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NA-21与肿瘤相关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旸(综述) 康春生(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7-360,共4页
小RNA(microRNA,miRNA)是近年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发挥负调控作用,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凋亡等重要生物过程。研究发现miRNA-2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 小RNA(microRNA,miRNA)是近年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发挥负调控作用,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凋亡等重要生物过程。研究发现miRNA-2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均出现明显上升,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血管的生成和抗药性等生物学行为相关。本文将从miRNA-21的表达与定位、对靶基因的调控以及对miRNA-21的转录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1 肿瘤 信号通路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小分子RNA干扰抑制人脑胶质瘤Notch1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裘明哲 浦佩玉 +4 位作者 康春生 张志勇 王广秀 贾志凡 江荣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Notch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Notch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选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两个RNA干扰靶序列构建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目的探讨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Notch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Notch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选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两个RNA干扰靶序列构建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RNA干扰表达质粒,进行脂质体介导的TJ905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表达;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仪观察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TJ905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Notch1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标本中Notc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Ⅳ级93.33%(14/15);Ⅲ级92.31%(12/13);Ⅱ级68.42%(13/19)。Ⅱ级阳性表达程度较Ⅲ、Ⅳ级弱,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H=6.944,P<0.01),提示高级别胶质瘤Notch1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Notch1在TJ905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下降(F=578.728,P<0.01):TJ905组与TJ905+空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J905+空载组与TJ905+516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359,P<0.05);TJ905+516组与TJ905+240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501,P<0.05);TJ905组与TJ905+2400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q=10.015,P<0.05)。责任基因相对表达量,TJ905组和TJ905+空载组均为2.48×10-5,TJ905+516组为6.64×10-6,TJ905+2400组为2.08×10-7。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Notch1关系密切,对二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信使 RNA干扰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及显性负调节AKT2抑制胶质瘤侵袭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康春生 浦佩玉 +1 位作者 王广秀 李捷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4年第4期253-259,共7页
近来的研究显示AKT激酶家族成员在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存活和代谢等方面的信号传导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AKT2为对象,研究反义AKT2 cDNA(antisense AKT2,AS-AKT2)和显性负调节AKT2(dominant negative AKT2,DN-AKT2)cDNA构... 近来的研究显示AKT激酶家族成员在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存活和代谢等方面的信号传导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AKT2为对象,研究反义AKT2 cDNA(antisense AKT2,AS-AKT2)和显性负调节AKT2(dominant negative AKT2,DN-AKT2)cDNA构建体调控恶性胶质瘤侵袭性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反义AKT2 cDNA和显性负调节AKT2cDNA构建体转染鼠脑胶质瘤细胞系C6,分别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阻断AKT2通路,将野生型和转染pLXSN空载体的C6细胞作为对照。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鉴定后,Transwell和球体培养法分析侵袭能力,球体培养和划痕实验研究细胞迁移能力,明胶酶谱分析转染前后MMP2/9酶活性变化。结果: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结果表明,C6胶质瘤细胞系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表达AKT2;转染AS-AKT2后AKT2表达被显著抑制,但转染DN-AKT2后AKT2表达无明显变化。C6细胞转染AKT2构建体后应用体外侵袭和迁移的实验量化分析这种效应后发现:利用Matrigel夹心法和Transwell方法研究发现,C6细胞转染AKT2构建体后侵袭能力下降46%~57%,细胞迁移能力下降23%~42%。明胶酶谱分析发现MMP2/9和pro-MMP9的活性被明显抑制。