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3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烃重整油脱烯烃剂研究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范景新 李滨 +2 位作者 洪鲁伟 洪美花 龚鑫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5,共12页
轻质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合称BTX)被广泛应用于橡胶、纺织纤维、药物及香料等大宗产品的合成,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材料。近年来,随着国内石油化工行业蓬勃发展,中国BTX芳烃需求量以每年2%~6%的速度逐年增加,并且对芳烃重整技术环保... 轻质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合称BTX)被广泛应用于橡胶、纺织纤维、药物及香料等大宗产品的合成,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材料。近年来,随着国内石油化工行业蓬勃发展,中国BTX芳烃需求量以每年2%~6%的速度逐年增加,并且对芳烃重整技术环保要求日益严苛,这推动了芳烃重整油脱烯烃剂的不断更新换代。基于此,首先概述了颗粒白土、选择性加氢精制催化剂这两种传统脱烯烃剂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着重介绍了新兴的分子筛脱烯烃剂的催化、失活机理和工业化应用现状。最后,从分子筛形貌与晶粒尺寸调节、孔道结构调节和酸性调节等三个方面对分子筛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未来工业化芳烃连续重整装置用分子筛催化剂的设计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微量烯烃 脱烯烃剂 催化烷基化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化工技术在水处理化学品合成领域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姚光源 陶蕾 +4 位作者 何爱珍 张迪彦 吕勇 马春晓 陈建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综述了微化工技术,特别是微反应技术在水处理化学品合成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对采用该技术合成聚丙烯酸、聚马来酸酐等聚羧酸类阻垢分散剂,苯并三氮唑、有机磷类缓蚀剂,有机硫、过氧化物类杀菌剂,以及清水剂、消泡剂等产品的研究进行... 综述了微化工技术,特别是微反应技术在水处理化学品合成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对采用该技术合成聚丙烯酸、聚马来酸酐等聚羧酸类阻垢分散剂,苯并三氮唑、有机磷类缓蚀剂,有机硫、过氧化物类杀菌剂,以及清水剂、消泡剂等产品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微化工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绿色合成技术,目前在水处理化学品合成方面仍以探索为主,成本上还不具有优势,距离实际工业应用还有距离,但其具有的绿色、安全、高效等优点,符合减碳,环保安全和生产集成化、自动化趋势,随着微反应器的技术进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微化工技术在水处理化学品合成方面将具有极大应用潜力并可能快速推动其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工技术 微反应 水处理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生物强化工艺处理高浓度高盐炼化污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郝润秋 张成凯 +3 位作者 郝亚超 付春明 李亮 师晓光 《清洗世界》 CAS 2024年第4期72-75,78,共5页
本文针对炼化高浓度高盐污水中处理成本高,处理难度大等问题,通过电渗析装置对炼化高盐污水中的脱盐75%左右,消除了高浓度的盐对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抑制作用,再通过生物强化污水处理装置降解90%以上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高浓度高盐污... 本文针对炼化高浓度高盐污水中处理成本高,处理难度大等问题,通过电渗析装置对炼化高盐污水中的脱盐75%左右,消除了高浓度的盐对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抑制作用,再通过生物强化污水处理装置降解90%以上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高浓度高盐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低成本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高浓度高盐污水 炼化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化镓晶片加工废水处理及近零排放中试研究
4
作者 李伟超 杨军 +6 位作者 常海 耿天驰 武玉冲 刘晶晶 王妤予 吴云 陈英波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2,共8页
砷化镓晶片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含砷有机废水。采用“除砷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对砷化镓晶片加工废水进行达标处理及近零排放的中试研究。除砷预处理采用“两级混凝+离子交换树脂”工艺,砷去除率达(99.998±... 砷化镓晶片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含砷有机废水。采用“除砷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对砷化镓晶片加工废水进行达标处理及近零排放的中试研究。除砷预处理采用“两级混凝+离子交换树脂”工艺,砷去除率达(99.998±0.003)%以上,出水砷含量稳定达到排放标准。生化处理采用“O_(3)氧化+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COD去除率为(95.7±0.3)%,出水水质满足当地园区纳管标准。深度处理采用“超滤+两级反渗透+三效蒸发结晶”,实现废水回用及资源回收。经计算,该中试工艺处理含砷有机废水的成本约为36.11元/m^(3)。该中试研究验证了砷化镓晶片加工生产废水的资源回收和近零排放的可行性,为该行业含砷废水的达标排放和资源回收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工艺支持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化镓晶片 含砷废水 近零排放 双膜法 蒸发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马春晓 何爱珍 +2 位作者 姚光源 潘杰 陈建新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8,共15页
