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散连接技术在核聚变反应堆包层模块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晨曦 刘永长 +4 位作者 周晓胜 马宗青 王颖 李会军 杨建国 《精密成形工程》 2015年第1期1-8,15,共9页
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有望彻底解决能源危机。核聚变反应堆关键部件——包层模块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且服役环境恶劣,焊接接头成为影响反应堆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以扩散连... 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有望彻底解决能源危机。核聚变反应堆关键部件——包层模块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且服役环境恶劣,焊接接头成为影响反应堆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以扩散连接为代表的固相焊接技术对接头性能及组织影响较小,已逐渐取代熔化焊应用于包层模块复杂构件制造。在简要介绍扩散连接及其原理的基础上,对包层模块构件扩散连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包括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及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构件的扩散连接,Be,W,Si C等其他先进高温材料的扩散连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聚变反应堆 包层模块 扩散连接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韩玉君 叶福兴 +1 位作者 王志平 丁坤英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3,90,共4页
热障涂层技术广泛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等尖端领域,相关的研究涉及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的开发、粘结层成分和表面结构的优化、高温氧化后热生长氧化物(TGO)或TGO/粘结层(BC)界面处残余应力水平的检测、新型涂层制备工艺的开发等诸多方面。主... 热障涂层技术广泛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等尖端领域,相关的研究涉及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的开发、粘结层成分和表面结构的优化、高温氧化后热生长氧化物(TGO)或TGO/粘结层(BC)界面处残余应力水平的检测、新型涂层制备工艺的开发等诸多方面。主要阐述了对7-8YSZ热障涂层材料的改良、烧绿石结构材料的开发、超音速微粒轰击粘结层表面细晶处理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热障涂层材料较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粘结层 7—8YSZ 烧绿石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趋势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新岐 秦红珊 《焊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4-33,共10页
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是目前铝、镁、铜及有色金属等轻合金连接的最先进连接技术之一,FSW与传统熔焊相比,在工艺过程、接头性能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在讨论FSW技术特征、工艺特点及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有关... 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是目前铝、镁、铜及有色金属等轻合金连接的最先进连接技术之一,FSW与传统熔焊相比,在工艺过程、接头性能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在讨论FSW技术特征、工艺特点及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有关FSW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综述,所涉及的问题是在工业化铝合金结构制造领域(如飞机机身结构、高速客车及汽车车体结构等)大规模推广应用FSW技术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其次讨论基于FSW研究开发的新思路及新工艺,尤其是搅拌摩擦点焊技术(Friction Stir SpotWelding-FSSW)的原理、特点及在汽车车体轻量化开发中的巨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搅拌摩擦点焊 问题及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诊断的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气孔缺陷检测研究
4
作者 佘昆 李冬辉 +3 位作者 杨凯淞 杨立军 刘金平 黄一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7-514,共8页