结论:AKT2可以通过调节MMP2/9活性调控恶性胶质瘤侵袭性生长,因此AKT2可能成为抑制胶质瘤侵袭性生长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AKT2 基因转染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及显性负调节AKT2 RNA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康春生 浦佩玉 +1 位作者 李捷 王广秀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67-127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下游的丝苏氨酸激酶2(serine/threoninekinase2,AKT2)信号转导通路对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凋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反义AKT2(antisenseAKT2,AS-AKT2)和显性负调...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下游的丝苏氨酸激酶2(serine/threoninekinase2,AKT2)信号转导通路对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凋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反义AKT2(antisenseAKT2,AS-AKT2)和显性负调节AKT2(dominant-negativeAKT2,DN-AKT2)构建体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的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脂质体介导AKT2构建体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法检查AKT2的表达水平,Ki-67标记指数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评价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对每种AKT2构建体转染后随机选择3个扩增后进一步分析。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结果表明,转染AS-AKT2后AKT2表达显著抑制,转染DN-AKT2后AKT2表达无明显变化。MTT研究发现:AS-AKT2组和DN-AKT2组的6天细胞生存率分别为(49.30~51.46)%和(50.52~55.23)%,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01);AS-AKT2组和DN-AKT2组的标记指数(Ki-67labelingindex,Ki-67LI)分别为(57.50~59.33)%和(59.17~61.00)%,明显低于对照组(76.50%)和空载体组(74.83%)(P<0.001);TUNEL法凋亡分析表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几乎没有凋亡细胞,AS-AKT2组(8.33%~8.83%)和DN-AKT2组(7.50%~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AKT2 反义及显性负调节AKT2 转染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miR-221/222上调Cx43恢复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春智 康春生 +3 位作者 杨卫东 王广秀 张安玲 浦佩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讨反义miR-221/222上调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以恢复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作用机制。方法脂质体共转染反义寡核苷酸(AS-miR-221/222),下调U251细胞miR-221和miR-222表达水平,采用Northern blotting法检测U251细... 目的探讨反义miR-221/222上调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以恢复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作用机制。方法脂质体共转染反义寡核苷酸(AS-miR-221/222),下调U251细胞miR-221和miR-222表达水平,采用Northern blotting法检测U251细胞miR-221和miR-222表达水平;虫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并获得靶基因;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U251细胞Cx43表达水平;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结果 AS-miR-221/222组U251细胞miR-221(t=1312.152,P=0.000)和miR-222(t=1226.031,P=0.00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荧光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00),证实Cx43基因为miR-221和miR-222靶基因;Cx43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且高于无义序列组(t=735.768,P=0.000)和对照组(t=686.252,P=0.000)。对照组和无义序列组U251细胞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缺失,罗氏黄仅传递划痕细胞边缘单列细胞;AS-miR-221/222组U251细胞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明显恢复,罗氏黄传递至划痕细胞邻近7~8列细胞。结论反义miR-221/222可通过上调Cx43表达水平恢复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反义 RNA 小分子干扰 连接蛋白43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缝隙接合部 转染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AKT1和COX-2的RNAi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侵袭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轩 韩磊 +7 位作者 杨旸 岳晓 张安玲 王广秀 贾志凡 浦佩玉 申长虹 康春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敲低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AKT1和COX-2表达后,在体外对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rAd5-A-C同时搭载靶向AKT1和COX-2的shRNA干扰序列,将其...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敲低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AKT1和COX-2表达后,在体外对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rAd5-A-C同时搭载靶向AKT1和COX-2的shRNA干扰序列,将其转染至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Realtime PCR检测RNAi后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及MMP-2、MMP-9、TIMP-2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染前后分泌到细胞外的MMP-2和MMP-9的浓度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价肿瘤细胞转染前后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rAd5-A-C转染组AKT1和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抑制;MMP-2、MMP-9表达下调,TIMP-2表达则上调。ELISA检测胞外MMP-2、MMP-9浓度明显减低;划痕实验显示细胞转移运动能力明显减弱,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穿过细胞数明显减低(P<0.001)。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可以序列特异性地抑制U251细胞AKT1和COX-2的表达,在体外对U251细胞侵袭转移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成为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恶性胶质瘤 侵袭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康春生 浦佩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88-392,共5页
