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精制法松树木醋液中生物活性组分的富集 被引量:16
1
作者 许英梅 高连连 +2 位作者 朴永哲 刘巨涛 张树彪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07-210,共4页
采用GC-MS分析法研究了3种精制法所得木醋液对小兴安岭松树木醋液中主要生物活性组分羧酸和酚类的富集,包括物理静置法所得原松木醋液、蒸馏法所得松木醋液和膜过滤法所得松木醋液。结果表明,3种精制方法中,蒸馏法和膜过滤法都可以进一... 采用GC-MS分析法研究了3种精制法所得木醋液对小兴安岭松树木醋液中主要生物活性组分羧酸和酚类的富集,包括物理静置法所得原松木醋液、蒸馏法所得松木醋液和膜过滤法所得松木醋液。结果表明,3种精制方法中,蒸馏法和膜过滤法都可以进一步去除原木醋液中的有色有害大分子,使颜色变浅。蒸馏法松木醋液有利于木醋液中乙酸等羧酸的富集;膜过滤法松木醋液有利于对苯酚和愈创木酚等酚类的富集,且对羧酸和酚类总的生物活性成分的富集较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木醋液 生物活性 富集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从活性污泥中提取微生物总DNA的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郑维 权春善 +2 位作者 朴永哲 王军华 范圣第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7-99,共3页
对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的首要前提是获得大量的高纯度微生物基因组DNA。建立了一种高效、简便的提取活性污泥总DNA方法。从提取的核酸总量、纯度、基因组完整性等多方面对所得到的DNA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单位活性污泥... 对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的首要前提是获得大量的高纯度微生物基因组DNA。建立了一种高效、简便的提取活性污泥总DNA方法。从提取的核酸总量、纯度、基因组完整性等多方面对所得到的DNA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单位活性污泥中提取的DNA得率为105~823μg/g,结构完整,纯度很高,无需进一步的纯化,可直接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及构建文库等后续分子生物学操作。现在实验室使用的提取活性污泥中DNA的方法,纯度普遍都无法达到PCR反应和建立文库的要求,建立的活性污泥DNA提取方法则可以克服这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DNA提取 PEG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切片技术在海滨锦葵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贺 刘松梅 +1 位作者 孙艳 阮成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0-173,184,共5页
为解决普通石蜡切片观察植物样品繁琐与耗时长的问题,利用改进的蔗糖保护—液氮速冻切片法,进行海滨锦葵不同器官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1)适合于海滨锦葵不同器官的最适蔗糖浓度不同,适于含水量较大的营养器官(根、茎和叶)的最适蔗糖... 为解决普通石蜡切片观察植物样品繁琐与耗时长的问题,利用改进的蔗糖保护—液氮速冻切片法,进行海滨锦葵不同器官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1)适合于海滨锦葵不同器官的最适蔗糖浓度不同,适于含水量较大的营养器官(根、茎和叶)的最适蔗糖浓度比含水量较小的花器官(柱头裂片、花柱、子房和花药)高。(2)利用最适蔗糖浓度的蔗糖保护-液氮速冻切片方法,获得了完整而清晰的海滨锦葵各器官组织细胞结构的切片;海滨锦葵具有典型的双子叶草本植物营养器官的组织细胞结构特征,花柱为闭合型花柱,子房为多室复子房。表明基于蔗糖保护-液氮速冻的冰冻切片技术在植物细胞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技术 海滨锦葵 蔗糖保护—液氮速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调控种子含油量研究进展及生物柴油用海滨锦葵遗传改良策略 被引量:20
4
作者 阮成江 李群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4期35-40,共6页
利用边际土地种植能源植物对解决制约我国生物质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原料不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抗逆植物种子含油量对发挥其能源价值尤为重要。文章综述了基因调控植物种子含油量的研究进展,包括反义PEP基因、脂肪酸合成基因、... 利用边际土地种植能源植物对解决制约我国生物质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原料不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抗逆植物种子含油量对发挥其能源价值尤为重要。文章综述了基因调控植物种子含油量的研究进展,包括反义PEP基因、脂肪酸合成基因、三酰甘油合成关键酶基因和影响甘油-3-磷酸水平关键酶基因等。根据滩涂能源植物海滨锦葵种子油品质特性、种子蛋白质和脂肪酸含量关系及基因调控种子含油量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利用源汇基因强化技术提高海滨锦葵种子含油量的遗传改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 含油量 生物柴油 海滨锦葵 遗传改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技术在豆酱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冮洁 吴耘红 王广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5-48,共4页
