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RADS、4a类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组织中HBME-1CD56、CK19和断gal的ec意tin义-3蛋白异常表达对病理诊 被引量:16
1
作者 吕艳 李翀 +5 位作者 葛善义 耿强 韩燕燕 兰福 赵杰 郑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298,共5页
目的观察并评估TI-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穿刺组织中HBME-1、CD56、CK19和galectin-3蛋白表达异常对病理诊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经彩超诊断为TI-RADS 4a类结节181例,共181个结... 目的观察并评估TI-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穿刺组织中HBME-1、CD56、CK19和galectin-3蛋白表达异常对病理诊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经彩超诊断为TI-RADS 4a类结节181例,共181个结节,进行甲状腺粗针穿刺活检,穿刺活检后,对TI-RADS 4a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穿刺组织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BME-1、CD56、CK19、galectin-3的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1例TI-RADS 4a类结节的甲状腺患者,经粗针穿刺组织病理诊断证实: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不伴腺瘤样增生性结节)79例,单纯性滤泡性腺瘤(不伴结节性甲状腺肿)52例,乳头状癌5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81例穿刺组织HBME-1、CD56、CK19和galectin-3,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7%、74.03%、33.15%和30.39%,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27%、96.20%、8.86%、3.80%;滤泡性腺瘤1.92%、96.15%、7.69%、5.77%;甲状腺乳头状癌90%、16%、98%、98%。HBME-1、CK19和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较高(P <0.05),CD56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 <0.05)。结论粗针穿刺活检是明确TI-RADS 4a类结节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HBME-1、CD56、CK19和galectin-3蛋白在TI-RADS 4a类结节中异常表达对病理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RADS4a 粗针穿刺 甲状腺乳头状癌 HBME-1 CD56 CK19 galectin-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p2和p27Kip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吕艳 牛昀 +1 位作者 丁秀敏 肖绪祺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7期429-432,共4页
目的从蛋白水平研究Skp2和p27Kip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n Vision两步法检测30例乳腺正常组织,30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ADH)、30例导管原位癌(DCIS)和56例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IDC)中... 目的从蛋白水平研究Skp2和p27Kip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n Vision两步法检测30例乳腺正常组织,30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ADH)、30例导管原位癌(DCIS)和56例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IDC)中Skp2和p27Kip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kp2和p27Kip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ADH组、DCIS组及IDC组的Skp2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P〈0.01),IDC组和DCIS组高于ADH组(P〈0.01,P〈0.05),IDC组又高于DCIS组(P〈0.01)。ADH组、DCIS组和IDC组p27kip1阳性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P〈0.01),IDC组和DCIS组均低于ADH组(P〈0.01,P〈0.05),IDC组又低于DCIS组(P〈0.01)。2IDC伴淋巴结转移组Skp2阳性率显著高于DCIS淋巴结转移组(P〈0.05);IDCⅢ级高于IDCⅠ-Ⅱ级(P〈0.01)。反之,p27kip1阳性率在IDC伴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IDCⅢ级低于Ⅰ-Ⅱ级(P〈0.01)。结论 Skp2与p27Kip1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发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SKP2 P27K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干预快速老化痴呆鼠大脑APP及Aβ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翀 吕艳 李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221-2223,共3页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快速老化痴呆鼠(SAMP8)海马中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及β-淀粉样肽蛋白(Aβ)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防治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AMP8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电...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快速老化痴呆鼠(SAMP8)海马中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及β-淀粉样肽蛋白(Aβ)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防治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AMP8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电针组及非穴组,每组各6只,并设正常对照组(SAMR1)。电针足三里干预结束后,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APP及A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电针组APP及Aβ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明显低于模型组及非穴组(P<0.05);而模型组与非穴组间APP及Aβ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可降低SAMP8脑部APP及Aβ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老年斑及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改善痴呆鼠的智能状态,这可能是针刺足三里治疗改善AD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APP AD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样肺腺癌中端锚聚合酶的表达及其与WNT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翀 郑旭 +3 位作者 韩燕燕 吕艳 兰福 赵杰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733-736,806,共4页
