辽代考古研究方面比较深入,重点是在遗迹遗物方面。本文在大连地区发现的遗迹遗物资料基础上,将辽代考古发现作一综述,并将辽代考古研... 大连地区辽代考古发现比较丰富,类别包括城址、建筑、遗址、墓葬、塔、石窟、石造像以及出土文物等。辽代考古研究方面比较深入,重点是在遗迹遗物方面。本文在大连地区发现的遗迹遗物资料基础上,将辽代考古发现作一综述,并将辽代考古研究成果加以汇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城址 辽长城 石窟
原文传递
辽宁长海县小珠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39
19
作者 金英熙 贾笑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25,I0001,I0002,共12页
2006年和2008年对辽宁长海县小珠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20余平方米,发现8座房址、10个灰坑、10座野外灶址和数十个柱洞。出土遗物以石器、陶器和骨器为主。小珠山遗址可分为五期,其中陶器演变特征最为明显。该遗址的发掘,为进一步... 2006年和2008年对辽宁长海县小珠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220余平方米,发现8座房址、10个灰坑、10座野外灶址和数十个柱洞。出土遗物以石器、陶器和骨器为主。小珠山遗址可分为五期,其中陶器演变特征最为明显。该遗址的发掘,为进一步研究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内涵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长海县 小珠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辽东半岛 贝丘遗址
原文传递
大连王宝山积石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永生 王芬 +3 位作者 刘金友 曾雯 李新全 张翠敏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287-294,共8页
王宝山积石墓地,又名王山头积石墓地,位于大连市金州新区大魏家镇后石村西南。1992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现了8座积石墓,并联合对其中的M5、M7和M8进行了试掘工作,发掘者认为3座墓葬出... 王宝山积石墓地,又名王山头积石墓地,位于大连市金州新区大魏家镇后石村西南。1992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现了8座积石墓,并联合对其中的M5、M7和M8进行了试掘工作,发掘者认为3座墓葬出土陶片绝大部分时代较晚,早期陶片当是混入其中的,推测积石墓应是台山遗址晚期人们的墓地,年代为双砣子文化三期[1]。王宝山积石墓地至晚在汉代就被破坏或盗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墓 古代居民 第二臼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