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业财融合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实践研究
1
作者 陈霞 《市场周刊》 2025年第6期13-16,共4页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核心环节,对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强化治理能力具有关键作用。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需将经济管理和风险防控融入核心业务,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核心环节,对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强化治理能力具有关键作用。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需将经济管理和风险防控融入核心业务,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公立医院应推进以业财融合为重点的运营管理,以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借助全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工具,对医院内部运营各环节进行严格把控。通过系列管理活动使公立医院对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有效使用,从而避免盲目扩张、粗放式管理和高负债等问题,实现医院管理的精细化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财融合 公立医院 全面预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2
作者 王群 叶梅毅 +3 位作者 李祖平 晏小玉 邓利琼 林蕾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前基层医院普遍存在检验项目少、设备简单、检验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参差不齐、未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等问题。同时,由于各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方法学各不相同,导致检验结果无法互认,重复检验问题突出。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 目前基层医院普遍存在检验项目少、设备简单、检验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参差不齐、未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等问题。同时,由于各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方法学各不相同,导致检验结果无法互认,重复检验问题突出。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大数据等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区域检验中心应时而生。区域检验中心可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信息化平台可实现各基层实验室系统间互联互通、信息交互共享,确保检验数据格式统一、信息完整和结果准确、检验质量评价与监管实时可控,实现检验服务同质化和结果互认,提高基层检验水平和服务质量,减少重复检验,助推分级诊疗。质量管理作为制约基层医院检验科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亟需完善和提高,但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检验中心信息化平台在基层医院质量管理应用方面的报道几近于无,无经验可借鉴。本研究从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信息化平台的系统构架、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区域检验中心信息化平台在检验流程优化、检验质量提升和实现结果互认的作用、存在的问题等,为今后平台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平台 人工智能 医学检验 大数据 实验室仪器设备 质量管理体系 专业技术能力 检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学林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29-131,共3页
全国卫生系统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再次将医院管理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医院面临更多的"被选择".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医院就必须尽快转变服务理念,加大工作透明度,切实有效地解决医院管理... 全国卫生系统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再次将医院管理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医院面临更多的"被选择".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医院就必须尽快转变服务理念,加大工作透明度,切实有效地解决医院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一步推动医院管理工作的正规化,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管理模式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安全教育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康简 李跃荣 +5 位作者 杨润丽 肖爽 熊芳芳 赵庆华 肖明朝 康琪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6期2593-2596,共4页
患者安全是医院质量管理与医疗安全的目标之一,也是近年来医院等级评价的指标之一。如何将患者安全融入医院文化,并植入每个员工的意识深处,成为指导员工工作的行为指南,这对医院管理和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挑战。该文阐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患者安全是医院质量管理与医疗安全的目标之一,也是近年来医院等级评价的指标之一。如何将患者安全融入医院文化,并植入每个员工的意识深处,成为指导员工工作的行为指南,这对医院管理和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挑战。该文阐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10年的患者安全教育模式探索,将患者安全这一理念从引入文化到拓展外延,从学习内涵到培训精髓,从借鉴经验到探索革新,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医院的教育模式。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相结合,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和护理事业发展;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从医院走向社区走入家庭,将安全文化带入患者家内,指导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照顾。多方面的患者安全措施落实,从而为医院患者安全教育模式提供管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教育 医院管理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0年成都某基层医院儿科病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群 孙杨 +2 位作者 杨伟 谢丽蓉 叶梅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712,共6页
目的了解本院近4年儿科病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延缓多重耐药菌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儿科病区分离的菌株资料,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自动化仪器法联合KB法,结果判断采... 目的了解本院近4年儿科病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延缓多重耐药菌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儿科病区分离的菌株资料,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自动化仪器法联合KB法,结果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7年标准。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到845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86株(55.8%),革兰阴性菌359株(42.2%),前5位分离株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94株(46.6%),大肠埃希菌160株(18.9%),肺炎克雷伯菌42株(5.0%),阴沟肠杆菌30株(3.6%),流感嗜血杆菌25株(3.0%)。在病区分布上,新生儿病区542株(64.1%),普儿病区248株(35.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新生儿组和非新生儿组的检出率分别为32.8%和20.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在两组的检出率分别为22.6%和24.2%,未分离出耐碳青霉烯类菌株。MRSA分离率从2017年的16.4%上升至2020年的30.2%,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从2017年22.7%上升至2020年33.3%。