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技术类本科生专业分流选择成因的质性研究——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汋 祁祺 +7 位作者 白宇璇 陈晋妍 徐雅萱 汤娜 李欣怡 贾子婧 王怡斐 白琳茹 《医学教育管理》 2024年第2期215-221,共7页
目的明晰独立医学院校医学技术类专业本科生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选择成因,以期为高校医学技术类专业分流政策提供建议。方法选取当前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并参与过专业分流的本科生20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 目的明晰独立医学院校医学技术类专业本科生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选择成因,以期为高校医学技术类专业分流政策提供建议。方法选取当前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并参与过专业分流的本科生20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探究其在专业分流时选择专业的原因。结果参与访谈的本科生选择现就读专业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学科因素、就业因素、他人因素。结论专业分流对学生的个人发展、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现行专业分流政策存在学生在专业分流时具有一定盲目性、分流前职业规划课程内容不足、专业分流缺乏灵活性、招生比例不合理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学校应当为参与专业分流的学生丰富职业规划课程;专业分流后学校也可以给予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学校还需要对医学技术类专业的学院规模与招生比例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医学院校 医学技术 大类招生 专业分流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第八届国际会议 海峡两岸神经眼科研讨会暨眼底病学习班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
2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2-702,共1页
关键词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眼底病学 国际会议 海峡两岸 学习班 科研 神经 中华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第八届国际会议暨中国眼底病论坛将在天津举办
3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4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国际会议 眼底病 论坛 中国 玻璃体视网膜病 中华医学会 疑难病例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全视网膜光凝对PDR合并虹膜新生血管的视网膜供血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勇 石兴东 +2 位作者 胡博杰 边领斋 李筱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94-1897,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全视网膜光凝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虹膜新生血管(iris neovascularization,NVI)患者视网膜供血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技术...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全视网膜光凝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合并虹膜新生血管(iris neovascularization,NVI)患者视网膜供血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测21例21眼PDR合并NVI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光凝术前、术后3mo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睫状后短动脉(sho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sPCA)、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的变化。结果: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全视网膜光凝术后3mo CRA的PSV、EDV较术前明显升高,而RI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sPCA及OA各项血流参数手术前后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光凝可以提高PDR合并NVI患者术后CRA的血流速度,降低远端视网膜血管的RI,改善眼视网膜的血液供应,延缓或阻止患者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发展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超声多普勒 玻璃体切割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虹膜新生血管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视光学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淼 高祥璐 魏瑞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41-42,共2页
从矫正屈光不正到优化视觉质量,眼视光学教育正在往第二个发展阶段跨越。校企合作,达成"教、学、做"一体化战略合作,是中国眼视光学发展探索创新的必经之路。通过眼视光学专业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出适应市场需求、促进行... 从矫正屈光不正到优化视觉质量,眼视光学教育正在往第二个发展阶段跨越。校企合作,达成"教、学、做"一体化战略合作,是中国眼视光学发展探索创新的必经之路。通过眼视光学专业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探索出适应市场需求、促进行业发展、提升眼视光专业地位的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视光学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香港与台湾眼视光学教育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淼 高祥璐 姚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第4期25-26,共2页
