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眼科针刺医案4则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光 李晴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4期300-301,共2页
《医方类聚》系朝鲜金礼蒙等收辑我国明代以前医籍150余种加以分类汇编而成。由于书内有些资料在我国早已散佚,因此本书对于整理研究中医学很有参考价值〔1〕出版说明。其中《儒门事亲》、《十形三疗》等载有针刺医案四则。针刺治疗眼... 《医方类聚》系朝鲜金礼蒙等收辑我国明代以前医籍150余种加以分类汇编而成。由于书内有些资料在我国早已散佚,因此本书对于整理研究中医学很有参考价值〔1〕出版说明。其中《儒门事亲》、《十形三疗》等载有针刺医案四则。针刺治疗眼病虽肇始于《内经》,且历代医籍多有记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针刺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诊眼科的垂体瘤一例报告
2
作者 焦毅 杨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71-1071,I0011,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59岁。主因双眼视力下降10年,加重4年,于2009年11月6日到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不伴眼痛头痛等症状,未到医院诊治。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视觉障碍 磁共振成像 视野检查法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竭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李文静 杨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109-110,共2页
血竭运用治疗眼外伤、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出血性及瘀血疾病中,效果良好。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镇痛、抗炎等作用,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收敛止血,治疗血证方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血竭 眼外伤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静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愈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1例
4
作者 高嵩 李志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患者男性,31岁,于2013年3月以双眼视物模糊7个月就诊。现病史:2012年9月因左眼模糊4天就诊外院,当时视力:右眼:0.9左眼:1.0。眼科检查:睑球结膜无充血,角膜Kp(+),房水细胞(+),房闪(+),左眼晶状体后囊混浊,双眼... 患者男性,31岁,于2013年3月以双眼视物模糊7个月就诊。现病史:2012年9月因左眼模糊4天就诊外院,当时视力:右眼:0.9左眼:1.0。眼科检查:睑球结膜无充血,角膜Kp(+),房水细胞(+),房闪(+),左眼晶状体后囊混浊,双眼玻璃体混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虹膜睫状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金镜》中含四物汤组方简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黛芸 杨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眼科金镜》是清末眼科学家刘耀先自身临床经验的总结,载方三百余首,转录《龙木论》《审视瑶函》等多部眼科著作的经验和理论而成,是眼科学习者的宝贵参考资料。本文就含四物汤组方在该书中的应用进行统计、摘述,并对用药规律进行初步... 《眼科金镜》是清末眼科学家刘耀先自身临床经验的总结,载方三百余首,转录《龙木论》《审视瑶函》等多部眼科著作的经验和理论而成,是眼科学习者的宝贵参考资料。本文就含四物汤组方在该书中的应用进行统计、摘述,并对用药规律进行初步分析,希望能为眼科临床四物汤的应用及部分眼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眼科金镜 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针刺治疗眼病学习班”在天津举办
6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62-362,共1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编号:2012020210013)"第三届针刺治疗眼病学习班"于2012年10月19日-2012年10月21日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70名学员参加了学习。
关键词 针刺治疗 学习班 天津 眼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继续教育项目 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标志物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继芳 梁凤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4期1991-1995,共5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标志物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RVO-ME)发生的预测价值,寻找预测RVO-ME发生的炎症生物标志物。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该院眼科的87例RVO-ME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白内障手术患者87例...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标志物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RVO-ME)发生的预测价值,寻找预测RVO-ME发生的炎症生物标志物。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该院眼科的87例RVO-ME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白内障手术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根据阻塞位置的不同将病例组患者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亚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亚组。对各组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进行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LR、MLR、NLR对RVO-ME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PLR、MLR、NL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VO亚组与CRVO亚组间PLR、MLR、N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LR(曲线下面积为0.727,95%CI:0.651~0.803)对RVO-ME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外周血炎症标志物PLR、MLR、NLR与RVO-ME的发生密切相关,MLR对RVO-ME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或可成为预测RVO-ME发生的炎症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抗肿瘤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高文 何彦津 梁凤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66-468,共3页