脑胶质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占成年人全身肿瘤的2%;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为(5—8)/100万,在1998年WH0公布的按死亡率顺序排位中,恶性胶质瘤为34岁以内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35~54岁患者的第3... 脑胶质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占成年人全身肿瘤的2%;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为(5—8)/100万,在1998年WH0公布的按死亡率顺序排位中,恶性胶质瘤为34岁以内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脑胶质瘤难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而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不能高度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并且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近30年的临床实践显示,上述情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信号转导通路 原发性颅内肿瘤 恶性胶质瘤 杀伤肿瘤细胞 死亡原因 临床实践 全身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康春生 尤永平 浦佩玉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7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微小RNA(microRNA或miRNA)是指长度约21~25nt的某些特殊的小型非编码RNA组成的家族,mi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促进靶mRNA的降解和/或抑制翻译过程而发挥负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并与个体发育、干细胞分化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在包括胶质瘤在... 微小RNA(microRNA或miRNA)是指长度约21~25nt的某些特殊的小型非编码RNA组成的家族,mi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促进靶mRNA的降解和/或抑制翻译过程而发挥负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并与个体发育、干细胞分化和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在包括胶质瘤在内的所有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以及寻找新的治疗策略的研究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细胞U251中RNA干扰敲低wnt2的表达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的体内外研究
9
作者 张志勇 张晋霞 +4 位作者 李绍彩 秦丽娟 浦佩玉 裘明哲 江荣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21-724,727,共5页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中RNA干扰敲低wnt2的表达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向U251细胞转染靶向Wnt2的siRNA后,免疫印记及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Wnt2、Frizzled2、β-catenin、PI3K、磷酸化AKT的表达变化。建立裸鼠胶质瘤皮下...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中RNA干扰敲低wnt2的表达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向U251细胞转染靶向Wnt2的siRNA后,免疫印记及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Wnt2、Frizzled2、β-catenin、PI3K、磷酸化AKT的表达变化。建立裸鼠胶质瘤皮下动物模型,瘤内注射Wnt2siRNA观察以上指标的表达变化。结果:体外应用RNA干扰敲低Wnt2的表达后,frizzled2、β-catenin、PI3K、p-AKT的表达均下调。结论:胶质瘤细胞U251中RNA干扰敲低Wnt2的表达后,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Wnt2 FRIZZLED 2 β-catenin PI3K 磷酸化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异常和肿瘤的生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裘明哲 浦佩玉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8年第2期32-36,共5页
近年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有关,但Notch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以起着截然相反的作用。在某些组织中Notch单个或多个成员具有显性癌基因作用,而在另一些组织量则发挥着抑癌基因的功能。本文就Notch在肿瘤研究中的研究进展作... 近年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有关,但Notch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以起着截然相反的作用。在某些组织中Notch单个或多个成员具有显性癌基因作用,而在另一些组织量则发挥着抑癌基因的功能。本文就Notch在肿瘤研究中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通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7调控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体内外研究
11
作者 温锦崇 陈灵朝 +4 位作者 王韩兵 孙颖 康春生 江涛 蒋传路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miR-137调控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性生长能力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PCR分析miR-137在不同品系胶质瘤细胞及不同级别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脂质体介导miR-137模拟物转染胶质瘤细胞,实时PCR检测转染后miR-137的表达;应用MTT法... 目的探讨miR-137调控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性生长能力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PCR分析miR-137在不同品系胶质瘤细胞及不同级别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脂质体介导miR-137模拟物转染胶质瘤细胞,实时PCR检测转染后miR-137的表达;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生长和增殖的生物学特征变化;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体外迁移实验检测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动物实验评价体内条件下肿瘤生长能力变化;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细胞Ki-67、MMP9表达水平。