目的探讨肺泡样肺腺癌中端锚聚合酶(TNKS)的表达情况及其与WN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收集72例单一亚型肺泡样肺腺癌组织(肺腺癌组)和67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癌旁组)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TNKS、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蛋白的... 目的探讨肺泡样肺腺癌中端锚聚合酶(TNKS)的表达情况及其与WN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收集72例单一亚型肺泡样肺腺癌组织(肺腺癌组)和67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癌旁组)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TNKS、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3种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Westernblot检测TNKS在肺腺癌组和癌旁组中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TNKS蛋白主要于细胞质表达;β-catenin蛋白在肺腺癌组主要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表达,β-catenin在癌旁组主要于细胞质表达,少量于细胞核表达;c-myc蛋白主要于细胞核表达。TNKS、β-catenin和c-myc蛋白在肺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P<0.05)。β-catenin蛋白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与TNKS及c-myc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TNKS在肺腺癌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0.497±0.021 vs.0.237±0.015,t=13.00,P<0.01)。结论 TNKS在肺腺癌中异常高表达,可能是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肺腺癌的发生,抑制TNKS表达或可成为治疗肺腺癌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 端锚聚合酶 WNT信号通路 Β-连环蛋白 肺腺癌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姜黄素抗乳腺癌的基础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吕艳 李翀 耿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41-44,共4页
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最常罹患的恶性肿瘤,肿瘤绿色治疗已成为趋势,所以,研发"增效减毒"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药物对乳腺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姜黄素作为中草药姜黄根茎的活性提取物,因其有效抑制乳腺肿瘤细胞增殖,... 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最常罹患的恶性肿瘤,肿瘤绿色治疗已成为趋势,所以,研发"增效减毒"的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药物对乳腺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姜黄素作为中草药姜黄根茎的活性提取物,因其有效抑制乳腺肿瘤细胞增殖,改善患者预后,有效减轻乳腺癌化疗后反应,正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青睐,成为研究的焦点。该文就姜黄素抑制乳腺癌增殖的分子机制,姜黄素剂型和载药系统,姜黄素联合放疗和化疗增效减毒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乳腺癌 多重耐药 化疗增敏 辐射敏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AD小鼠大脑皮层APP和A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翀 韩燕燕 樊小农 《陕西中医》 2015年第5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究电针足三里对老年痴呆小鼠大脑皮层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及β-淀粉样肽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快速老化小鼠SAMP8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并设同源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电针组给予足三里电针干预,非穴组针... 目的:探究电针足三里对老年痴呆小鼠大脑皮层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及β-淀粉样肽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快速老化小鼠SAMP8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并设同源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电针组给予足三里电针干预,非穴组针刺双侧固定非穴位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各组小鼠大脑皮层APP及Aβ的表达情况。结果:SAMP8大脑皮层内APP和Aβ蛋白呈较高表达的状态,电针治疗后明显下调,与模型组、非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穴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能有效改善AD,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AD小鼠大脑皮层APP及Aβ蛋白水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针灸疗法 电针 足三里 动物实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岩汤介导TNKS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韩燕燕 郑旭 +1 位作者 兰福 李翀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432-1438,共7页