窄间隙激光焊作为核电领域大型厚壁构件的先进连接工艺,具有热输入小、焊接效率高、接头质量高等优点。然而,受现场复杂施焊环境影响,焊缝内部易因污染物清理不尽而产生气孔缺陷。传统的焊后无损检测费时耗力,且检测结果受零部件尺寸结... 窄间隙激光焊作为核电领域大型厚壁构件的先进连接工艺,具有热输入小、焊接效率高、接头质量高等优点。然而,受现场复杂施焊环境影响,焊缝内部易因污染物清理不尽而产生气孔缺陷。传统的焊后无损检测费时耗力,且检测结果受零部件尺寸结构制约及检测人员主观判断影响,因此亟待发展气孔缺陷在线检测技术。本文设计研制了基于发射光谱的窄间隙激光焊质量检测系统,探究工艺参数及水、油等污染物对气孔缺陷的影响规律,分析水对激光致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光谱强度的作用机制,开发因污染物导致的气孔缺陷在线预警软件系统。结果表明,窄间隙激光焊时由于受工件侧壁拘束使得等离子体密度高,对激光反射、散射作用强,测得光谱强度值较弱。窄间隙填丝焊时由于激光能量存在损耗、不能完全被母材和丝材吸收,其测得的光谱强度小于窄间隙自熔焊。采用Boltzmann作图法求得窄间隙激光填丝焊光致等离子体电子温度为7201.1 K,电子密度为5.2797×10^(15)cm^(-3),均小于窄间隙激光自熔焊时的热力学状态参数。在本文的6组自熔焊工艺参数范围内,X射线探伤未检测到密集气孔缺陷。当母材表面有水时,焊缝表面有气孔产生,通过X射线探伤观察到焊缝中有大量密集气孔存在。与正常工艺下获得的光谱数据相比,光谱仪全波段上的相对光强均降低,电子温度也下降至6900~7200 K范围内动态波动,但电子密度会增大。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主成分分析降维后的光谱数据进行训练,可对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时因水、油等污染物导致的气孔缺陷进行高准确率的预测。开发的气孔检测系统可对因污染物导致的气孔缺陷进行有效识别,准确率达90%,响应时间在0.1 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间隙激光焊 光谱诊断 光致等离子体 气孔缺陷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输入对脉冲TIG电弧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高震 王颖 +2 位作者 杨蔚然 杨振文 李会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66-3381,共16页
电弧增材制造固有的高热输入导致钛合金构件中易产生粗大组织,造成力学性能的下降。为细化钛合金组织,通过在电弧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过程中施加脉冲电流,研究了基值电流和占空比对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凝固过程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电弧增材制造固有的高热输入导致钛合金构件中易产生粗大组织,造成力学性能的下降。为细化钛合金组织,通过在电弧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过程中施加脉冲电流,研究了基值电流和占空比对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凝固过程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热输入对电弧增材制造Ti6Al4V钛合金凝固过程、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值电流和占空比的降低,沉积Ti6Al4V合金的热输入由988 J/mm下降到414 J/mm,凝固熔池温度梯度G逐渐降低,生长速度R逐渐增大,使得粗大β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随着热输入逐渐降低,冷却速率由7.27℃/s提高到44.08℃/s;高冷却速率促进α板条细化,α板条宽度从1.07μm减小到0.49μm。β等轴晶的形成和α板条的细化提高了沉积Ti6A14V钛合金力学性能,试样的抗拉强度由914 MPa增加到1049 MPa,塑性保持在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弧增材制造 钛合金 热输入 温度梯度 组织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表面滚压加工参数对40Cr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婷 王东坡 +2 位作者 沈煜 龚宝明 邓彩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研究了超声表面滚压加工各种加工参数对供货态40Cr轴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采用表面粗糙度分析仪对初始及加工表面进行测定,并使用显微硬度计测量该技术对40Cr表层沿深度方向的硬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表面滚压加工技术能显著降低车削的... 研究了超声表面滚压加工各种加工参数对供货态40Cr轴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采用表面粗糙度分析仪对初始及加工表面进行测定,并使用显微硬度计测量该技术对40Cr表层沿深度方向的硬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表面滚压加工技术能显著降低车削的加工痕迹,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各工艺参数对试样表面粗糙度均有一定影响,并产生不同程度的表层硬化作用;并且给出了各工艺参数的合理范围,试样的表面粗糙度值可降低至0.2.μ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表面滚压加工 加工参数 40Cr 表面粗糙度 表层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表面滚压加工40Cr表层的纳米力学性能 被引量:28
7
作者 刘宇 王立君 +1 位作者 王东坡 王颖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6-661,共6页