将豆粕粉和面粉混合,经挤压膨化处理后用于豆酱的酿造,分析比较了膨化前后物料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膨化原料制曲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膨化原料制曲比传统工艺制曲的蛋白酶活提高了23.71%,成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提高... 将豆粕粉和面粉混合,经挤压膨化处理后用于豆酱的酿造,分析比较了膨化前后物料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膨化原料制曲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膨化原料制曲比传统工艺制曲的蛋白酶活提高了23.71%,成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提高了33.05%,氨基酸生成率提高了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技术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钾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巨涛 刘晓伟 +1 位作者 范圣第 李德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35-1239,共5页
以3种Keggin型杂多酸钾和杯[4]芳烃四乙酸乙酯衍生物(C60H80O12,L)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杯-簇型无机-有机杂化配合物和两个杯-簇-杯型主-客体配合物:[L-K1·5]4[HPW12O40]3·CH3COCH3(1),[L-K2]2·[SiW12O40]·2CH2Cl2... 以3种Keggin型杂多酸钾和杯[4]芳烃四乙酸乙酯衍生物(C60H80O12,L)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杯-簇型无机-有机杂化配合物和两个杯-簇-杯型主-客体配合物:[L-K1·5]4[HPW12O40]3·CH3COCH3(1),[L-K2]2·[SiW12O40]·2CH2Cl2·CHCl3(2)和[L-K1·5]2[PMo12O40]·2CHCl3(3).通过元素分析、IR、TG-DTA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得了其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杯[4]芳烃衍生物钾配阳离子与Keggin型磷钨酸多阴离子属典型的无机-有机杂化结构.钾离子完全进入杯[4]芳烃衍生物的空腔,并与氧原子形成配位键,多阴离子则表现为相对孤立的阴离子簇,其金属氧簇结构基本保持不变.配合物2和3的结构中杯[4]芳烃衍生物钾配阳离子和多酸阴离子具有杯-簇-杯排列方式.两个钾离子以配位串的方式进入杯[4]芳烃衍生物的空腔,并与氧原子形成配位键,多阴离子簇则位于两个配阳离子中间,对发生客居的钾离子串起着约束的作用.电化学结果表明,配合物1在1·0mol/LH2SO4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电极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配合物2和3在2·0mol/LH2SO4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与扫速成线性关系,为表面控制过程.说明电极反应与配合物的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钾 杯芳烃衍生物 无机-有机杂化 主-客体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AHL降解能力的海洋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晶 李天 +1 位作者 金黎明 权春善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以紫色视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为报告菌株,以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作为菌株生长的唯一碳源及能源,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从西南印度洋海泥中筛选得到2株菌S2和S3。检测结果表明,S2、S3可能具有胞内AHL降解酶活性。形态鉴定... 以紫色视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为报告菌株,以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作为菌株生长的唯一碳源及能源,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从西南印度洋海泥中筛选得到2株菌S2和S3。检测结果表明,S2、S3可能具有胞内AHL降解酶活性。形态鉴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2株菌均为芽孢杆菌属。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S2、S3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海洋微生物 降解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活化对页岩残渣中SiO2利用率的影响
8
作者 许英梅 王冬梅 +3 位作者 何德民 史家伟 关珺 张秋民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6,共6页
以油页岩三种工艺过程产生的残渣(油页岩固体热载体法干馏半焦、油页岩抚顺炉法干馏半焦和油页岩电厂循环流化床细渣)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煅烧温度下的XRD特征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反应粒度对SiO2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只有... 以油页岩三种工艺过程产生的残渣(油页岩固体热载体法干馏半焦、油页岩抚顺炉法干馏半焦和油页岩电厂循环流化床细渣)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煅烧温度下的XRD特征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反应粒度对SiO2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只有油页岩固体热载体半焦需要煅烧活化,850℃下煅烧0.5 h可获得SiO2最大碱浸出率为80%;抚顺炉干馏半焦和热电厂灰渣勿需煅烧活化,其SiO2利用率分别约为75%和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残渣 煅烧活化 SiO2利用率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透析法获取鹅掌柴嫩茎质外体汁液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伟 刘明国 +1 位作者 尹伟伦 姜国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4,共4页