马来酸酐作为一种不饱和二元酸酐,在特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多种聚合物。本文对马来酸酐均聚物及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综述了其聚合物在水处理、环保、纺织和树脂合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对马来酸酐聚合... 马来酸酐作为一种不饱和二元酸酐,在特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多种聚合物。本文对马来酸酐均聚物及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综述了其聚合物在水处理、环保、纺织和树脂合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对马来酸酐聚合物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聚合物 合成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COD含氟废水的处理研究
6
作者 唐向阳 万军 +1 位作者 孙建阳 闫岩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197,共5页
针对高COD含氟有机废水难以处理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除氟剂TS-F1,在相同条件下考察TS-F1、CaCl_(2)、AlCl_(3)对不同COD的含氟有机废水的去氟效果,并考察了TS-F1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TS-F1去除含氟有机废水中氟离子效果... 针对高COD含氟有机废水难以处理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除氟剂TS-F1,在相同条件下考察TS-F1、CaCl_(2)、AlCl_(3)对不同COD的含氟有机废水的去氟效果,并考察了TS-F1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TS-F1去除含氟有机废水中氟离子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TS-F1除氟剂具有较高的除氟率,优于传统的CaCl_(2)和AlCl_(3)除氟剂,能够将氟离子质量浓度从50 mg/L降至1.5 mg/L以下,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表水Ⅳ类排放标准;随着TS-F1投加量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增加,氟离子去除率增大。结果还发现,COD对氟离子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当COD≤60 mg/L时,TS-F1除氟剂能够达到最佳的除氟效果,而当COD>60 mg/L时,可以通过催化氧化技术进行预处理,降低废水中COD至60 mg/L以下再去除氟离子。TS-F1除氟剂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除氟剂,该研究为实际工程中高COD含氟有机废水处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废水 除氟剂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和气体分离性能研究
7
作者 段翠佳 齐迹 +5 位作者 郭宇 张姗 吴红梅 陈泓宇 张巧儿 陈赞 《辽宁化工》 2025年第2期252-255,共4页
采用两步法,利用六氟二酐、3,5-二氨基苯甲酸和二氨基二苯醚进行缩聚,制备了可修饰的聚酰亚胺(PI)。进一步通过接枝方法合成了组胺功能化的新型聚酰亚胺(H-PI)。对制备的PI和H-PI进行了FT-IR和热稳定分析,结果表明组胺成功地接枝到PI上... 采用两步法,利用六氟二酐、3,5-二氨基苯甲酸和二氨基二苯醚进行缩聚,制备了可修饰的聚酰亚胺(PI)。进一步通过接枝方法合成了组胺功能化的新型聚酰亚胺(H-PI)。对制备的PI和H-PI进行了FT-IR和热稳定分析,结果表明组胺成功地接枝到PI上,并且功能化后H-PI的热稳定有所提高。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致密的PI和H-PI膜,对其进行了SEM和XRD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膜材料均具有光滑平整的表面和致密的内部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聚酰亚胺分子链的层间距由最初PI的0.587 nm降低到H-PI的0.527 nm,说明功能基团组胺能够调控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对制备的膜材料进行了气体渗透性能测试,考察了其对CO_(2)、N_(2)和CH_(4)的气体渗透分离性能。结果表明,2种膜均呈现较高的CO_(2)渗透通量,并且组胺功能化后表现出更大的选择性,即CO_(2)/CH_(4)和CO_(2)/N_(2)的选择性由PI的19.52和16.44增大到H-PI的28.00和2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气体分离 选择性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反应器中脂肪族C_(4)~C_(9)醛连续液相氧化反应研究
8
作者 乔宾 宋万仓 +4 位作者 王本雷 曾贤君 王鹏飞 张利杰 李晨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在连续流微反应器中,以环烷酸锰为催化剂,在不同的原料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氧气用量下,研究了正戊醛连续氧化制备正戊酸的反应工艺。为了进行比较,在鼓泡塔反应器中通过相同反应物浓度对正戊醛氧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 在连续流微反应器中,以环烷酸锰为催化剂,在不同的原料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氧气用量下,研究了正戊醛连续氧化制备正戊酸的反应工艺。为了进行比较,在鼓泡塔反应器中通过相同反应物浓度对正戊醛氧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实验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连续流微反应器中正戊醛质量分数为50%、n(O_(2))∶n(原料)=0.6∶1、停留时间为8 min、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μg/g、温度为40℃、压力为0.6 MPa时,正戊酸的收率>95%,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和压力均明显降低。同时在微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底物醛的氧化效果,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表征不同底物醛氧化反应进程和产物组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不同醛转化率的关键,低碳链的醛结构简单、反应活性好、收率最高。醛的碳链越长结构越复杂,需要进一步提高反应温度来提高醛的反应活性和产品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脂肪醛 连续 均相氧化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超重力油浆脱固工艺液体收率的方案研究
9
作者 贺安新 赵福利 +2 位作者 闵正红 侯俊毅 古亚坤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4,共6页