结论本院儿科患者感染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居多,且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逐年增高,应引起临床重视并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株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及新生儿 病原菌 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上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志凤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5期133-134,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上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儿科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患儿共送检标本90份,检测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56%,革... 目的分析儿童上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儿科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患儿共送检标本90份,检测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56%,革兰阳性球菌占34.44%。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多数对三、四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有较强耐药;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多数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类、氟奎诺酮类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敏感。结论 重视患儿标本的细菌学监测,强化医务人员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药物敏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医院贵在德治与法治的“结合”
7
作者 刘福荣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年第7期390-390,416,共2页
关键词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医院 治理 “以德治医” 法治建设 依法治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能力与质量提升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蕾 叶梅毅 +3 位作者 李祖平 晏小玉 邓利琼 王群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第8期36-39,共4页
目的对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区域检验中心信息化平台后,检验能力与质量提升情况进行调查,为县级区域检验中心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成都市大邑县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检验科进行调查。以接入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信... 目的对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区域检验中心信息化平台后,检验能力与质量提升情况进行调查,为县级区域检验中心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成都市大邑县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检验科进行调查。以接入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信息化平台为界,对比接入前(2020—2021年)与接入后(2022—2023年)基本指标。2023年3—4月,对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开展的检验项目、检验设备配置与检验质量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并对机构内的检验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接入区域检验中心信息化平台后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总收入与检验收入较前增长明显,检验科人员结构持续得到优化,检验仪器得到更新同时标准更加统一,可开展项目大幅增加,检验质量较往年均有明显提高,质量体系文件编制、室内质控等更加完善。结论县级区域医学检验中心进一步实现了区域内检验资源共享和结果互认,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质量、优化检验流程,提升医学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有助于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也为分级诊疗的推进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区域医学检验中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质量管理 检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财务的公立医院药品管理改进探索
9
作者 韩蓉 《商情》 2023年第10期5-8,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我国公立医院也在不断优化药品财务管理,提升医院药品管理效率,促进公立医院财务改革。公立医院药品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质量,通过实施药品财务管理,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我国公立医院也在不断优化药品财务管理,提升医院药品管理效率,促进公立医院财务改革。公立医院药品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质量,通过实施药品财务管理,可以优化药品管理体系,规范化药品使用流程,提升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药品财务管理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医院应当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质量,优化药品管理,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顺应公立医院政策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公立医院 药品管理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探讨
10
作者 范福全 《中国医院统计》 2006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小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开发平台以及用ExcelVBA集成模块,建立高效的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模式及成本核算指标体系等问题。方法采用成本相对价值单元法、作业成本法等,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现存数据通过网络技术挖掘并导入... 目的探讨中小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开发平台以及用ExcelVBA集成模块,建立高效的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模式及成本核算指标体系等问题。方法采用成本相对价值单元法、作业成本法等,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现存数据通过网络技术挖掘并导入到Excel和Access中,并建立医院科室成本管理模式。结果通过以Excel、Ac-cess为对象,低成本开发高效的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可以促进科室不断地完善医院服务流程,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为现代化医院管理提供决策分析依据,逐步完善数字化医院的内涵建设。结论用ExcelVBA开发的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较适合中小医院现有HIS及经济状况,是中小医院进行医院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科室 成本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11
作者 贾莉 赵华才 +1 位作者 杨兴萍 刘佳 《肝脏》 2024年第7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究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选取中国十九冶集团职工医院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胆道感染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5例。根据结石的情况将患者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 目的探究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选取中国十九冶集团职工医院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胆道感染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5例。根据结石的情况将患者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菌种分析仪分离鉴定胆汁中的菌株。使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受试者的抗生素使用史,胆汁菌株培养的阳性率、分布情况,胆汁中细菌的耐药情况等。结果结石初发组55例,复发组50例。与复发组相比,初发组的抗生素使用率更高(P<0.05)。初发组和复发组的胆汁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3.6%(46/55)和94.0%(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01)。复发组革兰阴性菌为84.0%(36/50),大肠埃希菌为30.0%(15/50)高于初发组的63.6%(13/55)和23.6%(1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原菌分布初发组和复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发组相比,病原菌耐药率在复发组中明显增高,耐药性明显增强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P<0.05)。结论初发和复发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相似,但复发组的病原菌耐药性高于初发组,临床医生用药应根据患者结石复发情况、耐药实验慎重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道感染 胆汁培养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治疗在痤疮瘢痕处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12