眼视光学教育在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都有着各自的发展历程和相似的发展模式,通过对三者眼视光学教育的比较和分析,针对我国眼视光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意见,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眼视光学专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 眼视光学 教育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眼视光专业继续教育开展方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石浩淼 高雅萍 +1 位作者 高祥璐 张璐 《科教导刊》 2018年第23期35-36,共2页
根据当前中国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现状及行业就业状态,针对不同层次就业人员素质状况及从业需求,从职业资格认定、专业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方面阐述继续教育的开展方式、优秀案例及其对视光行业发展所起到的促进... 根据当前中国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现状及行业就业状态,针对不同层次就业人员素质状况及从业需求,从职业资格认定、专业培训、成人学历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方面阐述继续教育的开展方式、优秀案例及其对视光行业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指出大力发展我国视光专业继续教育对提高视光在职人员专业技能、业务水平以及促进视光领域不断蓬勃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视光 继续教育 开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青光眼、眼表疾病与角膜屈光手术培训班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新址开业典礼
8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1,共1页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将于2010年5月28日至6月1日举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青光眼、眼表疾病与角膜屈光手术培训班。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及本中心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与手术示范。培训班将安排专门的Wet-lab供学员进行超声乳化...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将于2010年5月28日至6月1日举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青光眼、眼表疾病与角膜屈光手术培训班。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及本中心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与手术示范。培训班将安排专门的Wet-lab供学员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动物眼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白内障吸除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 超声乳化 眼表疾病 培训班 青光眼 开业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青光眼、眼表疾病与角膜屈光手术培训班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新址开业典礼
9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6-346,共1页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将于2010年5月28日至6月1日举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青光眼、眼表疾病与角膜屈光手术培训班。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及本中心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与手术示范。培训班将安排专门的Wet—lab供学员进行超声乳...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将于2010年5月28日至6月1日举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青光眼、眼表疾病与角膜屈光手术培训班。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及本中心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与手术示范。培训班将安排专门的Wet—lab供学员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动物眼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白内障吸除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 超声乳化 眼表疾病 培训班 青光眼 开业
原文传递
散光眼的视觉分析与利用散光表视标检查散光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进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07年第11期44-45,共2页
散光表视标(如图1)可用来检查有无散光(规则散光,以下同)以及判断散光眼的轴向。了解其检查原理,有助于验光人员正确使用散光表视标。
关键词 检查原理 散光 视标 视觉分析 验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结构拼图法对全视网膜光凝后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损伤的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淑兰 赵少贞 +6 位作者 王效武 杨纪忠 郑晓汾 韩玉萍 赵炬伟 侯广平 于花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68-974,共7页
目的采用结构拼图观察糖尿病患者全视网膜光凝(PRP)前后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SNP)的变化,探讨PRP对SNP的损伤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于2019年4—11月纳入拟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行PRP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目的采用结构拼图观察糖尿病患者全视网膜光凝(PRP)前后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SNP)的变化,探讨PRP对SNP的损伤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于2019年4—11月纳入拟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行PRP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Ⅳ期的患者57例114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水平-垂直激光组和垂直-水平激光组。其中水平-垂直激光组29例29眼,光凝顺序为颞侧-鼻侧-下方-上方;垂直-水平激光组28例28眼,光凝顺序为下方-上方-颞侧-鼻侧。