研究了超声表面滚压加工40Cr表层的力学性能.采用纳米压痕实验测定了表层的弹性模量、纳米硬度和残余应力.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声表面滚压后,40Cr表层的弹性模量和硬度都得到显著提高,最大值均位于表面,往复加工3遍的表面弹性模量和硬... 研究了超声表面滚压加工40Cr表层的力学性能.采用纳米压痕实验测定了表层的弹性模量、纳米硬度和残余应力.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声表面滚压后,40Cr表层的弹性模量和硬度都得到显著提高,最大值均位于表面,往复加工3遍的表面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别为217.16,GPa和3.588,GPa,加工6遍的表面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别为224.8,GPa和3.857,GPa;同时表层获得一定数值的残余压应力,最大值位于表面并随着加工遍数的增加而增大.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往复加工次数对表层的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表面滚压加工 40Cr 纳米压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度对高Cr铁素体耐热钢马氏体相变和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高秋志 刘家咏 +2 位作者 刘永长 邸新杰 宁保群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3,共4页
利用差分膨胀仪测定的热膨胀曲线,对高Cr铁素体耐热钢不同冷却速度下的马氏体相变进行了研究。测定马氏体相变的动力学行为并对其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却速度越高,马氏体转变的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越低。当马氏体体积分数小于40... 利用差分膨胀仪测定的热膨胀曲线,对高Cr铁素体耐热钢不同冷却速度下的马氏体相变进行了研究。测定马氏体相变的动力学行为并对其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却速度越高,马氏体转变的起始温度和终止温度越低。当马氏体体积分数小于40%时,转变速率达到峰值。室温组织为板条马氏体+δ-铁素体,硬度值随冷速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Cr铁素体耐热钢 热膨胀曲线 马氏体转变 Δ-铁素体
原文传递
铝合金2024-T4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效东 杨新岐 +1 位作者 周光 佟健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6,共6页
研究了铝合金2024-T4搅拌摩擦焊(FSW)搭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特征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搭接接头后退侧热力影响区晶粒变形程度较前进侧严重。疲劳试样断裂位置均位于弱连接缺陷向上"拉起"较严重的焊核区后退侧。当应力比为0.1时... 研究了铝合金2024-T4搅拌摩擦焊(FSW)搭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特征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搭接接头后退侧热力影响区晶粒变形程度较前进侧严重。疲劳试样断裂位置均位于弱连接缺陷向上"拉起"较严重的焊核区后退侧。当应力比为0.1时,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对应于95%存活率的疲劳强度特征值Δσk为18.25MPa,与铝合金熔焊搭接接头的Δσk为13.92MPa相比,增加了31.11%。与此同时,FSW搭接接头疲劳S-N曲线斜率m为5.39,大于熔焊接头所对应的S-N曲线斜率范围3.0~3.5,可见在长寿命区搭接接头的疲劳性能优于熔焊接头。搭接接头的裂纹源位于搭接接头上板底部位置的表面缺陷或者强化相颗粒处,对应于弱连接缺陷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搭接接头 微观组织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S制备Fe基非晶合金涂层工艺参数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福兴 崔崇 +2 位作者 魏海宏 宋桂荣 李杨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6-940,共5页
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Q235基体上制备了一种Fe基非晶合金涂层,研究等离子喷涂工艺对非晶涂层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实验中采用符合数理统计学单因子方差分析模型进行设计,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对涂层的微观形貌和硬... 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Q235基体上制备了一种Fe基非晶合金涂层,研究等离子喷涂工艺对非晶涂层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实验中采用符合数理统计学单因子方差分析模型进行设计,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对涂层的微观形貌和硬度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涂层的物相组成.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法研究了喷涂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涂层组织均匀、结构致密,具有较高非晶含量;在等离子喷涂电流为550,A、喷涂电压为55,V、喷涂距离为110,mm时所制备的涂层的孔隙率为1.19%,显微硬度为717HV0.1;喷涂电流对显微硬度不产生显著影响,喷涂距离对显微硬度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非晶合金 孔隙率 显微硬度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6061-T6搅拌摩擦焊搭接焊缝缺陷及疲劳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新岐 崔雷 +1 位作者 徐效东 周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44,共7页
