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本构理论与实验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宁 胡平 +2 位作者 武文华 中国哲 郭威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6-354,共9页
热成形(热冲压)过程中硼钢的热、力、相变耦合关系是研究热成形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决定热成形工艺及数值模拟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对热成形硼钢进行高温拉伸及淬火实验:硼钢板材试样在奥氏体化(950℃)后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连续冷却的同... 热成形(热冲压)过程中硼钢的热、力、相变耦合关系是研究热成形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决定热成形工艺及数值模拟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对热成形硼钢进行高温拉伸及淬火实验:硼钢板材试样在奥氏体化(950℃)后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连续冷却的同时施加拉伸力,记录此过程中力、位移、膨胀量及温度的变化.通过对不同冷却速率及不同拉伸力情况下上述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及微观组织性能的分析,研究硼钢相变过程中的热、力、相变耦合关系.建立了硼钢相变过程中的热、力、相变耦合模型.通过引入混合定律对热成形过程中的多相材料热力学参数和力学性能进行等效分析;对热成形应变组成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引入了相变体积应力及相变塑性应力等新概念.硼钢高温流动应力采用修改的Norton-Hoff形式,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流动应力的材料常数.在此基础上将热、力、相变耦合关系引入热成形本构方程中,分别建立了高强度钢板热成形的全量形式及增量形式本构方程.对U形零部件热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建立的本构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热冲压) 热、力、相变耦合 相变体积应力 相变塑性应力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多级动力子结构的瞬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盛 尹进 +1 位作者 陈飙松 白杨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0,共5页
提出利用多重多级子结构技术与Newmark算法求解结构动力学方程的高精度算法。该算法利用静凝聚技术列式简单,在凝聚过程中并不引入任何近似的优点,采用子结构周游树技术,分别对每个子结构求解New-mark等效平衡方程,最后通过回代求解得... 提出利用多重多级子结构技术与Newmark算法求解结构动力学方程的高精度算法。该算法利用静凝聚技术列式简单,在凝聚过程中并不引入任何近似的优点,采用子结构周游树技术,分别对每个子结构求解New-mark等效平衡方程,最后通过回代求解得到整体结构的响应。由于该算法考虑了子结构内部自由度对整体求解的贡献,算法实施不受子结构划分方式的限制,因此可以得到系统高阶模态对响应分析的影响。该算法计算精度与传统的全结构求解相当,计算效率高,消耗计算机资源少,且可构造为统一的多重多级子结构综合分析算法框架。数值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多级子结构 Newmark算法 子结构周游树 静凝聚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动力学递推算法的电动汽车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伟东 胡永明 +1 位作者 韩小强 汪镇涛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7-362,共6页
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已成为汽车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以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学院研制的某电动汽车为对象,运用多体动力学递推算法建立了包含前后悬架、车身及车轮在内的多体仿真分析模型,将前后悬架视为3个子系统,引入... 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已成为汽车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以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学院研制的某电动汽车为对象,运用多体动力学递推算法建立了包含前后悬架、车身及车轮在内的多体仿真分析模型,将前后悬架视为3个子系统,引入哑体,实现对各子系统的单独处理;同时完成了整车的快速建模与分析;将MATLAB整车仿真程序的结果与ADAMS仿真结果进行比对,二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所建模型及求解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建模 递推算法 仿真分析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阶模型的水下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仿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于丹竹 黎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76,共7页