选择病情较重的眼为治疗眼,对侧眼为对照眼,分别于PRP治疗前、每次光凝后1周和PRP完成后1个月采用角膜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CCM)采集SNP涡状结构及其周围2~3 mm区域的图像,采用Photoshop CC 2017图像处理软件合成拼图,于Neuron J图像分析软件中测量涡状区神经纤维长度(NFL);于每次光凝后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调查患者激光术后治疗眼疼痛情况;比较患者不同眼别及不同光凝顺序组间不同观察时间点SNP的NFL变化。结果治疗眼PRP后有11眼出现不同程度SNP神经结构缺失的神经损伤表现,对照眼SNP神经纤维未观察到明显变化。不同观察时间点治疗眼与对照眼NFL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眼别)=2.020,P=0.039;F_(时间)=4.062,P=0.001)。水平-垂直激光组在第1次光凝后和第2次光凝后出现光凝侧SNP结构缺失;垂直-水平激光组在第3次光凝后和第4次光凝后出现光凝侧SNP结构缺失。2个组间治疗眼NFL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分组)=0.099,P=0.754),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NFL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5.231,P<0.001)。PRP后治疗眼出现疼痛者9例,其中7例疼痛发生于第1次光凝后。结论DR患者PRP后可出现SNP损伤,水平径线光凝时容易导致光凝侧的SNP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角膜 神经损伤 全视网膜光凝 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 涡状结构 结构拼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小胞外囊泡对视网膜光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波 王康 +3 位作者 张明亮 邢小丽 李筱荣 张晓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小胞外囊泡(sEVs)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人脐带来源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表面标记蛋白,收集第3~5代MSCs培养上清,超速离心收集sEVs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形态。将65只清洁级...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小胞外囊泡(sEVs)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人脐带来源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表面标记蛋白,收集第3~5代MSCs培养上清,超速离心收集sEVs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形态。将65只清洁级8~10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17只)、磷酸盐缓冲液(PBS)组(24只)和sEVs组(24只)。PBS组和sEVs组小鼠右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射2μl PBS和2μl sEVs后,在蓝光照度930 lx的环境下照射6 h;正常组小鼠不做处理。分组处理后3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结构,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进行凋亡细胞计数,视网膜电图(ERG)检测小鼠视网膜功能,mRNA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PBS组与sEVs组小鼠视网膜mRNA表达差异情况,并进行差异基因KEGG聚类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一步验证差异基因表达。结果培养的MSCs中CD90、CD105表达阳性,而CD34、CD45表达阴性,提取的MSC-sEVs呈直径为80~140 nm的双层膜囊泡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PBS组小鼠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核排列紊乱,sEVs组视网膜结构紊乱程度轻于PBS组。sEVs组视网膜凋亡细胞计数为(14.60±4.04)个/视野,少于PBS组的(24.00±8.52)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sEVs组ERG a波振幅为(64.38±16.70)μV,高于PBS组的(16.78±6.37)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S组和sEVs组b波振幅分别为(132.40±39.41)μV和(154.86±34.08)μV,明显低于正常组的(338.38±27.41)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NA测序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110个,其中sEVs组下调基因109个。KEGG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炎症性疾病、免疫相关信号通路。PCR结果显示,sEVs组视网膜中趋化因子配体2、趋化因子受体2、白三烯B4、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A6和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C-sEVs可以减轻蓝光造成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损害,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光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胞外囊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荧光素血管造影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周边血管改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林妮 于荣国 +5 位作者 杨锦 胡立影 宫雪 陈璐 李志清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5-628,共4页