[目的]探讨端锚聚合酶(TNKS)在消岩汤抗肺腺癌细胞作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7例肺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TNKS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RT-PCR)检测梯度浓度消岩汤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后,TNKS mRN... [目的]探讨端锚聚合酶(TNKS)在消岩汤抗肺腺癌细胞作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7例肺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TNKS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RT-PCR)检测梯度浓度消岩汤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后,TNKS mRNA水平的表达;CCK-8法、γ-H2AX细胞免疫荧光、DNA修复试验分别检测各组A549细胞的增殖、DNA损伤及DNA修复能力,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各组A549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1)TNKS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00%,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消岩汤浓度升高,A549细胞中TNKS mRNA水平的表达降低。3)当TNKS被下调时,A549细胞增殖活性降低,γ-H2AX表达增强,细胞DNA修复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受抑制,同样给予消岩汤处理细胞后,结果与TNKS下调组一致。[结论]TNKS与肺腺癌细胞的增殖、DNA损伤修复、迁移和侵袭密切相关,消岩汤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下调TNK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锚聚合酶 消岩汤 肺腺癌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韩燕燕 李翀 +1 位作者 郑旭 窦一田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9期83-84,共2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临床肾病常见疾病,其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沿基底膜呈颗粒状沉积。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相对明显,但长期使用毒副反应大。随着PLA2R、THSD7A抗体等研究的深入,极大地推进了基础和临...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临床肾病常见疾病,其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沿基底膜呈颗粒状沉积。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相对明显,但长期使用毒副反应大。随着PLA2R、THSD7A抗体等研究的深入,极大地推进了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如何有效抑制病变进展,使患者受益最大、风险最小成为当前肾脏病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现将其相关发病机制及最新诊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症 病理类型 中西医结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原因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吕艳 牛昀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437-439,共3页
乳腺癌根治术常规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往往给患者造成疼痛、水肿、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一种微创的淋巴结活检方法,用前哨淋巴结评估整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清扫腋... 乳腺癌根治术常规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往往给患者造成疼痛、水肿、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一种微创的淋巴结活检方法,用前哨淋巴结评估整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清扫腋窝淋巴结,减小清扫范围,减轻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后遗症,但是前哨淋巴结活检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阴性结果,影响其在临床的推广,主要原因有:适应证的选择不当、术前化疗影响、对内乳前哨淋巴结忽略、分子病理学方法利用不充分、单用示踪剂等。增强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指导作用以及腋窝淋巴结和内乳淋巴结解剖变异的认识,加强SLNB规范操作,借助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可降低SLNB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 假阴性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岩汤抑制WISP2/CCN5基因敲减的MCF-7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艳 张畅 +5 位作者 李小江 郑旭 韩燕燕 高珊 李翀 耿强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1964-1969,共6页
目的观察消岩汤对WISP2/CCN5基因敲减的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WISP2/CCN5、Skp2和p27Kip1 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探索消岩汤抑制WISP2/CCN5基因敲降的MCF-7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WISP2/CCN5 shRNA慢病毒质粒转染MCF-7细胞,构建W... 目的观察消岩汤对WISP2/CCN5基因敲减的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WISP2/CCN5、Skp2和p27Kip1 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探索消岩汤抑制WISP2/CCN5基因敲降的MCF-7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WISP2/CCN5 shRNA慢病毒质粒转染MCF-7细胞,构建WISP2/CCN5基因敲减的MCF-7细胞系,采用高、中、低浓度的消岩汤孵育WISP2/CCN5基因敲减的MCF-7细胞24、36及48 h后,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WISP2/CCN5、Skp2及p27Kip1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WISP2/CCN5基因敲减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0.05),消岩汤干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WISP2/CCN5基因敲减组(P<0.05);高浓度消岩汤孵育WISP2/CCN5基因敲减的MCF-7细胞48 h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相同浓度孵育24 h组(P<0.05)。WISP2/CCN5基因敲减组Skp2 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0.05,P<0.05),而p27Kip1 mRNA和蛋白水平则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0.05,P<0.05)。消岩汤干预组的Skp2 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WISP2/CCN5基因敲减组(P<0.05,P<0.05),而p27Kip1 mRNA和蛋白水平则高于WISP2/CCN5基因敲减组(P<0.05,P<0.05)。结论消岩汤干预WISP2/CCN5基因敲减的MCF-7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Skp2表达,上调p27Kip1表达,抑制MCF-7细胞增殖;2.