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霍尔锚拖曳运动状态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安晓宇
王斐
+5 位作者
纪文栋
张宇亭
刘现鹏
李建东
元光宗
边天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7-121,共5页
对于平铺或浅埋在海床中的海底管道和电缆,意外的拖锚作业是影响其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锚在土中的拖动过程中时刻发生着土的大变形和破坏,涉及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等诸多力学问题,通过解析的研究手段很难准确...
对于平铺或浅埋在海床中的海底管道和电缆,意外的拖锚作业是影响其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锚在土中的拖动过程中时刻发生着土的大变形和破坏,涉及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等诸多力学问题,通过解析的研究手段很难准确地分析拖锚过程。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展开拖锚研究,测试和计算了不同重量的船锚在不同类型海床上的运动趋势、拖曳力发展规律、入土深度等。结果表明,在低强度的黏性土海床上拖锚,极有可能会产生一种假抓底现象;在中高强度的黏性土海床上拖锚,锚的拖动过程可以分为土台形成阶段、锚爪楔入阶段和运动稳定阶段三个阶段;在无黏性土和黏性土海床上,达到稳定阶段时拖动的距离分别是锚长的4倍和1.27~1.96倍;对于质量大于6 t的霍尔锚,无论在黏性土海床还是非黏性土海床上,锚爪的入土深度均大于1 m,拖锚作业很有可能会对海管或海缆造成直接损坏,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锚
拖锚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入土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抛锚对海底管道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海成
安晓宇
+4 位作者
王斐
张宇亭
李建东
边天奇
元光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7-221,共5页
锚击是影响海底管道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天科院TK-C500土工离心机以及新开发的抛锚试验装置开展了抛锚离心模型试验,测量了海底管道的受力变化,分析了抛锚作业对浅埋海底管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落距对管道弯矩的变化有着普...
锚击是影响海底管道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天科院TK-C500土工离心机以及新开发的抛锚试验装置开展了抛锚离心模型试验,测量了海底管道的受力变化,分析了抛锚作业对浅埋海底管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落距对管道弯矩的变化有着普遍性的影响,管道弯矩增量与落点的水平距离和管道埋深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当12.3 t霍尔锚落在φ630管道正上方时,各种不同落距各种不同管道埋深工况,管道弯矩增量都远大于其塑性屈服弯矩,管道的安全运行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当落距小于3.5 m、水平距离大于1.4 m时和当落距增大到7 m、水平距离大于2.8 m时,管道弯矩增量不会超过塑性屈服弯矩;随着落距继续增大,锚落于管道一定范围内时,都将对管道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霍尔锚
抛锚
海底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海SCR触地管道与土体水平向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何宁
安晓宇
+2 位作者
刘洋
任庆伟
孟毅
《水道港口》
2022年第2期246-251,共6页
针对深海钢悬链线立管系统流线段与土体相互作用问题,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开展管道多次水平向运动循环试验,揭示了考虑淤泥层的管土相互作用机制及破土抗力发挥规律。结果表明:首次推管可以发现,由于软弱淤泥层的存在,土体抗力曲线均...
针对深海钢悬链线立管系统流线段与土体相互作用问题,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开展管道多次水平向运动循环试验,揭示了考虑淤泥层的管土相互作用机制及破土抗力发挥规律。结果表明:首次推管可以发现,由于软弱淤泥层的存在,土体抗力曲线均随位移呈现硬化型曲线,在滑移距离为0.1 D左右时达到破土状态,安装工况、水压试验工况和操作工况对应的破土抗力分别为3.45 kN、4.28 kN和3.78 kN,在破土抗力后管道持续下扎,土拱不断扩大,破土抗力以后的侧向抗力持续增加,呈现重管特征,当最大位移(X/D=2.5)时对三个工况的侧向抗力分别为9.07 kN、12.07 kN和9.97 kN;随后的往复推管过程中可以发现,随着首次推管淤泥层消散,管道接触土体强度增强,管土作用曲线呈轻管特征,在滑移距离为(0.7~1)D时出现峰值抗力,随着往复推管次数的增加,由于土拱范围的累积增大,峰值土体抗力逐渐增加,平均增长幅度不超过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悬链线立管(SCR)
管土相互作用
离心模型试验
土体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霍尔锚拖曳运动状态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安晓宇
王斐
纪文栋
张宇亭
刘现鹏
李建东
元光宗
边天奇
机构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
天津
水运
工程
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
国家
工程
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和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7-121,共5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TKS20230107)。
文摘