基于降阶模型对水下结构振动的主动控制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抑制振动的效果。基于结构在可压缩流体加载下的无阻尼实模态矩阵建立了水下结构的降阶模型,由于维数的降低,进而能够设计出相对简化的主动控制系统,减少传感... 基于降阶模型对水下结构振动的主动控制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抑制振动的效果。基于结构在可压缩流体加载下的无阻尼实模态矩阵建立了水下结构的降阶模型,由于维数的降低,进而能够设计出相对简化的主动控制系统,减少传感器和作动器的数量。通过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和结构主动变刚度控制两种方法对水下结构振动进行了主动控制仿真,均使结构振动有所下降。仿真结果显示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能够降低结构振动的峰值,而结构主动变刚度控制能够将结构的固有频率按照需要进行改变。还通过水下平板振动主动控制模型实验,验证了主动控制技术对水下结构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结构 降阶模型 振动主动控制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变刚度控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性材料与结构分析的基本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洪武 吕军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88,共7页
感性材料是一类基于植物仿生思想,利用化学能产生机械能的高能量密度智能材料。与植物感性运动类似,感性材料能够运用细胞半透膜,有选择、可控地将物质传输到体内产生定向变形。感性材料由基体材料中夹杂液体腔组成,液体腔周围有一层包... 感性材料是一类基于植物仿生思想,利用化学能产生机械能的高能量密度智能材料。与植物感性运动类似,感性材料能够运用细胞半透膜,有选择、可控地将物质传输到体内产生定向变形。感性材料由基体材料中夹杂液体腔组成,液体腔周围有一层包含离子传输通道(离子泵、离子通道、离子协运机制等)的人工合成细胞膜。本文对感性材料的基本建模过程进行描述,建立了多感性驱动单元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并给出了计算结果。在感性单胞层次,通过对细胞膜离子传输过程以及结构力学模型进行耦合计算,再现感性运动中离子传输和基体结构的力学响应情况;通过改变各初始输入参数,研究不同参数对感性材料变形和响应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材料 离子传输 耦合模型 多驱动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性材料与结构分析的两尺度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洪武 吕军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195,201,共8页
感性材料是一类仿生植物材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高能量密度智能材料。由于感性胞元尺度小、数量多,造成含有感性材料的智能结构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困难。本文针对感性材料驱动结构中感性胞元周期性分布的特点,建立感性材料与结... 感性材料是一类仿生植物材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高能量密度智能材料。由于感性胞元尺度小、数量多,造成含有感性材料的智能结构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困难。本文针对感性材料驱动结构中感性胞元周期性分布的特点,建立感性材料与结构分析的两尺度模型,求解带有液体腔膨胀特征的感性胞元等效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1]给出的感性材料离子传输模型,建立了基体两尺度力学分析模型与离子传输化学分析模型的耦合两尺度计算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数值结果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两尺度模型及其与离子传输模型耦合计算方法的正确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材料 两尺度模型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水中结构自由振动的三维附加质量矩阵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鹏 宗智 《中国舰船研究》 2011年第4期13-18,共6页
船舶总体振动分析需考虑对船体外部水的影响。通过建立水域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或者先计算出附加质量后,加入到结构质量中进行计算。随着有限元技术的发展,船舶大都采用三维有限元建模。传统方法,例如刘易斯附加水质量法,虽然考虑到... 船舶总体振动分析需考虑对船体外部水的影响。通过建立水域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或者先计算出附加质量后,加入到结构质量中进行计算。随着有限元技术的发展,船舶大都采用三维有限元建模。传统方法,例如刘易斯附加水质量法,虽然考虑到纵向变形,但确没有忽略船体横剖面的变形,因而不够准确。采用三维边界元方法,考虑水中结构振动的三维效应,计算三维附加质量矩阵,并对水中结构振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中结构振动是三维变形,应该采用三维附加质量矩阵进行振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结构 三维附加质量矩阵 自由振动分析 湿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多级子结构声子能带与传输特性分析
8
作者 尹进 张盛 +1 位作者 陈飙松 张洪武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6-793,共8页
基于多重多级子结构方法提出一种快速的声子晶体能带与传输特性的计算策略.主要思想是将声子晶体划分成多层级子结构有限元模型,在能带计算中采用静凝聚和子结构周游树技术将子结构的内部刚度阵凝聚到Bloch边界上.由于内部刚度阵并不随... 基于多重多级子结构方法提出一种快速的声子晶体能带与传输特性的计算策略.主要思想是将声子晶体划分成多层级子结构有限元模型,在能带计算中采用静凝聚和子结构周游树技术将子结构的内部刚度阵凝聚到Bloch边界上.由于内部刚度阵并不随着简约波矢变化,所以这种计算策略可以大大降低求解规模并提高计算效率,并不对整体有限元模型引入近似.在传输特性计算中同样采用该策略,由于声子晶体单胞具有周期性,所以各个单胞的系数矩阵是相同的,从而减少计算量,并且可以灵活地选择是否回代求解单胞内部自由度.数值算例以三维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和二维Bragg散射型声子晶体为例,计算结果验证了这种求解策略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并适用于复杂声子晶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多级子结构 声子晶体 带隙 传输特性 局域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放式结构有限元系统SiPESC.FEMS的动力时程分析通用算法构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玉震 张盛 +1 位作者 陈飙松 张洪武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7-222,共6页
