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metrics自提出以来发展迅速,极大地拓宽了文献计量学评价学术成果的研究范围。目前绝大多数的Altmetrics研究集中在对论文学术成果的评价上,学术专著或其他类型学术成果的评价似乎不够受重视。然而,专著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学术成...Altmetrics自提出以来发展迅速,极大地拓宽了文献计量学评价学术成果的研究范围。目前绝大多数的Altmetrics研究集中在对论文学术成果的评价上,学术专著或其他类型学术成果的评价似乎不够受重视。然而,专著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学术成果的重要形式,本研究将着重研究专著学术成果的评价。本文通过对出版时间标准化构建学术专著在数据库中的日均被引次数(daily average times cited,DATC)指标。此外,本文使用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方法对专著的在线评论进行情感分类,并使用情感词典对评论文本进行细粒度情感分析,得到情感分析值指标。研究结果发现,部分学术图书在BkCI数据库中的被引次数较少,但其DATC指标较高,原因是这些学术专著的出版时间较晚,还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引文。这说明专著的被引次数少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学术影响力一定低,仅利用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的被引次数来评价学术专著的学术影响力是有缺陷的。另一个结果表明,学术专著在在线评论方面的Altmetric指标与引文相关性很小,特别是在情感分析均值指标和引文指标之间。低相关性意味着在线评论方面的Altmetric指标在评价学术专著学术影响力方面几乎没有可行性,只能用于评价学术专著的社会影响力。展开更多
[研究目的]已有文献对企业、传统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协同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但对新型科研组织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关注不足。基于演化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演化特征,弥补当前关于新型科研组织繁荣发...[研究目的]已有文献对企业、传统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协同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但对新型科研组织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关注不足。基于演化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演化特征,弥补当前关于新型科研组织繁荣发展实践的理论响应不够的问题。[研究方法]使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应用社会网络研究方法,通过考察合作发表论文数据,对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协同创新网络整体特征及其各阶段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协同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新型研发机构对网络的全局性掌控能力逐渐变弱,但其在局部网络中具有较大影响,网络结构整体“小世界”特征明显;网络的演化特征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活动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随着网络的演化,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活动逐渐向创新链下游延伸;协同创新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多为国外顶尖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新型研发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在加强与网络中位居核心位置的创新主体之间合作的同时,促进协同创新网络不断迭代升级,使得自身保持创新活力。展开更多
文摘Altmetrics自提出以来发展迅速,极大地拓宽了文献计量学评价学术成果的研究范围。目前绝大多数的Altmetrics研究集中在对论文学术成果的评价上,学术专著或其他类型学术成果的评价似乎不够受重视。然而,专著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学术成果的重要形式,本研究将着重研究专著学术成果的评价。本文通过对出版时间标准化构建学术专著在数据库中的日均被引次数(daily average times cited,DATC)指标。此外,本文使用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方法对专著的在线评论进行情感分类,并使用情感词典对评论文本进行细粒度情感分析,得到情感分析值指标。研究结果发现,部分学术图书在BkCI数据库中的被引次数较少,但其DATC指标较高,原因是这些学术专著的出版时间较晚,还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引文。这说明专著的被引次数少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学术影响力一定低,仅利用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的被引次数来评价学术专著的学术影响力是有缺陷的。另一个结果表明,学术专著在在线评论方面的Altmetric指标与引文相关性很小,特别是在情感分析均值指标和引文指标之间。低相关性意味着在线评论方面的Altmetric指标在评价学术专著学术影响力方面几乎没有可行性,只能用于评价学术专著的社会影响力。
文摘[研究目的]已有文献对企业、传统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协同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但对新型科研组织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关注不足。基于演化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演化特征,弥补当前关于新型科研组织繁荣发展实践的理论响应不够的问题。[研究方法]使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应用社会网络研究方法,通过考察合作发表论文数据,对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协同创新网络整体特征及其各阶段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协同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新型研发机构对网络的全局性掌控能力逐渐变弱,但其在局部网络中具有较大影响,网络结构整体“小世界”特征明显;网络的演化特征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活动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随着网络的演化,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活动逐渐向创新链下游延伸;协同创新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多为国外顶尖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新型研发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在加强与网络中位居核心位置的创新主体之间合作的同时,促进协同创新网络不断迭代升级,使得自身保持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