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郑娜 丁晶 +10 位作者 李孟汉 杜元灏 许迎春 吴江莹 吴潇哲 郭睿婧 田珍 何润东 黄迪 李培雯 刘婉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与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动脉取栓术治疗,试验组在动脉取栓术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GV20)、风池(GB20)、内关(PC6)...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与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动脉取栓术治疗,试验组在动脉取栓术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GV20)、风池(GB20)、内关(PC6)、曲池(PC6)、三阴交(SP6)、足三里(ST36)、太冲(LR3),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发病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发病90 d时mRS评分为0~2、0~3分的分布比例、发病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结果]发病第90天时试验组患者m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90天时试验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两组患者BI评定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BI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疗效优于单纯动脉取栓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动脉取栓术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付艳 周鑫 吴帮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观察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KOA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5)和治疗组(n=45)。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治疗组采用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注... 目的观察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KOA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5)和治疗组(n=45)。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治疗组采用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WOMAC评分、Lequesnse指数和血清炎症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9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和Lequesnse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和WOMAC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KOA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针刀 臭氧 膝骨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肢水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建 高莹 王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观察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洛书九宫针法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每日针刺1次,每周5次,共进行10次针刺治疗,于针刺治疗前后测量患者下肢周径,观察水肿改善程度。结果洛书九宫针法组有效率... 目的观察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洛书九宫针法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每日针刺1次,每周5次,共进行10次针刺治疗,于针刺治疗前后测量患者下肢周径,观察水肿改善程度。结果洛书九宫针法组有效率93.3%,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结论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偏瘫后下肢水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书九宫针法 八卦 顺飞九宫针法 逆飞九宫针法 偏瘫 下肢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针刀联合关节腔臭氧注射治疗偏瘫性肩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付艳 周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9-883,共5页
目的 观察射频针刀联合关节腔臭氧注射治疗偏瘫性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偏瘫性肩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治疗组采用射频针刀联合臭... 目的 观察射频针刀联合关节腔臭氧注射治疗偏瘫性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偏瘫性肩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治疗组采用射频针刀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VAS、FMA和ADL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9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 <0.05),FMA和ADL评分显著升高(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射频针刀联合关节腔臭氧注射治疗偏瘫性肩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显著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使患者康复质量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针刀 关节腔臭氧注射 偏瘫性肩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的中枢与外周调控机制研究
5
作者 汶健 董新蕾 +3 位作者 闫钦风 麻凯璇 王玉婷 张丽丽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51-56,共6页
太冲穴是临床治疗高血压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之一,其降压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随着中医学界对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的深入探索,其疗效机制日益明晰。本文综述了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的机制研究现状,指出针刺太冲穴可通过中枢和外周协同调... 太冲穴是临床治疗高血压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之一,其降压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随着中医学界对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的深入探索,其疗效机制日益明晰。本文综述了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的机制研究现状,指出针刺太冲穴可通过中枢和外周协同调控,从多层次、多靶点、多通路机制实现降压效果,并展现了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对太冲穴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高血压 太冲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散风针刺法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琛 武华清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2期2154-2157,共4页
目的比较“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配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IS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活血散风,疏肝健脾... 目的比较“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配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IS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24 h动态血压、SF-36量表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能降低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ASBP),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量表所有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出现改善(P<0.05),对照组仅1个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出现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SF-36量表所有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配合西药治疗可降低ISH患者收缩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针刺疗法 活血散风 疏肝健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激光针灸脑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元 谭乔芮 +4 位作者 王宇 秦子玲 鲁海 张春红 赵晓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46-150,共5页
