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社区感染的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群莉 杨彩虹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期137-138,共2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主要分为粘液型和非粘液型两种类型。非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形成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粘液化有关,非粘液型铜...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主要分为粘液型和非粘液型两种类型。非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形成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粘液化有关,非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渗透压较高、氯化钠较多、磷酸盐较少等环境条件下容易转化为粘液型。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是铜绿假单胞菌自然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药敏结果分析 社区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老年 慢性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在肝硬化伴感染时的活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明杰 张学军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了解感染因素对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相关活性分子的检测对肝硬化患者中并发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共39例,其中肝硬化感染组16例,肝硬化非感染组23例;另外纳入普通感染组24例,健康对照... 目的了解感染因素对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相关活性分子的检测对肝硬化患者中并发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共39例,其中肝硬化感染组16例,肝硬化非感染组23例;另外纳入普通感染组24例,健康对照组32例。统计分析各组的相关临床指征及检验结果,检测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相关活性分子的表达,比较肝硬化感染组与肝硬化非感染组的表达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普通感染组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组未出现肝损伤指标上升,而肝硬化感染组相较于肝硬化非感染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相关活性分子的mRNA表达上升显著,且肝损伤的程度也更为严重。结论并发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相对非感染患者肝损伤程度加重,单核细胞的相关活性分子表达水平与感染状态密切相关,提示了并发感染后肝硬化加重的潜在机制,且在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的筛查及诊断中具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损伤 并发感染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