目的应用超广角荧光素血管造影(UWFFA)技术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和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HRVO)患者患侧眼及对侧眼的周边血管病变特点,进而分析影响BRVO和HRVO患者视网膜血管渗漏的全身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应用超广角荧光素血管造影(UWFFA)技术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和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HRVO)患者患侧眼及对侧眼的周边血管病变特点,进而分析影响BRVO和HRVO患者视网膜血管渗漏的全身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于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纳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且诊断为BRVO者146例153眼和HRVO者40例40眼。所有患眼均行双眼UWFFA检查,采用Vantage Review软件阅片并按照造影晚期视网膜血管渗漏是否累及病变血管所在象限的其他部位(包括患眼和对侧眼)定义为RVO1组和RVO2组,视网膜血管渗漏仅在病变象限者为RVO1组,血管渗漏除病变血管外还累及患眼其他象限或对侧眼者为RVO2组。记录患者的相关全身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病史信息,分析以上病史分别对不同病史定义下的RVO1组和RVO2组血管渗漏影响的差异,评估影响视网膜血管渗漏程度的全身病因素。结果本组179例患者中,除RVO血管渗漏外,UWFFA晚期出现其他血管荧光素渗漏者共25眼,占14.0%,其中发生在患眼者19眼,占10.6%,发生于对侧眼者6眼,占3.4%。本组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者77例,有高血脂病史者28例,糖尿病患者21例。77例高血压患者中RVO1组68例,RVO2组9例,占11.69%,102例无高血压患者中RVO1组86例,RVO2组16例,占15.69%,有无高血压病史患者间RVO1和RVO2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8,P=0.585);28例高血脂患者中RVO1组24例,RVO2组4例,占14.29%,151例无高血脂患者中RVO1组130例,RVO2组21例,占13.91%,有无高血脂病史患者间RVO1和RVO2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21例糖尿病患者中RVO1组17例,RVO2组4例,占19.05%,158例无糖尿病患者中RVO1组137例,RVO2组21例,占13.29%,有无糖尿病患者间RVO1和RVO2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704)。结论BRVO和HRVO非病灶所在区域亦可见造影晚期的视网膜血管荧光素渗漏,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不是导致这种表现的因素,UWFFA可发现更周边、更广泛的视网膜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荧光血管造影 超广角成像 荧光素渗漏 视网膜周边血管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医科大学本科学生脉络膜厚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金楠 史雪颖 +4 位作者 张红梅 刘桂华 赵璐 鹿大千 魏瑞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观察天津医科大学在校本科学生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ChT)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896名大学生的89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50名350只眼,女性546名546只眼;均为右眼。平均年龄(19.18±1.36)岁。... 目的观察天津医科大学在校本科学生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ChT)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896名大学生的89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50名350只眼,女性546名546只眼;均为右眼。平均年龄(19.18±1.36)岁。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ER),将受检眼分为非近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分别为59、251、356、230只眼。采用扫频光源光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黄斑中心凹ChT(SFCT)。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组分区将黄斑中心凹6 mm范围内脉络膜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3个同心圆,分别是直径为1 mm的中心区、1~3 mm的内环区、3~6 mm的外环区,共9个区。内环、外环4区分别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观察不同区域、性别、屈光度组ChT的分布特点。双变量相关分析ChT与SER、眼轴长度(AL)的相关性。结果896只眼平均SFCT为(221.28±67.35)μm。男性、女性平均SFCT分别为(227.20±69.38)、(217.50±65.80)μm;不同性别者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5,P=0.038)。与中心区ChT比较,仅外环下方区域C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P=0.932),其他区域Ch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1.973、-5.818、36.328、-3.065、-18.017、-10.595、57.007,P<0.001、<0.001、<0.001、0.002、<0.001、<0.001、<0.001)。水平方向,ChT由鼻侧至颞侧逐渐增厚(F=2 251.558,P<0.001);垂直方向,ChT由上方至中心区逐渐降低;再至下方内环区增厚,至下方外环区再次降低(F=45.425,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FCT与AL呈负相关(r=-0.395,P<0.01),与SER呈正相关(r=0.478,P<0.01)。近视度数每增长1 D,SFCT下降约12.29 μm,AL每增长1 mm,SFCT下降约20.14 μm。结论ChT随分布位置不同而变化,水平方向由鼻侧至颞侧逐渐增厚,垂直方向上方较中心处厚,下方内环区较外环区厚;性别、SER、AL均是SFCT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生理学 脉络膜厚度 屈光不正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散光矫正型与非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元丰 田芳 +1 位作者 步绍翀 张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1-439,共9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RT 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并与非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ReSTOR IOL)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RT 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并与非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ReSTOR IOL)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ART IOL植入术的患者39例50眼和联合ReSTOR IOL植入术的患者32例41眼,分别作为ART组和ReSTOR组。