基于开放式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SiPESC.FEMS,针对动力时程分析算法共性,采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和软件设计模式,研发了一种结构动力分析通用算法构架。构架的核心思想是算法与数据模型相分离,从而实现算法通用性,整个构架由四... 基于开放式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SiPESC.FEMS,针对动力时程分析算法共性,采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和软件设计模式,研发了一种结构动力分析通用算法构架。构架的核心思想是算法与数据模型相分离,从而实现算法通用性,整个构架由四个基本类及子类构成。本文重点阐述了基本类的抽象过程和通用接口的设计思想,给出了利用插件技术实现算法构架的步骤。利用该构架已实现了Newmark法、Wilson-θ法、中心差分法及改进中心差分法,并进行数值验证。研究工作表明,算法构架适用于通用时程积分算法,可方便地进行动态扩展,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重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有限元 SiPESC FEMS~动力时程分析 算法构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模态截断扩增方法的结构频响拓扑变量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大为 陈飙松 +1 位作者 李云鹏 张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16,共8页
基于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的变密度法,采用伴随法推导结构在简谐激励下的频响振幅对单元设计变量的解析灵敏度列式。针对灵敏度数值求解中传统模态位移法引发的低精度问题,通过引入计算成本较低的广义模态截断扩增方法提升灵敏度的计算精... 基于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的变密度法,采用伴随法推导结构在简谐激励下的频响振幅对单元设计变量的解析灵敏度列式。针对灵敏度数值求解中传统模态位移法引发的低精度问题,通过引入计算成本较低的广义模态截断扩增方法提升灵敏度的计算精度。数值算例将该文方法与全局有限差分法和其他灵敏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了该文方法在不同的激励频率及有限元网格密度下高效求解高精度灵敏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拓扑优化 解析灵敏度列式 频响振幅 伴随法 模态位移法 广义模态截断扩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冲击波作用下结构损伤的数值预报误差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艺凡 宗智 张文鹏 《中国舰船研究》 2011年第6期38-44,共7页
准确模拟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损伤是水下爆炸数值仿真中的难点,有必要研究数值预报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采用ABAQUS提供的声固耦合方法,研究方板模型水下爆炸数值计算的误差。将几何模型划分为3个不同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网格... 准确模拟结构在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损伤是水下爆炸数值仿真中的难点,有必要研究数值预报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采用ABAQUS提供的声固耦合方法,研究方板模型水下爆炸数值计算的误差。将几何模型划分为3个不同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网格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及声固耦合方法的计算误差。通过方板模型仿真、实验室水池试验和方板实船水下爆炸实验结果的比对分析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间的误差约在30%以内。总波和散波两种流固耦合计算方法的误差及其产生原因分析表明总波计算公式存在夸大空化对结构影响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冲击波 塑性变形 误差分析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技术及力学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胡平 马宁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0-334,共25页
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技术是将传统的热处理技术(淬火)与冷冲压技术相结合的最新制造工艺,可以成形强度超过1 600 MPa的超高强度钢板.本文首先介绍了热成形技术的原理、一次及多次成形工艺和热成形过程中的核心制造技术;随后分析了热成形过... 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技术是将传统的热处理技术(淬火)与冷冲压技术相结合的最新制造工艺,可以成形强度超过1 600 MPa的超高强度钢板.本文首先介绍了热成形技术的原理、一次及多次成形工艺和热成形过程中的核心制造技术;随后分析了热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变化,包括成形前、成形中及成形后材料性能的演变,介绍了与温度、马氏体转变速率相关的高温奥氏体材料模型,指出了其在热成形过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了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材料的成形性能:分析了硬化指数n值对材料高温成形性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佳n值温度区间;介绍了材料初始轧制各向异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说明在热成形温度下晶格的各向异性将消失.