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阻断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袁红霞 高金亮 +7 位作者 徐东琴 孟静岩 闫小雪 李彦 高玉德 潘丛清 屈彩芹 雒明池 《天津中医》 2000年第5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胃癌前期病变 中医药疗法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强 袁红霞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一般是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异型增生(Dysplasia,Dys)。资料表明,胃粘膜肠上... 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一般是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异型增生(Dysplasia,Dys)。资料表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癌变率为13.0%,发生癌变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5年,胃粘膜异型增生癌变率为18.1%,发生癌变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5年,其中轻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为2.53%,中度为4%~8%,重度为10%~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前病变 研究进展 胃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红外热象检测技术与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伯礼 张金英 +3 位作者 刘华一 章熙民 诸凯 李惟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48-50,共3页
该项研究为我院舌诊系列研究之一。于89年5月通过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研究成果将热物理现代测试技术,创造性地与中医研究相结合,揭示了人舌热象的某些特征,建立了人体正常舌热象图及其温度分布规律,井用以印证中医机体阴阳寒热与... 该项研究为我院舌诊系列研究之一。于89年5月通过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该项研究成果将热物理现代测试技术,创造性地与中医研究相结合,揭示了人舌热象的某些特征,建立了人体正常舌热象图及其温度分布规律,井用以印证中医机体阴阳寒热与舌象的关系、舌象脏腑分部等理论。研制的大口径(60mm)常温(37±10℃)黑体妒为红外测量人体温度提供了准确度较高的标定装置。该项成果为中医诊断学和舌珍机理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的新方法,处于国内外舌珍客观化研究的领先地位,促进了中医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报告 中医学发展 中医研究 热象 舌象 红外热象检测 舌诊 中医诊断学 技术鉴定 暗红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肿止痛液的药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华 王慧生 高纪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33,共3页
消肿止痛液临床试用190例,总有效率达96.3%。动物实验选择与临床功效相对应指标进行实验研究,数据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5和0.01,表明该药确有明显的镇痛、消肿、抗炎作用,为开发该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 消肿止痛液 中药 药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二号方对CAG大鼠胃泌素D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任学军 袁红霞 杨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16-317,共2页
观察了CAG大鼠使用胃二号方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胃窦粘膜D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胃二号方组血清胃泌素水平、胃窦粘膜D细胞数量较自然恢复组均显著上升。提示益气活血的胃二号方可通过提高血清胃泌素。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二号方 胃泌素 胃窦粘膜D细胞 中医药治疗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贝母皂甙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百文 许金玉 王知侠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土贝母对大鼠前列腺增生(BPH)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雄性 SD 大鼠去势7天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mg/kg,同时土贝母大、小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土贝母注射液4mg/kg、2mg/kg,前列通瘀胶囊组给前列通瘀胶囊溶液100mg/kg。... 目的:探讨中药土贝母对大鼠前列腺增生(BPH)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雄性 SD 大鼠去势7天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mg/kg,同时土贝母大、小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土贝母注射液4mg/kg、2mg/kg,前列通瘀胶囊组给前列通瘀胶囊溶液100mg/kg。于给药30天后处死大鼠,观察前列腺重量和组织细胞结构改变,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变化。结果:3个治疗组大鼠前列腺重量、PCNA 指数及 bFGF 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中尤以土贝母大剂量组最为明显(P<0.01)。土贝母大剂量组与前列通瘀胶囊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分别为 P<0.01、P<0.05),而土贝母小剂量组与前列通瘀胶囊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土贝母能明显抑制模型大鼠的前列腺增生,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细胞的增殖及减少前列腺组织中 bFGF 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 前列腺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60
7