通过单道与双道焊搭接接头试样疲劳试验,对铝合金6061-T6搅拌摩擦焊搭接焊缝缺陷和疲劳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连接界面处总存在钩状缺陷,对搭接接头疲劳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其疲劳强度不高于母材抗拉强度的5.6... 通过单道与双道焊搭接接头试样疲劳试验,对铝合金6061-T6搅拌摩擦焊搭接焊缝缺陷和疲劳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搭接接头连接界面处总存在钩状缺陷,对搭接接头疲劳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其疲劳强度不高于母材抗拉强度的5.6%。单道焊试样疲劳性能优于双道焊试样,单道焊和双道焊试样疲劳强度特征值Δσk(应力比R=0.1)分别为17.45MPa和13.91MPa,双道焊工艺不能改善钩状缺陷分布特征。单道焊搭接接头疲劳断口为多重起裂,且裂纹源均位于上板底部钩状缺陷处,疲劳裂纹扩展区表现为穿晶断裂特征,具有典型的疲劳条带且存在二次裂纹;双道焊试样起裂位置和二次裂纹数量均比单道焊多,且起裂位置有沿晶断裂特征,是降低其疲劳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搭接接头 钩状缺陷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展望新时期我国焊接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桓 朱艳丽 +2 位作者 罗震 韩曼瑜 杨珂 《电焊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共5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院校要系统培养各层次各类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要与行业企业联...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院校要系统培养各层次各类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要与行业企业联动,努力成为促进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应用科研能力建设,重点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服务企业人才发展战略。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国家技术技能积累等方面充分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同步规划企业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专业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教育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的弧焊机器人模型装配与运动仿真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胜强 胡绳荪 申俊琦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8-522,共5页
采用UGNX4.0系统对日本安川电机株式会社生产的MOTOMAN-HP6型弧焊机器人进行了整体的模型装配,并建立了三维运动仿真模型.运用UG/OPEN API提供的二次开发函数,采用VC++6.0进行编程的方法,建立了连杆坐标系下的弧焊机器人运动学模型.阐... 采用UGNX4.0系统对日本安川电机株式会社生产的MOTOMAN-HP6型弧焊机器人进行了整体的模型装配,并建立了三维运动仿真模型.运用UG/OPEN API提供的二次开发函数,采用VC++6.0进行编程的方法,建立了连杆坐标系下的弧焊机器人运动学模型.阐述了弧焊机器人模型的建立方法、装配方式以及运动仿真,从而为Unigraphics(UG)环境下的离线编程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焊机器人 离线编程 UNIGRAPHICS 装配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T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T型接头缺陷及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光 杨新岐 +1 位作者 徐效东 张照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31,共6页
对板厚3mm的6061-T4铝合金T型接头进行搅拌摩擦焊接研究并具体讨论了旋转速率(ω)及焊接速率(v)对焊接缺陷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给定的夹具形式和搅拌工具,当v不变时焊缝前进侧筋板圆角过渡处容易产生随ω/v增大而减小的隧道缺... 对板厚3mm的6061-T4铝合金T型接头进行搅拌摩擦焊接研究并具体讨论了旋转速率(ω)及焊接速率(v)对焊接缺陷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给定的夹具形式和搅拌工具,当v不变时焊缝前进侧筋板圆角过渡处容易产生随ω/v增大而减小的隧道缺陷,后退侧圆角区易出现清晰的"Z"连接线;壁板出现两个随ω增大而扩大的软化区域,而壁板焊缝中心的硬度随ω增大而升高;T型接头筋板焊缝热力影响区同样被软化,其硬度较母材降低17.0%;局部组织软件是造成所有接头沿壁板方向加载抗拉强度下降的重要原因,其最高抗拉强度只达到母材的73.8%,隧道缺陷是引起ω=1008r/min筋板方向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而ω=1541r/min和ω=2256r/min筋板方向强度降低主要归结于T型接头中热力影响区组织的软化,其中当ω/v=1541/218 r/mm时,沿T接筋板方向抗拉强度最高可达到母材的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T型接头 焊接缺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超高强度钢及其电子束焊接接头高周疲劳断裂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国栋 杨新岐 +1 位作者 何鑫龙 李晋炜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5,共7页