该文研究的重点是获取质外体汁液。假设微透析技术可以在植物上得到质外体汁液,并以盆栽鹅掌柴为材料,在活体嫩茎插入微透析探针后的不同时间段内分别收集透析液,测定其中的离子浓度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在探针插入120... 该文研究的重点是获取质外体汁液。假设微透析技术可以在植物上得到质外体汁液,并以盆栽鹅掌柴为材料,在活体嫩茎插入微透析探针后的不同时间段内分别收集透析液,测定其中的离子浓度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在探针插入120 min后,收集的透析液中Na+、K+和Ca2+浓度逐渐趋于平缓,并且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消失,从而证明120 min后得到的微透析液,没有受到破损细胞液的污染,是纯净的鹅掌柴嫩茎质外体汁液,从而为活体、方便、快捷地获取植物质外体汁液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柴 质外体 微透析 离子 苹果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类环保型融雪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0
作者 许英梅 刘倩 +3 位作者 仉春华 张伟 王维 张秋民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35-437,442,共4页
醋酸钙镁盐(CMA)可替代氯盐,用于机场、高速公路等道路除雪,根除氯害,是一种环保型融雪剂。介绍了国内外融雪剂的品质指标和应用研究进展,重点是利用生物质热解废液替代冰醋酸制备CMA类融雪剂的工艺方法,经济可行。与传统氯盐融雪剂相比... 醋酸钙镁盐(CMA)可替代氯盐,用于机场、高速公路等道路除雪,根除氯害,是一种环保型融雪剂。介绍了国内外融雪剂的品质指标和应用研究进展,重点是利用生物质热解废液替代冰醋酸制备CMA类融雪剂的工艺方法,经济可行。与传统氯盐融雪剂相比,CMA环保型融雪剂腐蚀性低、毒性低、融雪效率高、冰共熔点低、可生物降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钙镁盐 融雪剂 环保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耐盐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金妹 阮成江 +1 位作者 黄明月 白鹏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3,共7页
蓖麻为优良耐盐能源植物,但其耐盐程度尚无明确结论。为此,测定了不同盐度胁迫条件下(0、10、20、304、05、06、0 dS/m)蓖麻的生长情况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蓖麻在ECe=0~30 dS/m时,能正常萌发、生长并结实;ECe=40 dS/m时,能萌发但不... 蓖麻为优良耐盐能源植物,但其耐盐程度尚无明确结论。为此,测定了不同盐度胁迫条件下(0、10、20、304、05、06、0 dS/m)蓖麻的生长情况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蓖麻在ECe=0~30 dS/m时,能正常萌发、生长并结实;ECe=40 dS/m时,能萌发但不能存活;ECe=506、0 dS/m时,发芽率为0。蓖麻生物量积累明显受到盐胁迫的抑制,但在8月份,ECe=10 dS/m处理对蓖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ECe≥20 dS/m时生物量极显著降低(P〈0.01)。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含量、Chla/Chlb比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总体上随ECe增大而降低,并且它们在相同盐度下8月份指标值低于7月份。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在短时间内变化不显著,但随盐胁迫增强及胁迫时间的延长,两者总体逐渐降低,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则先增大后降低,最终反映蓖麻在盐胁迫下PSⅡ反应中心活性降低。发芽率、生物量、Pn、Tr、Ci、Gs、Fv/Fm、qP和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可作为蓖麻耐盐性鉴定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盐胁迫 发芽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附属基因调节系统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军华 权春善 +2 位作者 郑维 李巍 范圣第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99,共7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微生物病原特性非常复杂并且不断地产生抗生素抗性,目前迫切需要增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了解。它所引起的疾病与大量毒力因子相关,这些毒力因子的表达是受多个基因调控,其中agr(accessory gene regulator,附属基因调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微生物病原特性非常复杂并且不断地产生抗生素抗性,目前迫切需要增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了解。它所引起的疾病与大量毒力因子相关,这些毒力因子的表达是受多个基因调控,其中agr(accessory gene regulator,附属基因调节)是最主要的一个。由于agr系统与人类的多种疾病有关,研究得较为深入,现已成为一个理解群体感应激活和抑制机制的模型系统。agr系统以及其它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注意,对agr系统的研究现状、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潜在应用价值作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AGR 群体感应 毒力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类枯萎病拮抗放线菌H628的鉴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秋 齐小辉 +2 位作者 闫建芳 程浩 于基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对分离自东北地区针叶林土壤中的一株拮抗放线菌菌株H628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H628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粉红色,生长茂盛,孢子丝呈松敞螺旋或直形。