结果实时PCR分析显示:miR-137在胶质瘤中低表达。miR-137模拟物转染LN229和U87细胞后,实时PCR显示:miR-137表达上调;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生长受抑,出现G0/G1期阻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证实: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下降;进一步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增殖侵袭相关蛋白Ki-67、MMP9表达降低;动物实验反映:肿瘤细胞生长受抑制。结论 miR-137高表达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提示miR-137可作为基因治疗脑胶质瘤的候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微RNAS 基因表达调控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中EGFR扩增、过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伦 浦佩玉 +2 位作者 王虎 康春生 王广秀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204-1207,1212,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胶质瘤中扩增、过表达及其在肿瘤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RT-PCR、Southern印迹法检测6例正常脑组织、50例不同级别胶质瘤及2个体外胶质瘤细胞系中在EGFR蛋白水平、mRNA水平、DNA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胶质瘤中扩增、过表达及其在肿瘤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RT-PCR、Southern印迹法检测6例正常脑组织、50例不同级别胶质瘤及2个体外胶质瘤细胞系中在EGFR蛋白水平、mRNA水平、DNA水平的表达及扩增情况,以及与肿瘤增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级别的胶质瘤中,表达与扩增程度不同,Ⅱ级与Ⅲ、Ⅳ级肿瘤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EGFR过表达与Ki-67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而EGFR过表达与扩增并不一致。结论EGFR过表达与胶质瘤的增殖活性增高有密切相关性,推测EGFR过表达是肿瘤进展中的早期事件而非进展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扩增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广秀 浦佩玉 +4 位作者 康春生 贾志凡 张志勇 李彦和 裘明哲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Res作用于C6大鼠胶质瘤细胞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Res处理前后C6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Res作用于C6大鼠胶质瘤细胞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Res处理前后C6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免疫组化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转录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应用立体定向术建立大鼠动物模型,将2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8只以8 mg·kg-1·d-1的剂量饲喂,2只以16 mg·kg-1·d-1的剂量饲喂,观察动物一般表现及生存期。MRI动态监测肿瘤大小,脑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及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在体外Res可明显抑制C6胶质瘤细胞生长,细胞周期被阻滞在S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Res可延长荷瘤SD大鼠生存期,免疫组化检测EGFR、MMP-9、NF-κB表达降低,而GFAP表达升高。结论Res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延长荷瘤动物生存期,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芦生物碱类 神经胶质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PI3K抑制剂联合Ad-PTEN对裸鼠移植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云朋 刘哲 +7 位作者 钟跃 康春生 许鹏 韩磊 张安玲 王广秀 贾志凡 浦佩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联合含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TEN)对人脑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24只随机分为4组,即胶质瘤模型给予DMSO对照组、空载对照...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联合含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TEN)对人脑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24只随机分为4组,即胶质瘤模型给予DMSO对照组、空载对照组、LY294002治疗组及LY294002与Ad-PTEN联合治疗组。皮下接种LN229人脑胶质瘤细胞建立胶质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定期测量动物体质量及肿瘤直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的PTEN、p-Akt、PCNA、CyclinD1、Caspase-3、MMP-2、p-FAK的表达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对人脑胶质瘤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较对照组及LY294002治疗组均明显增强(均P<0.01);与对照组及LY294002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Caspase-3、PTEN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p-Akt、CyclinD1、MMP2、p-FAK的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LY294002与Ad-PTEN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对裸鼠移植人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PI3K抑制剂 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251胶质瘤荷瘤鼠皮下模型的建立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成员异常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晓智 康春生 +3 位作者 张志勇 贾志凡 王广秀 浦佩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荷瘤鼠皮下U251胶质瘤实验动物模型,使其良好地用于胶质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按1×106个细胞/50μl接种于10只荷瘤鼠腹腔皮下,待其成瘤后将肿瘤组织块接种于20只实验鼠,观...