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企共赢机制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思路探讨——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现代产业学院为例
1
作者 刘睿 刘岩 李正 《药学教育》 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
产业学院作为企业深度参与的高校新型办学模式,旨在填补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间的缺口,企业与高校两者目标一致、功能契合,企业为高校搭建了良好的实训平台,产业学院建设成为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形式。为了实现校企双方利益共赢的基本目... 产业学院作为企业深度参与的高校新型办学模式,旨在填补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间的缺口,企业与高校两者目标一致、功能契合,企业为高校搭建了良好的实训平台,产业学院建设成为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形式。为了实现校企双方利益共赢的基本目标,双方需采取相应措施,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和健全的合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产业学院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学合作的中药制药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探索及成果推广——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专业建设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睿 李正 +1 位作者 何永志 别松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9-11,共3页
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中药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新需求与新挑战.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深化教育改革,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根本要求和必由之路.文章阐述基于产教融合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双能型&... 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中药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新需求与新挑战.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深化教育改革,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根本要求和必由之路.文章阐述基于产教融合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主要措施和成果,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合作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中药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智能制造的变革:动态矩阵控制在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中的应用策略与案例分析
3
作者 程宇康 于洋 +4 位作者 张发星 苗坤宏 薛启隆 潘勤 李正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已成为中药制药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受中药制药过程复杂性的制约,其建模、实时检测和控制等方面仍处于“灰箱状态”。模型预测控制能够预测计算、实时优化,可以有效应对中药提取过程中的非线性...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已成为中药制药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受中药制药过程复杂性的制约,其建模、实时检测和控制等方面仍处于“灰箱状态”。模型预测控制能够预测计算、实时优化,可以有效应对中药提取过程中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前馈控制方法,并以中药提取工艺为例,搭建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提取预测控制系统。研究表明,较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模型,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模型在温度设定点上的系统热冲击更小,系统更为稳健,温度控制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药 提取工艺 智能制造 动态矩阵控制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监管在中药制药标准操作程序中的应用
4
作者 缪培琪 岑世欣 李正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随着中药行业快速发展,智慧监管与标准操作程序(SOP)的融合成为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关键。文章深入探讨智慧监管技术在中药SOP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文章回顾了传统SOP的实施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例如人工操作的不规... 随着中药行业快速发展,智慧监管与标准操作程序(SOP)的融合成为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关键。文章深入探讨智慧监管技术在中药SOP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文章回顾了传统SOP的实施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例如人工操作的不规范性和监管效率等方面的不足。介绍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智慧监管核心技术,及其如何优化生产流程。通过案例分析,文章展示了智慧监管在提高“七步洗手法”合规率方面的成效,强调行业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在未来中药生产SOP中的重要性,旨在为中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监管 中药制药 标准操作程序 七步洗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娜 李峰 +1 位作者 付姝菲 李正 《药学教育》 2018年第5期41-44,共4页
为解决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学习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采用基于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设计。介绍认知规律的内容及基于认知规律的学习过程,结合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的实例,探讨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 为解决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学习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采用基于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设计。介绍认知规律的内容及基于认知规律的学习过程,结合中医药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的实例,探讨认知规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运用和方法,总结该教学设计在课堂进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规律 教学设计 工程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CDIO到PESE-CDIO: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中医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6
作者 刘岩 李正 李大凯 《广西教育》 2023年第3期139-141,146,共4页
本文阐释CDIO培养模式及其发展背景,并阐明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PESE-CDIO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及其模式,标定该模式在培养期间的任务与目标,明确改革方向与措施,评述改革成果,为中医药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医药工程 人才培养 PESE-CDIO 工程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娜 李峰 +5 位作者 张师愚 郑琳 那大成 寇晓娣 尹飞 赵骏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3期220-222,共3页
《化工原理》是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中药制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中医药特色《化工原理》的教学要结合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从炮制、提取、制剂等环节出发,紧密联系各单元操... 《化工原理》是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中药制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中医药特色《化工原理》的教学要结合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从炮制、提取、制剂等环节出发,紧密联系各单元操作的基本知识,并以具体的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为例对设备的操作和选型进行讲解。通过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更新、实验内容的改进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培养兼具工程思维和中医药思维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中医药院校 教学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中医药院校 政府 企业三方协同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研究
8
作者 刘睿 谢伟 +2 位作者 王冰瑶 李正 何永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8期149-151,共3页