液体收率是油浆脱固装置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和高灰分组分后处理的难度。超重力分离机采用定期排渣的方式将高灰分的渣浆排出,以保证装置稳定运行。为提高油浆脱固过程的液体收率,通过研究产品油浆灰分变化考察了排渣周期、... 液体收率是油浆脱固装置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和高灰分组分后处理的难度。超重力分离机采用定期排渣的方式将高灰分的渣浆排出,以保证装置稳定运行。为提高油浆脱固过程的液体收率,通过研究产品油浆灰分变化考察了排渣周期、进料流量和油相阻垢剂对排渣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重力分离机排渣周期越长,液体收率越高,但每处理0.4 t油浆必须进行一次排渣,否则将影响装置稳定性;通过加入油相阻垢剂,可有效减轻渣浆在设备内黏附,从而有助于渣浆排出;在油相阻垢剂加剂量(w)为100μg g的情况下,排渣周期可延长66.7%,液体收率提高到96.07%,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且不会影响油浆后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分离机 油浆脱固 液体收率 灰分 渣浆 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研究及参量优化
10
作者 王春雷 刘志博 +3 位作者 王文鹤 许寒 吴巍 舒畅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39,共9页
利用模拟仿真方法对磷酸铁锂电池过充热失控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建立三维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研究热失控过程各组件演变规律并进行多参量分析优化。研究发现,磷酸铁锂电池在400 K时发生不可逆热失控,热失控主要由SEI膜分解开始,正... 利用模拟仿真方法对磷酸铁锂电池过充热失控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建立三维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研究热失控过程各组件演变规律并进行多参量分析优化。研究发现,磷酸铁锂电池在400 K时发生不可逆热失控,热失控主要由SEI膜分解开始,正负极处最为剧烈;减小充电倍率、降低环境温度及增强对流换热可延缓热失控;正交实验优化电池组件结构,可有效降低热失控风险,最优结构时热失控时间为13488 s,电池比容量为25.786Ah/m2。相关研究为预防和抑制电池过充热失控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过充热失控 正交实验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水系统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方健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从油田注水地面系统、注水水质、井下分层注水和注水能耗这4个方面分别总结了国内外最新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在今后的油田注水系统智能化开发过程中,可考虑将各注水子系统的数据传输和计算模型结合成整体性的智能化处理平台,并结合油藏... 从油田注水地面系统、注水水质、井下分层注水和注水能耗这4个方面分别总结了国内外最新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在今后的油田注水系统智能化开发过程中,可考虑将各注水子系统的数据传输和计算模型结合成整体性的智能化处理平台,并结合油藏开发模型,形成油藏-地面工程-注水-油藏的闭环多目标智能化动态优化和诊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系统 智能化技术 数据传输 计算模型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工程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系统的应用趋势分析
12
作者 庄小豫 郭志佳 《防爆电机》 2025年第2期56-60,共5页
深入探讨了石化工程领域本质安全电气系统应用的前沿趋势,从基础性的简单本质安全系统出发,详尽阐述了FISCO系统与2-WISE系统的技术架构模式以及参数配置要求,旨在强化2-WISE系统在爆炸性危险环境中的安全应用与性能优化,为石化工程的... 深入探讨了石化工程领域本质安全电气系统应用的前沿趋势,从基础性的简单本质安全系统出发,详尽阐述了FISCO系统与2-WISE系统的技术架构模式以及参数配置要求,旨在强化2-WISE系统在爆炸性危险环境中的安全应用与性能优化,为石化工程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与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型 本质安全型系统 FISCO系统 2-WISE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爆灯具透明件的主要试验要求及问题研究
13
作者 庄小豫 郭骏 《电气开关》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本文介绍了防爆灯具透明件的常见种类、透明件的技术要求及常用安装方式。总结新标准透明件的主要试验要求,探讨和研究了透明件在防爆灯具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防爆电气 防爆灯具 玻璃透明件 塑料透明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丁腈硬胶废水预处理工艺优化工程实例
14
作者 许跃 许洪祝 +2 位作者 孙金龙 刘洋 陆彩霞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羧基丁腈硬胶废水中含有未完全参与反应的原材料、副产品及一些辅助材料,具有化学需氧量(COD)和拉开粉(BX)质量浓度高、黏性和毒性大等特点,导致水处理工艺运行不畅。采用以“气浮、膜分离和臭氧氧化”为核心的全物化预处理工艺,针对性... 羧基丁腈硬胶废水中含有未完全参与反应的原材料、副产品及一些辅助材料,具有化学需氧量(COD)和拉开粉(BX)质量浓度高、黏性和毒性大等特点,导致水处理工艺运行不畅。采用以“气浮、膜分离和臭氧氧化”为核心的全物化预处理工艺,针对性地降低了羧基丁腈硬胶废水中COD和BX的质量浓度,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此预处理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橡胶结块堵塞、过滤装置堵塞等问题,整体运行效果不佳。对预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将进水流量加大至105 m^(3)/h,增加了化学反洗时间及反洗频率,调整臭氧质量浓度为35 mg/L,将臭氧催化剂层填充高度降至650 mm。结果表明,当出水COD稳定在1100 mg/L左右、BX质量浓度稳定在40 mg/L左右、BOD/COD约为0.30时(BOD为生化需氧量),可满足后续工艺的进水条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废水 羧基丁腈橡胶 臭氧催化 拉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信息化管理研究
15
作者 安鹏慧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5年第3期103-106,共4页