对热成形过程中材料的本构关系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热、力及相变耦合本构模型;对热成形过程中的多相材料热力学参数和力学性能进行等效分析的混合定律进行了说明;介绍了相变体积应力及相变塑性应力等新概念;随后对热成形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自主开发的KMAS(King-Mesh analysis sytem)热成形软件的动力显示、静力显示算法及温度场模拟技术;说明了将材料的高温性能引入接触与摩擦模型的接触控制参数的概念;随后基于车身碰撞力学的分析,介绍了热成形钢板在车身中应用的设计方法.最后对热成形技术今后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技术 力学性能 成形性 本构关系 数值模拟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脐带缆弯曲刚度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卢青针 肖能 阎军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1年第2期16-19,38,共5页
为评价钢管脐带缆的弯曲性能,用ANSYS建立高效的钢管脐带缆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梁单元模拟其中所有构件,在相互接触的构件之间设置线线接触模拟其相互作用,并采用库伦摩擦模拟构件间的摩擦行为.将弯曲刚度的分析结果与经典的理论分析结... 为评价钢管脐带缆的弯曲性能,用ANSYS建立高效的钢管脐带缆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梁单元模拟其中所有构件,在相互接触的构件之间设置线线接触模拟其相互作用,并采用库伦摩擦模拟构件间的摩擦行为.将弯曲刚度的分析结果与经典的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此模型,分析不同螺旋角度以及不同摩擦因数对脐带缆弯曲刚度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为钢管脐带缆缆体结构的详细设计和分析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脐带缆 弯曲刚度 有限元分析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轨系统随机响应周期性拟稳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有为 项盼 +1 位作者 赵岩 林家浩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6-1056,共11页
提出用于三维车轨耦合系统随机动力响应高效求解的周期性拟稳态分析方法.车辆采用三维刚体动力学模型,轨道结构利用三维轨道广义单元建模.假定轨枕间距均匀,则列车在轨道上行驶过程中,车轨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具有典型周期时变特征.应用... 提出用于三维车轨耦合系统随机动力响应高效求解的周期性拟稳态分析方法.车辆采用三维刚体动力学模型,轨道结构利用三维轨道广义单元建模.假定轨枕间距均匀,则列车在轨道上行驶过程中,车轨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具有典型周期时变特征.应用虚拟激励方法将轨道随机不平顺转化为虚拟简谐不平顺,在状态空间下运用周期系数微分方程的性质和Schur分解技巧将上述问题的求解转化为周期性拟稳态响应分析,只需通过求解系数矩阵为上三角的线性方程组即可代替以往时变系统虚拟响应求解过程中的逐步积分过程,计算效率获得较大提高.采用该方法进行了三维车轨耦合系统的随机动力响应分析,并进行了不平顺随机载荷在车体、转向架、轮对和轨道等部件中传递机理分析,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轨耦合系统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 周期性 拟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多级子结构方法与模态综合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盛 白杨 +1 位作者 尹进 陈飙松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6,共9页
利用高精度多重多级子结构方法与传统的动力子结构模态综合法(MSC.Nastran超单元法)进行对比研究.该算法采用Lanczos方法与子结构周游树技术,考虑了各子结构内部自由度对整体求解的贡献,算法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并与不作凝聚的单一整体结... 利用高精度多重多级子结构方法与传统的动力子结构模态综合法(MSC.Nastran超单元法)进行对比研究.该算法采用Lanczos方法与子结构周游树技术,考虑了各子结构内部自由度对整体求解的贡献,算法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并与不作凝聚的单一整体结构分析具有相同的计算精度.数值结果表明多重多级子结构方法相比于模态综合法在子结构划分及多层次调用上更为灵活,计算结果不受复杂子结构划分方式的限制和出口点选取的影响,在高阶频率的计算方面精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多级子结构 模态综合法 超单元 LANCZOS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结构运行模态参数辨识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大正 洪明 周力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324,共12页
运行模态分析是仅基于结构运行状态下的响应来提取结构模态参数的一种方法,通常假设环境激励为白噪声进行分析。实际上,船舶航行过程所受激励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地假设为白噪声激励,由主机和螺旋桨等产生的确定频率激励同样存在。因此,... 运行模态分析是仅基于结构运行状态下的响应来提取结构模态参数的一种方法,通常假设环境激励为白噪声进行分析。实际上,船舶航行过程所受激励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地假设为白噪声激励,由主机和螺旋桨等产生的确定频率激励同样存在。因此,航行中船舶所受激励可以假设为白噪声和简谐激励同时存在。进一步讨论了运行模态技术在船舶结构振动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前景。研究使用带阻数字滤波技术滤除激励中的简谐成分来提高结构真实模态的辨识精度。讨论了自互功率谱密度法,并研究使用此方法提取同时受白噪声和简谐激励作用的简支梁的模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识别出同时受白噪声和简谐激励的结构模态参数。