激光针灸作为社会科技进步的时代产物,是一种将低水平激光应用于经络系统的治疗方法,拓宽了传统针灸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其脑效应研究于近20年兴起,本文从当前应用较多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和经颅多普勒超声3种技术层面对激光针灸脑... 激光针灸作为社会科技进步的时代产物,是一种将低水平激光应用于经络系统的治疗方法,拓宽了传统针灸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其脑效应研究于近20年兴起,本文从当前应用较多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和经颅多普勒超声3种技术层面对激光针灸脑效应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加以论述。研究表明激光针灸在刺激不同穴位时产生的脑效应能够体现穴位的特异性且与其主治存在关联,同时有相似作用的穴位产生的脑效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前激光针灸作用机制仍未探查清楚,脑效应研究为探索其治疗以疼痛为代表的某些疾病的疗效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针灸 脑效应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超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尿失禁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芳芳 李静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8期1711-1714,共4页
尿失禁(UI)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是指机体不自主的尿液排出,主要分为压力型、急迫型、混合型和溢出型尿失禁四类[1]。常由于盆底支持结构异常、泌尿相关肌障碍、尿道及膀胱过度反应等导致发生,临床多见于神经系统病变、分娩、机械性损伤... 尿失禁(UI)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是指机体不自主的尿液排出,主要分为压力型、急迫型、混合型和溢出型尿失禁四类[1]。常由于盆底支持结构异常、泌尿相关肌障碍、尿道及膀胱过度反应等导致发生,临床多见于神经系统病变、分娩、机械性损伤、肥胖或高龄患者等。尿失禁作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一方面阻碍疾病的康复,容易并发感染;另一方面则是对患者的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产生影响,损害其生活质量。针刺治疗尿失禁效果显著,费用较低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优势明显。当前临床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单纯针刺、电针、针灸联合、针药联合、针刺联合电刺激或功能锻炼等。现将近年来针刺治疗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病变 临床研究进展 功能锻炼 单纯针刺 泌尿外科 机械性损伤 尿失禁 临床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抑郁治肝的中西医契合点之探讨与应用
9
作者 吴江莹 丁晶 +6 位作者 许迎春 刘晓新 吴潇哲 郭睿婧 郑娜 田珍 黄迪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113-1117,共5页
帕金森病抑郁是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常见的症状,但该症状在临床中却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治疗。目前中西医尚缺乏根治的办法。文章从帕金森病抑郁的病机及其与肝脏相关的西医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共同治“肝”之契合点的理论与应用,... 帕金森病抑郁是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常见的症状,但该症状在临床中却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治疗。目前中西医尚缺乏根治的办法。文章从帕金森病抑郁的病机及其与肝脏相关的西医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共同治“肝”之契合点的理论与应用,以期为各位同道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抑郁 线粒体 肝细胞 疏肝解郁 还原型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预处理对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
10
作者 高华嵩 周佳晓 +2 位作者 石磊 刘强 冉大为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81-287,296,共8页
目的 探讨针刺预处理方法对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Post-stroke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PSVCI)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将48只5~6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 目的 探讨针刺预处理方法对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Post-stroke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PSVCI)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将48只5~6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12只,每组分7 d、14 d两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针刺组针刺“百会”“水沟”、双侧“风池”“内关”“神门”,药物组予盐酸氟桂利嗪混悬液腹腔注射,针刺组和药物组1次/d干预,连续7 d;模型组正常条件下饲养7 d,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7 d后,针刺组、药物组和模型组同时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VCI大鼠模型。模型制备后正常饲养,1周后对各7 d亚组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蛋白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on Disenty, AOD)、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otch 1、Dll 4相对表达量;2周后对各14 d亚组大鼠除上述检测外再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与针刺组14 d亚组比较,药物组14 d亚组、模型组14 d亚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平台所在象限时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针刺组14 d亚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台所在象限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与针刺组两个亚组比较,药物组两个亚组VEGF蛋白表达AOD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两个亚组VEGF蛋白表达的AOD值与模型组两个亚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实验结果显示,与针刺组两个亚组比较,药物组同时相亚组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针刺组比较,模型组同时相两个亚组VEGF蛋白表达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实验结果显示,与药物组同时相两个亚组比较,7 d针刺组、14 d针刺组Notch 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两个时相Notch 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同时相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针刺组、14 d针刺组与药物组同时相亚组Dll 4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两个时相亚组与模型组同时相亚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通督调神法针刺提前干预,能够有效提高VCI大鼠模型大脑组织内VEGF蛋白含量、Notch 1、Dll 4 mRNA相对表达量,能够促进VCI大鼠海马组织及大脑组织血管新生,进而预保护VCI模型大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预处理 血管性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植物状态促醒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11