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提供真实可靠试验数据和结论的前提,也是试验室各项工作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是试验室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结合试验室实际状况,提出应实施标准化管理策略,基于相关标准以及业务要求,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厘清质量... 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提供真实可靠试验数据和结论的前提,也是试验室各项工作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是试验室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结合试验室实际状况,提出应实施标准化管理策略,基于相关标准以及业务要求,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厘清质量管理过程以及关键要素,科学构建组织架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试验室质量管理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室 标准化管理 信息化建设 质量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芳烃轻质化技术分离工艺研究
16
作者 汲银平 刘志博 舒畅 《当代化工研究》 2025年第4期145-147,共3页
对重芳烃轻质化技术产生的加氢产物进行分离可以得到混合二甲苯,通过模拟软件优化各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回流比和进料位置等操作参数。在此基础上,经一系列精馏分离得到混合二甲苯,其总收率为99.1%。此外,通过换热网络优化,精馏塔的塔... 对重芳烃轻质化技术产生的加氢产物进行分离可以得到混合二甲苯,通过模拟软件优化各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回流比和进料位置等操作参数。在此基础上,经一系列精馏分离得到混合二甲苯,其总收率为99.1%。此外,通过换热网络优化,精馏塔的塔釜总能耗降低了23.1%。该研究对于重芳烃轻质化技术产物分离部分的工业化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芳烃轻质化 流程模拟 换热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絮凝-MBR组合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工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亮 阮晓磊 +3 位作者 陈军 张艳芳 霍莹 张莹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2,共4页
采用电絮凝-MBR组合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工业废水,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电絮凝工艺采用铁-碳电极,电流密度为45 mA/cm2,极板间的水流速度6 mm/s,此时废水处理能耗为1.17 kW.h/t;MBR工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 h,溶解氧(DO)... 采用电絮凝-MBR组合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工业废水,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电絮凝工艺采用铁-碳电极,电流密度为45 mA/cm2,极板间的水流速度6 mm/s,此时废水处理能耗为1.17 kW.h/t;MBR工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 h,溶解氧(DO)控制在2.0~2.5 mg/L。在上述最佳条件下CODCr、石油类的去除率均在70%以上,BOD和氨氮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了中水回用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MBR 石化废水 深度处理 中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杨继东 刘佳泓 +1 位作者 杨光辉 徐建京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6期89-90,104,共3页
文章通过对2010年天津市12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点(不含清洁对照点)实时连续监测的CO数据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其浓度趋势变化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CO日变化规律呈典型的双峰型,冬季CO浓度最高,夏季最低,CO与O3和温度均呈较好的负相关性。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污染特征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工艺处理化工废水工业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建秋 许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70,共3页
采用铁炭微电解对粗苯加氢废水进行处理后,出水水质良好,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国家三级排放标准。运行中对预处理系统工况条件改进后,铁炭微电解反应器出水COD去除率由22.71%提高到51.03%,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采用铁炭微电解对粗苯加氢废水进行处理后,出水水质良好,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国家三级排放标准。运行中对预处理系统工况条件改进后,铁炭微电解反应器出水COD去除率由22.71%提高到51.03%,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污水处理成本3.9元/t。因此,应用该工艺处理化工废水处理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炭微电解 化工废水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无机化工多功能车间的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登高 王泳沛 《无机盐工业》 CAS 1998年第6期36-38,共3页
根据无机化工产品品种繁多,产销量差别悬殊,精细化工产品又亟待开发的特点,从化学加工角度,分析了它们加工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提出了建设无机化工多功能车间的必要性、可能性,阐述了多功能车间设计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关键词 无机化工 多功能车间 车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