对比2个组患眼术后3个月时的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中视力(UIVA)、裸眼近视力(UNVA)、最佳矫正远视力(CDVA)、显然验光、离焦曲线、对比敏感度(CS)、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二维斯特列尔比(SR)、客观散射指数、不同对比度下OQAS值(OV 100%、OV 20%、OV 9%)、总像差、总低阶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和三叶草像差。结果术后3个月,ART组和ReSTOR组的UDVA分别为(0.07±0.09)LogMAR和(0.09±0.12)LogMAR,CDVA分别为(-0.01±0.07)LogMAR和(-0.01±0.07)LogMAR,UIVA分别为(0.23±0.11)LogMAR和(0.22±0.13)LogMAR,UNVA分别为(0.11±0.15)LogMAR和(0.06±0.11)LogMAR。ReSTOR组的UNVA略优于A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5,P=0.040)。ART组和ReSTOR组的平均焦点深度分别为(4.12±0.79)D和(4.24±0.95)D。ART组术后残余散光为(0.32±0.31)D,较术前角膜散光的(1.27±0.40)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09,P<0.001)。ART组在明视6、12和18 c/d,明视眩光12和18 c/d,以及暗视3、6和12 c/d空间频率时的CS值略低于ReSTO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不具有临床意义。ART组的SR和OV 20%值分别为0.14±0.05和0.55±0.24,略低于ReSTOR组的0.17±0.06和0.66±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2,P=0.048;t=-2.557,P=0.043)。ART组在5 mm瞳孔直径下的总像差和彗差分别为0.88(0.59,1.13)μm和0.21(0.13,0.30)μm,高于ReSTOR组的0.58(0.47,0.74)μm和0.10(0.08,0.21)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73,P=0.038;Z=-2.101,P=0.036)。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ART IOL植入可以在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同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和主客观视觉质量,但暗光下或中低空间频率的解析能力略弱于ReSTOR IOL植入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TORIC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黄斑下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晓阳 刘勃实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黄斑下出血(SMH)的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2—1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的SMH患者12例12眼,其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11...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黄斑下出血(SMH)的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2—1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的SMH患者12例12眼,其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11例11眼,视网膜大动脉瘤1例1眼;男5例,女7例;年龄为56~78岁,平均(65.67±8.09)岁;人工晶状体眼2眼,合并白内障10眼;高血压9例,糖尿病2例。SMH持续时间为2~25 d,平均(14.67±8.03)d。患眼均行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t-PA。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以及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采用OCT测量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观察患者手术后眼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眼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平均BCVA(LogMAR)分别为1.58±0.63、1.12±0.49、1.07±0.44和0.59±0.19,不同时间点患眼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35,P<0.001),其中术后6个月患眼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眼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平均CRT分别为(606.25±204.67)、(379.83±92.05)、(313.75±60.87)和(267.75±73.07)μm,不同时间点患眼CR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20,P<0.001),其中术后1、3、6个月患眼CRT较术前均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1眼于术后3个月出现脉络膜上腔出血;随访期间6眼因PCV复发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共注射给药16次。术后1、3、6个月内平均抗VEGF注射次数分别为(0.3±0.5)、(1.3±1.4)和(2.7±2.0)次。结论在SMH的治疗中,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t-PA可提高患眼BCVA,降低CRT,减轻血凝块对视网膜的损伤,促进患眼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玻璃体切割 黄斑下出血 视网膜下注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粒蛋白Ⅲ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漫峤(综述) 李筱荣(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分泌粒蛋白Ⅲ(SCG3)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蛋白颗粒。其作为粒蛋白家族(granin家族)中的一员,通常被认为参与内分泌和神经分泌的调节活动,同时也作为一种高度特异性的血管生成因子,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分泌粒蛋白Ⅲ(SCG3)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蛋白颗粒。其作为粒蛋白家族(granin家族)中的一员,通常被认为参与内分泌和神经分泌的调节活动,同时也作为一种高度特异性的血管生成因子,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中发挥减轻视网膜血管渗漏和新血管形成的作用。除此之外,SCG3还与炎症因子、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在神经细胞中共表达。