高浓度消岩汤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较显著,孵育时间较长组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P2/CCN5 SKP2 P27KIPL 基因敲减 消岩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nkyrase1反义核酸干预肺癌移植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翀 李谈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观察Tankvrasel(端锚聚合酶1,TANK1)的正义(TANK1-SODN)及反义寡核苷酸(TANK1-ASODN)作用下人肺癌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探讨TANK1-ASODN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际效果及作用机制,为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线索。方法:将1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 目的:观察Tankvrasel(端锚聚合酶1,TANK1)的正义(TANK1-SODN)及反义寡核苷酸(TANK1-ASODN)作用下人肺癌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探讨TANK1-ASODN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际效果及作用机制,为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线索。方法:将1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3组,每日一次瘤体多位点分别注射相应剂量TANK1-SODN、TANK1-ASODN及生理盐水。15天后,观察各组移植瘤体积、组织学及电镜下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使用链酶亲和素-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法及原位杂交法检测3组移植瘤中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TANK1-ASODN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TANK1-SODN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而TANK1-SODN与对照组肿瘤体积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证实TANK1-ASODN通过多种途径,有明显的癌细胞杀灭效果。此外,TANK1-ASODN组癌细胞hTERT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TANK1-ASODN明显降低了肺癌细胞中hTERT蛋白及其mRNA的高水平表达,促进癌细胞坏死及凋亡,显著抑制了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锚聚合酶1反义寡核苷酸 肺癌细胞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岩汤含药血清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变化及其机制
12
作者 吕艳 耿强 +4 位作者 韩燕燕 郑旭 李翀 兰福 赵杰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5期14-17,39,共5页
目的 观察消岩汤含药血清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circRI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有关。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分为消岩汤含药血清4组、消岩汤含药血清2组、消岩汤含药血清1组... 目的 观察消岩汤含药血清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circRI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有关。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分为消岩汤含药血清4组、消岩汤含药血清2组、消岩汤含药血清1组、普通牛血清组、空白鼠血清组,分别加入浓度比为4∶2∶1的消岩汤含药血清、普通10%小牛血清及空白鼠血清100μL,孵育24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培养24、48 h的细胞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培养24、48、72 h的细胞迁移能力(以细胞迁移率表示),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以穿膜细胞数表示),qRT-PCR法检测细胞circRIP2及RIP2、TGF-β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RIPK2)、TGF-β蛋白表达。结果 培养24 h,消岩汤含药血清4、2组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普通牛血清组(P均<0.05);培养48 h,消岩汤含药血清4、2、1组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普通牛血清组,消岩汤含药血清4组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空白鼠血清组(P均<0.05)。与普通牛血清组、空白鼠血清组同时间点比较,消岩汤含药血清4、2、1组24 h细胞迁移率及穿膜细胞数均降低,消岩汤含药血清4、2组48、72 h细胞迁移率均降低(P均<0.05)。消岩汤含药血清4组细胞circRIP2、TGF-β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普通牛血清组、空白鼠血清组,RIP2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普通牛血清组(P均<0.05)。消岩汤含药血清4组RIPK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鼠血清组、消岩汤含药血清1组,TGF-β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普通牛血清组(P均<0.05)。结论 高浓度消岩汤含药血清可通过降低circRIP2、TGF-β表达而参与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岩汤 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环状核糖核酸 circRIP2 转化生长因子Β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Skp2和p27kip1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吕艳 牛昀 +1 位作者 丁秀敏 肖旭祺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目的从蛋白水平研究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Skp2和p27kip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0例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包括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usualductal hyperplasia,UDH),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flat ep... 