当前疫情背景下,中医药所展示出的临床疗效获得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医药院校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息息相关,因此应抓住此次契机,认识到高校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寻找对策,联合中医药专业自身的特殊性,构建政... 当前疫情背景下,中医药所展示出的临床疗效获得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医药院校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息息相关,因此应抓住此次契机,认识到高校自身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寻找对策,联合中医药专业自身的特殊性,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为中医药院校双创教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探索性地提出建议,以更好地构建中医药院校双创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中医药院校 政府 企业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对中药饮片五味的辨识研究
9
作者 宁滢 文有青 +2 位作者 颜月玲 赵堉文 王海霞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9-663,共5页
目的研究中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对中药饮片五味的辨识。方法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的性味描述,采集5种药味的45种中药饮片的中红外及拉曼光谱信息,预处理后采用OPLS-DA法建立判别分析模型,K-邻近法、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 目的研究中红外和拉曼光谱技术对中药饮片五味的辨识。方法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的性味描述,采集5种药味的45种中药饮片的中红外及拉曼光谱信息,预处理后采用OPLS-DA法建立判别分析模型,K-邻近法、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及集成学习K-邻近法优化模型。结果采用归一化方法结合SNV法处理后,5种药味的OPLS-DA模型差异较大,预测精度最高为0.929;SNV处理后,不同药味拉曼光谱存在差异;基于CubicSVM模型的拉曼光谱数据对5种饮片的辨识能力最佳,预测准确率为85%。结论中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技术均可应用于中药饮片五味的辨识研究,为中药饮片五味的智能辨识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 辨识 中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中药饮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基础的中药味道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宁滢 文有青 +1 位作者 李正 王海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15-2320,共6页
味道是中药的基本属性,是鉴别中药优劣真伪的重要指标,突出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在中药五味理论中,中药味道与药效密切关联。因此,中药味道评价无论是在五味理论的现代化阐释方面,还是在提高中药药效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 味道是中药的基本属性,是鉴别中药优劣真伪的重要指标,突出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在中药五味理论中,中药味道与药效密切关联。因此,中药味道评价无论是在五味理论的现代化阐释方面,还是在提高中药药效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药味道的物质基础出发,分析并整理了5类中药味道评价技术,包括模式化口尝法,GC-MS联用技术,以电子鼻、电子舌为代表的仿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及光化学传感技术,这些技术从不同角度提高对中药味道的辨识能力,也进一步阐释了味效关系,并对其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中药五味的现代化解析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中药味效关系研究,提高中药用药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味道 物质基础 仿生技术 生物传感 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用制剂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天赐 赵杨 +4 位作者 陈继鑫 余伟杰 张阳 刘爱峰 王平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083-1088,共6页
膝骨关节炎(KOA)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晚期可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具有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尚无一种有效的根治方法。中药外用制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及独特优势,其在KOA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外用中药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 膝骨关节炎(KOA)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晚期可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具有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尚无一种有效的根治方法。中药外用制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及独特优势,其在KOA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外用中药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载药量大等特点,而现代外用中药制剂在提高透皮吸收性、降低皮肤刺激性、药效持久性、增加生物相容性、使用便捷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两者在制备工艺、药效发挥及使用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局限。文章通过归纳相关文献,论述中药传统和现代外用制剂在KOA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外用中药制剂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改进制备工艺流程、结合现代技术创新给药方式及改进剂型等可能是今后潜在研究方向,以期更加安全、有效地治疗K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药外用制剂 黑膏药 凝胶贴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过程智能优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在中药先进制药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1
12
作者 司梦兰 王鐾璇 +3 位作者 缪培琪 于洋 所同川 李正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85-492,共8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制造企业面临着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需要,以实现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及生产成本的降低。与此相应产生的工业大数据正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企业核心资源,有效提取其背后隐藏的价值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制造企业面临着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需要,以实现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及生产成本的降低。与此相应产生的工业大数据正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企业核心资源,有效提取其背后隐藏的价值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建立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模型,从而实现基于模型的过程优化控制,这作为一种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中逐步得到了应用。文章通过对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并评述其研究结果如何为大数据时代下中药制药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提供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中药智能制药 过程控制优化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及其在中药智能制药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1
13