作者 袁红霞 陈艳春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397-400,共4页
本文从免疫药理、抑菌及抑制病毒、内分泌调节、抗衰老、抗疲劳及抑瘤等多方面论述了黄芪的药理作用 ,并对黄芪在循环系统 (心肌炎、心衰、肺心病 )、消化系统 (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泌尿系统 (慢性肾盂肾炎、肾... 本文从免疫药理、抑菌及抑制病毒、内分泌调节、抗衰老、抗疲劳及抑瘤等多方面论述了黄芪的药理作用 ,并对黄芪在循环系统 (心肌炎、心衰、肺心病 )、消化系统 (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泌尿系统 (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 )等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现代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卓敏 刘永志 +2 位作者 董淑琴 王玲 哈孝贤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28-30,共3页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一般指月经初潮至18岁这一时期,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全身无出身性疾病,而由内分泌失调引起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力特点的异常性子宫出血。其病势较猛急,或缠绵不愈,往往造成失血性贫血,对...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一般指月经初潮至18岁这一时期,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全身无出身性疾病,而由内分泌失调引起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力特点的异常性子宫出血。其病势较猛急,或缠绵不愈,往往造成失血性贫血,对少女身心健康和学习影响很大。为此,我们于1985年4-6月,在调查1342名女学生月经生理情况的同时,对其中93名青春期功血病人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病因病机 青春期功血 器质性病 内分泌失调 子宫出血 月经初潮 经期延长 经量 月经周期 生殖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附384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3
9
作者 哈孝贤 董淑芹 +7 位作者 刘永志 王玲 宋卓敏 王锐 王志华 李彦 杨勇 赵邦爱 《天津中医》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肌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附384例病例报告)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300193)哈孝贤,董淑芹,刘永志,王玲,宋卓敏,王锐,王志华,李彦,杨勇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300193)赵邦爱子宫肌瘤系女性生... 肌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附384例病例报告)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300193)哈孝贤,董淑芹,刘永志,王玲,宋卓敏,王锐,王志华,李彦,杨勇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300193)赵邦爱子宫肌瘤系女性生殖器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肌瘤 肌瘤丸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囊肿冲剂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哈孝贤 王玲 +2 位作者 刘永志 杨勇 董素琴 《天津中医》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应用中药卵巢囊肿冲剂对314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 ,并与大黄虫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 ,卵巢囊肿冲剂组痊愈率为73 89 % ,总有效率为94 91%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远期疗效也较为显著。卵巢囊肿属于“痰病”范畴 ,其病理基础为痰积夹瘀 ... 应用中药卵巢囊肿冲剂对314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 ,并与大黄虫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 ,卵巢囊肿冲剂组痊愈率为73 89 % ,总有效率为94 91%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远期疗效也较为显著。卵巢囊肿属于“痰病”范畴 ,其病理基础为痰积夹瘀 ,治疗以涤痰通络 ,破瘀消为原则 ,卵巢囊肿冲剂配方独特 ,法度严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临床研究 卵巢囊肿冲剂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活血化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远 屈彩琴 郭俊华 《天津中医》 1998年第2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水蛭 动物药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炎消冲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屈彩琴 李晓文 赵益桂 《河南中医》 1999年第3期29-29,58,共2页
妇炎消冲剂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延胡索等中药组成,临床主要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为了进一步证实其药理作用,本文进行了不同剂量妇炎消冲剂对扭体反应、耳肿胀、子宫炎症的动物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实... 妇炎消冲剂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延胡索等中药组成,临床主要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为了进一步证实其药理作用,本文进行了不同剂量妇炎消冲剂对扭体反应、耳肿胀、子宫炎症的动物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实验材料1.1动物wistar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炎消冲剂 子宫内膜异位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中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幼新 赵亚莉 马艳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过氧化脂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阴道泡腾片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研究──附625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哈孝贤 王玲 +2 位作者 宋卓敏 董素琴 杨勇 《天津中医》 2001年第3期5-7,共3页