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酚类色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突变作用,其抗瘤作用机制不但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相关,抗血管生成也是姜黄素抗肿瘤机制之一,主要机制为抑制血管内... 姜黄素是从姜黄中提取的一种酚类色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凝、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突变作用,其抗瘤作用机制不但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相关,抗血管生成也是姜黄素抗肿瘤机制之一,主要机制为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抑制血管生成促进因子的表达,如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及其对应受体,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活性;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途径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其机制为下调PI3K/AKT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从而下调VEGF、Ang-1、Ang-2、VEGFR-2等。深入探讨姜黄素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将为更有效的切断肿瘤血供奠定基础,有利于恶性肿瘤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肿瘤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杞黄颗粒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血清补体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燕 王璐 +5 位作者 袁远 王莉 黎红梅 孟梁 张欣桐 梁凤鸣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1099-1102,1105,共5页
目的探讨杞黄颗粒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血清补体因子H(CFH)及C5b-9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法,将A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口服杞黄颗粒,4.5 g/次,3次/d,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0... 目的探讨杞黄颗粒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血清补体因子H(CFH)及C5b-9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方法,将AM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口服杞黄颗粒,4.5 g/次,3次/d,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0.2 g/次,3次/d,连续用药14周。采集AMD患者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FH及C5b-9蛋白质量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清sCF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sC5b-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sCFH、sC5b-9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sCFH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性AMD患者观察组血清sCFH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C5b-9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性AMD患者观察组血清CFH、C5b-9质量浓度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杞黄颗粒对干性AMD患者的血清补体CFH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中药杞黄颗粒可改善AMD患者视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中药 杞黄颗粒 补体 CFH C5B-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慢性高眼压家兔前房角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海 龙心光 +6 位作者 吴海科 周蔚 杨雪艳 陈少基 叶静 李志勇 詹宇坚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家兔慢性高眼压及慢性高眼压下前房角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用后房注射2%α-糜旦白酶溶液0.1mL的方法建立家兔实验性慢性青光眼模型。将具有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36只家兔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和空白组,每... 目的:探讨针刺对家兔慢性高眼压及慢性高眼压下前房角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用后房注射2%α-糜旦白酶溶液0.1mL的方法建立家兔实验性慢性青光眼模型。将具有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36只家兔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和空白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用针刺或滴用0.5%噻吗心安眼液治疗和不予任何治疗,观察每组家兔的眼压变化和光镜、电镜下前房角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针刺组眼压较空白组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与西药组的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见针刺组房角区的小梁网和Schlemm管结构改善明显优于空白组,其损伤也较西药组轻。结论:针刺治疗慢性高眼压家兔可能是通过恢复小梁网结构,改善小梁网功能,从而起到降低慢性实验性高眼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慢性高眼压 针刺疗法 青光眼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血管形成拟态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文 陈陆霞 +1 位作者 何彦津 梁凤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血管形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其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三维培养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观察其形成VM的能力。观察梯度浓度(0μmol·L^(-1)、10μmol·L^(-1)...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血管形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其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三维培养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观察其形成VM的能力。