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荷瘤鼠皮下U251胶质瘤实验动物模型,使其良好地用于胶质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按1×106个细胞/50μl接种于10只荷瘤鼠腹腔皮下,待其成瘤后将肿瘤组织块接种于20只实验鼠,观察并记录肿瘤皮下生长情况,于成瘤后第5周处死荷瘤鼠检测是否存在肿瘤远处转移;同时对肿瘤组织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胶质瘤的病理学特征,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酰肌醇3-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阳性表达率,结果与体外培养的U251胶质瘤细胞系的基因异常表达进行比较。结果细胞悬液接种可成功获得皮下U251胶质瘤模型,但潜伏期延长(2-3周),成功率低(6/10);若将其生成的肿瘤组织块再次接种于荷瘤鼠皮下则可获得高效、稳定的成瘤率(20/20)且潜伏期明显缩短(3d-5d)。荷瘤鼠生长状态良好,无恶病质变化,未发生其他脏器转移。大体标本观察显示,肿瘤体积>750mm3时其内部多见坏死伴囊性变,部分肿瘤尚有脂肪浸润或纤维化;肿瘤有假包膜形成,瘤体部分呈鱼肉状,是胶质瘤生发和再移植取材的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荷瘤鼠皮下胶质瘤组织和体外培养的U251胶质瘤细胞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酰肌醇3-激酶以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通路主要成员的基因表达情况相似。结论将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接种于荷瘤鼠皮下形成的胶质瘤再移植到荷瘤鼠皮下建立U251移植瘤实验模型的方法简便、潜伏期短、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可以作为胶质瘤体内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疾病模型 动物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shRNA抑制U251胶质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康春生 浦佩玉 +5 位作者 张志勇 王广秀 贾志凡 裘明哲 周宏旭 于士柱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RNA干涉(RNAi)技术抑制恶性胶质瘤体外细胞系U25l的EGFR表达后,在体内外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在人EGFR开放阅读框的细胞内区酪氨酸激酶结构域选... 目的 探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RNA干涉(RNAi)技术抑制恶性胶质瘤体外细胞系U25l的EGFR表达后,在体内外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在人EGFR开放阅读框的细胞内区酪氨酸激酶结构域选择1个siRNA靶序列、进行短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psiRNA-2400的构建,并以含有随机序列的psiRNA-scr表达质粒为对照进行了脂质体介导的U251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表达。应用RT-PCR检测EGFR表达水平,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评价肿瘤细胞转染前后的生物学行为。进一步应用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观察脂质体介导shRNA基因治疗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对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EGFR、PCNA和GFAP表达比较。结果脂质体介导、靶向EGFR的shRNA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ECFR表达,Mr兀’法分析显示psiRNA-2400转染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8%;与对照组和psiRNA-scr转染组比较,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psiRNA-2400转染组G0~G1期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进入s期的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了12.7%~13%,而进入G2期细胞则增加了10.5%~11、7%。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显示对照组和psiRNA-scr转染组细胞呈正常形态贴壁生长,而psiRNA-2400转染组细胞不能贴壁生长,呈团块状簇集生长。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实验显示psiRNA-2400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生长,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治疗组EGFR表达下降、PCNA标记指数降低而GFAP表达上调。结论靶向EGFR的RNAi技术可以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EGFR表达,在体内外对U251细胞生长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因此,shRNA表达质粒介导的基因治疗可以成为胶质瘤靶向性EGFR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短发夹RNA 神经胶质瘤 增殖
原文传递
高尔基体与细胞运动方向关系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彬 刘志峰 +7 位作者 任炳成 陈聪 于圣平 明浩朗 王垒垒 赵恺 杨学军 张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2001-2003,共3页
目的 观察高尔基体与细胞运动方向的关系,探讨高尔基体作为细胞运动方向指示的可行性及其在研究细胞迁移运动方面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选择大鼠C6胶质瘤细胞、人脑U251和SNB19胶质瘤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迁移实验中高尔基体... 目的 观察高尔基体与细胞运动方向的关系,探讨高尔基体作为细胞运动方向指示的可行性及其在研究细胞迁移运动方面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选择大鼠C6胶质瘤细胞、人脑U251和SNB19胶质瘤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迁移实验中高尔基体与细胞运动方向的关系,计数高尔基体朝向划痕空白区的细胞所占的百分比;鬼笔环肽细胞骨架染色,观察高尔基体与细胞运动伪足的位置关系;免疫组化染色观大鼠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和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坏死区周围细胞高尔基体的定位与细胞运动方向的关系,计数高尔基体背离坏死区的细胞所占百分比.结果 细胞迁移实验中,位于划痕两侧的绝大多数C6细胞(83%±6%)、U251细胞(80%±7%)、SNB19细胞(82%±6%)的高尔基体朝向划痕空白侧;鬼笔环肽细胞骨架染色显示U251细胞和SNB19细胞中高尔基体的定位方向与细胞的伪足伸展方向一致.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组织标本中坏死区周围肿瘤细胞的高尔基体多数(鼠脑80%±7%;人脑82%±6%)背向坏死侧.结论 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环境中,细胞高尔基体的定位方向对于判断细胞的迁移运动方向都具有参考意义,从而为在体研究肿瘤细胞侵袭的生物学行为和抗迁移治疗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有力的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细胞运动 高尔基体