作者 汤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85-0088,共4页
探讨激光治疗在痤疮瘢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医院在2023.3-2023.11期间收治80名接受痤疮瘢痕治疗患者,随机均分成普通组、研究组,分别行常规治疗、激光治疗,比对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普通组的80... 探讨激光治疗在痤疮瘢痕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医院在2023.3-2023.11期间收治80名接受痤疮瘢痕治疗患者,随机均分成普通组、研究组,分别行常规治疗、激光治疗,比对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普通组的80.0%(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为(92.4±3.6)分,显著高于普通组(78.6±4.2)分(P<0.05)。结论 为痤疮瘢痕患者行激光治疗,能够淡化患者的瘢痕,提升患者对临床质量的满意度,在临床推广应用有较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瘢痕处理 临床治疗 激光治疗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多达理念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分析
13
作者 龚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23-226,共4页
探索以多达理念为基础开展延续护理对于脑卒中病人实施溶栓术后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在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一共收治了50例病人作为样本容量开展研究,他们全部属于脑卒中溶栓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方式分到两组,... 探索以多达理念为基础开展延续护理对于脑卒中病人实施溶栓术后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在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一共收治了50例病人作为样本容量开展研究,他们全部属于脑卒中溶栓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方式分到两组,各组囊括25例人数,比较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别在指标方面的差异体现。结果:研究组干预后与对照组作比较,其神经功能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以多达理念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达理念 延续护理 脑卒中溶栓术 神经功能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激光、微波和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刚 邓雅玲 +2 位作者 杨海刚 徐黎 侯开书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激光、微波和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 180例来自三所医院2011年5月~2012年11月进行顽固性鼻出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电凝组、微波组和激光组各60例,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疗效和...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激光、微波和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 180例来自三所医院2011年5月~2012年11月进行顽固性鼻出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电凝组、微波组和激光组各60例,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随访3个月后,经研究发现,电凝组治疗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微波组和激光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综合疗效优于微波及激光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电凝术 微波 激光 鼻出血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晨笛 李莉 +11 位作者 李南 徐世康 刘莉 刘颖 卢小红 李莉(大) 韩倩 李莉琼 刘帅 雷颖 尹学琼 何丛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子宫网压缝合术对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评价手术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经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或B-Lynch... 目的:探讨子宫网压缝合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子宫网压缝合术对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评价手术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结果:经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或B-Lynch缝合等措施处理仍无法止血的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行子宫网压缝合术后,子宫活动性出血5~10分钟内停止,观察30分钟阴道无明显流血关腹,均成功止血并保留子宫。术后5天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及女性激素各项数值均在正常范围;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后4天宫壁见散在点状信号,未见宫腔积液;术后46天宫壁肌层信号均匀,宫内膜线清晰。超声检查:术后42天子宫前后径3.5~4.5 cm,宫壁肌层回声均匀,复旧形态良好。宫腔镜检查:术后5个月,宫腔无粘连,内膜形态正常,输卵管开口清晰。随访:例5在哺乳期,其余病例停止哺乳后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例2术后20个月再次妊娠,术后29个月经剖宫产诞下1健康女婴。结论:对经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及B-Lynch缝合等措施处理仍无法止血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子宫网压缝合术治疗安全有效,可以考虑作为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一种止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产科急救 子宫网压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研究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退行性改变与年龄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蔡韦 王玲 +7 位作者 陈颐中 焦顺霞 赵茜 李新彤 端木羊羊 王晨 侯雪 程晓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193-4196,共4页
目的研究健康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的脂肪浸润及肌肉含量与腹内脂肪及年龄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定量CT(QCT)检测88名50-79岁健康男性L3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肌肉脂肪浸润(MFI)比例情况及腹部多层面内脏脂肪面... 目的研究健康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的脂肪浸润及肌肉含量与腹内脂肪及年龄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定量CT(QCT)检测88名50-79岁健康男性L3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肌肉脂肪浸润(MFI)比例情况及腹部多层面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总脂肪面积,并计算出腹部总内脏脂肪含量、腹部总皮下脂肪含量和腹部总脂肪含量。统计学处理应用组内相关系数、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龄组(70-79岁)的MFI和肌量变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FI程度与年龄有弱相关性(其中脂肪面积:r=0.381,P〈0.05;MFI:r=0.358,P=0.001),但肌肉含量的改变与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年龄是唯一进入全部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健康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年龄增长是影响椎后肌群退变进程的重要因素,而椎后肌群的MFI程度与衰老导致的骨骼肌退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后肌群 退行性变 脂肪浸润 定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和骨质疏松症QCT诊断标准的验证 被引量:70