本文综述了目前对SCG3作为分泌颗粒蛋白以及其粒蛋白家族的认识,分析了SCG3在体内的分布,讨论了其在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认为SCG3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存在相关性,同时重点探讨了SCG3在DR中可能存在的作用及意义,特别是与微血管病变、炎症因子及视网膜神经变性相关的作用;通过比较SCG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信号通路与相关受体结合等方面的差异,对抗SCG3药物治疗DR的效果和优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粒蛋白Ⅲ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血管新生 血管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光3D显示器对视功能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王彦君 高祥璐 +3 位作者 石浩淼 张艳龙 王琦 白琰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眼位患者在观看偏光3D影像0.5 h和1 h后视功能参数的改变,探讨参数改变与视疲劳的关系。方法:选取志愿者51名,根据近距隐斜量分为3组:正位组、外隐斜组、内隐斜组。分别测量观看3D影像前、0.5 h和1 h的视功能参数,使用视... 目的:研究不同眼位患者在观看偏光3D影像0.5 h和1 h后视功能参数的改变,探讨参数改变与视疲劳的关系。方法:选取志愿者51名,根据近距隐斜量分为3组:正位组、外隐斜组、内隐斜组。分别测量观看3D影像前、0.5 h和1 h的视功能参数,使用视疲劳调查问卷进行视疲劳程度统计。结果:按眼位分,正位组和内隐斜组观看3D影像0.5 h和1 h相比于观看前调节反应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01、P=0.001)。内隐斜组观看0.5 h和1 h立体视锐度值小于观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3)。按时间分,观看0.5 h和1 h,正位组和内隐斜组注视视差均小于外隐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01,P=0.02、P=0.007)。观看1 h后,正位组和内隐斜组的注视视差斜率绝对值均小于外隐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13)。观看0.5 h,外隐斜组视疲劳得分大于正位组和内隐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15)。结论:不同眼位患者观看3D影像后,立体视锐度有所提升;调节反应增大、注视视差变大及其斜率的改变影响了双眼协调运动,最终导致视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光3D显示器 视功能 视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遗传技术在视网膜相关疾病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9
作者 林潇(综述) 张明亮 张晓敏(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光遗传学是一种将光能和基因学结合的技术,采用光介导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控制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道的开启与关闭,或信号通路元件的激活与失活。近年来新兴的光遗传工具为在时空方面控制生命体细胞信号转导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人眼本... 光遗传学是一种将光能和基因学结合的技术,采用光介导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控制活细胞内信号转导通道的开启与关闭,或信号通路元件的激活与失活。近年来新兴的光遗传工具为在时空方面控制生命体细胞信号转导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人眼本身就是一个光信号-生物电的光电转换系统,将光遗传技术应用于视网膜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一些新型的光遗传工具层出不穷。本文将重点探讨光遗传控制细胞的主要方式及采用光遗传技术治疗视网膜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遗传 视蛋白 视网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
作者 高飞 高雪 +5 位作者 邵彦 任新军 刘勃实 焦明菲 李筱荣 刘巨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1-1118,共8页
目的评价国内开源大语言模型(LLM)回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常见诊疗问题时的准确性、完整性及可重复性,探讨其作为DR患者健康教育智能助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1个与DR诊疗相关的问题及答案,问题涉及危险因素、筛查及检查、症状及... 目的评价国内开源大语言模型(LLM)回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常见诊疗问题时的准确性、完整性及可重复性,探讨其作为DR患者健康教育智能助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1个与DR诊疗相关的问题及答案,问题涉及危险因素、筛查及检查、症状及分期、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5个方面。将所有问题采用“新对话”形式重复输入2次到LLM,记录所有答案。由3位高年资眼底病医师独立对回答进行评价,准确性评价采用1~6级李克特量表,完整性和重复性评价采用1~3级李克特量表。对于每个应答,评估者须在LLM回答和人工答案中给出推荐。选择5个研究者公认难度较低的题目对文心一言3.5、通义千问和Kimi chat 3个开源LLM进行测评,选择综合最优的LLM在完整题库中进一步评价。结果在3个LLM中,Kimi chat表现最佳,5个问题中准确性6分、完整性3分和重复性3分的比例依次为90%、90%和100%。在全部题目中,人工回复字数为106(70,202)个,明显少于Kimi chat的应答字数505(386,60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66,P<0.001)。Kimi chat应答字数与准确性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_(s)=-0.044,P=0.492),与完整性评分呈正相关(r_(s)=0.239,P<0.001)。3位评估者对2次应答准确性和完整性评分的组内相关系数均高于0.700,其中重复性评分的一致性最高,为0.853;其次为第1次回答的完整性,为0.771。应答准确性≥5分的比例为87.0%(214/246),完整性≥2分的比例为98.0%(241/246),2次回答间重复性在70%以上的比例为78.5%(193/246)。Kimi chat回答疾病定义、分期、筛查频率、常见危险因素等疾病基础性问题时表现优异,但在涉及治疗选择等需要临床医师专业判断的问题上表现欠佳。评估者推荐Kimi chat回答的比例为69.5%(171/246),未选择的原因包括缺少特征性答案、包含过多无关信息、对医疗专业度要求较高的问题回答欠缺等。结论Kimi chat回答DR相关诊疗问题较详细且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健康教育 深度学习 大语言模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