原文传递
反义miR-30a-5p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生长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志凡 王坤 +3 位作者 张安玲 王广秀 郝建伟 浦佩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51-854,共4页
目的前期发现miR-30a-5p在胶质瘤中表达明显上调,本实验探究敲低miR-30a-5p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real—timePCR检测转染miR-30a-5pI(miR-30a-5p抑制物)后U87细胞的miR-30a-5p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MTT、Tr... 目的前期发现miR-30a-5p在胶质瘤中表达明显上调,本实验探究敲低miR-30a-5p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real—timePCR检测转染miR-30a-5pI(miR-30a-5p抑制物)后U87细胞的miR-30a-5p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MTT、Transwell、AnnexinV法检测细胞周期、生长、侵袭及凋亡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结果real—timePCR结果显示miR-30a-5pI可有效降低U87细胞中miR-30a-5p表达,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侵袭能力明显受抑,凋亡增加,促增殖蛋白PCNA、促细胞周期进展蛋白Cyclin D1及促侵袭蛋白MMP-9的表达明显下调,而抑制侵袭蛋白TIMP-1及凋亡相关蛋白p53表达明显上调。结论敲低U87细胞的miR-30a-5p表达可抑制胶质瘤的增殖及侵袭,诱导凋亡;miR-30a-5p可成为人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潜在候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0a-5p 神经胶质瘤 细胞增殖 侵袭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隔蛋白_7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贾志凡 浦佩玉 +4 位作者 康春生 王广秀 张志勇 裘明哲 黄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检测隔蛋白_7(SEPT 7)对U251细胞来源的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SEPT7表达下调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来源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EPT7构建体治疗后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EPT7对肿瘤细胞... 目的检测隔蛋白_7(SEPT 7)对U251细胞来源的胶质瘤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SEPT7表达下调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来源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EPT7构建体治疗后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EPT7对肿瘤细胞的SEPT7、细胞周期因子、增殖相关蛋白PCNA以及抑制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Caspase-3、侵袭相关蛋白MMP2/9和GFAP表达水平的改变以及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接受SEPT 7治疗的裸鼠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SEPT 7治疗后肿瘤标本SEPT7、GFAP表达明显上调,Cyclin D1、Cyclin E、CDK2、CDK4表达下降或消失,p21、p16表达上调。PCNA、MMP2/9的表达均下降,Caspase-3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SEPT7可诱导肿瘤细胞出现凋亡,而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几乎没有凋亡细胞。结论SEPT7可造成肿瘤细胞GO/GI期阻滞从而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增殖,同时可抑制肿瘤的侵袭能力,并诱导肿瘤细胞出现分化和凋亡,由此可初步认定SEPT7为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蛋白 胶质瘤 细胞周期 凋亡
原文传递
反义AKT2 RNA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体内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康春生 浦佩玉 +4 位作者 贾志凡 张志勇 王广秀 刘晓智 裘明哲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 研究反义AKT2RNA对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抑制效用。方法 将逆转录病毒pLXSN为载体的反义AKT2构建体转染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应用蛋白印记确定基因转染前后AKT2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与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评价肿... 目的 研究反义AKT2RNA对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抑制效用。方法 将逆转录病毒pLXSN为载体的反义AKT2构建体转染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应用蛋白印记确定基因转染前后AKT2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与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评价肿瘤细胞转染前后的增殖活性。进一步应用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观察脂质体介导pLXSN、pLXSN-AS-AKT2基因治疗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在28d的观察期内定期测量皮下肿瘤体积,对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AKT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比较。结果 脂质体介导pLXSN-AS-AKT2可显著抑制U251细胞AKT2表达。与对照组和pLXSN转染组比较,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AK—AKT2转染组进入S期的细胞数减少了8.5%~8.9%,而进入G0+G1期细胞则增加了7.9%~8.6%。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显示对照组和pLXSN转染组细胞呈正常形态贴壁生长,而AS~AKT2转染组细胞不能贴壁生长,呈团块状簇集生长。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实验显示pLXSN-AS-AKT2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生长,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AS-AKT2转染组AKT2表达下降而GFAP表达上调。结论 体内外实验证明反义AKT2方法在抗胶质瘤增殖方面作用重要,AKT2可作为基因治疗胶质瘤的优选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反义RNA AKT2 基因治疗 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