对于平铺或浅埋在海床中的海底管道和电缆,意外的拖锚作业是影响其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锚在土中的拖动过程中时刻发生着土的大变形和破坏,涉及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接触非线性等诸多力学问题,通过解析的研究手段很难准确地分析拖锚过程。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展开拖锚研究,测试和计算了不同重量的船锚在不同类型海床上的运动趋势、拖曳力发展规律、入土深度等。结果表明,在低强度的黏性土海床上拖锚,极有可能会产生一种假抓底现象;在中高强度的黏性土海床上拖锚,锚的拖动过程可以分为土台形成阶段、锚爪楔入阶段和运动稳定阶段三个阶段;在无黏性土和黏性土海床上,达到稳定阶段时拖动的距离分别是锚长的4倍和1.27~1.96倍;对于质量大于6 t的霍尔锚,无论在黏性土海床还是非黏性土海床上,锚爪的入土深度均大于1 m,拖锚作业很有可能会对海管或海缆造成直接损坏,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
霍尔锚
拖锚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入土深度
Keywords
Hall anchor
dragging anchor
geotechnical centrifugal model test
numerical simulation
penetration depth of anchor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抛锚对海底管道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2
作者
刘海成
安晓宇
王斐
张宇亭
李建东
边天奇
元光宗
机构
交通运输部
天津
水运
工程
科学研究院港口水工建筑技术
国家
工程
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和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7-221,共5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TKS20230107)。
文摘
锚击是影响海底管道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天科院TK-C500土工离心机以及新开发的抛锚试验装置开展了抛锚离心模型试验,测量了海底管道的受力变化,分析了抛锚作业对浅埋海底管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落距对管道弯矩的变化有着普遍性的影响,管道弯矩增量与落点的水平距离和管道埋深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当12.3 t霍尔锚落在φ630管道正上方时,各种不同落距各种不同管道埋深工况,管道弯矩增量都远大于其塑性屈服弯矩,管道的安全运行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当落距小于3.5 m、水平距离大于1.4 m时和当落距增大到7 m、水平距离大于2.8 m时,管道弯矩增量不会超过塑性屈服弯矩;随着落距继续增大,锚落于管道一定范围内时,都将对管道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威胁。
关键词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霍尔锚
抛锚
海底管道
Keywords
geotechnical centrifugal model test
Hall anchor
anchor dropping
offshore pipeline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海SCR触地管道与土体水平向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何宁
安晓宇
刘洋
任庆伟
孟毅
机构
海洋石油
工程
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
天津
水运
工程
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
国家
工程
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和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天津
泰达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水道港口》
2022年第2期246-251,共6页
基金
2020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2020-MS1-03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基金项目(TKS20200309)。
文摘
针对深海钢悬链线立管系统流线段与土体相互作用问题,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开展管道多次水平向运动循环试验,揭示了考虑淤泥层的管土相互作用机制及破土抗力发挥规律。结果表明:首次推管可以发现,由于软弱淤泥层的存在,土体抗力曲线均随位移呈现硬化型曲线,在滑移距离为0.1 D左右时达到破土状态,安装工况、水压试验工况和操作工况对应的破土抗力分别为3.45 kN、4.28 kN和3.78 kN,在破土抗力后管道持续下扎,土拱不断扩大,破土抗力以后的侧向抗力持续增加,呈现重管特征,当最大位移(X/D=2.5)时对三个工况的侧向抗力分别为9.07 kN、12.07 kN和9.97 kN;随后的往复推管过程中可以发现,随着首次推管淤泥层消散,管道接触土体强度增强,管土作用曲线呈轻管特征,在滑移距离为(0.7~1)D时出现峰值抗力,随着往复推管次数的增加,由于土拱范围的累积增大,峰值土体抗力逐渐增加,平均增长幅度不超过25%。
关键词
钢悬链线立管(SCR)
管土相互作用
离心模型试验
土体抗力
Keywords
steel catenary risers(SCR)
interaction between pipe and soil
centrifugal model test
soil resistance
分类号
U656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霍尔锚拖曳运动状态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安晓宇
王斐
纪文栋
张宇亭
刘现鹏
李建东
元光宗
边天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抛锚对海底管道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刘海成
安晓宇
王斐
张宇亭
李建东
边天奇
元光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深海SCR触地管道与土体水平向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何宁
安晓宇
刘洋
任庆伟
孟毅
《水道港口》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