测试了300M钢母材及电子束焊接接头高周疲劳性能,并结合断口宏/微观形貌分析了其高周疲劳断裂机制。结果表明:焊接接头高周疲劳性能低于母材的疲劳性能。母材试样表面微观缺陷以及硬脆的非金属夹杂Ti(C,N)粒子是诱导其疲劳微裂纹形成的... 测试了300M钢母材及电子束焊接接头高周疲劳性能,并结合断口宏/微观形貌分析了其高周疲劳断裂机制。结果表明:焊接接头高周疲劳性能低于母材的疲劳性能。母材试样表面微观缺陷以及硬脆的非金属夹杂Ti(C,N)粒子是诱导其疲劳微裂纹形成的两大因素。通过对电子来焊接接头高周疲劳断裂机制的分析认为:一方面,焊缝柱状晶结合强度低;另一方面,焊缝柱状晶粗大,晶面平直,且分布方向不一,在外加载荷作用下应变不协调,使沿最大切应力方向分布的柱状晶在低循环次数下即沿晶界开裂形成疲劳微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超高强度钢 电子束焊接 高周疲劳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压痕试验确定80Au/20Sn焊料蠕变参数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国尚 荆洪阳 +2 位作者 徐连勇 魏军 韩永典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0-685,共6页
80Au/20Sn焊料合金被广泛用于微电子及光电子封装中,其焊料的蠕变性能对于器件的长期运行至关重要。描述蠕变行为的蠕变参数,对于求解蠕变本构模型及分析蠕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加载速率及不同温度下对80Au/20Sn焊料进行了恒加载... 80Au/20Sn焊料合金被广泛用于微电子及光电子封装中,其焊料的蠕变性能对于器件的长期运行至关重要。描述蠕变行为的蠕变参数,对于求解蠕变本构模型及分析蠕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加载速率及不同温度下对80Au/20Sn焊料进行了恒加载速率/载荷纳米压痕试验,用半椭圆模型对出现"挤出"压痕的接触面积修正后由Oliver-Pharr法求得了不同温度下的弹性模量及硬度,基于压痕做功概念获得了蠕变参数。结果表明,基于压痕做功概念得到的蠕变应力指数和蠕变激活能与传统单轴拉伸蠕变测试结果相差在13%以内,说明该测试和分析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焊料的蠕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参数 单轴拉伸蠕变 纳米压痕 压痕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裂解炉管HP40合金的蠕变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安俊超 荆洪阳 +1 位作者 徐连勇 胡庆广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0-935,共6页
在900,℃不同应力条件下,对HP40合金高温下的蠕变性能进行研究,观察试验前后显微组织的转变,并得到其蠕变本构方程.同时借助SEM+EDX对组织转变及相成分变化进行深入分析.HP40合金在高温下,随着应力的增加蠕变速率增大.其原始组织骨架状... 在900,℃不同应力条件下,对HP40合金高温下的蠕变性能进行研究,观察试验前后显微组织的转变,并得到其蠕变本构方程.同时借助SEM+EDX对组织转变及相成分变化进行深入分析.HP40合金在高温下,随着应力的增加蠕变速率增大.其原始组织骨架状的共晶碳化物(r+M7C3+少量M23C6),经过长时蠕变试验后,逐渐变成条状和块状的M23C6,且有一定量的二次碳化物析出.HP40合金中骨架状共晶碳化物的消失会造成蠕变强度的下降.同时由于蠕变孔洞的出现,导致蠕变性能的下降,加速其蠕变变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炉管 HP40合金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supersonic fine particles bombarding on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after isothermal oxidation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玉君 叶福兴 +2 位作者 丁坤英 王志平 陆冠雄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7期1629-1637,共9页
This work was attempted to modify the current technology for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TBCs) by adding an additional step of surface modification,namely,supersonic fine particles bombarding(SFPB) process,on bond co... This work was attempted to modify the current technology for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TBCs) by adding an additional step of surface modification,namely,supersonic fine particles bombarding(SFPB) process,on bond coat before applying the topcoat.After isothermal oxidation at 1000 °C for different time,the surface state of the bond coat and its phase transformat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quipped with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EDS),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Cr3+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The dislocation dens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after SFPB process,which can generate