上述特征... 对分离自东北地区针叶林土壤中的一株拮抗放线菌菌株H628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H628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粉红色,生长茂盛,孢子丝呈松敞螺旋或直形。上述特征与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高度一致。聚类分析表明,二者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到了99%。因此,可将放线菌H628定名为弗氏链霉菌H628(S.fradiae H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生物学特性 16S RDNA序列 同源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与柠檬酸复配涂膜液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闫媛媛 齐海萍 +3 位作者 郜玮 刘程惠 胡文忠 姜爱丽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24-227,234,共5页
将草莓分别进行壳聚糖1%-柠檬酸2%、壳聚糖1%-柠檬酸3%、壳聚糖1%-柠檬酸4%、空白对照4种方式涂膜处理,于4℃下贮藏5 d,对其采后生理指标(颜色、硬度、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 将草莓分别进行壳聚糖1%-柠檬酸2%、壳聚糖1%-柠檬酸3%、壳聚糖1%-柠檬酸4%、空白对照4种方式涂膜处理,于4℃下贮藏5 d,对其采后生理指标(颜色、硬度、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能减缓草莓贮藏过程中的褐变程度,延缓草莓果肉的软化,降低草莓的腐烂率;壳聚糖处理的草莓样品组的呼吸强度分别由32.65,33.59,32.31 m L·(kg·h)-1升至69.98,62.42,64.63 m L·(kg·h)-1,而对照组的呼吸强度升至83.98m L·(kg·h)-1,其中壳聚糖1%-柠檬酸4%涂膜液的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涂膜 草莓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1,10-邻菲罗啉为基体的新型配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丽影 刘巨涛 +2 位作者 赵晓菁 池成 范圣第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04-408,436,共6页
1,10-邻菲罗啉类配体包括2,9、5,6、3,8位及4,7位等修饰物,具有优异的配位能力,其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表现出良好的光化学、电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能,并且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就近年来对1,10-邻菲罗啉的修饰及作为新型配体的应用进行... 1,10-邻菲罗啉类配体包括2,9、5,6、3,8位及4,7位等修饰物,具有优异的配位能力,其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表现出良好的光化学、电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能,并且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就近年来对1,10-邻菲罗啉的修饰及作为新型配体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邻菲罗啉 配体 修饰 衍生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成分变化 被引量:12
16
作者 齐海萍 胡文忠 +1 位作者 姜爱丽 田密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共4页
从实验室自制的泡菜中分离出乳酸菌菌株,并以该菌株为纯发酵剂,白菜为原料,进行人工发酵制作白菜泡菜,并对其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加碘、加花椒的方法有利于产酸;盐浓度对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白菜中VC含... 从实验室自制的泡菜中分离出乳酸菌菌株,并以该菌株为纯发酵剂,白菜为原料,进行人工发酵制作白菜泡菜,并对其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加碘、加花椒的方法有利于产酸;盐浓度对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白菜中VC含量随发酵过程的进行而下降;整个发酵过程中泡白莱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发酵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含量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乳酸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槿与野西瓜苗花特征和繁育系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方玉 周丽君 阮成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0-754,共5页