应用中药阴道泡腾片治疗625例宫颈糜烂患者 ,并与西药米可定泡腾阴道片治疗210例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 ,治疗组痊愈率为79 20 % ,总有效率为97 60 %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对中度糜烂和颗粒型糜烂的疗效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 ... 应用中药阴道泡腾片治疗625例宫颈糜烂患者 ,并与西药米可定泡腾阴道片治疗210例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 ,治疗组痊愈率为79 20 % ,总有效率为97 60 %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对中度糜烂和颗粒型糜烂的疗效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 ,治疗组的治愈速度、主要症状改善及远期疗效亦较对照组为优。中药阴道泡腾片具有清热燥湿 ,解毒消肿 ,祛腐生肌的功效 ,能够消除病因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清除坏死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糜烂 中药阴道泡腾片 临床研究 中医药方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及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玲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观察甘草及甘草次酸对人子宫肌组织磷脂酶 A2 (PL A2 )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 1 4 C标记的磷脂酰胆碱为底物 ,与人子宫肌组织匀浆上清液及不同浓度的甘草和甘草次酸共同温育 ,反应产物进行薄层层析和放射自显影。结果 :人在子宫肌... 目的 :观察甘草及甘草次酸对人子宫肌组织磷脂酶 A2 (PL A2 )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 1 4 C标记的磷脂酰胆碱为底物 ,与人子宫肌组织匀浆上清液及不同浓度的甘草和甘草次酸共同温育 ,反应产物进行薄层层析和放射自显影。结果 :人在子宫肌组织内存在 PL A2的活性。甘草和甘草次酸可能是通过抑制子宫肌组织 PL A2的活性而使花生四稀酸代谢受阻 ,降低子宫肌组织前列腺素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甘草次酸 人子宫肌组织 磷脂酶A2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胃炎的中医辨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红霞 孙秀霞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3-23,共1页
严重的胃癌前期病变、早期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疾病,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残胃部分及吻合口部位的炎症,统称为残胃炎。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易再度出现上腹胀满、疼痛、呕... 严重的胃癌前期病变、早期胃癌、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疾病,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残胃部分及吻合口部位的炎症,统称为残胃炎。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易再度出现上腹胀满、疼痛、呕吐、纳呆、食少等一系列症状,且病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炎 胃炎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泡腾漱口片对实验性牙龈炎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屈彩琴 郭俊华 +1 位作者 王锐 赵帮爱 《天津中医》 1999年第2期31-32,共2页
中药泡腾漱口片为中药制剂,由当归、地骨皮、蒿本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清热凉血、止血、消炎杀菌、抑制口臭等功效,并具有易溶的特点,经临床应用对防治口腔牙齿多种疾病有良好的效果。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中药泡腾漱口片为中药制剂,由当归、地骨皮、蒿本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清热凉血、止血、消炎杀菌、抑制口臭等功效,并具有易溶的特点,经临床应用对防治口腔牙齿多种疾病有良好的效果。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我们进行了以下抗炎实验研究,现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炎 中医药疗法 中药泡滕漱口片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脏痹临床研究浅识 被引量:8
18
作者 蒋连泓 《天津中医》 1997年第5期232-234,共3页
五脏痹临床研究浅识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300193)蒋连泓目前,中医临床上对五脏痹认识不尽一致,本文就其病因病机、证候特征等若干问题探讨如下,钦祈同道指正。1关于五脏痹理论与临床沿革《素问·痹论》用“四时五脏... 五脏痹临床研究浅识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300193)蒋连泓目前,中医临床上对五脏痹认识不尽一致,本文就其病因病机、证候特征等若干问题探讨如下,钦祈同道指正。1关于五脏痹理论与临床沿革《素问·痹论》用“四时五脏阴阳”的思想方法,阐述了五脏痹的发病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痹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医免疫系统──对营卫气血的再认识 被引量:9
19
作者 林绍基 《天津中医》 1997年第2期82-85,共4页
关键词 营卫气血 中医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虎萆饮”治疗淋病合并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20
作者 李荣 王秀芬 +5 位作者 周金霞 王志华 王慧生 杨晓勇 郭冷秋 苏云明 《中医药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淋病 合并症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虎萆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