目的从蛋白水平研究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Skp2和p27kip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0例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包括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usualductal hyperplasia,UDH),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flat epithelial atypia,FEA),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各30例石蜡包埋组织,以及健康对照组中Skp2和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比较四组病变中Skp2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以及这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四个亚型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DCIS组、ADH组和FEA组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UDH组(P<0.05),DCIS组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ADH组和FEA组(P<0.05);p27kip1蛋白在UDH组、FEA组、ADH组、DCIS组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健康对照(P<0.05),p27kip1蛋白在DCIS组阳性表达率低于UDH组、ADH组和FEA组(P<0.05)。Skp2与p27kip1阳性细胞率在四组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总体上呈负相关(r=-0.411,P=0.000)。在UDH组与DCIS组内Skp2与p27kip1表达均呈负相关(r=-0.406,P=0.026;r=-0.544,P=0.002)。结论 Sk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27kip1蛋白水平下降与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细胞周期调控 SKP2 泛素蛋白 P27K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Merkel细胞癌误诊为炎性霰粒肿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磊 杨光 李翀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1-301,I0003,共2页
Merkel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皮肤的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癌,具有高度侵袭性,发病原因主要和阳光直接照射及免疫抑制有关,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迅速增大的皮肤表面结节。1972年由Toker首先提出,目前全球有近2000例病例报道,国内报道4... Merkel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皮肤的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癌,具有高度侵袭性,发病原因主要和阳光直接照射及免疫抑制有关,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迅速增大的皮肤表面结节。1972年由Toker首先提出,目前全球有近2000例病例报道,国内报道40余例,大于50%的患者发生在头、颈部,容易早期发现,约40%发生在四肢,约10%发生在躯干或臀部目。现将我科诊断1例眼睑Merkel细胞癌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Merkel细胞睑板腺囊肿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523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旭 李翀 +1 位作者 吕艳 韩燕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21期5386-5389,共4页
目的分析不良孕产夫妇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及异常核型分布,为天津地区优生优育及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遗传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染色体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523对不良孕产史夫妇中,共检出... 目的分析不良孕产夫妇外周血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及异常核型分布,为天津地区优生优育及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遗传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染色体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523对不良孕产史夫妇中,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73例,检出率为6.98%。其中常染色体异常53例,占异常核型的72.60%。其中包括17例倒位(占异常核型23.29%),15例易位(占异常核型20.55%),11例罗伯逊易位(占异常核型15.07%),同时检出染色体多态变10例(占异常核型13.69%)。在到位中发现9号倒位13例,7号倒位2例,6号倒位1例,1号倒位1例。染色体倒位大多表现为夫妻自然流产。在常染色体易位中分别涉及了1、2、3、4、5、7、8、10、11、18号染色体。性染色体异常20例,占异常核型27.40%。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11例(占异常核型15.07%),其中男性多表现为无精症;结构异常5例(占异常核型6.85%),其中女性多表现为原发不孕,男性表现为无精症;多态性1例,性反转3例。结论对不良孕产史夫妇应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进行遗传咨询,对于提高人口的遗传素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核型 不良孕产
原文传递
天津地区4232例妇女宫颈HPV感染基因谱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翀 郑旭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0期1571-1573,共3页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和基因亚型分布情况,为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天津地区4 232例女性进行23种基因型分型检测,分析HPV在女性人群中的感染率、年龄分布和基因型别特点。...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和基因亚型分布情况,为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天津地区4 232例女性进行23种基因型分型检测,分析HPV在女性人群中的感染率、年龄分布和基因型别特点。结果:4 232例受检者中共1 337例感染HPV,总感染率为31.6%,高危感染率为20.0%,单一感染882例,占HPV感染的66.0%。小于25岁年龄组HPV感染率最高(36.6%),且高低危混合感染率最高(6.3%),45-54岁年龄组高危感染率最高(24.6%)。各基因型都有检出,感染率最高的高危型别分别为HPV16、56、58,低危型别为HPV43、6。除55-78岁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中感染率最高的均为HPV16。结论:天津地区的HPV感染年龄分布及基因分型有其地区特点,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感染 年龄分布 基因型
原文传递
基于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消岩汤干预人肺腺癌细胞后蛋白表达谱特征的影响
17