为比较分析柱头裂片运动的野西瓜苗和不运动的木槿在花特征和繁育系统上的差异,对其花性状、花粉/胚珠比和不同授粉处理的座果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木槿与野西瓜苗在花冠大小、花瓣长及底宽、花萼长与宽、雄蕊长、最上轮雄蕊高度... 为比较分析柱头裂片运动的野西瓜苗和不运动的木槿在花特征和繁育系统上的差异,对其花性状、花粉/胚珠比和不同授粉处理的座果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木槿与野西瓜苗在花冠大小、花瓣长及底宽、花萼长与宽、雄蕊长、最上轮雄蕊高度、雄蕊柱长及其底径、花柱长度和雌雄异位间均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但二者的最下轮雄蕊高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木槿的花粉/胚珠比为874.90±20.79,繁育系统属兼性异交类型;野西瓜苗的花粉/胚珠比为24.72±0.68,繁育系统属专性自交类型。(3)木槿自然套袋的座果率为0%,人工自交为2.04%,人工杂交为35.85%;野西瓜苗自动自交和人工自交的座果率均为100%,人工杂交为95.30%。木槿与野西瓜苗在花性状、花粉/胚珠比及花部行为等方面形成了与其繁育系统(兼性异交vs.专性自交)相适应的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槿 野西瓜苗 花特征 花粉/胚株比 繁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性脂质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氨酸激酶AgrC跨膜镶嵌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熊文 权春善 +4 位作者 王丽娜 张旭宁 赵晶 郑维 范圣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01-1907,共7页
通过改变脂质体中磷脂成分,构建了不同电性的脂质体。利用表面活性剂介导方法,将截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上的组氨酸激酶AgrC( AgrCTM6-7C )蛋白重构到不同电性的脂质体上。结果表明,阴离子脂质体对AgrCTM6-7C蛋白的镶嵌效率明... 通过改变脂质体中磷脂成分,构建了不同电性的脂质体。利用表面活性剂介导方法,将截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上的组氨酸激酶AgrC( AgrCTM6-7C )蛋白重构到不同电性的脂质体上。结果表明,阴离子脂质体对AgrCTM6-7C蛋白的镶嵌效率明显高于阳离子脂质体,约60%~70%镶嵌至阴离子脂质体中的AgrCTM6-7C蛋白的细胞质域朝向脂质体囊泡的外部,并保持较高活性。利用圆二色光谱比较了AgrCTM6-7C蛋白在表面活性剂胶束和脂质体中的二级结构稳定性,发现阴离子脂质体对AgrCTM6-7C蛋白的二级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明显提高蛋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组氨酸激酶AgrC 脂质体 蛋白脂质体 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能源植物种子含油量与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邢维贺 阮成江 李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6,共5页
能源植物是重要的生物能源原料。为寻找潜在的能源植物,文章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麻风树、曼陀罗、火炬树、苍耳、Kosteletzkya pentacarpos和野西瓜苗的种子油,并采用GC-MS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除火炬树(种子含油量为9.50%)外,... 能源植物是重要的生物能源原料。为寻找潜在的能源植物,文章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麻风树、曼陀罗、火炬树、苍耳、Kosteletzkya pentacarpos和野西瓜苗的种子油,并采用GC-MS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除火炬树(种子含油量为9.50%)外,其他5种植物的种子含油量都在17%以上;5种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3.51%~92.23%,且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不饱和脂肪酸C18含量为67.9%~92.23%。这些能在边际土地生长的麻风树、曼陀罗、苍耳、K.pentacarpos和野西瓜苗是潜在的能源植物,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植物 种子含油量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葵花蜜成分与虫媒传粉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群 包琎龙 +2 位作者 王学英 陈旭辉 阮成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4,共5页
蜀葵(Althaea rose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传统花卉,其花具有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两种特征,柱头能发生弯曲与自身花粉接触,存在潜在的延迟自交。为了检测蜀葵花蜜成分和观察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在自然居群内观察蜀葵花期物候、访花昆虫种类... 蜀葵(Althaea rosea)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传统花卉,其花具有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两种特征,柱头能发生弯曲与自身花粉接触,存在潜在的延迟自交。为了检测蜀葵花蜜成分和观察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在自然居群内观察蜀葵花期物候、访花昆虫种类及主要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花蜜的主要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蜀葵每株每天开放0~40朵花,平均具有23朵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蜀葵的花朵在开花前分泌花蜜,单花花期内花蜜分泌呈单峰曲线。花蜜含糖量为8.41%,共检测出14种氨基酸。访花昆虫13种,主要为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其访花频率与花开放时间和花蜜分泌的高峰时间一致。意大利蜂在同一植株上访花数超过1朵的访问比例约占66.04%。蜀葵内同株异花传粉导致的双亲近交不可避免,两性花中的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的适应意义可能主要是避免雌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葵 花期物候 花蜜成分 访花频率 同株异花传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