观察梯度浓度(0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40μmol·L^(-1))的姜黄素对OCM-1细胞株VM形成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参与VM形成的PI3K与EPHA2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在体外可以抑制OCM-1细胞株VM的形成,呈浓度依赖性。姜黄素对OCM-1细胞Eph A2和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Eph A2和PI3K蛋白表达随姜黄素(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40μmol·L^(-1))浓度的升高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各组分别与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其中30μmol·L^(-1)姜黄素组和4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0、P=0.188)。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OCM-1细胞株VM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PHA2、PI3K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PI3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姜黄素 血管形成拟态 PI3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肝明目汤含药血清调节HIF1α-VEGF-Notch1通路活性影响脉络膜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焦毅 张雪竹 《天津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舒肝明目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CECs)增殖的影响及与HIF1α-VEGF-Notch1通路相关的调节机制。[方法]CECs细胞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进行培养,检测低氧条件下舒肝明目汤含药血清对CECs增殖移行能力的影响;并采用实... [目的]探讨舒肝明目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CECs)增殖的影响及与HIF1α-VEGF-Notch1通路相关的调节机制。[方法]CECs细胞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进行培养,检测低氧条件下舒肝明目汤含药血清对CECs增殖移行能力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Notch1 m RNA和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低氧组CECs的增殖移行能力明显提高(P<0.01),CECs中HIF1α、VEGF和Notch1 m 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经含药血清处理后,CECs增殖移行能力较低氧组显著下降(P<0.01),同时HIF1α和VEGF m 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而Notch1表达进一步增高(P<0.01)。[结论]舒肝明目汤含药血清通过上调Notch1表达及下调HIF1α-VEGF通路活性抑制CECs增殖迁移,从而减少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明目汤 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内皮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颅内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童毅 刘颖 杨光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6期406-406,共1页
患者,男,80岁,主因双眼视物成双,右眼上睑不能抬起10d于2009年4月10日来我院眼科门诊求治,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矫正0.3,左眼0.4,矫正0.5,右眼上睑完全下垂,33cm照影角膜映光右眼外斜15度,左眼正位。双眼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
关键词 针刺 动眼神经麻痹 医案 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血管生成拟态形态学和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文 何彦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29,3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血管生成拟态形态学和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三维培养OCM-1细胞株,观察梯度浓度为0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40μm...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血管生成拟态形态学和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三维培养OCM-1细胞株,观察梯度浓度为0μmol·L^(-1)、10μmol·L^(-1)、20μmol·L^(-1)、30μmol·L^(-1)、40μmol·L^(-1)的姜黄素对OCM-1细胞株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分别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病理学PAS染色。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姜黄素0μmol·L^(-1)组:OCM-1细胞有浸润,在鼠尾胶上叠加生长,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细胞逐渐伸展、变形,呈长条状、梭状或弧状;培养1周后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连接,并可呈管状、腔样、树枝样、网状等管腔结构,即血管生成拟态;姜黄素10μmol·L^(-1)组:部分OCM-1细胞能够形成条梭状和长条形,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姜黄素20μmol·L^(-1)组:部分OCM-1细胞能呈长条形和梭形,但不能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姜黄素30μmol·L^(-1)组:大部分细胞呈圆形,少数细胞能形成长条形和梭形,但不能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姜黄素40μmol·L^(-1)组细胞皱缩成圆形,不能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病理学PAS染色显示:姜黄素0μmol·L^(-1)组:大部分肿瘤细胞表达PAS阳性物质,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管腔样结构,即血管生成拟态;姜黄素10μmol·L^(-1)组:部分OCM-1细胞呈条梭状和长条形,PAS染色阳性,形成网格状血管生成拟态结构;姜黄素20μmol·L^(-1)组:部分OCM-1细胞呈长条形和梭形,PAS染色阳性,少部分呈网格状结构;姜黄素30μmol·L^(-1):大部分细胞呈圆形,PAS染色阴性,少数细胞能形成长条形和梭形,PAS染色阳性,但不形成网格状结构;姜黄素40μmol·L^(-1)组:细胞皱缩成圆形,PAS染色阴性,不形成网格状结构。结论姜黄素在体外可以抑制OCM-1细胞株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存在形态学和病理学改变,呈浓度依赖性。