这对于分析航行中船舶有害振动结构的模态特征,并实施有效的减振优化措施具有很广泛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模态分析 船舶结构 参数辨识 带阻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体积约束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仿生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坤 陈飙松 张洪武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基于Wolff法则的连续体拓扑优化仿生方法是将待优化的结构被看作是一块遵从Wolff法则生长的骨骼,把寻找结构最优拓扑的过程比拟为骨骼的生长过程.为了解决具有非应变约束的连续体拓扑优化问题,引入浮动参考应变区间.该文以具有体积约束... 基于Wolff法则的连续体拓扑优化仿生方法是将待优化的结构被看作是一块遵从Wolff法则生长的骨骼,把寻找结构最优拓扑的过程比拟为骨骼的生长过程.为了解决具有非应变约束的连续体拓扑优化问题,引入浮动参考应变区间.该文以具有体积约束的最小柔顺性连续体为例,分析了浮动参考应变区间法的可行性,即在生长过程中,设计域内各点处的材料更新由当前参考应变区间确定,而参考应变区间的更新由当前结构体积率与约束体积率确定.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Wolff法则 多孔介质 构造张量 浮动参考应变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立管两自由度振动的涡激损伤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雷 董晓磊 +2 位作者 宗智 董婧 周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99-103,共5页
将随机振动理论中的虚拟激励法引入到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中,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方法,编制计算程序实现了海洋立管在流向与横向两个自由度上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对横向振动进行了实验模型计算,通过与实验对比,检验了将虚拟激励法应用于... 将随机振动理论中的虚拟激励法引入到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中,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方法,编制计算程序实现了海洋立管在流向与横向两个自由度上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对横向振动进行了实验模型计算,通过与实验对比,检验了将虚拟激励法应用于立管涡激振动的可行性;并记录了此方法的计算时间,验证了此方法的快速性。应用P-M准则,对响应进行分析得到立管的年损伤率,实现了深海立管的疲劳损伤预报。本分析方法可为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响应计算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疲劳损伤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ESC平台的弹塑性分析的软件框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飙松 陆旭泽 张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9-604,共6页
基于开放式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SiPESC.FEMS,针对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与流程,采用工厂模式和构造器模式等经典软件设计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通用小变形率无关弹塑性分析软件框架。该框架利用算法与数据模型... 基于开放式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SiPESC.FEMS,针对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与流程,采用工厂模式和构造器模式等经典软件设计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通用小变形率无关弹塑性分析软件框架。该框架利用算法与数据模型分离的思想,通过抽象出数据模型类、算法类和算法参数类,支持各功能模块的动态替换和组装,具备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同时,基于SiPESC平台工程数据库的数据管理能力,实现了弹塑性分析中产生的大量历史数据以统一的接口与管理方式进行存取,为大规模问题的求解提供了高效、稳定的支撑。通过多类型实体单元、多类本构模型和多种规模的计算实例,验证了该计算框架在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开发中的通用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有限元 SiPESC.FEMS 弹塑性分析 算法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各向异性摩擦接触分析的一个二阶锥线性互补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宇 张洪武 潘少华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建立了用于各向异性摩擦接触分析的一个新型互补模型:二阶锥线性互补模型.通过与弹塑性力学的类比,并引入"线性二阶锥互补"的概念,将正交各向异性摩擦接触定律表达为一个二阶锥线性互补模型.在此基础上,在参变量变分原理的框... 建立了用于各向异性摩擦接触分析的一个新型互补模型:二阶锥线性互补模型.通过与弹塑性力学的类比,并引入"线性二阶锥互补"的概念,将正交各向异性摩擦接触定律表达为一个二阶锥线性互补模型.在此基础上,在参变量变分原理的框架下,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摩擦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列式.由于避免了对摩擦锥的显式线性化,使得该文模型的变量个数较线性互补模型小很多,而解的精度又高很多.文末通过算例,说明了方法对于正交各向异性摩擦接触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接触问题 各向异性摩擦 二阶锥 互补 变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