作者 金鑫 吴金玲 尹丽丽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特点是醒时睁眼但无意识活动,有不规则的睡眠-觉醒周期,可持续1个月以上。PVS的诊断标准在国际上尚未统一,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技术、影像学检查等其他...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特点是醒时睁眼但无意识活动,有不规则的睡眠-觉醒周期,可持续1个月以上。PVS的诊断标准在国际上尚未统一,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技术、影像学检查等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协助诊断。PVS致死率、致残率高,患者生存质量差。本文主要从中医促醒治疗、西药治疗、神经电磁刺激、综合康复治疗等治疗方法入手,对近几年治疗PVS的已发表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植物状态 机制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缺氧状态及能量代谢紊乱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靓 韩宝杰 +2 位作者 李兰媛 徐梦瑶 孟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88-2391,共4页
目的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给予其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大鼠脑组织缺氧状态及能量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购50只清洁大鼠,在其左右两侧纹状体实施微透析套管埋植术,术后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他大鼠... 目的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给予其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观察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大鼠脑组织缺氧状态及能量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购50只清洁大鼠,在其左右两侧纹状体实施微透析套管埋植术,术后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他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复制,取造模成功的33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模型组、吸氧组、十二井穴刺络组,各11只。模型组不给予干预,吸氧组每天给予50%浓度氧气吸入60 min。十二井穴刺络组每天给予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连续治疗3 d后,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因子水平;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双侧纹状体细胞外液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含量。结果空白组脑组织中NOS、TNF-α水平表达最低,tPA水平最高,后依次为十二井穴刺络组、吸氧组、模型组,除十二井穴刺络组NOS指标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GABA、Glu含量最低,后依次为十二井穴刺络组、吸氧组、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能够减轻脑缺血大鼠一氧化氮神经毒性,改善大脑缺氧状态,纠正大脑能量代谢紊乱的情况,调节大鼠脑组织微循环状态,保护脑神经细胞,对阻止脑缺血大鼠脑损伤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刺络放血 十二井穴 缺氧状态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健芸 许军峰 楚佳琪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经筋推拿改善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18年1—6月在院的缺血性卒中后并伴有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采...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经筋推拿改善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18年1—6月在院的缺血性卒中后并伴有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采用经筋推拿,6 d为1个疗程,休息1 d,8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上肢痉挛改善的程度;对照组采取中风病一般护理常规及针刺治疗,疗程与观察组相同。[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痉挛量表(CSI)评分、Ashworth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平衡评估量表(Fugl-Meyer)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I评分、Ashworth评分、NIHS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刺治疗配合经筋推拿可以有效地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痉挛,同时降低了肌张力,提高了日常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经筋推拿 缺血性卒中 上肢痉挛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骨代谢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付艳 柯梓 +1 位作者 朱洪航 周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036-5039,共4页
目的 探究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KOA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穴位针刺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补肾活血方治疗方案,穴位针刺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方案。... 目的 探究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KOA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穴位针刺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补肾活血方治疗方案,穴位针刺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方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I型胶原C端肽(CTX-I)、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穴位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ysholm功能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量表(HS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穴位针刺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穴位针刺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BGP、OPG水平显著升高,CTX-I水平显著降低,且穴位针刺组BGP、OPG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CTX-I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穴位针刺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联合穴位针刺通过调节炎性因子和骨代谢水平,改善KOA患者骨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优于西药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针刺 膝骨关节炎 骨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后呃逆睡眠及精神情况、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鹏 程灵素 许军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后呃逆睡眠及精神情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9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诊治的84例中风后呃逆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后呃逆睡眠及精神情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9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诊治的84例中风后呃逆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呃逆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睡眠情况、精神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呃逆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夜间觉醒次数、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ADL)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呃逆症状、睡眠情况,减少负性情绪,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中风 呃逆 睡眠质量 精神情况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穴放血对大鼠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靓 潘玥 +2 位作者 赵贵捷 徐梦瑶 孟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836-2839,共4页