姜黄素浓度达到30μmol·L^(-1)时,对OCM-1细胞株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姜黄素 血管生成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慢性高眼压家兔眼压及前房角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海 龙心光 +4 位作者 陈少基 叶静 周蔚 李志勇 詹宇坚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家兔慢性高眼压及慢性高眼压下前房角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用后房注射2%α-糜蛋白酶溶液0.1 ml的方法建立家兔实验性慢性青光眼模型。将具有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36只家兔随机分为针刺组、噻吗心安治疗组和... 目的探讨针刺对家兔慢性高眼压及慢性高眼压下前房角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用后房注射2%α-糜蛋白酶溶液0.1 ml的方法建立家兔实验性慢性青光眼模型。将具有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36只家兔随机分为针刺组、噻吗心安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用针刺治疗、滴用0.5%噻吗心安眼液和不予任何治疗,观察每组家兔的眼压变化和前房角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针刺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眼压明显下降(P<0.01),与噻吗心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针刺组的小梁网和Schlemm管结构较对照组清晰,小梁网缩窄减轻。结论针刺具有降低家兔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作用,针刺能够改善小梁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实验性慢性高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的三维培养及血管生成拟态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文 陈陆霞 何彦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8-831,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三维培养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观察其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时,PI3K、Eph A2蛋白的表达,探讨VM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三维培养OCM-1细胞,于三维培养7 d进行过碘酸-雪夫反应(periodic acid s... 目的通过体外三维培养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观察其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时,PI3K、Eph A2蛋白的表达,探讨VM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三维培养OCM-1细胞,于三维培养7 d进行过碘酸-雪夫反应(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PAS)染色,观察PAS阳性的环状结构的形成(即其形成VM的能力),于1 d、4 d、7 d进行PI3 K和Eph A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观察其结果。结果OCM-1细胞三维培养4 d,细胞大部分呈多角形,胞浆较丰富,核圆形,可见核仁,少部分肿瘤细胞长梭形,可见3~5个长梭形细胞彼此连接围成半环状结构。7 d后,肿瘤细胞几乎均变成长梭形,沿着胶原支架生长,细胞伸出长的突起,彼此之间相互接触围成环状结构。PAS染色可见瘤细胞大多呈弥散排列,肿瘤细胞模仿机体血管生成而形成瘤细胞条索并围成管道,一层细胞外基质(PAS阳性物质)围成环状结构。与培养1 d的细胞相比,培养4 d和7 d的PI3K和Eph A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7 d>4 d>1 d,P<0.05)。结论Eph A2和PI3 K可能在三维培养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的VM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 血管生成拟态 三维培养 内皮细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2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视瞻昏渺”定义演变及其病名规范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远龙 杨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33-134,共2页
本文以"视瞻昏渺"为例,对该眼病名称的定义归属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中医眼科教材、各种医学工具书和眼科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医眼科疾病命名规范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视瞻昏渺 病名 症状 命名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轮学说源流简识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光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5期393-395,共3页
五轮学说是中医眼科独有的辨治理论,自形成以来即有效指导眼科临床至今,历代不断丰富发展。简略回顾其形成、发展过程,分析其优缺点,并设想今后研究方向,希冀将这一独特的理论发扬光大,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 五轮学说 源流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损伤后视功能异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光 刘婷 +1 位作者 柴盼盼 朱小静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中枢病变所致视功能损害的恢复作用。方法中风等颅脑原发病恢复后,视力或视野有明显损害的患者17例(34只眼),行"醒脑开窍"针刺法及眼部针刺治疗。结果 34只眼中视力提高19只眼,无变化15只眼,无下降者。1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中枢病变所致视功能损害的恢复作用。方法中风等颅脑原发病恢复后,视力或视野有明显损害的患者17例(34只眼),行"醒脑开窍"针刺法及眼部针刺治疗。结果 34只眼中视力提高19只眼,无变化15只眼,无下降者。17例中有12例在治疗前进行了视野检查,均有不同程度损害,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2例,明显改善4例,有所改善3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结论针刺可促进视路损伤导致的视功能损害的恢复。对于脑损伤后造成的视力、视野损害,尚有恢复的可能,对此类患者不应轻易放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损伤 视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6
20
作者 梁凤鸣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有效。本文主要介绍麻痹性斜视的病机特点及针刺治疗方法,附典型病例;总结眼部取穴、针刺手法经验;简述针刺临床注意事项、并发症防范和处理体会。
关键词 麻痹性斜视 针刺 取穴 手法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