a large number of diffusion channels in the area of the surface of the bond coat.At the initial stage of isothermal oxidation,the diffusion velocity of Al in the bond coat significantly increases,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 layer of stable α-Al2O3 phase.A great number of Cr3+ positive ions can diffuse via diffusion channels during the transient state of isothermal oxidation,which can lead to the presence of(Al0.9Cr0.1)2O3 phase and accelerate the γ→θ→α phase transformation.Cr3+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residual stress increase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isothermal oxidation and then decreases.The residual stress after isothermal oxidation for 310 h reduces to 0.63 GPa compared with 0.93 GPa after isothermal oxidation for 26 h.In order to prolong the lifespan of TBCs,a layer of continuous,dense and pure α-Al2O3 with high oxidation resistance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opcoat and bond coat can be obtained due to additional SFPB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TBCs) supersonic fine particles bombarding(SFPB) isothermal oxidation Cr3+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dislocation density diffusion chan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疲劳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新岐 秦红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11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通过疲劳试验对LY12CZ(2A12-T4)、LD10CS(2A14-T6)、5A06-H112、7075-T6和LC4CS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焊缝根部组织和疲劳断口形貌,讨论了根部焊接缺陷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A06... 通过疲劳试验对LY12CZ(2A12-T4)、LD10CS(2A14-T6)、5A06-H112、7075-T6和LC4CS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焊缝根部组织和疲劳断口形貌,讨论了根部焊接缺陷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A06-H112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强度(50%存活率)是MIG焊接接头的1.64倍、LY12CZ、7075-T6及LC4CS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强度(50%存活率)与母材比较分别为75%、89.5%和95%。当焊缝根部存在约为0.31~0.46 mm的"弱连接"缺陷时,对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性能产生明显影响。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搅拌工具的搅拌头顶端与支撑底板间隙控制不合适是产生"弱连接"缺陷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铝合金 接头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合金基底热喷涂热障涂层的界面化合物演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玉君 叶福兴 李晓泉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1-186,共6页
分别用超音速氧燃料工艺和大气等离子工艺在球墨铸铁QT-500上制备热障涂层的粘结层与陶瓷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Cr3+荧光光谱表征热障涂层随着高温氧化服役进行界面化合物演变规律。研究表明,热障涂层的粘结层/陶瓷层... 分别用超音速氧燃料工艺和大气等离子工艺在球墨铸铁QT-500上制备热障涂层的粘结层与陶瓷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Cr3+荧光光谱表征热障涂层随着高温氧化服役进行界面化合物演变规律。研究表明,热障涂层的粘结层/陶瓷层界面上层(CS层)由(Co,Ni)(Co,Al)2O4和Co3O4组成,其下层为Al2O3;用面积法分析了CS层和Al2O3层厚度的变化规律;粘结层/基底合金界面的热生长氧化物为层状和块状交替分布的形貌,其成分主要为Al2O3。1050℃+15 h高温氧化后,粘结层/陶瓷层界面残余压应力随θ-Al2O3→α-Al2O3相转变完全达最低值,然后其残余压应力略有升高,这与大量生长的Co3O4和尖晶石类氧化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氧燃料工艺 热障涂层 Cr3+荧光光谱 CS层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