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增强MRI对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宇 祁吉 +3 位作者 雷新玮 李惊喜 李鹏 徐惠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737-741,共5页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MRI对评价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0例活动期和13例静止期RA患者的滑膜滑膜强化率和滑膜厚度并采用秩和检验和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比较。计算每个患者的MRI评分(评分标准见表8),依据临床症状和...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MRI对评价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0例活动期和13例静止期RA患者的滑膜滑膜强化率和滑膜厚度并采用秩和检验和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比较。计算每个患者的MRI评分(评分标准见表8),依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计算其DAS28评分。将每个患者的MRI评分、滑膜强化率及滑膜厚度分别与其DAS28评分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活动期RA组滑膜动态强化曲线呈快速上升平台型强化曲线,静止期RA滑膜动态强化曲线呈缓慢上升强化曲线。活动期与静止期滑膜强化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值3.361,P值0.001);②活动期RA组滑膜厚度(3.7±0.4mm)和静止期RA组滑膜厚度(2.9±0.6m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值3.025,P值0.002);③RA患者MRI评分(21.93±25.23)、滑膜强化率(98.51±59.35)及滑膜厚度(3.4mm±0.7mm)分别与DAS28评分(4.25±2.72)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801、0.668和0.038,P值分别为0.000、0.005和0.002)。结论:动态增强MRI和RA患者的MR总评分可以综合评价RA活动性程度和其所处的病理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核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骨肿瘤软组织肿块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惊喜 廉宗澂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103-105,共3页
恶性骨肿瘤种类繁多,它们的组织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和预后迥然不同,甚至相差很远,术前准确定位、定性、定量诊断非常重要。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肿瘤骨形成、瘤软骨钙化、软组织肿块和... 恶性骨肿瘤种类繁多,它们的组织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和预后迥然不同,甚至相差很远,术前准确定位、定性、定量诊断非常重要。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肿瘤骨形成、瘤软骨钙化、软组织肿块和病变与邻近组织间的关系等,其中后两个表现X线平片不容易清楚显示,而CT、MRI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恶性 CT表现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广明 王爱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3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2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2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X线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做好记录,分析27例胸...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治疗的2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2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X线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做好记录,分析2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诊断情况。结果:2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诊断,发现椎体骨折数检出率93.55%,附件骨折数检出率95.00%,椎管分度准确度检出率87.10%,经过X线片诊断,检出率分别为80.65%、83.33%、70.97%;多层螺旋CT在椎体骨折数、附件骨折数、椎管分度准确度的诊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为医生提供患者准确的病况,制定针对性治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多层螺旋CT 诊断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骨性骨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4
作者 李惊喜 廉宗澂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842-843,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基础 骨肿瘤 CT灌注成像 溶骨性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动脉瘤样骨囊肿 肿瘤样病变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肾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广明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期26-27,共2页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高,尽早诊断、合理治疗是保障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用于肿瘤疾病诊断常用影像学技术,在鉴别肿瘤性质、明确肿瘤位置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磁共振成像在肾细胞癌中...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高,尽早诊断、合理治疗是保障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用于肿瘤疾病诊断常用影像学技术,在鉴别肿瘤性质、明确肿瘤位置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磁共振成像在肾细胞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心房颤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军 李云桥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4期337-339,共3页
心房颤动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总体发病率约1%~2%,并随着年龄增高明显升高,80岁以上其发生率可高达13%[1]。心房颤动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心房颤动患者病死率为健康人群的1.5~2倍,主要与栓塞性事件、心力衰... 心房颤动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总体发病率约1%~2%,并随着年龄增高明显升高,80岁以上其发生率可高达13%[1]。心房颤动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心房颤动患者病死率为健康人群的1.5~2倍,主要与栓塞性事件、心力衰竭及猝死等有关。在大部分人群中,肺静脉是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病变部位。同时心房颤动还会引起心房纤维化、淀粉沉积、细胞凋亡等结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心脏磁共振 应用 健康人群 心房纤维化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部分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文军 《医疗装备》 2017年第20期21-22,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结果在26例弥漫型...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结果在26例弥漫型胸膜增厚患者中,4例弥漫肿块型胸膜增厚患者的胸膜厚度不超过30 mm,14例弥漫结节型胸膜增厚患者的胸膜厚度为40~60 mm,9例环状胸膜增厚患者的胸膜厚度为50~60 mm;5例双侧,21例右侧。在3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中,无胸膜钙化病例,27例密度不均匀,5例密度均匀;30例胸膜增厚不低于1 cm,构成比为93.8%,2例胸膜增厚小于1 cm;25例伴胸腔积液,构成比为78.1%,7例病变部位胸腔体积变小,构成比为21.9%。结论多层螺旋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恶性胸膜间皮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在胸膜结核瘤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影像表现
8
作者 王文军 《医疗装备》 2017年第17期44-45,共2页
目的探究CT在胸膜结核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像表现,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12日至2016年12月12日医院收治的38例疑似胸膜结核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检查和CT诊断,并将X线检查、CT诊断结果和术后... 目的探究CT在胸膜结核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像表现,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12日至2016年12月12日医院收治的38例疑似胸膜结核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检查和CT诊断,并将X线检查、CT诊断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CT在胸膜结核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对胸膜结核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75%、83.33%、92.11%,X线对胸膜结核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13%、50.00%、73.68%,CT诊断的准确度高于常规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胸膜结核瘤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胸膜结核瘤 效果 影像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和肝癌MRI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方京龙 刘淑玲 张广明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07-210,F0003,共5页
大多数肝硬化、肝癌患者发现时就已经进入晚期,预后不佳,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MRI技术被用于肝硬化、肝癌的诊断,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 大多数肝硬化、肝癌患者发现时就已经进入晚期,预后不佳,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MRI技术被用于肝硬化、肝癌的诊断,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成像等多种新的成像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细胞功能等多个方面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进一步提高了肝硬化、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对提高肝硬化、肝癌诊断的准确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灌注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应用螺旋CT诊断与X线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广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7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应用螺旋CT诊断与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28例疑似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实施病理确诊前,为28例疑似肺癌患者实施X线、螺旋CT诊断,做好记录,分析2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应用螺旋CT诊断与X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28例疑似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实施病理确诊前,为28例疑似肺癌患者实施X线、螺旋CT诊断,做好记录,分析28例疑似肺癌患者诊断情况。结果 28例疑似肺癌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其中,肺癌19例,占比67.86%,阴性9例,占比32.14%;经过螺旋CT检查,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77.78%、准确率为89.29%;经过X线检查,敏感度为68.42%、特异度为44.44%、准确率为60.71%;螺旋CT的敏感度、准确率、特异度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螺旋CT诊断与X线的诊断价值极高,这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螺旋CT X线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颅骨MSCT检查中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贵川 宋一鸣 李振辉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7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颅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中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铁道预防医学门诊部放射科自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颅骨损伤患者,均给予MSCT检查。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6例,A组采用常规滤波反投影法(F... 目的探讨颅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中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铁道预防医学门诊部放射科自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颅骨损伤患者,均给予MSCT检查。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6例,A组采用常规滤波反投影法(FBP)算法重建,B组采用降低50%mAs管电流的迭代重建技术,C组采用降低60%mAs管电流的迭代重建技术,D采用降低70%mAs管电流的迭代重建技术,比较四组检测的图像客观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四组患者的CT、SD、SNR、CNR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CTDI、DLP、ED明显低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用于颅骨MSCT检查中,在降低管电流的条件下,仍可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 MSCTA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