作者 缪培琪 王鐾璇 +3 位作者 司梦兰 于洋 所同川 李正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65-373,共9页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基于图像自动识别产品质量与生产过程状态,收集产品质量数据,并进一步实时反馈改进生产工艺,对于促进传统制造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中药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行业之一,亟需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如利用机器视觉检...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基于图像自动识别产品质量与生产过程状态,收集产品质量数据,并进一步实时反馈改进生产工艺,对于促进传统制造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中药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行业之一,亟需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如利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实现对于药材、饮片、成品的质量检测,生产过程的状态识别,以及生产车间现场管理,从而驱动中药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总结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关键技术,从人、物料、生产状态和整体环境4个角度对机器视觉自动检测技术在中药智能制药中的应用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中药智能制药 生产管理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教融合的制药工程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海霞 何永志 李正 《药学教育》 2022年第6期54-57,82,共5页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推进,面向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对于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天津中医药大学从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评价方法四方面出发,结合中医药院校工科学生实际,积极调整制药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方案并初获成效。...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推进,面向产教融合的课程设计对于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天津中医药大学从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评价方法四方面出发,结合中医药院校工科学生实际,积极调整制药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方案并初获成效。该改革及实践研究旨在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实践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制药工程 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药制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睿 焦新怡 +2 位作者 刘岩 于洋 李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7期389-390,共2页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产品的日益普及,“互联网+教育”模式使学习领域、知识范围以及学习方式均发生明显的改变,学生们更习惯并擅长使用数码产品进行生活和学习。文章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中药制药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及举措...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产品的日益普及,“互联网+教育”模式使学习领域、知识范围以及学习方式均发生明显的改变,学生们更习惯并擅长使用数码产品进行生活和学习。文章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中药制药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及举措,以中药炮制实验教学为例,开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适应新时代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中药制药实验 教学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制药“新工科”建设实践与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岩 何永志 李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0期176-177,共2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我们要主动应对挑战,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新方向、新动能,研究工程人才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新需求与新挑战,加快混合式课程建设、加强产...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我们要主动应对挑战,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新方向、新动能,研究工程人才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新需求与新挑战,加快混合式课程建设、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以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产教融合 混合式课程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下中药制药实习实践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娜 何永志 李正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235-237,共3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能力是对中药制药专业学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连接课堂教学和具体的企业生产过程,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我校联合中药制药相关企业,建立基于制药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能力是对中药制药专业学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连接课堂教学和具体的企业生产过程,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我校联合中药制药相关企业,建立基于制药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中药智能制药,兼具教学、研发和创新功能的实习实践基地。结合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建立了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习实践课程体系和具体内容,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全流程实习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习实践教学 中药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导论课教学改革与评价
18
作者 赵立新 王海霞 +2 位作者 于和水 陈曦 李正 《药学教育》 2023年第5期71-74,共4页
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工科”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制药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对教学改革进行了评估,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 新工科 制药工程导论 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药制剂中间体微生物限度快速预判研究
19
作者 赵堉文 李芷瑶 +2 位作者 刘艺丹 李正 王海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5-1734,共10页
通过比较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PCA-SVM)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模型性能,获得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的微生物限度快速预判最优模型,为中药制剂中间体的微生物限度快速预判提供了新方法。首... 通过比较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PCA-SVM)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模型性能,获得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的微生物限度快速预判最优模型,为中药制剂中间体的微生物限度快速预判提供了新方法。首先合成Au@Ag@SiO_(2)复合纳米材料作为SERS增强基底,随后使用双层膜过滤法制备中药制剂中间体待测样本,并对样本抗菌活性进行考察。最后采集30批中药制剂中间体样本的SERS光谱,并分别建立RF、SVM、PCA-SVM与基于ResNet架构的CNN快速预判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CNN模型的准确度、精确度、召回率均为100.0%,F1分数为1.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显示CNN模型对中药制剂中间体需氧菌总数(TAMC)、霉菌和酵母菌总数(TYMC)的快速预判能力均高于其他3种算法,能对待测样品微生物限度进行有效预判,对不合格样品进行有效风险预警,从而提高对中药生产过程中间体微生物的质量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机器学习 微生物限度检测 快速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鼻腔给药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文龙 冯佳豪 +3 位作者 董文亮 沙鑫 陈伟 周桂芳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1-90,共10页
【目的】中药鼻腔给药技术具有给药方便、靶向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吸收速度快等优势,该剂型成为中药新型给药制剂研发的热点。对近年来中药鼻腔给药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旨在为中药鼻腔给药技术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现状】综... 【目的】中药鼻腔给药技术具有给药方便、靶向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吸收速度快等优势,该剂型成为中药新型给药制剂研发的热点。对近年来中药鼻腔给药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旨在为中药鼻腔给药技术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现状】综述中药滴鼻剂、气雾剂、粉雾剂、凝胶剂、膜剂、微乳剂等几个中药鼻腔给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及应用,总结中药药理及药代动力学、质量控制、刺激性研究、装置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论与展望】中药鼻腔给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且效果值得肯定,但目前中药鼻腔给药技术仍然存在处方优化、技术受限、缺少有效质量控制方法等问题,今后的研究应在处方优化、装置开发和辅料开发等方面,不断完善中药鼻腔给药的质量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鼻腔给药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