作者 郑旭 韩燕燕 +1 位作者 高珊 李翀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扶正祛瘀解毒法的消岩汤作用于人肺腺癌细胞后对蛋白表达谱特征的影响,并采用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差异信号通路。方法以消岩汤干预人肺腺癌A549细胞,提取对照组和消岩汤组细胞的总蛋白,利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差异... 目的探讨扶正祛瘀解毒法的消岩汤作用于人肺腺癌细胞后对蛋白表达谱特征的影响,并采用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差异信号通路。方法以消岩汤干预人肺腺癌A549细胞,提取对照组和消岩汤组细胞的总蛋白,利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应用基因本体论(GO)和应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差异蛋白及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并采用Western blot对差异蛋白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消岩汤组鉴别出1217个差异表达蛋白,上调蛋白384个,下调蛋白833个。通过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参与了翻译、mRNA剪接、代谢等生物学过程。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前20条信号通路,上调最显著的是核糖体通路,下调最显著的是RNA剪接体和MAPK通路。差异表达蛋白参与肿瘤关系密切的为MAPK通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消岩汤组PKA、GRB2、ERK蛋白表达明显下调(t=9.913、9.641、20.060,P均<0.05),其结果与蛋白组学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消岩汤抗肺腺癌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RNA剪接相关的信号及MAPK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计算生物学 蛋白质组学 消岩汤 MAPK通路
原文传递
吸入激素治疗哮喘对患者咽部黏膜分泌sIgA和防御素-2,3及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慧琪 朱振刚 +4 位作者 李翀 刘永华 陈化禹 谯凤英 丁彬彬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470-1475,共6页
目的:探讨吸入激素治疗哮喘对患者咽部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防御素(HBD)-2,3及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非激素疗法,治疗组采用规范吸入激素疗法,... 目的:探讨吸入激素治疗哮喘对患者咽部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防御素(HBD)-2,3及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非激素疗法,治疗组采用规范吸入激素疗法,2组均可按需使用万托林气雾剂或根据病情增减非激素类药物,治疗3个月无论哮喘是否完全控制即中止观察。治疗前后分别采集2组患者咽部黏膜分泌物标本和静脉血标本,用相应的ELISA试剂盒检测其黏膜sIgA和HBD-2及HBD-3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IgA、HBD-2、HBD-3的含量均较低(均P<0.05),而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数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激素制剂治疗哮喘对患者局部黏膜免疫功可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值变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防御素-2 防御素-3 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对宫颈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翀 郑旭 +2 位作者 吕艳 兰福 韩燕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36期6642-6645,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疾病的相关性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到该院就诊的8 576例女性患者进行HPV及宫颈Thin Prep液基细胞学(TCT)筛查;其中1 085例进行宫颈阴道镜活检及病理检查。...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疾病的相关性及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到该院就诊的8 576例女性患者进行HPV及宫颈Thin Prep液基细胞学(TCT)筛查;其中1 085例进行宫颈阴道镜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为18.6%,宫颈癌前病变组与正常组或宫颈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前病变主要感染类型依次为HPV 16(59.2%)、HPV 58(20.8%)和HPV 52(20.8%)。在各年龄组中,20~29岁组HR-HPV阳性例数最多,所占构成比为51.81%,年龄≥30岁的HPV阳性妇女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以上病变的概率明显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患者中,HR-HPV阳性率分别为61.54%、66.67%、77.78%和94.74%。结论 HR-HPV是宫颈病变的重要病因学因素,可能诱发宫颈癌,且HPV检测作为宫颈病变的初筛手段,宫颈病变比细胞学检测更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原文传递
健脾益肾法治疗男性Y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患者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旭 耿强 +2 位作者 顾丽丽 韩燕燕 李翀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法治疗男性Y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患者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男性Y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患者确诊为少弱精子症68例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益肾法(口服补肾强身丸)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法治疗男性Y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患者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男性Y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患者确诊为少弱精子症68例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益肾法(口服补肾强身丸)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精液质量和精子DNA碎片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9.4%vs.50.0%)(P<0.05)。两组治疗后精液质量相关指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活动率、精子浓度、正常精子形态率以及液化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精子DNA碎片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精子DNA碎片率低于对照组[(22.76±4.30)%vs.(26.55%±3.76)%](P<0.05)。结论健脾益肾法可有效改善男性Y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患者少弱精子症的精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多态性变异 少弱精子症 健脾益肾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