17
作者 李凯 陈捷 +18 位作者 赵林芬 陈义忠 周军 邵继满 曲海波 郝晓光 姜永宏 吴艳 张郡 汤光宇 张雪芹 张伟 李小荣 王玲 王亮 刘世炜 吴静 马远征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57-1262,1272,共7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验证国际定量CT脊柱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方法本研究采用了3个人群:①全国多中心20~40岁正常青年人群1584例;②年龄40~83岁,总共3420例社区健康人群;③因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而就诊的432例骨折人群。腰椎骨密度采用美国Mindways的定量CT系统,测量腰椎第1~2椎体骨密度(如果有骨折椎体则测量临近的一个椎体),取平均值。采用国际定量CT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即腰椎骨密度>120mg/cm^3为正常,80~120mg/cm^3为低骨量,<80mg/cm^3为骨质疏松症。社区健康人群采用脊柱侧位定位像,由有经验的骨放射医师根据Genant椎体骨折半定量分析法对胸4~腰4每个椎体分别判断为正常(0),轻度(1),中度(2)和重度(3)骨折。每个个体只要有一个椎体≥1,判断为骨折,每个个体椎体骨折的最高值作为该个体的骨折严重程度。脊柱骨折人群均有X线,CT和/或MR检查至少有一个椎体明确骨折。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如果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20~40岁正常青年人的腰椎骨密度男性为(163.26±28.82)mg/cm^3,比女性(174.45±29.24)mg/cm^3低,P<0.001。50岁开始,一直到80岁,女性骨密度比男性低(P<0.05)。40~83岁正常社区人群以国际骨质疏松症定量CT诊断标准,人群33.2%为骨密度正常(>120mg/cm^3),38.3%为低骨量(80~120mg/cm^3),28.5%为骨质疏松(<80mg/cm^3)。其椎体骨折的患病率分别为7.14%,14.6%和30.63%,呈倍比关系。432例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86%脊柱定量CT骨密度低于80mg/cm3,其余14%骨密度在低骨量范围。结论建立了中国人群定量CT腰椎骨密度正常参考值,为定量CT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定量CT腰椎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适合中国人群,可以用于中国人群的定量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定量CT 骨密度 骨折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结合对困难气道预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云清 欧玉清 +1 位作者 刘第海 魏新川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研究头后仰角度差与改良Mallampati分级,上下切牙间距三参数结合对困难气道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术前测量头后仰角度差值、上下切牙间距、改良Mallampati分级,以Cormack-Lehane 3~4级定为困难气管... 目的:研究头后仰角度差与改良Mallampati分级,上下切牙间距三参数结合对困难气道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术前测量头后仰角度差值、上下切牙间距、改良Mallampati分级,以Cormack-Lehane 3~4级定为困难气管插管。结果:以头后仰角度差<15°能较准确的预测困难气道(P<0.05)。结合头后仰角度差与改良Mallampati分级,上下切牙间距三参数以总分≥5认为存在困难气道的综合评估指标,与传统的单项改良Mallampati分级试验比较实际插管困难发生率,得出三参数结合评估法敏感度(81.3%)、阳性预测值高(75%)(P<0.05),漏诊率低(18.8%)(P<0.05)。结论:在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中头后仰角度差能较准确的预测困难气道;若结合头后仰角度差、改良Mallampati分级、上下切牙间距三项评估指标,可提高困难气道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气道 头后仰角度差 气管插管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晨笛网压缝合术在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晨笛 李莉 +11 位作者 李南 徐世康 刘莉 刘颖 卢小红 李莉(大) 韩倩 李莉琼 刘帅 雷颖 尹学琼 何丛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CNCS)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难治性PPH患者实施CNCS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行CNCS后,子宫活动性出血5~10 min停止,观察30 min阴道无明显流血... 目的探讨晨笛网压缝合术(CNCS)在难治性产后出血(PP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难治性PPH患者实施CNCS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行CNCS后,子宫活动性出血5~10 min停止,观察30 min阴道无明显流血后关腹,均成功保留子宫。术后5 d患者垂体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及女性激素均在正常范围。术后4 d MRI显示,宫壁见散在点状信号,未见宫腔积液;术后46 d MRI显示,宫壁肌层信号均匀,宫内膜线清晰。术后42 d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前后径3.5~4.5 cm,宫壁肌层回声均匀,复旧形态良好。术后5个月宫腔镜显示,宫腔无粘连,内膜形态正常,输卵管开口清晰。术后随访1例患者在哺乳期,其余患者停止哺乳后1~2个月月经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20个月再次妊娠,术后29个月经剖宫产产一健康女婴。结论 CNCS在难治性PPH的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实施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注射、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动脉结扎及B-Lynch缝合等治疗后,仍无法止血的乏力性PPH患者,应果断选择CNCS进行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 产科急救 晨笛网压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临床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成义 何雨 +2 位作者 王容杰 刘峰 袁利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了解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5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手术期间各项临床客观指标,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分析生活质量... 目的了解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5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手术期间各项临床客观指标,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分析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标准化总分为(65. 30±6. 17)分,生理健康领域和心理健康领域得分分别为(66. 05±5. 58)分和(64. 54±5. 61)分。患者术后SF-36量表总得分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对生理功能(PF)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和脑中线位移;对生理职能(RP)有影响的因素为Barthel指数;对躯体疼痛(BP)有影响的因素为Barthel指数;对总体健康(GH)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GCS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活力(VT)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对社会功能(SF)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对情感职能(RE)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对精神健康(MH)有影响的因素为出血破入脑室。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不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出血破入脑室、脑中线位移、GCS评分和Barthel指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治疗 生活质量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