目的分析井穴放血治疗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中15只为假手术组,其余经线栓法建立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将建模成功的75只大鼠分为模型组、井穴放血0、1、3、6 h组。假手术组麻醉后仅仅分离右侧... 目的分析井穴放血治疗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中15只为假手术组,其余经线栓法建立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将建模成功的75只大鼠分为模型组、井穴放血0、1、3、6 h组。假手术组麻醉后仅仅分离右侧大脑中动脉,不将线栓插入;模型组麻醉后,向右侧大脑中动脉插入线栓,血管堵塞60 min后将线栓拔除,血流恢复,制备模型成功;井穴放血各组在建模成功后分别于再灌注后0、1、3、6 h给予井穴放血治疗,并在治疗24 h测定各组神经功能评分,经三苯基四唑氯化物(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经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半暗带相关细胞与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无梗死病灶,无神经功能异常与肢体瘫痪;模型组与井穴放血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梗死病灶,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中模型组Longa评分最高、梗死面积最大,后由高至低依次为井穴放血6、3、1、0 h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Caspase-3阳性细胞、CD11蛋白表达均最低,Neun阳性细胞表达最高;后依次为井穴放血0、1、3、6 h组,模型组GFAP阳性细胞、Caspase-3阳性细胞、CD11蛋白表达均最高,Neun阳性细胞表达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井穴放血治疗能够减少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梗死面积与神经功能损伤,促缺血半暗带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殖,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减少,特别是在再灌注后早期给药,获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井穴放血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继发昼间嗜睡的影响因素与治疗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文熠 陈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70-1574,共5页
昼间嗜睡(ED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障碍,近年来因其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联系而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EDS在脑卒中患者中十分常见,且会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认知功能,对脑卒中康复和预后有重要影响,但在临床上相较于其他脑... 昼间嗜睡(ED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障碍,近年来因其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联系而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EDS在脑卒中患者中十分常见,且会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认知功能,对脑卒中康复和预后有重要影响,但在临床上相较于其他脑卒中并发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故本文针对近年来有关脑卒中后继发EDS的影响因素与治疗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利于临床医生、患者和家属深入全面地了解、妥善应对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继发性 嗜睡 影响因素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的实践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倩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年12月份自武汉爆发至全国以来,传染速度极快,在确诊患者中以轻症患者居多,对于轻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医与西医相结合治疗取得明显效果,随着防控工作的进行,大批轻症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转为阴性,且陆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年12月份自武汉爆发至全国以来,传染速度极快,在确诊患者中以轻症患者居多,对于轻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医与西医相结合治疗取得明显效果,随着防控工作的进行,大批轻症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转为阴性,且陆续出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支援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病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有较多体会,将临床实践总结为8个方面,包括中西医治疗方案、隔离防护措施、心理疏导、饮食调养、运动养生、健康宣教、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以及中医出院指导,期望为后续的疫情防控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西医结合护理 轻症患者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为主导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疗效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桑博默 李波漩 +2 位作者 邓士哲 赵晓峰 孟智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3308-3315,共8页
背景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首次缺血性卒中后失语症发生率为30%。目前指南推荐疗法通常难以获得满意疗效。诸多研究表明,针刺联合疗法可增加患者获益。目的对针刺为主导疗法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系统评价/Met... 背景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首次缺血性卒中后失语症发生率为30%。目前指南推荐疗法通常难以获得满意疗效。诸多研究表明,针刺联合疗法可增加患者获益。目的对针刺为主导疗法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搜集针刺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7月。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AMSTAR 2工具、PRISMA声明、GRADE分级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其中1篇方法学质量为中质量,5篇为低质量,6篇为极低质量,主要由于研究者在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未对前期设计方案进行说明,该项关键条目缺失导致多数研究为低质量或极低质量。12篇文献PRISMA得分为17~25分,其中20~25分有7篇,报告相对完整;17~19分有5篇,报告存在一定缺陷。GRADE分级结果显示,12个为中级证据,24个为低级证据,18个为极低级证据。结论针刺联合语言康复等疗法与单纯语言康复等疗法相比,在改善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严重程度、听语理解、复述及阅读能力方面,以及以针刺为主导疗法在提高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临床有效率方面,证据质量均为中级,推荐临床使用。在其他方面,今后仍有必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原始研究,严格证据形成过程,为卒中后失语症的针刺康复提供更有力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语症 针刺 中医药疗法 系统评价再评价 AMSTAR 2 PRISMA GR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慰针效应对针刺研究影响浅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蓉 关卫 孟智宏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947-952,共6页
广泛的实践和研究均证明了针刺对多种疾病有效。然而部分研究中显示针刺效力不优于安慰针刺对照组,因此,针灸临床研究得到日益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及困扰。安慰剂效应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同样对针刺临床及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导... 广泛的实践和研究均证明了针刺对多种疾病有效。然而部分研究中显示针刺效力不优于安慰针刺对照组,因此,针灸临床研究得到日益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及困扰。安慰剂效应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同样对针刺临床及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导致研究中偏倚的产生。对安慰针效应的研究,明确安慰针效应内涵必将对针刺临床及研究产生深远意义,进一步影响针刺疗法的有效性之辨,推动针刺疗法的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安慰针效应 针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